Dafang Guang Fo Huayan Jing Sui Shu Yan Yi Chao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Scroll 22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 第二十二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0166b26] 第五經自下。第二同生眾。疏謂不動真而成 事者。即事理無礙為方便。如涉有不迷於 空次。巧以因門契果者。即事事無礙之方
便。因果交徹故。
[0166b29] 疏。竪通四上等者。並如世 界成就品。略言竪者。即於一處有四上 故。以法性之土為三土體。故本遍常自受
用土。量周法界。一如法性。他受用土。及變 化土。不離上二。猶如物影不離空及日光。 而地受用及變化土。隨心異見亦如兩影互
相涉入。故一塵中則有四土。橫遍法界。即 十方一切差別國土。橫竪相融者。以竪融 橫。則一塵之中有十方國土。以橫融竪。則 一塵四土常遍十方。結成可知。
[0166c09] 疏。前半頌 明總遍別中者。然則能遍所遍不離依正。 依正各二。一總二別。全佛身為正之總。一毛
孔等為正之別。一佛國土為依之總。一微塵 等為依之別。今以前半佛遍塵中。故云總 遍別中。言體用無礙者。上句是體。無去來
故。下句是用。現諸土故。亦是總遍。總者身 遍國故。餘可思之。
[0166c16] 疏。如不入海安能得寶。 即淨名觀佛道品。譬如不下巨海。則不能 得無價寶珠。如是不入煩惱大海則不能 得一切智寶。
[0166c19] 疏。經云。水銀和真金。能塗諸 色像等者。金如法身。水銀如般若。以般若 照機真身隨感故。天台智者亦用此義。以 釋法華壽量應用。
[0166c22] 疏。若結跏趺坐身安入三 昧等者。等取餘偈云。威德人敬仰。如日照 天下。除睡嬾覆心。身輕不疲倚。覺悟亦輕
便。安坐如龍蟠。見畫跏趺坐。魔王亦驚怖。 何況入道人。安坐不傾動。即第八論。
[0166c26] 疏。然 三世平等下。重釋善住三世平等智地。文中 三。初指前標舉。二且依下。別明義相。三依 此釋者下。結釋善住智地之言。二中即正
釋三世平等。於中三。初唯約佛。如問明品 十方諸如來同共一法身等。二唯約生。六 道雖差皆三雜染。三若生佛相望下。生佛對
說平等之義。於中二。先異時平等。後同時平 等。前中先總言等。後此約三世下。別示義 相。便引涅槃四出偈釋。今先敘彼經。後方
釋疏。疏言四出偈者。四處出故。亦名四住。 一即第十經中出。二即十七經。三即二十七 經。四即二十八經。初段即如來性品。南經第
九菩薩品。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今此純陀 者。猶有疑心。佛徵文殊。文殊師利言。純 陀心疑如來常住。以得知見佛性力故。若
見佛性而為常者。本未見時應是無常。若 本無常後亦應爾。何以故。如世間物本無今 有。已有還無。如是等物悉是無常。以是義
故。諸佛菩薩聲聞緣覺無有差別。爾時世尊 即說偈言。本有今無。本無今有。三世有法。 無有是處。善男子。以是義故。諸佛菩薩聲
聞緣覺。亦有差別亦無差別。文殊師利讚 言。善哉誠如聖教。我今始解諸佛菩薩聲聞 緣覺。亦有差別亦無差別。佛更不說。迦葉 便請佛說。如來便為引長者
[穀-禾+牛] 牛之喻。以 況佛性。乳色皆一如性無異。上第一出竟。 第二出即第十七經梵行品。南經十五因為 迦葉說無所得竟。迦葉領解。更欲請問無
所得義。舉佛先說本有今無偈。問如來。為 答云。本有者。我昔本有無量煩惱故。以煩 惱故。現在無有大般涅槃。言本無者。本
無般若波羅蜜。以無般若波羅蜜故。現在 具有諸煩惱結。此釋上半。若有沙門婆羅 門。若天若魔若梵若人。說言如來去來。現
在有煩惱者。無有是處。此釋下半。下略經 意有二。一明本有父母之身。無金剛身。本 無三十二相。具有四百四病。二云本有
無常無我等。今無無上菩提。本無見佛性。 今有無常等。總有八段。大意多同。皆明本 有有世間妄因。今無無出世真德。本無無
出世因。今有有世間妄法結云。我或知言 不知。有相言無相。隨宜化物耳。上即第二 出竟。第三出。即二十七經。南經二十五。師子
吼品。因說一切眾生定得菩提。是故我說 一切眾生定有佛性。一切眾生真實未有三 十二相八十種好。以是義故。我說偈云。本
有今無等。善男子。凡有有三種。一未來有。 二現在有。三過去有。一切眾生未來當有無 上菩提。是名佛性。一切眾生現在悉有煩
惱。是故現在無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一切 眾生過去之世有斷煩惱。是故現在得見 佛性。以是義故。我常宣說。一切眾生乃至
一闡提亦有佛性。未來有故。如有乳者問 言有酥上。即第三出竟。第四出。即二十八 經。南經二十六。因明食為命因。非即食為
命。故說此偈本有今無等。五敘古人不得 論意。釋曰。上四處經偈意。大同而用小異。諸 公多於第十經中。廣釋其相。遠公引十七
經意。釋云。上二句自立道理。下二句破他 定義。釋上二句。一同第十七經。釋下二句 云。此文語略。亦合云三世無法。亦無是處。
意云。於佛煩惱昔有今已斷竟。故三世有法 無有是處。涅槃昔無今已證竟。言三世無 法。亦無是處。於眾生反此可知。故無一
法三世定有。三世定無。此意明必互有互 無。次通難意云。佛今現證有異二乘。故非 無差。彼亦當得。則亦無差別。此答文殊
疑。又云。佛今已證。何得難言。後亦無常。釋 曰。此通純陀疑。諸公大同此意。則成此偈。 但是三世有無之法。如何能通純陀之難。難
意正云。由見佛性而為常者。見既有始。 後必當終。如世間物有已還無。今明證見。 何能通此。若超悟法師說答疑意。意則善
成。是生公意。但是我始會之。非照今有。而 其釋偈亦多同遠公。將偈答難。亦不順 理。薦福即用本有今無。論意出二種疑。釋
偈下半。亦同遠公。不得論意故非盡理。 六正會論意。今先出論意。後出經中四出 別意。今初。先定本有今無之法。謂煩惱業若
是生得名本。解脫聖性是修得是今。釋曰。 今此正順十七經本有煩惱。今無涅槃等。 故論云。為二乘說。不謗大乘。若為大乘
說。是謗大乘。意云。此是隨相之法。是三世 有法。迷悟之殊是無常法。可化二乘。非是 大乘涅槃真性。上定本今之法。次正說偈
意。論云。此偈有二意。一破邪義。二立正義。 破邪義者。依語言說。立正義者。依於義說。 不依語言。然邪復有二。一者外道。二者小
乘。上三句。是邪小所立之法。第四句。總非 云無有是處。初外道者。謂本有。同僧佉因 中有果。本無。同衛世因中無果。三世有。同
勒沙婆因中亦有果亦無果。皆有多過故。 云無有是處。二破小乘者。如向所說。為 小乘說煩惱本有。為大乘者說過三種 義。謂若煩惱本有。為真諦有為俗諦有。若
真諦有。前後無異煩惱不可斷。若俗諦有。 俗諦無本何名本有。言本無今有者。若本 無者後不應有。若本無法而得有者。空應
生華。諸本無法皆應當生。若三世共有。居 然不成。三世相違故。故下結云。無有是處。 則破小乘說三世有法無有是處。已破邪
義。所言立正義者。本有今有過於三世。是 名正義。本有今有者。從初發心至得涅槃。 一味無異。不依生因。不依滅因。有則清
淨。凡夫法不能染污。聖人法不能清淨。乃 至過一切語言道及一切思惟。不可說不可 思惟。攝受因果非因非果。如來一體最極攝
受一切妙寶。是大涅槃超過三世。為說涅槃 功德乃至常樂我淨。復次有二種義。若本有 今有。則是常見。若過三世則是斷見。若二
義相待。成離斷常。是中道義。如是俗諦真 諦相待故有十二因緣真實。何以故離二 邊是真十二因緣。若能善解。則見如來現
在於世。釋曰。此後一段。復融性相令其無 礙。餘廣如論。已知論意。今將論釋經之疑。 論云。純陀有二因緣故疑。一純陀見同相。
不見異相故生疑。二文殊見異相。不見 同相故生疑。皆是權為物疑。然若別配。初 疑即經中純陀疑。後疑即文殊疑。然此二疑
文即影略。實即二人俱有此疑。故云純陀有 二種疑。今初。云何見同。謂純陀將本無今 有疑。同本有今無疑云。佛本不見佛性。後
見佛性而得常住。豈非本無今有。本無今 有。即是生法。生法必滅。故是無常。即與世 同。故云見同。云何不見異。不見如來契
無三世異於凡小。故今舉異答云。約緣始 會。以本無今有。菩提之性不屬三世。智 契此性。同性是常。何得難言。有始必有終
是無常耶。純陀疑心。自茲遣矣。若通文殊 疑者。文殊見異。不見同故疑。謂見三乘迷 悟差別。今同二乘無常盡滅即無差別。此
名見異生疑。云何不見同。不見同無三 世故。今答云。契無三世。一得永常。何得 同於二乘無常。無三世性則無差別。會與 不會則有差別。上根一聞二疑頓遣。中下
未悟。迦葉起悲。梵行品中因無得問。佛舉 八段。八段之中皆悉結云。三世有者無有 是處。斯無得矣。二十七經。因說一切眾生定
得菩提。是當有義。是故說言有三種有。一 未來有。二過去有。三現在有。明此三有。亦 約迷悟。佛性菩提豈屬三世。二十八經。食
為命因。非即是命如佛性為因非即是佛。 亦是三世因緣之法。隨相而說。若隨相取亦 無是處。釋曰。上來判釋四出之偈。理無不
盡。次當解釋今疏用意。按十七經本有今 有。皆約於妄。故本無今無並約於真故。故 云我本有煩惱。今無涅槃。本無般若。今有
煩惱。所以爾者。約佛昔因故。及二十七經。 則云眾生過去有斷煩惱因緣。今見佛性。 則是真法本無今有。故純陀生疑。正約世
尊。因見佛性本無今有為難。是知若真若 妄。皆通本有今無本無今有。故疏取經意及 彼論意。故約生佛相望真妄並說。又十七經
約佛昔說故。即以佛昔時為本。亦以昔 時為今。例於眾生。則以今時為本。亦以 今時為今。如佛昔有煩惱無異。皆是影 略。後釋疏。今疏。取意。則以昔為本。現在
為今。言煩惱。佛則本有今無者。以佛昔為 凡夫則有煩惱。今成正覺故無煩惱。言眾 生則本無今有者。約性淨故本無煩惱。約 客塵故今有煩惱。
[0168c13] 疏。菩提則眾生本有今無 者。亦約性淨菩提本有。今為客塵之所覆 故。迷真起妄無有證得圓淨菩提。故云今
無耳。言諸佛則本無今有者。約圓淨菩提。 昔未修成故云本無今已修得故云今有。 上來已顯彼偈上半。
[0168c18] 疏。約迷悟異下。釋偈 下半。然準論意三句皆相。第四一句拂去 上三。方為真性。今疏以第三句總牒三世。
第四句遣之。故云下半顯性。取文小異。全 是論意。云何約迷悟異等。謂迷時有妄。非 是無。真悟時見性。性非今有。故生公云。但
是我始會之。非照今有。照不在今。即是 莫先為大。既云大矣。所以稱常。是知迷悟 雖異。涅槃之性三世不遷。湛然常住會即符
契。同彼性常如始覺同本。無復始本之異。 何得難言有始必終。則純陀之難遣矣。疏 若以性淨下。第二約同時平等。正是前偈
下半之意。以離三世性故現今平等。而不 妨迷悟之殊者。即是論主末後融其性相。 令離斷常。若相外有性。性為斷滅。相是定
常故。離迷悟無別真性。因乖常故。有三 界無常。因解無常之實性故。成常智二理。 不偏照與之符。猶懸鏡高堂萬像斯鑒。經
引二鳥意在此也。是故三乘亦有差別亦無 差別。即是涅槃。文殊領解性無二故。故無 差別。迷悟淺深故有差別。則文殊之疑遺矣。
文殊之疑既遣。迦葉之疑亦亡。餘如上論。 眾生寂滅即是法身下。示於亦有差別亦 無差別之相。言眾生寂滅即是法身者。生 不異佛。法身隨緣名曰眾生者。佛不異生
則無差別矣。次言寂滅非無之眾生恒不異 真而成立下。一對。明無差不礙差。寂滅故 無差。非無眾生故不礙差。恒不異真成上
寂滅。而成立言。成上非無之眾生。隨緣非有 之法身。恒不異事而顯現者。隨緣故佛不 異生。非有之法身。則不礙異生。恒不異事
成上隨緣。而顯現言成上非有之法身。從是 故染淨下。總以融結。疏況稱性互收者下 上但事理無礙。已是難思餘經容有。此則事
事無礙。唯華嚴意。如是下結釋可知。此上一 義乃似傍來。涅槃玄旨於是乎見也。疏九 會五周之文等者。指此上一經。一化隨宜。
則始從鹿苑終至雙林。一乘三乘場地頓 演。何況如來言說之耶。第七金焰菩薩中十 力章。
[0169a28] 疏。下諸經文屢明十力下。
[0169a28] 疏。文分三。 初立章所由。二然大般若下。廣指他釋。三今 略以下。開章釋文。今初。即七門中初門。恐
言當宗貴其名相故。總出斯意。文有五意。 一經文多故。解斯一節。餘處例然。二是不 共德。三佛佛等有。此二是瑜伽二門。四菩薩
緣此發心。即十住品。則不識十力。如何發 心。五梵行令觀。不了十力非真梵行。
[0169b06] 疏。今初 立意者。疏文有四。一總顯立意。智論即二 十七。二如來唯一下。成十所以。三由時下。
成多所以。四度人因緣下。說十之由。三中即 瑜伽中分別門。然瑜伽亦說七門。與此小 異。一自性。二分別。三不共。四平等。五作業。
六次第。七差別。前有二門。今有分別。云何 分別。瑜伽云。由三分別。當知無量。一由時 分別。謂墮三世一切所知。隨悟入故。二由
品類分別。一切有為自相共相。一切行相隨 悟入故。三由相續分別。謂諸有情各各差 別。一切相續一切事義隨悟入故。四說十之
由可思。二釋名中瑜伽即四十九。自性中五 十七。即決擇分。五次第中分四。一通列諸 文之次。二且依下。依論明次。三瑜伽多門
下。指廣在餘。四上來下。會經之次。三中言 多門者。論云。如來初成正覺。即頓證得十 種智力。後方次第逐一現前。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