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fang Guang Fo Huayan Jing Sui Shu Yan Yi Chao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Scroll 25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 第二十五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0188b06] 疏。餘九為別。即是成就品中十智等者。疏文 有三。一總相會通。二一即第三下。別別對 釋。三又菩薩根下。隨難重釋。二釋中欲對
下智。須知十智名字次第。彼云諸佛子。諸 佛世尊知一切世界海成壞清淨智不可思 議。知一切眾生業海智不可思議。下皆略去
不可思議而加次第。三知一切法界安立海 智。四知說一切無邊佛海智。五入一切欲解 根海智。六一念普知一切三世智。七顯示一
切如來無量願海智。八示現一切佛神變海 智。九轉法輪智。十建立演說海不可思議。 經脫智字。然疏中則易知。但對名字次第 難知。已為會釋。並可知也。身加中。
[0188b18] 疏。謂 傭 纖直等故云相好者。 傭 纖之言。言兼相好。 案大般若三十二相中。第九雙臂修直 傭 圓。 如象王鼻。斯則
傭 直是相。手連臂故纖者。 三十二中云。五世尊手足所有諸指。圓滿纖 長甚可愛樂。言兼好者。八十好中手足指 為二十。以一指為一好。謂十指端皆圓纖
可喜故。而言等者。即妙網光舒。此言顯故。 三十二中云。四世尊手足二指中間。猶如鵝 王咸有網鞔。金色交絡文同綺畫。即是相
也。略舉此二。廣如十身相海品說。
[0188b28] 疏。亘十 方等者。一切諸佛種種。即亘十方也。過現 未來即三世也。菩薩因也。諸佛果也。上二
皆人。法輪即法也。頓具為深。橫該為廣。相 好即體。出生等用。皆悉圓融名無邊自在。謂 即橫即竪即人即法等。
[0188c04] 疏。初總謂一起一切 起等者。此上正釋。由此妙下。出其所以。所 以有三。初總攝故。二終歸此故。三彼全同
下。通妨難。難云。若取歸此如百川歸海。 何以能歸亦受海名。故今通云。約隨機別 用。故曰終歸。實則體同。更無異味。即是總 中之別義耳。如於海中說百川味。
[0188c10] 疏。二即 所知塵境者。此有二義。一塵即微細之塵。 知其相虛。又能容納故。及為物因。如八地 中知微塵差別智。二即六塵境故。亦名微
塵境故。安國云。謂色等五塵界。是現量境。 五識親證都無塵相。如來藏中頓現身器。而 無塵相。六七妄想。謂有我法想所現相。是
分別變。分別變相。但可為境而無實用。如 日發焰帶微塵而共紅。非實紅也。如水澄 清含輕雲而俱綠。非實綠也。如觀本質 知畫像而非真。若了藏性悟塵境而為
妄。故經云。非不證真如而能了諸行皆 如幻事等。似有而非真故。法界微塵以為 三昧。釋曰。此義易了。亦非經宗故。疏含有 而釋之。似巧故抄引之。
[0188c24] 疏。楞伽經云。如來 藏性頓現一切身器及諸受用者。上即第一 經文。然彼明頓義。此第三藏識頓知喻。喻
於報身頓成。經云。譬如藏識頓分別。知自 心現及身安立受用境界。喻也。經云。彼諸 依正亦復如是。頓熟眾生所處境界。以修
行者安處於彼色究竟天。釋曰。今疏不取 所喻。但取能喻。藏識頓變之文。從器即廣 剎下。以楞伽經配屬今經。上引楞伽雙證
三四二句。廣剎即第三句。從現三世一切佛 剎三昧門起。舍宅即第四句故。
[0189a05] 疏。以受用二 字配之。彼經但云受用境界。受用有二。一 共業所感外諸器界。即如來藏識頓變。其宅
舍即是共中不共。皆屬受用。其器一字。乃是 義引。欲配二句故。
[0189a09] 疏。微塵中佛復有一義。 即觀心釋。廣如出現品。
[0189a10] 疏。九從知一切法理 趣下。疏文有三。一對前總顯。二大般若下。 引教成立。三上來九句下。總結一段。二中
總引三經一論。初大般若。即第十理趣分。經 當第五百七十八。彼經敘云。此經並乃覈 諸會之旨歸。綰積篇之宗緒。明是六百卷理
趣也。佛在他化自在天。為八十億大菩薩 說。今疏義引兩節經文。初至不可願求。自 為一節。經云。爾時世尊復依一切無戲論
法。說如來之相。為諸菩薩宣說般若甚深 理趣輪字法門。謂一切法空。無自性故。一 切法無相。離眾相故。一切法無願。無所願
求故。一切法寂靜。永寂滅故。一切法無常。 無常性故。一切法無樂。非可樂故。一切法 無我。不自在故。一切法無淨。離淨相故。一
切法不可得。推尋其相不可得故等。釋曰。 此上顯性空理趣。從然第一義湛然常住。當 知即是此如來藏者義引。彼經顯真實理
而為理趣。若唯用前。非真趣故。故彼經云。 爾時世尊。復依一切住持藏法如來之相。為 諸菩薩宣說般若一切有情住持遍滿甚深
理趣勝藏法門。謂一切有情皆如來藏。普賢 菩薩自體遍故。一切眾生皆金剛藏。以金剛 藏所灌灑故。一切眾生皆正法藏。一切皆
依正語轉故。一切眾生皆妙業藏。一切事 業加行依故。釋曰。前明有法非有。後明無 法不無。非有非無是中道理趣故。疏結云
當知。即是此如來藏。亦空不空二種之藏。 又攝別從總。即藏身三昧之所有也。
[0189b09] 疏。思 益經下。即彼經第一。時有五百比丘。聞說 法空從座起去等。網明令思益梵天為作 方便 (云云)
。梵天言。善男子。縱使令去至恒河 沙劫。不能得出如是法門。譬如癡人畏如 虛空捨空而走。在所至處不離虛空。此諸 比丘亦復如是。雖復遠去不出空相。不
出無相相。不出無作相。又如一人求索虛 空。東西馳走言。我欲得空。我欲得空。是人 但說虛空名字而不得空。於空中行而 不見空。此諸比丘亦復如是。欲求涅槃
行涅槃中。而不得涅槃。所以者何。涅槃者。 但有名字。猶如虛空但有名字不可得 取。涅槃亦爾。但有名字而不可得。爾時五
百比丘聞說是經。不受諸法漏盡意解。心 得解脫得阿羅漢道。作如是言。世尊。若人 於諸法畢竟滅相中求涅槃者。則於其人
佛不出世。釋曰。上經有二意。一不離空。以 有遣空。求空不得。以空遣空。二者不離 空。顯空體妙有。求空不得。顯空離相。非有
非空。亦非空非不空。而諸比丘但得初意。 故成羅漢令畢竟無求。今疏通用二意。皆 為理趣。略引初喻。以彰體周為真意趣。
[0189c03] 疏。深密經中意趣有六者。即第五經。如來 所作事品。為文殊說其第六事。亦名意趣。 亦名理趣。即今所引而但列名。不別解釋。
今疏已略釋。疏中有二。先引經正釋。六理 趣義在文可知。後彼真義者。即此藏身下。 會釋經文。而但釋二者。由前六中前三為
本。後三解釋。則以此三攝前三也。今以 真義攝於第四。即以前攝後。以不思議 攝其第二。即以後攝前。以真義直舉藏身 之體。不思議正同三昧之相故。十地論釋
云。所以金剛藏入三昧者。顯此法非思量 境故。其第三與六。即是他利益。後普賢說 法。是此二趣。今言出定故略不言。
[0189c15] 疏。無著 菩薩說四意趣者。但指攝論。而雜集第二。 莊嚴論第十三。皆同說四。謂一平等意趣。謂
如佛說。我昔曾於彼時之中。名毘婆尸。即 名勝觀正等覺者。無性釋云。謂一切佛由資 糧等。互相似故。說彼即我非昔毘婆尸即今
釋迦。楞伽經中約四義釋。一字等。二語等。 三身等。四法等。故說即彼而實非彼。二別 時意趣。謂如說言。若但頌多寶如來名者。
便於無上正等菩提已得決定。又由唯發 願便得往生極樂世界。無性釋云。謂觀懈 怠不能於法精勤學者。故作是言。此意長 養先時善根。如世間說。但由一錢而得於
千。解云。以後別時而得千也。以一錢為 千錢因。念佛為菩提因。發願為安樂因也。 三別義意趣。謂如說言。若已逢事爾所殑伽
沙佛。於大乘法方能解義。無性釋曰。意約 證相大乘。不就教相大乘。故作是說。四補 特伽羅意趣者。謂如如來先為一人讚歎
布施後還毀者。謂隨此人得成何心故。若 人於財物有慳悋心。為除此心。先為讚施。 若樂行施。施是下善。欲令渴仰餘勝行故。
所以毀之。不達言違。皆佛別意趣耳。餘行 例然。今明普賢亦善窮究。
[0190a09] 疏。普賢出定餘 人益者下。上釋文。此下問答顯理。先問後 感應道交下釋。釋有法喻合。合中云。冥顯
雙資者。謂宿善為冥資。以暗成故。現業為 顯資事昭著故。今當俱句。亦有冥而非顯。 但有宿善故。復有顯而非冥。現身精勤宿
無善故。其非冥非顯。此非機感。設欲成 機。乃是大悲通相所被耳。此上四句但約於 機。對機說應亦有四句。一冥應。令所得功
德不自覺知。二顯應。現形說法光照現相 等。三俱。四俱非。俱非不名為應。若取大聖 無心即應。無應亦得名應。以機對應乃成
九句。謂一冥機顯應。二顯機冥應。三冥機冥 應。四顯機顯應。上單四句。二單複相對。復 成四句。一冥機冥顯應。二顯機冥顯應。三冥
顯機冥應。四冥顯機顯應。三以複對複而 成一句。謂冥顯二機冥顯二應。今此乃成 第九句也。謂宿善冥著精心顯彰。是謂冥
顯機也。入定冥資起用顯益。即冥顯應也。 今舉冥顯之機。成前得益所以。故云冥顯 雙資于何不可。
[0190a29] 疏。身相如空法性身也者。疏 文有二。先略釋經文。後問答廣顯。今初。具 四身土。前半即一法性身土。具如疏釋。後半
有二身土。謂受用字即他受用。化字即是變 化。順經示現故。其自受用含在前半。以身 如虛空自受用相。良以經有非國土言。故 但屬法性身土耳。
[0190b06] 疏。法性身土為別不別 下。問答廣釋。於中先問後答。答中三。初雙 標二章。二雙釋二章。三別示五重土相。
[0190b08] 疏。 一依佛地下。第二雙釋二章。然淨土之義。次 二品廣明。問明賢首。第五迴向等。復當廣 說法身之義。玄文已具一經。往往顯甚深
旨。此中亦即一段。寄如來身。顯普賢身。今 十中第一文中有四。初依論正立。二論自解 妨。三為論引證。四會釋經文。
[0190b14] 疏。性雖一味 下。二解妨。即正答前問也。謂與身為性 名法性身。與土為性名法性土。即三土三 身之真性也。未失一味。
[0190b17] 疏。智論云下。三為 論引證。共答前問。亦猶外典。天地萬物同 稟陰陽之元氣也。佛者是覺人有靈知之
覺。今第一義空與之為性故名佛性。非情 無覺。但持自體得稱為法。今真性與之為 性故名法性。是故結云。假說能所而實無 差。次引唯識亦為證前。即第十論云。又
自性身依法性土。雖此身土體無差別。而 屬佛法。性相異故。此佛身土俱非色攝。雖 不可說形量大小。然隨事相其量無邊。譬
如虛空遍一切處。釋曰。此文兼證後段如 空。論文易了。謂法性屬佛下。是疏釋論。然 準彼疏云。佛是相義為功德法所依止故。
眾德聚故。二身自體故。法是性義。功德自性 故。能持自性故。諸法自性故。體為土義。相 為身義。此公意云。屬佛是相。屬法是性。直
語所依名土故。云體為土義。以能依亦所 依。為法性身故。云相義為身。今疏意小異。 謂佛有覺義故名屬佛。土無覺義。但持自
性故名為法性。言性隨相異者。身土約相 則有二差。隨所依性則無差別。今以無差 之性。隨有差之相。故云性隨相之異也。
[0190c09] 疏。 今言如虛空下。四會釋經文。言然隨事相其 量無邊者。以變化等三身三土事。既無邊與 之為性。豈有邊耶。既如虛空則遍至一切
色非色處。
[0190c13] 疏。結云故如虛空。言通喻身土者。 按於經文。但言身相如虛空。按唯識云此 之身土皆喻如空。則顯虛空喻兼下句。
[0190c15] 疏。 下經亦云解如來身非如虛空者。即第五迴 向第一經。
[0190c17] 疏。已引下更一句云。於一切處。 令諸眾生積集善根悉充足故。前明自利。 此明利他。
[0190c19] 疏。我此土淨而汝不見。即淨名第 一眾生見燒淨土不毀。即法華第五。並如下 引。色即是如。相即非相。即義。引大品等經。
身土事理互交徹故。結前生後。然結前者。 結前三文成上三義。謂引淨名成第三。當 相即是功德。身土則具妙莊嚴。通自他受
用。二引法華成智法身土。亦通性相。智所 現身者。若大圓鏡智現自受用身。平等性智 現他受用身。成所作智現變化身。此三身既
融。則三土亦融。變化則毀。自他受用皆悉不 毀。我此土安隱。即自受用。天人常充滿。即 他受用。三義引大品。色即是如。成第一義。
相即如故。如即法性土。相通諸土。即法性身 與色相身。無礙依土。亦性相無礙。是故結 云皆事理交互。言生後者。生後四句。文有
兩重四句。初四唯單相對。其色相言。通於 報化自受用報他受用報皆色相故。二又以 單對複。成五句。唯出其一。今準思之。
以成於五上即第一。二法性身。依色相法 性土。三法性色相身。依色相土。四法性色相 身。依法性土。第五有一俱句。謂法性色相
身。依法性色相土。則是性相無礙之身。依 性相無礙之土。
[0191a12] 疏。此上猶通諸大乘教者。結 前生後。生後唯屬一乘華嚴之宗。結前不 出法性色相之身土。及四身四土之義故。
謂一及第四唯法性。二三唯法性及如智。五 六具上諸義。亦不出如智。七八方具事理 無礙故。上八門不出事理無礙實教之宗
故。通諸大乘。即同教一乘義也。故此下二。方 是事事無礙法界。華嚴別教一乘宗也。
[0191a19] 疏。 九通攝三種世間等者。如八地中十身。即三 世間故。謂眾生身國土身等已見玄文。言 即如空身。而示普身于何不具者。會釋經文。
謂經文但云身相如空等。何有十身之義。 故今釋云如虛空言。即十身中虛空身也。八 地之中十身相作。今云示現普身。則兩重
十身皆悉具矣。如下經云。虛空身作眾生 身。作國土身。作業報身。作聲聞身。作緣 覺身。作菩薩身。作如來身。是為虛空示
餘九身。其如來身上既具。菩提身願身化身 法身智身等。則有百身千身一一類身。復 各攝多故。云示現普身等一切也。又如虛
空言。含法身智身。即如真身。即真而現 何不具矣。
[0191b04] 疏。十土分權實等者。為揀淺深。 以分權實故。前八非實。若不攝權。亦非 真實。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