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Dafang Guang Fo Huayan Jing Sui Shu Yan Yi Chao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Scroll 87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第八十七
清涼華嚴寺沙門澄觀

[0675b21] 第三具足優婆夷違逆 違逆自卑 善友依報表位謙卑
不可忍法 法忍內空以為無有 不成假而有所
老子以為以為 不成無二中道 二乘雖然不立名義
乳糜即世成道牧牛 所有乳糜約法上品寂滅忍 上品十忍品淨名香積
大同受食聖果淨名 香積維摩詰 舍利弗大聲仁者可食如來 大悲使
泥洹甘露 中有甘露
使 大悲然則大悲 大悲無限
不消涅槃 因為甘露涅槃 即食涅槃菩薩行品
淨名文殊世尊阿難所聞 未有為何佛言菩薩 身子我等毛孔
從來阿難淨名 維摩詰至此 勢力至于然後
阿難聲聞正位 正位然後正位 大乘發意 得無生忍得無生忍一生補處
然後譬如名曰 已然 如是滅除一切煩惱然後 色法云何
大悲不思議力所以輪王聖王離欲 四禪玉女如觀佛像不生欲心佛菩薩境界華手經菩薩
法性一切諸法現在諸事釋道不然有色法性觀智 煩惱
古德不知表法是以故云不過一生補處 之內有所一食不得
二階一生補處 無生菩薩正位外方 而今
淨名中食通理大悲甘露三德 涅槃涅槃經涅槃甘露
大悲起用眾生 五忍無法能忍 廣說利他大悲淨名
五忍不為 淺近第四明智居士行者退四住四住
三賢大類相似四住 疏食五果涅槃第二如來 純陀色力無礙辯才
由是無常 迴向第五法寶 無癡行者無遺 無癡四門
以為二種四門 法行二門 八門四門不同以為 一有入法界則是
有門非有 中有二空知法空寂即是空門 空門便非空 真智不空亦有亦空門
無妄 非有 無門有無
非有無門 雙非戲論雙非 但是有所
有無雙非非有 無門八門得意失意 第六普眼長者善現行者慧能
三諦般若現前無量無量知見知見 依法般若
悉知諸眾生便何故如來 諸眾生如來諸眾生 如來比智如是若爾 如來諸眾生便何故如來
悉知諸眾生如來悉知諸眾生如來肉眼是故知見 功德卷云何故知見
開顯一切智云何境界比智不能 諸相差別肉眼遠處不能智論
二十九十八不共法解脫無減問曰解脫知見何以答曰牢固即為
復次一切 無生智
識相知者世間正見 是故知見 具足復次讀誦分別籌量
自身得證譬如耳聞 親自了了無疑解脫 如是差別瑜伽八十六知見
差別過去未來現見 現在
煩惱解脫 自相共相 尋求諸法尋求 諸法無分別影像
有分影像 影像無色影像 成實
第十九問曰正見正知 答曰即是一體無有差別正見二種 出世間世間有罪出世間
平等平等正智乃至問曰中說知者差別 諸位名為
有如深淺俱舍 二十六通明 法忍法智正見正知
無生有漏見性 及第三句二字無漏有漏
有漏智者見道 決斷 非得未成決斷無生 無生智名為推度
二智推度 無漏通知推度 有漏見性有漏
見性身見 正見有漏 婆沙九十五分別智慧
三自性差別云何眼根五見世俗 學無學何故眼根名為 四事賢聖二世契經 現見 (云云)
何故名為 四事 決定決定 堅執堅固聖道
深入銳利深入 世俗正見善意識相見性名為有漏
無學無學正見見性 五見世俗正見 無學云何
識相無漏意識相應五識 染污無記 諸見應作四句
無漏五識相應 無生智五見世俗正見意識相應 有漏五見世俗正見
無生智有漏八智無學 正見無漏五見世俗正見 二種第三
所有所有三句 名為第四句義 繁文眷屬般若
般若實相般若二觀 證智文字般若能詮唯有 四境般若實相
境界六塵 境界眷屬般若同時心心 五城實相長者觀照無量
境界眷屬文字 十身案文 亦即菩提願如來十身相好 二戒意生身
萬行成菩提福德 法身成化 一總十身
第七厭足無著行者方便 事理不捨不受無著 十七歡喜 淨信信樂聞法三法
進趣所得悲智 雙流不生嚴飾不著 十一十二
使十三無住十四十五 見佛十六不捨佛智一總善財
疑心逆行 五言可知第八大光難得行者無障礙願力
二十八滿未見經論 眉間白毫梵音廣長舌 善生校量最勝三十不及毫相三十一不及烏瑟尼沙總合不及如來
梵音二十九白毫三十中一梵音長舌文義 第九不動優婆夷善法說法 修習一切法
初二所持五法 五事思惟如來福德智慧清淨 三昧不可思議神通自在辯才無礙
五德便 不可壞心煩惱 取著無退 法門耐心眾生
迷惑一切受生 厭足求見諸佛無有休息 無知一切如來法雨 思惟一切佛法光明住持
一切諸佛法輪流通眾生法寶初二 福智第一摧伏智慧
佛教第三無退其所總持 第三一切法平等總持門第四
眾生及第受生神通 菩薩堅固受持行門五趣 大神通菩薩行第六
第七受法其三第五 三昧門以後辯才 無礙第四照明一切法辯才
可知所得五法 福德智慧之中 上來五法 五法優劣發心
堅固五果求佛智慧 三昧佛十力智慧 佛光即是總持總持
故云光明堅固受持行願 總結堅固第十遍行外道真實 二諦言行不虛真實
第四青蓮長者救護大悲 增上救護眾生大智無著眾生相悲智 迴向實際義通廣大
法界眾生界有事 可知 燒香火發萬行周遍 塗香淨水法身末香
金剛智 為生第二 習氣習氣成果 光淨
有為 病者白檀理即 所謂慈悲不淨觀安息
正見智慧不斷十善 生歡喜根器 煩惱蘭麝 有漏煩惱牛頭
有為 人天厭離有為無常憍逸無我忍辱不放逸
心念讚佛功德說淨解法 觀行受用真如無分別一切菩薩差別三賢十地
菩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