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fang Guang Fo Huayan Jing Sui Shu Yan Yi Chao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Scroll 75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 第七十五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0589c22] 第三廣釋中疏謂聞無相不驚等者。此不驚 等同金剛經諸論皆釋。天親論第二有其 二解。一云不驚者。謂於諸無生之理心不
驚愕趣生道故。不怖者。謂於諸法無和合 相心不怖懼。而於世俗和合相中相續分 別不執為實故。不畏者。心不如是永決定 故。第二釋云。復次不驚等言如其次第。謂
聞時思時修習時心安不動。眾生等想已遠 離故。無著論第二云。聲聞乘中。世尊說有 法及空法。於聽聞時聞有法無有故驚。聞
空法無有故怖。於思量時於二不有理。聞 不能相應故畏。更有一釋約三種無性 故。即下疏意能斷金剛般若論第二云。驚者 謂於非處生懼
(若正釋梵音應云越怖也) 違越正理如 越正道可厭惡故。言怖者 (應云續怖) 相續生 懼怖既生已不能除斷故。言畏者 (應言定畏)
生決定心一向畏懼。此等若無便成心離 惶惑。今疏中總有三釋。初一即無著。第二釋 而展彼論文。次釋即合其三釋。一正是天
親。第二約三慧釋。亦別配論文。二初句越 字次句續字後句定字。即正是能斷金剛意。 三者即此三字亦兼天親第一釋意。
[0590a14] 疏。又聞 有無所有等者。即第三釋即同無著第一解 故。疏三釋已含諸論五釋。疏愛樂者思慧之 初等者。論云云何菩薩法隨法行。當知此行
略有五種。謂如所求如所受法。身語意業 無顛倒轉。正慧正修 (此標列五行也) 論云。云何菩薩 於法正慧。謂諸菩薩獨居閑靜。隨所聞法
樂欲思惟。樂欲稱量樂欲觀察。乃至云。是菩 薩由即於此已所得忍數數作意令堅牢 故。能於其修隨順趣入。釋曰。樂欲思惟即
經中愛樂。隨順趣向初終之義。論中廣明。今 疏略顯。愛法樂觀為初。久思向修為終。 疏專心憶念者修慧之初等者。論云云何於
法正修。當知此修略有四相。一者奢摩他。 二者毘鉢舍那。三者修奢摩他毘鉢舍那。四 者樂修奢摩他毘鉢舍那。乃至云。如是一切
所作業。由前四種修相皆得成菩提。釋曰。 論說四種修相。即此經中專心憶念修習安 住。修初後相。論亦廣明。今疏略具。以起加
行為初。以成加行根本定及依定發慧。 而為其體。疏具如瑜伽菩薩地中者。即第 三十八萬種性品。菩薩所受學法七種方便。 於中具多勝解。法隨法行第二方便中。廣
說此義。論云。云何菩薩具多勝解。謂諸菩 薩於其八種勝解依處。具足成就淨信。為 先決定喜樂。乃至云。八者於善言善語善
說勝解依處。具足成就淨信。為先決定喜 樂。謂於契經應頌記別等。皆具多勝解。彼 疏云。契經等法是解所印之境。名勝解處。信
與勝解得遞為因。今取彼信所生勝解。故 信為先。言決定者。顯勝解之體。喜樂言顯 勝解之果。喜樂即是喜受也。或即欲樂。釋
曰。論言信解即此經中深信悟解故。晉經中 但云信解。第二順忍釋中。皆用止觀者。既行 順諸法行中之要。唯止與觀故。疏止思一
境者。謂創修之時繫緣一境不揀事理。經 云思惟。疏止安事境順其理故者。謂前創修 事理容別。今漸深入故。即事入玄。上之二
止皆通隨緣。體真止中停止止也。二處之觀 並通空假。皆觀達觀也。疏謂止惑不生者。即 止息止也。以妄息名止故。其正住修習者。
即雙住空有中道不偏故云正住。義通觀 穿及與觀達。故云觀徹前境。疏寂冥理境者。 即不止止謂既與理冥。非止非不止強名
曰止。智顯於心者。即不觀觀。法界洞朗非 觀非不觀。而強名曰觀耳。疏上四皆止觀 俱行者。亦容有止觀別修。則未為真實順
忍。若俱運者方為真耳。第三無生忍。疏釋 中釋初徵意云下。疏文有二。先正答前徵。 後此則以緣集故下。釋上答。文偈文具有者。
偈云菩薩亦如是觀察一切法。悉皆因緣起。 無生故無滅是也。疏釋第二徵意下。此中 疏文有三。初明舉總攝別稱為無生。二以
初攝後。但標無生。三重釋前義。疏若從別 義下。即第二以初攝後釋。但標無生。是以 信力入印度經等者。彼經廣說初地之相。其
第二卷云。復次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有五 種法。則能清淨初歡喜地。得大無畏安隱之 處。何等為五。一謂菩薩生如是心。我已得 住無生法忍故。生安隱心為令他住無
生忍故。起安慰心又言無生忍者。謂證寂 滅故。二謂菩薩生如是心。我已得住無滅 法忍。故生安隱心。為令他住無滅法忍故 起安慰心。又言無滅法忍者。謂證無生法
忍故。三謂菩薩生如是心。我已得住身念 智故。生安隱心。為令他住身念智故。起安 慰心。又言身念智者。謂離身心故。四謂得
受念智。受念智者。謂息一切受。五謂得心念 智。心念智者謂起心如幻故。後二略引勢同 前三。今但取前二故。疏不具引。然引有二
意。一正證第二義。明有無滅忍。二兼證初 義。以無滅成無生故。故彼經云無滅忍者。 證無生故。亦得名無盡忍等。疏又此諸句
各有二義下。第三重釋前義。謂無生中頓 具諸義。具相云何故下廣釋。於中疏文分 三。一雙標二門。二開章別釋。三結彈古
義。今初。然二門總釋前之初義。其第一後 後成前前。兼釋第二從別之義。以得無生 忍則得無滅等忍故。無滅等忍淨無生等
忍故。疏然文旨下。即第二開章別釋。正釋 第一門含釋第二門。故下牒初門。疏今初 云何下釋。唯就約理。然無生理中無有次
第。由所遣生等有次第故。以不不之亦成 次第故。疏先明生滅盡等理所依是事之次 第也。後今由前前無下。方顯無生理之次
第。疏故以後後顯成無生者。上方明前前有 故後後有等。今例結前以前前釋後後以後 後成前前疏次四顯理者。以盡是有為垢是
煩惱。差別是事處是方隅。並所觀境。今了 即真為理無生。疏後六顯智無。生者。以心 妄動即名為生。若心寂靜即智不生。故
偈云下引證約智。理智契合下結成上義。 偈舉一句。具云無滅故。無盡無盡故無染。 釋曰此即前四約理也。次偈云。於世變異
法了知無變異。無異則無處無處則寂。靜 其心無染著願度諸眾生。釋曰。即後六顯 智。疏舉一句顯智分明。等言等餘皆約 智相。疏三唯約智下。初由了從緣成智之由
故。智無起契上理故。起即生義。湛然不遷 體不滅無。不動約理無生可滅。正同十 地義大之中無生無滅。非一往滅耳。餘皆 甚深般若無生智相真智妙用不同但空唯
遮諸過審須思之。
[0591a29] 疏。若唯約知下三結彈 古義。即刊定記彼中但云。謂法從緣故各 無自生。生既無生滅依何滅。故今彈云。若
理無生知之為忍。小聖亦有故非等覺深玄 之忍。第四如幻忍。
[0591b04] 疏。今初有三等者。疏文 有二。先總科。後初一切下別釋。釋中有三。 初別釋第一段。二合釋前二段。三別釋第
三段。初中有四。一正釋一切法言。二故大 品下引證通義。三涅槃雖真下釋經妨難。四 引文決擇。三中謂有難言。妄法緣生可許
如幻。涅槃真實又不從緣。如何同幻故牒 釋之。釋有二意。一明雖真而亦從緣。雖 非緣生而是緣。顯亦空無性。二明涅槃非 幻為破著涅槃心。云如幻耳。是則破心
中涅槃亦顯涅槃體。即真空而成妙有故。 並如智論。
[0591b15] 疏。廣中合云下。第四引文決擇 中。初引局文明涅槃非幻。次然有法世下。 以法通真故該涅槃。次此為有為所隱覆
下。釋真是世義。後云下引經成立該通 一切。
[0591b19] 疏。就法喻中下。第二合釋前之二段。 以開五義中具有能所成故。於中分四。第 一總開義門。第二對經顯意。第三釋通妨
難。第四別明義理。今初五法不出三性。初 一圓成。二三依他。謂二因三果。四明依圓 相即五即遍計所執。
[0591b24] 疏。今經云下二對經 顯意。於中言以第二為因者。從緣生故令 悟。第三即是依他成。第四者即事歸理遣。
第五病者遍計情亡。歸第一者圓成理顯。
[0591b27] 疏。 然緣亦下第三釋通妨難。謂有難云。若以第 二惑業為緣。令第三依他為無性者。第二 業惑應當是實不從緣故。故今釋云。亦從
緣起謂業從惑生。惑由虛妄分別。卒至無 住。皆託因緣故。引中論明因果俱幻故。 論合云。如初幻化人是則名為業。幻化人 所作則名為業果。既未曾有一法不從緣
生。為彰緣起故分能所。
[0591c06] 疏。然上五義下。 第四別明義理。於中二。先成有無後成 四句。言有無者。以三性中各有二義。皆有
無故。圓成二者。一性有。二相無。依他二者。 一緣有。二性無。遍計二者。一情有。二理無。 今初中即圓成二義。術馬皆是依他二義。而
術是能成之因。託真而起故。用有體無。用 有即是緣有。體無即是性無。三馬是所成之 果故。相有實無。相有即是緣有。實無即是
性無。四明依圓不離。即事同真生喻於妄。 死喻於真事泯理顯故。生無死有。以無礙故 者。出其所因。即事理無礙也。五中就情則
有。妄見分明故。就理則無以是妄計必非 有故。所以幻喻廣說有無者。以惑情所執 有無皆失理。無惑計有無皆真。是知幻喻 諸法非實非虛非空非有。若無於有不
成於無。若無於無不成於有。有無交徹萬 化齊融故。
[0591c23] 疏。又五中各具四句等者。第二 顯成四句也。於中有二。初一重四句。後重 重四句。今初又二。先正顯後揀非。今初也。
初性有相無四者。一有真性有故。二空無諸 相故。三亦有亦空義門異故。四非有非空互 融奪故。二用有體無四者。一有迷真有用
故。二空依真無體故。三亦有亦空體用不 壞故。四非有非空無體之用故。非有即用 無體故非空。三相有實無四者。一有事相現
故。二空緣成無實故。三俱存無性不礙緣 成。緣成不礙無性故。四俱非緣成即無性 故非有。無性即緣成故非空。四生即是無死
即是有四者。一真性顯故。二依他即無性故。 三性相雙存故。四性相即奪故。五情有理無 四者。一遍計妄情能招生死故。二即理而
求不可得故。三要由理無方知情有。若無 情有不顯理無故。四情有即理無理無即 情有故。
[0592a11] 疏。然皆具德不同四謗者。揀非也。 言四謗者。謂定有者是增益謗。若定無者 是損減謗。亦有亦無相違謗。非有非無戲論
謗。疏以具德故出不同所由。謂上明四句 即是具德。以稱真故。不同情計定執四句。 今重顯初門具德之義。一真如是有義以迷
悟依故。不空義故不可壞故。二真性是空以 離相故。隨緣義故對染說故。三真如亦有 亦空。以具德故。逆順自在故。體鎔融故。四
真性非有非空以二不二故。定取不可得 故。餘之四句前已略明。又皆即有之空方 為具德之空。即空之有方為具德之有。是 則非有之有非空之空為具德耳。又盡有之
空盡空之有方為具德。又隨一句必具餘 三。若隨闕者則非具德。又四句齊照成解 境故。四句齊泯成行境故。皆言亡慮絕方 為具德耳。是知若依四謗四句皆絕。若依
具德四句不亡。不即不離方知幻法故。楞 伽第二令觀四句。謂一異俱不俱有無非有 非無常無常等。
[0592b01] 疏。若以諸門交絡成多四句 等者。第二重重四句也。總有四節。成二十 重。第一節有八重。一以第一門中有。對第
二門中無成四句。謂一者緣起是有以真性 妙有故。二緣起是無業惑無體故。三亦有 亦無雙照真妄故。四非有非無真妄雙絕故。
二以第一門中無。對第二門有成四句。謂 一緣起是有業惑有用招生死故。二是無一 真法界絕諸相故。三亦有亦無雙照真妄 故。四非有非無真妄雙絕故。三以第一門中
有。對第三門中無成四句。謂一緣起是有 真性有故。二是無以事無真實故。三亦有 亦無雙照事理故。四非有非無事理相即 互相泯故。四以第一門中無。對第三門中
有成四句。謂一事相有故。二理相空故。三 空有雙現故。四空有互泯故。五以第一門中 有。對第四門中無成四句者。謂一真性有
故。二事即虛故。三雙照二故。四互即奪故。 六以第一門中無。對第四門中有成四句。 謂一無性之理有故。二理無相故。三二義齊
現故。四非有非無真中道故。七以第一門中 有。對第五門中無成四句。一真理有故。二 情計於理無故。三有處妄計無故。四性有
即是理無。理無即是性有故。八以第一門 中無。對第五門中有成四句。一有在情有 故。二無理無相故。三俱存要理無相方是妄
情有故。四俱非妄情之有即真理無相故非 有。真性無相能為妄情所依故非無。此上 以第一門有無。對下四門有無成八重四 句。第二以第二門中有無。對下三門又成
六重四句。第三以第三門中有無。對下二 門復成四重四句。第四以第四門有無。對 第五門有無成兩重四句。都成二十重四 句。不得以後為首更對於前。以不異前
門為首對於後故。今具出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