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Xin Huayan Jing Lun 新華嚴經論

Scroll 18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新華嚴經論卷第十八
長者李通玄

[0837c27] 第二文解釋初發心功德 文中最初帝釋可知第二 文中初發心廣大知法
第三供養廣大第四 不可 不如人身百分前人
功德不如初發心菩薩百分中一 功德波尼沙陀少許 無限善根不可有限比對
第五十善道口四 欲界生天四禪色界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寂靜
四無量心有為慈悲喜捨 四無色定無色界三界 中善須陀洹果斷見
生性聖性入聖入流 斯陀含果一來聖者欲界 有餘聖者一度
欲界一來果阿那含果 不還欲界九品從此生色 欲界受生不還十使見道
未能明了羅漢果十使煩惱一身二邊見取戒取邪見 使後五使見諦
使隨行 使五利使須陀洹見諦之後後五使斯陀含欲界無色
而且現行不生 無故上二界無瞋現行 二果增長
以此不成三界沈淪種子阿那含 唯有見道見道不分不能 三界業果阿羅漢見道無疑三界業果
一時三果煩惱唯有 不得名為煩惱見諦無明 不得羅漢辟支佛出世
淨土菩薩空觀菩薩出世 總是折伏現行無明不得名為 空觀折伏無明不了無明
不動不了根本折伏使令 乃至十地得意生身如來 一切種智生身真如等觀
不了無明如來根本智大用 一乘佛果佛果發心初發心 根本無明根本無分別智差別大用
法門初心之上圓滿一切諸佛 一切智悲願毫釐信心 不成何況如來一切種智
諸佛願行 大悲無限境界過去未來 一念如是定慧可見
佛菩薩善知識根本智發心如下 發心菩薩十方成佛 發心時如來不思議一切智得佛種智
如來法界分之智慧大慈悲 如是成佛如下菩薩 佛十力證得無疑菩薩毛孔
普現十方無量如是明初發心菩薩 如來智慧如是輪王 王政自在相似
動地明法威力大眾法悅 明心無二十方 佛剎微塵數同名前者
十方諸佛智慧佛剎 進修迷悟十信十住 總是進見迷悟如下
佛剎微塵數菩薩發心不可說 成佛清淨心明達 不可說法門清淨佛號
淨心實有所見長遠 迷悟不是 所見自此直至
如是二百四十二一百 六十八歎佛法門七十四之內發心功德廣大
文具四行 如是初發心功德設使虛空 境界一切供養無限眾生
得人教令沙門果辟支佛 三乘出世菩提如是虛空境界度眾 化眾生成佛不可
初發心如來大智所行 化眾生成佛發菩提心以是 境界不等化眾生成佛不成不等
不可是故下文初發心 三世少有所得所謂諸佛諸佛 菩薩菩薩獨覺獨覺
聲聞乃至廣說一切 諸法發菩提心菩提一聲菩提緣覺菩提
菩提四一菩薩佛果菩提出世 菩提佛果菩提法身大智大悲真俗萬行 法界圓滿菩提出入三乘菩提
十二未知四諦十二實體 二乘未知意生身菩薩位十地 未能悉知唯一菩薩方知十地品
三乘中觀苦集滅道 十二緣生六波羅蜜菩薩 出世大悲菩薩留惑潤生一乘菩薩
四諦十二緣生無明苦諦 生死涅槃是故 聖諦如是聖諦十二因緣總是法界
自性自在無明 如是萬法如是名為一乘法緣起 自在任性緣生一切莫不
皆是法界緣自在法門一切諸佛知見 通力以此禪定觀照波羅蜜 是故學者如是如是悟入
四行 發心

明法品第十八

[0839a22] 三門分別品名 來意釋義

[0839a24] 品名須彌頂 偈讚十住品梵行品初發心功德五品 菩提心得廣大功德精進
二義第一五品 第二所行明白故云明法 前後精進菩薩
菩薩所有大願使滿足諸菩薩 廣大所得使令 使令明白十行長養本位十住

[0839b05] 來意名目

[0839b06] 釋義分之經意 解義第一經意第一 爾時長行三十三偈頌
五十五精進菩薩請法第二爾時 菩薩六行明法菩薩 第三佛子菩薩摩訶薩直至
偈頌正說第一請法 分為解義第一經文第一
爾時復次十二行經精進 請法第二諸菩薩 所行次第演說二十一行經
菩薩修行獲益勸說守護第三爾時一行 精進第二文解釋
爾時 菩薩加行成名 通稱精進
精進 萬法本來 萬法知根利生
成位進修菩薩如常白法菩薩著名 一切智
以此菩薩乘一切智生如來家入佛種智 諸佛攝受明智相應 故云攝受諸菩薩廣大
十迴向智藏 方便正說十法六通 天耳通天眼通宿命通他心通漏盡通
身通一剎那周遍十方 色身天耳通耳根十方 一切天眼通眼根十方一切
宿命通三世一切眾生 作業因果他心通 三世一切眾生心念漏盡通
遍知一切諸法無情愛心 十種通十通品三明一宿天眼三明四無畏一一
無畏無畏無畏 無畏相好十身 十力二業三定
根力五欲一切 八宿九天眼力盡力三世業果名為非有論主

知眾業因  不動如山
眾生  欲樂種種差別
種種世間性分  一切道法不同
宿命遍知三世  天眼十方無礙
分別滿十方  雜染無垢
如是自在  如來無畏

[0839c29] 十八不共一佛過失過失 過失過失五心無不常在 無不欲無減精進無減
念無減慧無減十一解脫無減十二 知見十三身業智慧十四口業 智慧十五意業智慧十六智慧
過去無礙十七智慧未來無礙十八 智慧現在無礙過失 作善法常一切
智者種種無盡差別無盡守護中有二義一明初發心菩薩守護 一切諸佛法藏為人演說天王
如來法王守護中有 十二初二說法二十 行一初發心菩薩智慧
福德獲益勸說 大智度眾生無著 無缺利生佛種不絕堅固
功成出離法勝勸請 降魔如來 勸請云何演說
末後云何初發心無畏 師子無著蓮華第二中法菩薩 可知第三正說
分為第一經意第二釋義 經意佛子菩薩一切智二十第一佛子
不放逸十行十住不放逸 第二佛子清淨十行 不放逸清淨第三佛子
一切如來歡喜十一諸佛歡喜第四佛子 諸佛歡喜六行安住十法第五
諸菩薩行經 十法第六復次佛子莊嚴菩薩地十行
第七佛子所行清淨行經明淨第八菩薩既得清淨 勝法行經轉增
第九佛子菩薩清淨 行經大願成行利生第十佛子守護無上法門行經十法
圓滿第十一佛子菩薩滿足如是 說法行經無盡藏第十二所謂其所具足莊嚴
十六行菩薩知根利益 十三三寶永不斷絕 十二十波羅蜜利益眾生
第十四所以者何念念 莊嚴十八行經明令三寶不斷第十五何者度脫無量無邊
三十行經莊嚴發心 過分第十六佛子如是自在 二十三行經菩薩初發心
平等法大法第十七假使不可 世界廣大道場護持 三行明處無畏說法自在
第十八爾時一行明法 第十九如此中有二十行一
二十一行聞法歡喜大眾奉行

[0840c03] 第二文解釋正說佛子菩薩 二十文中經文可解 。經文
不舉聲聞滅盡 上二界色界初禪 欲界愁憂不生輕安寂靜欲界
寂靜水災便楞伽經妄想 內外水界水災色界 第二禪欲界憂苦不生輕安
能緣火災便 第三禪禪悅有喜風災 便第四禪身心寂滅出入息
三災妙色白銀清淨光潔 金色四禪身長二十四十以下 三禪減半如初如是四禪
息心以為乃至空處識處 非非想皆是破除 寂定如是色界無色界
破見識處 無所有無所有 無想非非想如是上界
修禪皆是作意不是任情 真理自在 欲界攀緣五欲無色界
聲聞緣覺定名空觀菩薩行 淨土掉舉如是三乘 見道二乘
三界現行皆是對治 無為無能悲智 頭上擊鼓火燒父母分段
身入變易生死如是二乘不分 相似聲聞十二緣生得道如是 觀行緣覺聲聞淨土菩薩所得道者皆是
出世三乘大體勝鬘經三界煩惱得意生身分段生死 變易生死應真自在出入
眾生利樂不息勝鬘以是 色界無色界三乘大乘 留惑潤生菩薩安立三十習種性
種性種性入聖種性四攝四無量心 三十七助道十波羅蜜名目相似 攝化境界見佛數量意生身生身成佛
不同以是如是留惑潤生菩薩 意生身 如來生身乃至九十種類
無行作意生身菩薩三界煩惱中空 折伏現行意生身自在 如來一切種智如來一切
成佛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