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fang Guang Fo Huayan Jing Sui Shu Yan Yi Chao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Scroll 37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 第三十七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0280a09] 疏。然即緣因即是了因下。第二揀定二因。於 中有二。先標二別。因有親疎者。總示別義。 疎者是了亦是緣因。親者是了非是緣因。
[0280a11] 疏。 善友是緣因而必是了下。出其二相。善友 是疎亦緣亦了如酵暖等。是酪了因亦是緣 因。
[0280a14] 疏。佛性名為了因未必是緣。此約智慧性 故者顯上了因未必是緣。以是親因故。言 智慧性故者。亦是了相。以無漏智性本自具
足。本有真實識知遍照法界義故。當體名 了。又約行性居然是了。又上所引生了二 因中。云六度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生
因。佛性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了因。六 度能生菩提故為菩提生因。佛性能了菩提 故為菩提了因。明知佛性之體即是了因。
[0280a22] 疏。 若以第一義空為佛性者。唯是正因者。揀異 智慧性也。然涅槃云。佛性者名第一義空。 第一義空名為智慧。此二不二以為佛性。然
第一義空是佛性性。名為智慧即佛性相。第 一義空不在智慧但名法性。由在智慧故 名佛性。若以性從相。則唯眾生得有佛 性。有智慧故。牆壁瓦礫無有智慧。故無佛
性。若以相從性第一義空無所不在。則牆 壁等皆是第一義空。云何非性。故下經云。 知一切法即心自性。論云。以色性即智性
故。色體無形。說名智身。以智性即色性故。 說名法身。偏一切處明體本均。今分性相 故分二義。
[0280b06] 疏。若以智慧為佛性者。即是了因 者結成上義。生下五蘊是正是生不得名 了。五蘊名生者。能生諸法故。名生因。今
因五蘊能得菩提豈非生因。如乳生酪。 如穀生芽。皆生因故。
[0280b10] 疏。然復生必對了正 必對緣者。以疏參用為順今經。依涅槃明 義有二對。並如上引。
[0280b12] 疏。今燈一喻。雙喻 緣了下。第三結示喻旨兼指理源。即涅槃 二十六七者。此是南經。北經即當二十八九。
[0280b15] 疏。又上燈喻既是正義下。第二引難成立。亦 二十八。疏文有二。先引經立難。後決擇經 意。前中二。先師子吼立。後如來難。然疏引
文隨要略引。若經具云。師子吼菩薩言。世 尊一切眾生有佛性。性如乳中酪性。若乳 無酪性云何。佛說有二種因。一者正因。二
者緣因。緣因者。一酵二暖。虛空無性故。無 緣因。佛言。善男子。若使乳中定有性者。何 須緣因。師子吼菩薩言。世尊。以有性故故
須緣因。何以故。欲明見故。緣因者即是了 因。世尊。譬如暗中先有諸物。為欲見故以 燈照了。若本無者。燈何所照。如土中有缾
故。須人工水輪繩杖等而為了因。如尼拘 陀子須地水糞而作了因。乳中酵暖亦復如 是。須作了因。是故雖先有性。要假了因 然後得見。以是義故定知乳中先有酪性。
善男子。若使乳中定有酪性者。即是了因。 若是了因。復何須了。善男子。若是了因性。 自了者常應自了。若自不了何能了他。若
言了因有二種性。一者自了。二者了他。是 義不然。何以故。了因一法云何有二。若有 二者乳亦應二。若使乳中無有二相者云
何。了因而獨有二。師子吼言。世尊。如世人 言我共八人了因亦爾。自了了他。佛言。善 男子。了因若爾則非了因。何以故。數者能
數自色他色故得言八。而此色性自無了 相。無了相故。要須智性乃數自他。是故 了因不能自了亦不了他。又善男子。一切 眾生有佛性者。何故修習無量功德。若言
修習是了因者已同酪壞。若言因中定有 果者。戒定智慧則無增長。我見世人本無 禁戒禪定智慧。從師受已漸漸增益。若言師 教是了因者。當師教時受者未有戒定智
慧。若是了因應了。未有云何。乃了戒定智 慧。令得增長。師子吼菩薩言。世尊。若了因 無者云何得名有乳有酪。善男子。世間答
難凡有三種。一者轉答。如先所說。何故名 戒。以不悔故。乃至為得大涅槃故。二者 默然答。如有梵志來問我言。我是常耶。我
時默然。二者疑答。如此經中若了因有二。 乳中何故不得有二。善男子。我今轉答。如 世人言。乳有酪者。以定得故。是故得名乳
有酪性。佛性亦爾。有眾生有佛性以當見 故。釋曰。此上所引對今疏文則知。廣略。但 要何須了義。然澤州釋云。自下第五師子吼。
以其緣正二因證性本有。如來對破。佛破 有三。一就喻。二就法。三雙就法喻。初就喻 中云。若使乳中定有酪性即是了因者。乳
中既得有其酪性。性由了有。明知乳中即 有性了。破性了中文別有四。一若是了因 復何須了者以內徵外。乳中先自有其了 因。何須乳外酵暖為了因。此即是以外破
內。今疏云。又善男子一切眾生有佛性者下。 即彼就法破。言已同酪壞者。難破須了。師 子吼立意性體雖有須修了因。了之令現
故舉破之。前破喻中若有酪性應有性了。 若有性了何須外緣以為了因。破此同彼 名同酪壞。喻既已破法全同喻何得不破。
[0281a15] 疏。結正義云下。指彼最後結文並如上引。 但觀上來所引經疏。則此中疏居然可了。
[0281a17] 疏。然上諸義總有二意者。第二決擇經意。 然有二意。前義即澤州意。後意即疏正意。所 以更加後意者。若但用前意猶招來難次
下當明。故於後意疏文有三。初正釋義。 次遮外救。後結示正宗。前中疏。約其體性 與有不異者。如鑛有金性波有濕性。約其
現惑與無不殊者。不得其用。如水成氷無 水之軟。若言定有名為執著者。暗引經證。 即涅槃三十五云。善男子。是故如來於是經
中說如是言。一切眾生定有佛性。是名執 著。若無佛性是名虛妄。智者應說眾生佛 性亦有亦無。三十六又云。善男子。若有人說
言。一切眾生定有佛性常樂我淨。不作不 生煩惱因緣故不可見。當知是人謗佛法 僧。若有說言。一切眾生都無佛性猶如兔 角。從方便生本無今有已有還無。當知是人
謗佛法僧。若有說言。眾生佛性非有如虛 空。非無如兔角。何以故。虛空常故。兔角無 故。是故得言亦有亦無。有故破兔角。無故
破虛空。如是說者不謗三寶。善男子。夫佛 性者。不名一法。不名十法。不名百法。不 名千法。不名萬法。未得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時。一切善不善無記盡名佛性。如 來或時因中說果。果中說因。是名如來隨 自意語。隨自意語故。名為如來。如來隨自意
語故名阿羅訶。隨自意語。名三藐三佛陀。
[0281b14] 疏。然眾生智慧是佛性因者。此下第二遮於 外救。即前意家救。然疏。雖雙存二義以後 意為正故。假以前師設難救前。救云。汝
意加後者。豈不以前義為未造玄。因果 二性皆有明文。若有明文如何。不許。故經 云。佛性有因有因因。有果有果果因者即 十二因緣。因因者名為智慧。果者謂大菩
提。果果者謂大涅槃。既有四種。前二本有。 後二當有。文理昭然。如何不信因果二性。 更別說理故為此通。欲通此義先應反難
前師云。向引四性是一處復有處。說是因 非果名為佛性。是果非因如大涅槃。是因 是果如十二因緣所生之法。非因非果名 為佛性。此復云何。設爾通云是因非果是
初性。是果非因是第四性。是因是果為第 三者理亦可通。非因非果名為佛性如何 可通。明知直語佛性之體體非因果。因中 取之名為因性。果中取之名為果性。非是
佛性分成因果。如缾取空是缾中空。世界 取空是界中空。空豈有異。故言眾生智性 是佛性因。菩提涅槃是佛性果。非是佛性分 成因果。故結正云然則佛性非因非果。
[0281c06] 疏。 今此經宗下。結示正宗。於中有二。先結正 義。後結廣勸信。前中言宗於法性者。以無 障礙法界為宗。則法性即佛性。知一切法即
心自性。若以心性為佛性者。無法非心 性則不隔內外。而體非內外內外屬相性 不同相何有內外。然迷一性而變成外。 外既唯心何有非佛。所變無實故說牆壁言
無佛性。以性該相無非性矣。加煙因火 煙即是火而煙翳火。依性起相相翳於性 而相即性。如水成波波即是水。境因心變 境不異心。心若有性境寧非有。況心與境
皆即真性真性不二心境豈乖。若以性從相 不妨內外。若以外境而例於心令有覺 知。修行作佛即是邪見外道之法。故須常照 不即不離。不一不異無所惑矣。故云即非
內非外隨物迷悟強說升沈。
[0281c22] 疏。佛性要義下。 結廣勸信。
[0281c23] 疏。此喻了因惑俱者。翳喻於惑。 眼喻了因。但見有垢非全不見。然見空 華無而謂有。不見於無即不見法。
[0281c25] 疏。涅 槃云。佛性二種下引證。即二十八經。但初云。 善男子佛性復有二種。從一者是色下。疏全
是經。直至然非失壞一段終畢。然有二意。 一以非內非外然不失壞證強說升沈。二 證可見。謂佛菩薩見之。了了如眼見色。言
非色者。以未證如聞他說故。故云聞見。 若涅槃二十七經云善男子。佛性亦色非 色。非色非非色。及歷相非相常非常等。下釋
云。色者金剛身故。非色者。十八不共等故。 非色非非色者。無定相故。釋曰。此約佛性 之體名色非色。以如來身智等皆果性故 非今所用。第四菩薩。
[0282a08] 疏。初二句曲徑趣寂迷 一直道者。迷一直道凡小俱迷。曲徑趣寂唯 是小乘。若超卓大方不歷二乘速成正覺
名為直道。若先證二乘後方入大名為曲 徑。曲徑謂其迂迴。趣寂明其沈滯。入無餘 依權教不迴。若實教中終竟發意。但動經 八萬耽三昧酒故。
[0282a14] 疏。次半有常等倒長世 間惡者。以上言通凡小。故此說凡惡。下說 小乘之惡。疏三乘縱有亦不名諦者。二乘不
見法空。居然不淨。權教大乘謂事理不融 亦未為淨。
[0282a18] 疏。後偈拂前二見以成真見者疏 文有三。初總明偈意。次謂上半下別釋偈 文。文並可知。後智論云下。引論通釋。謂
第二十論。彼論偈云。若人見般若是則為 被縛。若不見般若是亦為被縛。若人見 般若是則得解脫。若不見般若是亦得解 脫。脫之與縛俱通見不見。今疏隨經之次
便以論偈隨義解釋。初言下半意者。謂下 半。真俗之見不忘。此是取著之見故被縛 也。言上半意者是論第三句。是忘見之見 同無分別智故得解脫。
[0282a28] 疏。即第六七偈者。 以第六偈見佛無取即無取而見。是見般 若得解脫義。第七偈證真了俗亦真見般 若故皆解脫。疏即第四偈者。第四不見諸
法空是無真見故。不見般若豈不縛耶。
[0282b04] 疏。唯忘言者可究斯旨者。見與不見俱通 縛解。豈得隨於見不見言。須領見等下意。 若言見而被縛。即知是取著之見。若言見
得解脫。即須知是無分別見。故什公云。唯 忘言者可與道合。虛懷者可與理通。冥心 者可與真一。遺智者可與聖同矣。第五
菩薩。疏初三所執無相觀者。然此中明於三 性。上修三無性觀。言三性者。一遍計所執 性。二依他起性。三圓成實性。三無性者。一
相無自性性。二生無自性性。三勝義無自性 性。三性之義。已見上文。今疏科文名中一一 舍二。今言所執無相觀者。所執即遍計所
執。無相即相無自性性觀。次三緣起無生者。 緣起即依他起性。古經論中。亦名緣起性。 今疏文從簡故云緣起。言無生者。即生無
自性性觀。後三圓成無性者圓成即圓成實 性。言無性者。即勝義無自性性。偏言無性 者。向真性上。說無性故。亦是古名並從簡
耳。又皆雙明者。以其三性即三無性故。故 唯識云。即依此三性。說彼三無性。初則相 無性。次無自然性。後由遠離前所執我法
性。故二種三性不相去離。然法相宗三性即 有性。三無性則無性。有無義殊故彼偈云。 故佛密意說一切法無性。意云。既言密意
說三無性則不礙於三有性也。若法性宗 此二三性有無無礙互奪雙亡皆悉自在。
[0282b29] 疏。 初一舉分別過者。分別即遍計所執也。古謂 為分別性。今疏從簡亦欲辨起心動念皆 成分別故並成過。故云以心分別一切法
邪。不以心分別一切法正。故信心銘云。至 道無難唯嫌揀擇。但不憎愛洞然明白。疏 後二顯無相觀者。正修三無性中初無性也。
[0282c07] 疏。一離所取者。謂二偈中初一偈所取。即遍 計所執也。上半知於情有者。即遍計中二義。 謂情有理無。今知情有即是理無。則知此
性即無相也。
[0282c10] 疏。如迷木見鬼等者。舉喻以 明。如人夜行雲月朦朧。見一杌木以無月 光。情懷怖畏而生鬼想。眾生亦爾。行生死
夜妄想浮雲蔽於慧月。覩緣生法不了性 空。謂有定性如生鬼想。鬼喻遍計。木喻 依圓。若了知鬼是因迷有則知所執定性 之法皆由妄情。是人名為妄識所執。故名
悟人如實知鬼此釋上半。
[0282c17] 疏。知鬼本無舉 體是木者釋下半也。約法云知妄所執理。 本是無但是依圓。為舉體是木則見依圓 故名見木。故知妄本自真則鬼是木見佛則
清淨名為見木。
[0282c21] 疏。如若見鬼則不見木者。 有妄執之見如若見鬼故。則為垢不見依 圓名不見木。執有定性不見依圓之實 名未為見木。
[0282c24] 疏。下半顯得離於鬼見方成 見木者。謂離於定性執見。則見圓成之實 方為見木。疏依他二義者。三性各二義。依
他二者。一幻有。二無性。從分別生釋依他 義。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