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Da Ban Niepan Jing Ji Jie 大般涅槃經集解

Scroll 19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十九
[0453a19] 雪山一味 佛性五陰 方等經甘露毒藥 廣論三歸一者階梯二者一體 自身未來佛性

如來第二

[0453a25] 復次善男子譬如雪山

[0453a25] 道生不從 僧亮 十一佛性
陷入佛性以此 佛性不可破壞雪山五陰 眾生不得
欲取有方 雪山金剛以下因地神明

[0453b04] 一味名曰

[0453b04] 僧亮佛性常樂見佛 生死
佛性甜味為人佛性 甜味一味佛性無生

[0453b11] 無能

[0453b11] 僧亮不能煩惱 眾生不見無有十地所以 不能

[0453b15] 有人

[0453b15] 道生菩薩無我如來 十地菩薩佛說
行者聞說煩惱之下 佛性聞慧 地慧信教
過去佛 修行成佛

[0453b23] 過去中有轉輪王 () 造作

[0453b24] 道生往古諸佛無我無我僧亮 圓教
佛教非一 欲求處處
迦葉世尊凡夫修萬行以求 佛果寶亮五陰經教處處 十二部眾生五陰
十二部經雖說無常中道故云萬行 處處

[0453c07]

[0453c07] 僧亮聞說領解無有差謬眉間佛性流通 顯著滿足
成佛

[0453c11] 流出

[0453c11] 顯著出乎煩惱 滿佛眼寶亮因果不出五陰


[0453c15]

[0453c15] 道生萬行 義味在於經文佛性 經教因為
經教之中

[0453c19] 真正

[0453c19] 佛性 同體寶亮常理圓教真正

[0453c21] 其後 () 有種

[0453c22] 道生涅槃經教偏執 一味 僧亮佛滅人生
起種不同 涅槃偏見佛性種種 偏執藥流有種
佛性人執不同九十 四惡種種

[0454a01] 停留猶如滿月

[0454a01] 道生不以正理不以不同使

[0454a04] 凡人薄福加功不能

[0454a05] 僧亮異見不能不變 佛性不同佛性凡夫偏執
不能正理真性在於不可停留 凡夫薄福不能
自修苦行 若是無想定 不能
不深無漏

[0454a15] 聖王出現因緣真正

[0454a16] 僧亮釋迦佛滅 眾生薄福不違
寶亮佛出世如是中道

[0454a21] 善男子如來祕藏 () 無明眾生不能

[0454a22] 僧亮 無能

[0454a24] 一味譬如佛性 () 剎利婆羅門毘舍

[0454a25] 僧亮第二種種

[0454a27] 佛性雄猛毀壞 () 一切無能毀壞

[0454a28] 僧亮第三 第十一 因地神明豈可責令
寶亮正因 體性不可改變無能殺害生死血肉損傷正因天然 所生不可

[0454b06] 不可不可 () 以是因緣無能

[0454b07] 總結

[0454b08] 迦葉菩薩白佛 () 應當無有不善

[0454b09] 僧亮不可 殺生無罪

[0454b12] 迦葉實有殺生 () 差別流轉生死

[0454b13] 道生五陰佛性五陰名曰殺生不可以佛性無不善業僧亮五陰相續
人天 不可 所以殺生佛性何者
因果實相有果 佛性因地神明 使一法不可
所以五陰有為相續 因緣不可
五陰 因之神明正因發生 相續資生取果
中說五陰相續不生形質 是以供養闡提無罪
得罪惡心寶亮無常虛偽果報有罪 得罪別有惡心
無有下文有罪 無罪明知惡心 善應相續不得
所以得罪佛性 五陰佛性行道成聖因此不得 相應就此

[0454c12] () 妄想無有真實

[0454c13] 僧亮凡夫五陰 所以

[0454c15] 出世我相佛性如是最善

[0454c16] 道生萬端佛性 僧亮性起 不變果真所以

[0454c19] 復次善男子譬如有人伏藏

[0454c19] 道生 以為寶亮菩薩 之下伏藏

[0454c22] 取利

[0454c22] 道生智力寶亮修萬行

[0454c24] 直下

[0454c24] 僧亮菩薩智慧力 寶亮五陰

[0454c26] 磐石沙礫

[0454c26] 皆是寶亮煩惱

[0454c28] 金剛不能穿金剛所有不能 破壞

[0454c29] 道生佛性不為邪見穿佛性

[0455a02] 善男子眾生佛性亦復如是 () 不可思議

[0455a03] 佛性不可

[0455a04] 善男子方等經猶如甘露毒藥

[0455a04] 道生經教 甘露毒藥

[0455a07] 迦葉菩薩白佛 () 譬如甘露毒藥

[0455a08] 僧亮

[0455a09] 佛言善男子如來祕藏真實義

[0455a10] 僧亮迦葉

[0455a11] 迦葉白言得知如來祕藏

[0455a12] 僧亮即是佛性自身便三寶必得常樂善業 第二相生而是
長處生死不違常樂 起信在於欲求 豈不常住方等
深信長於寶亮第二一體三歸 三歸執著
第二四時修學 忘懷第三 時眾用心第四正說三歸
五明時眾未能迦葉 第六如此三歸差別第七迦葉領解未來一體三歸第八
此時大志第九迦葉行人第十甘露 常住不無虛心
介然中道 中有第一 第二迦葉求解第三
第四迦葉第二 佛性善業 故此自身常住
第一褒貶第二 自身如來第三不解請求 第四廣說第五迦葉
領解第六其先 第七迦葉不生不死

[0455b12] 爾時世尊說偈言 () 甘露壽命

[0455b13] 僧亮不得鹿 常見慧命今日 得法尋常
早夭信行 不死甘露毒藥 不同解釋自有圓教
毒藥不然非唯信義 顯明 甘露毒藥不能
稱為圓教 經文。初一半偈能不
一行顯出四行 雖是 成藥直言甘露未知次後
一行明令成佛不死 人見善業 何者常住生死
謗法毒藥 二義三歸甘露長生毒藥 不死不識三歸不成

[0455c06] 服毒有緣服毒

[0455c06] 僧亮 三寶昔日歸依慧命 謗佛法僧慧命無常
慧命慧命 大乘智者甘露 智者甘露早夭智者
毒藥長生圓教明教不了生人 倒見
不在寶亮方等 四品人弟子 甘露第一
不能忘懷 甘露長存第二 甘露服毒第三
從不 不死服毒死者第四 從不忘懷服毒

[0455c25] 無礙智甘露所謂大乘如是大乘 毒藥

[0455c26] 不消有毒行者由於 顯出

[0455c29] 醍醐石蜜 ()

[0455c29] 甘露 寶亮
甘露未幾五味 四行第三

[0456a06] 聲聞緣覺大乘甘露 () 成人象王

[0456a06] 僧亮甘露 未有分別二乘
聖人圓教人為甘露 凡夫不能信行毒藥寶亮第二 甘露三乘聞說一體
三歸甘露如是勸進 修行成人象王

[0456a14] 眾生佛性猶如迦葉無上甘露不生 不死

[0456a15] 僧亮甘露迦葉所知眾生作法所知不生不死 第三迦葉已知眾生
迦葉必得不生不死第四 釋義所以令人成佛不生

[0456a21] 迦葉分別三歸如是三歸則是

[0456a22] 僧亮自在自悟 無有非法法義法和 四者第三
安心有所分別 真偽真一要道就此三歸
差別第一一往歸真 第二迦葉懷疑第三 更為開釋第四
迦葉有無 真偽未了便第五長行更為 解釋虛實分別分別
不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