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fang Guang Fo Huayan Jing Sui Shu Yan Yi Chao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Scroll 76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 第七十六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0596b16] 第七如響忍。疏文可見。叡公讚云。聲以響 酬相和如一。緣扣而應誰辨虛實。業雖 虛妄罪福不失。若映斯照朗如皎日。又為
讚曰。響無所在緣會發聲。不知自我喜 怒交爭。妄和真心事像萬形莫知其本終 日營營。第八如影忍。疏性則非修相乃不捨 者。釋成雙照之義。如前文云非是世間義
當出世。下句云非出世間。即拂上出世。 世與出世俱拂故曰雙遮。今文若云非修 菩薩行。則由通雙遮。既云非捨於大願。明
是雙照。謂非修菩薩行即為照實。非捨於大 願。即是照權故。得雙照之名耳。次明非實 非不實。例然雙照真俗耳。
[0596b28] 疏。遮照一時為 雙運等者。若約權實俱行為雙運者。則第 二段。已是雙運竟。今遮照為雙運。則此中方
有。即合前二門。為此第三門矣。既言遮照 一時。則全遮為照全照為遮。則二門峙立。 以照奪遮遮亡。以遮奪照照寂。則為遮照
兩亡矣。言無礙者自有二意。一遮不礙照 照不礙遮。二者雙存不礙雙奪。雙奪不礙 雙存。故云無礙。如此方稱自在。故下結云
以此結上二段。同斯無礙故曰深玄。疏今初 若約影喻別喻菩薩現身等者。疏文有二。先 揀所喻通局。後其河泉二種下。揀能喻通
局。言雖通能現者。以河泉之中見日月故。 故為能現。言且為所現者。以下經云於油 於水下方明能現故。今河泉以為所現長 河飛泉入鏡中故者。出是所現之相。登樓
持鏡則黃河一帶盡入鏡中。瀑布千丈現於 徑尺。王右丞云。隔窓雲霧生衣上。卷幔山 泉入鏡中。明是所現矣。疏二能現中亦有通
別等者。疏文有二。先通辨文旨。後別開喻 旨。今初。言別喻機感及應現處者。日月既 喻菩薩則水等喻機。亦喻菩薩應處如影
落百川。喻菩薩身充遍法界。百川江河喻 機及所現國土之處也。
[0596c22] 疏。然此文具攝論 三喻下。第二別開喻旨。此二句總標下成 三義。即分三別。疏一以油水對上日月。為
水月喻者。則日月喻菩薩悲智。水喻機心。 水中之月喻定地境界。謂定中見佛等。亦 喻遍處定境青黃赤白等故。出現偈云。譬
如淨月在虛空。能蔽眾星示盈缺。一切水 中皆現影。諸有觀瞻悉對前。如來淨月亦復 然。能蔽餘乘示修短。普現人天淨心水。一
切皆謂對其前。叡公云。水月不真唯有虛 影。人亦如是終莫之領。為之驅驅背此真 淨。若能悟之超然獨醒。
[0597a04] 疏。二以於身對 上日月為光影者。日月喻為菩薩悲智。身 喻物機。日照發影以喻現身等。而言映日 等者。等取經上月字及燈燭故。疏。弄影
多端故喻於諸識者。上約別喻菩薩現身。 此約通喻一切諸識。動身俯仰即是弄影。 形端影正形曲影斜故云多端。以況八識依 身有異。亦喻七識依第八識對境差別。
上皆攝論意。叡公云。光不照處謂之為影。 不照慧明生死長永。捨遠夷途而行榛梗。 若能悟之狂滅自醒。
[0597a14] 疏。三以寶鏡等對上 男子等者。釋第三喻。疏文有二。先正屬配 經文。後對喻辨異。今初。疏從通說云喻非
定地果報此攝論意。對前水月等定境。故 云非定地則鏡喻於因。故云謂無明等本質 喻緣。影喻果報。故淨名云。是身如影從業
緣現。又鏡喻本識如來藏性。本質喻無明 業等。像喻果報。如問明品。若將鏡像別喻 現菩薩身。則鏡等喻菩薩。本質喻機。像
喻菩薩所現之身。疏以鏡中影像離於本質 等者。第二對喻辨異。明此鏡像得果報名。 果與因別故。若影在身外。前映質下辨前
異此。日月在天影光在身。身即喻因則所 現法得與因俱。疏故喻諸識雖託境生異自 在我非在於境合上雖隨日等影乃隨身。 此就通喻諸識以說。若將光影喻菩薩現
身。則影隨身異。不在日光則身由生異。 不在菩薩智日令異。叡公云。形不入鏡 光照而有。世亦如是業影而受。不知此者 長嬰其咎。若能悟之還神氣母。疏於中一異
合離通顯影義者。此揀經中諸對通局。此通 三影故云通顯。次於川流下。唯明水月之 影。疏然一異約此影彼影者。自揀二對義旨
不同。顯無重言之失。言此影彼影者。江 中之月若與水一不可在河。若與水異江 河不同。應有兩月。言合離約影對水等者。 水影若合水流月亦應流。水影若離去水應
有影在。又合離者合意。亦二如二掌合。一 異不爾。一則無雙如氷成水。影與水異則 月可出水。影與水一則有水即月亦不可
移。合離之義不異前釋。疏不通二影者。唯 水月故非通鏡像及於映質。以文但云川 流池井故。言月映淮流者故。文選云月映
清流。疏兼於鏡像者。以文云雖現其中故。 通鏡像亦不通映質。映質之影無現中故。 若取日照身影入於水中。則亦通之。然是
水影中攝。疏不知此影無遠近故者。即釋經 中影不隨物而有遠近。如執鏡臨池池中 月出。而此影不近天上之月。去地四萬二 千由旬。影落潭中而亦不遠。以喻菩薩遠
在他方恒住此故。雖在此處常在彼故。 安有遠近之異相耶。一切遠近皆類此知。 第九如化忍。疏仁王云。法本自無因緣生諸
者。證上不實相現二義。然有二義。一因緣 生之即是相現。由緣生故有來。即無云法 本自無。即無實義。二者兩句共成一義。謂
自者從來也。從無之有曰生。非本先有故。 云法本自無。遇緣即起故云因緣生。諸斯 即但用因緣生諸。即成二義。謂因緣生故
相有。緣生無性故無實。正順無而忽有名 化故。引此文。此文即第二卷護國品。第五 普明王為千王說偈。此後更有偈云。盛者
必衰實者皆虛。眾世蠢蠢都如幻居。聲響俱 空國土亦如等。總有八偈。及事緣並如彼 經也。
[0597c10] 疏。淨化二義倣此可知者。即不實相 現之二義也。
[0597c11] 疏。慈悲復依方便立者。即下 出現品文故。彼偈云。譬如樹林依地有。地 依於水得不壞。水輪依風風依空。而其虛
空無所依。一切佛法依慈悲。慈悲復依方 便立。方便依智智依慧無礙慧身無所依。 彼說五重相依。今此但要慈悲依方便方便 即後得智。慈悲以後得智為體。後得智中
與樂拔苦故。
[0597c18] 疏。謂無有亦無故者。經有二 句。云非有非無有。今偏釋非無有句。謂非 有即是無有。今亦遣彼無有故云非有非無
有。故云無有亦無。上句易故不釋。叡公云。 眾生如化非有非真。不達此者轉如車輪。 解法清淨無我無人。眾垢消除如日無雲。
第十如空忍。疏標云。如空如空所喻通一切 法等者。此下疏文有四。一顯所喻通局。二 明喻相不同。三引論會釋。四結成大意。初
中上是本經之意。通喻一切。二佛地論喻清 淨下。引論明通局。
[0597c28] 疏。然其喻相下。第二明 喻相不同。於中有四。一唯將空喻對前六 喻。辨相不同。二又此諸喻若約能喻下。通
辨七喻所破差別。三又前六遣有下。三重將 空喻對六明空有不同。義成諸喻共喻於 空。空喻却成於有。四又上所喻即通一切下。
通辨七喻能所通局。言此中能喻則具多義 者。謂如一空。有無相義有無起義一味義 等。言所喻各隨別義喻一類法者。謂無相但
喻事法界。無起但喻世界。一味但喻教法 等故。
[0598a09] 疏。然龍樹下第三引經論會釋。於中 引一論二經。一智論四義略如文具。二佛 地十義。三八地十義。此之二經文皆十義。
意各不同。佛地十義唯喻如來清淨法界。八 地十義知虛空身十相不同。謂一無量相。二 周遍相。三無形相。四無異相。五無邊相。六
顯現色身相。文唯有六例合有十耳。但語 於空又不別喻於法。佛地十義今當具引。 即第三論去至第四論。方終第一義者。經云。
妙生當知。清淨法界譬如虛空。雖遍諸色 種種相中。而不可說有種種相體唯一味 如是。如來清淨法界雖復遍至種種相類。 所知境界而不可說有種種相體唯一味。
二云。又如虛空雖遍諸色不相捨離。而 不為色過所染污。如是如來清淨法界。雖 遍一切眾生心性。由真實故不相捨離。而 不為彼過所染污。三云。又如虛空含容
一切身語意業。而此虛空無有起作。如是 如來含容一切智所變化利眾生事。清淨法 界無有起作。當第四卷初。故云。又如虛空
中種種色相現生現滅。而此虛空無生無滅。 如是云云。諸智變化利眾生事現生現滅。而 淨法界無生無滅。五云。又如虛空種種色
相現增現減。而此虛空無增無減。如是云 云。顯示如來甘露聖教有增有減。而淨法 界無增無減。六云。又如虛空十方色相無 邊無盡。是虛空界無邊無盡故。而此虛空
無去無來無動無轉。如是云云。建立十方 一切眾生利益安樂。種種作用無邊無盡。清 淨法界無邊無盡故。而淨法界無去無來 無動無轉。七云。又如虛空三千世界現成
現壞而虛空界無壞無成。如是云云。現無 量相成等正覺。或復示現入大涅槃。而淨 法界非成等正覺。非入寂滅。八云。又如依
空種種色相壞爛燒爍變異可得。而虛空界 非彼所變亦無勞蔽。如是依止如來淨界 眾生界內種種學處身語意業毀犯可得。而 淨法界非彼變異亦無勞蔽。九云。又如依
空大地大山光明水火帝釋眷屬。乃至日月 種種可得。而虛空界非彼諸相。如是依止 如來淨界戒蘊定蘊慧蘊解脫解脫知見諸 蘊可得。而淨法界非彼諸相。十云。又如空
中種種因緣展轉生起三千大千無量世界周 輪可得。而虛空界無所起作。如是如來清 淨法界具無量相諸佛眾會周輪可得。而 清淨界無所起作。釋曰。上之十義具出經
文。如是字下皆有如來清淨法界之言。餘 並依經而論皆廣釋大意相似故。疏不引論 亦不具列經文。言大意相似者。通與一切 法非即離義耳。上正辨五法之中。一真法
界故以虛空十義為喻。若略取別相者。一 者體唯一味。二性淨無染。三無起作。四無生 滅。五無增減。六無去來動轉。七無成壞。八
無變易勞倦。九非諸相。十無所起作。觀 其經文十與三同。而三是含容無起作。十 是生起無起作。二合云無能所。若觀論 結十應言無分別。三應云無作意。今略
引論釋。釋第一云。次當顯示淨法界相。 釋難決擇法界差別。謂有難言。若諸如來法 界為性。法界則用真如為體。真如即是諸
法共相。諸法既有種種差別。法界隨彼云何 無有種種差別。法界若有種種差別云何 清淨。非頗胝迦種種依止共相應。故無種種
相。為釋此難故說最初太虛空喻。意云。雖 遍種種不隨成形。不捨自性故。唯一味 下取意。引論。二有難云。法界遍在一切則 與貪等而共相應。云何不如有漏心法成
不清淨。故今通云。性清淨故非彼體故不 為所染。三有難云。如來清淨法界真如為 體。則無戲論亦無起作。云何得容利有情 事。故今通云。由先願力為增上緣與諸眾
生作利樂事。任運而住無有分別而無戲 論。四有難云。若淨法界遍在一切不相捨 離一向隨轉。是則法界應有生滅故。故今 通云。雖遍一切世俗施設則有生滅。真勝
義體不生不滅。五有難言。若淨法界遍在一 切不相捨離。如來聖教現有增減法界亦 應增減。故通云。然一切世俗理說有增減
非真法界而有增減。六有難云。若諸如來法 界為體。如來施與有情利樂。或去或來法 界應有來去。故今通云。就受用身說有去
來。非法界體而有去來。七有難云。若無 去來云何得有成等正覺。故今通云。成者 約世俗勝義無成壞。八有難云。若法界遍 一切有情之類。云何有情得有毀犯。故今
通云。眾生有毀犯法界無變異。九有難云。 若法界遍一切。應無有戒等無漏蘊相故 今通云。有增上緣增長一切自無諸相。十 有難云。若一切佛法界為體應無受用。云
何得有眾會差別。故今通云。約別別因緣 所得。非如來身有戲論分別等。以上十難 對上經文居然易了。
[0599a13] 疏。然別義有此不同 下。第四結成大意。然文有三。初總明。二故 叡公下引證。成於空義是同。此但總結十
喻之讚。若別明空讚云。空唯有名無用無 色人亦如是。莫之能識。妄造妄苦百艱孔 棘。馳空求空空竭其力。亦顯空義耳。後 餘無礙義如前後說者。三結成此經之大意
也經疏前已有說。如如幻忍等。後亦有說 如德齊空中說。前後遠文文更多矣。疏世 界共業所起者。出現品當說。
[0599a22] 疏。四即反此 者。謂無性故有。緣生故空。並如問明品。若 對經文應言從緣有故為世界依。無性空 故而無所依。四句但出空義所以差別耳。
[0599a26] 疏。無法出空下別釋。譬如虛空一切世間皆 現其前。非現一切世間之前。
[0599a27] 疏。一味解 脫不殊故者。涅槃云。一切同一甘露一解脫 味。淨名云。解脫味為漿故。餘文及頌文並可 知。十忍品竟。
阿僧祇品第三十
[0599b02] 疏。初來意有二等者。一通 以後三品對前三品。二別則此品對十忍 品。自有三意。一答第二會初。二一為遠
答下。答第一會中十海。三又通下顯一部 之數。初中復有二意。一直辨菩薩。又二難 思下明菩薩知佛德下。科偈文亦具此二
意。疏全帶數名者。無數乃是一百二十四數 之一故。疏。人法雙舉者。若人法不同即是 相違下。言及菩薩所問之算數即是依主。
疏然僧下通妨。妨云。僧祇非初又非是 後。何以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