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 Ban Niepan Jing Ji Jie 大般涅槃經集解
Scroll 54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五十四 (師子吼品第廿三)[0541c14] 舉十一事釋師子吼義 師子吼六問問佛性 答第一問 答第二問 答第三問 答第四問 顯眾生不見佛性無明 覆 故又未能度
十二緣河猶如菟馬 辨十二因緣因重果義 辨十二因緣甚深不斷不常非二乘所見 辨見十二緣智有四種 辨十二緣則是中道佛性
師子吼品第二十三
[0541c24] 案。僧亮曰。答第三十 四問。一切諸法中。悉有安樂性。唯願大仙尊。 為我分別說。上長壽金剛因果五行十功德。
義有多塗。大而言之。不離涅槃。因果佛性。今 明性名雖同。因果相異。識之則不違。如師子 吼問是也。不識則違。後迦葉問是也。說法
既久。人情已怠。故命眾令問。而師子吼好問 佛性。即以問者。為品名也。僧宗曰。自前以來。 第一明經理教。是經之正經也。既教圓理滿。
能滅惡生善。力用彌曠。勝於餘典。故第二廣 歎也。既如此勝益。豈可不依經修行。故第三 廣明五行十功德也。夫行之所生。專在照
境。境中之妙。唯佛性。自此下答第三十四 問。一切諸法中。悉有安樂性也。夫聖人互相 影響。知答時在此。因機致問發言。雖復對師
子吼。而其旨所指。實答迦葉問也。寶亮曰。師 子吼迦葉。同答第三十四問。上已明行體。今 次明所發行之緣。若當不識因果之性。則不
成中道。故次就緣中。以問行也。今者廣明因 果性體。使物識而行成。早出於生死。智秀曰。 經之大段第三。重明佛性義也。大判有八段。
第一設六問。并答論佛性。第二明中道。第三 明縛解。第四辯修道。第五明轉障。第六勸。 第七辨不退。第八廣歎也。明駿案。前五行十
功德廣行。此下兩品廣境也。大判八段。不異 此釋。
[0542a21] 爾時佛告一切大眾 (至) 有來問我不能答者。
[0542a22] 案。僧亮曰。上說因果。皆名佛性。若不說識其 異。則因果俱昧。昧則生疑。疑則有無未判。故 命令決疑也。僧宗曰。將明因果佛性之境故。
先廣列所疑。勸令問也。僧亮曰。發悟不同。機 緣不一。今宜須縵。告為眾人之道故。歷舉 法問以為。寶亮曰。大判師子吼所論。不過
十段。第一師子吼有六問。佛有六答。先往復 辨彰。定因果性體。夫脩道若心無所據。則行 亦難進。故先明因果性。令指南有在。第二
勸信。若於因果性中。信心未決者。勸依十二 部經。約應佛觀因觀果。觀如來身口二業。所 以而現。若為於物。不為己身。而現世者。得知
天下有至極妙果。其理必然。令可得相與修 因往趣也。第三明縛解。若於此因果性。信心 不立者。則名為縛。若能安於大理。深生決信。
則謂為解。第四辨修道。若欲從縛得解。要因 修道。故次縛解後。明有道可脩。第五明轉障。 但群生聞此玄言。難為心用。若不以近事來
誘。則無容入理。故云。應修身戒心慧。能轉重 業。人天中輕受。如其不爾。輕業重受。故第六 因明勸修。欲得速離重障。要須修道。若不如
此。難得離障。第七出能脩道人。眾生既聞有 修道。未知修之方法。故今廣明其相。第八歎 脩道人德。凡夫心志狹劣。謂言日一麻一米。
苦難可忍。是以次辨此人之德。明行法得味。 不覺為勞。居苦接化。如三禪樂。第九嘆經。 自不此經中覺。則無由行成。有不思之德。
第十嘆佛經句。佛居化主。而能便蒼生。蒙 法得樂。恩德如此。那可不歎。
[0542b22] 爾時會中有一菩薩 (至) 如來大慈復垂聽許。
[0542b23] 案。僧亮曰。縱佛不命問。次已至慈旨爰降。即 聞命矣。寶亮曰。眾時得悟。宜在於師子吼故。 所以應機而出。
[0542b26] 爾時佛告諸大眾言 (至) 是故今於我前欲師子 吼。
[0542b27] 案。僧亮曰。不談問者之德。則聽者不至。 故厚加讚歎也。欲師子吼者。師子是無畏之 號。唯佛乃具。十地菩薩具三行。能學佛吼。德
亦不淺也。寶亮曰。所以先讚歎勸大眾。設敬 供養者。欲使受悟者。發殷重心故也。
[0542c03] 善男子如師子王自知身力 (至) 能師子吼真師 子王。
[0542c04] 案。僧亮曰。敘佛吼之義。初身力智是 果也。三行是其本。佛具此眾德。故能吼也。 四足是戒。三行譬巖穴。振尾出聲者。出大悲
之事。寶亮曰。身者法身也。力者十力也。牙 齒者。一切種智用也。四足者。四如意足也。安 住巖穴者。四禪深寂也。振尾出聲者。大慈悲 也。
[0542c11] 晨朝出穴頻申欠呿四向顧望發聲震吼。
[0542c11] 案。 僧亮曰。此四德者。頭捋吼益之相也。寶 亮曰。此下正述如來。應三界化眾生也。晨朝 者。眾生機發開悟之謂也。赴彼之感。出四
禪之穴也。頻申者。放光動地也。欠呿者說法 也。四向顧望者。譬四無礙智也。
[0542c17] 為十一事何等十一 (至) 諸大香象怖走失糞。
[0542c18] 案。僧亮曰。說為益事也。
[0542c19] 諸善男子如彼野干 (至) 終不能作師子吼也。
[0542c20] 案。僧亮曰。舉聲聞無師子吼也。
[0542c21] 若師子子始滿三年則能哮吼如師子王。
[0542c21] 案。 僧亮曰。舉菩薩有師子吼也。
[0542c23] 善男子如來正覺智慧牙抓 (至) 安住四禪清淨 窟宅。
[0542c24] 案。僧亮曰。合前穴中事也。
[0542c25] 為諸眾生而師子吼摧破魔軍。
[0542c25] 案。僧亮曰。 合第一現作師子也。
[0542c27] 示眾十力。
[0542c27] 案。僧亮曰。合第二試自身力故 也。
[0542c29] 開佛行處。
[0542c29] 案。僧亮曰。合第三為令住處淨 故也。
[0543a02] 為諸耶見作歸依所。
[0543a02] 案。僧亮曰。合第四為 令諸子知處所故也。
[0543a04] 安撫生死怖畏之眾。
[0543a04] 案。僧亮曰。合第五為 群輩。無怖心故也。
[0543a06] 覺悟無明睡眠眾生。
[0543a06] 案。僧亮曰。合第六為 令眠者。得覺悟也。
[0543a08] 行惡法者為作悔心。
[0543a08] 案。僧亮曰。合第七放 逸諸獸不放逸。
[0543a10] 開示耶見一切眾生令知六師非師子吼故。
[0543a11] 案。僧亮曰。合第八為令諸獸來依付故也。
[0543a12] 破富蘭那等憍慢心故。
[0543a12] 案。僧亮曰。合第九 調香象故也。
[0543a14] 為令二乘生悔心故 (至) 諸菩薩等生大力心故。
[0543a15] 案。僧亮曰。合第十也。
[0543a16] 為令正見四部之眾 (至) 四部徒黨不生怖畏故。
[0543a17] 案。僧亮曰。合十一。
[0543a18] 從聖行梵行天行窟宅 (至) 如來常住無有變易。
[0543a19] 案。僧亮曰。合後四譬。說所吼之法。互說 令義盡。
[0543a21] 善男子聲聞緣覺雖復隨逐 (至) 而亦不能作師 子吼。
[0543a22] 案。僧亮曰。合野干也。
[0543a23] 十住菩薩若能修行是三行處當知是則能師 子吼。
[0543a24] 案。僧亮曰。合師子子。三年必能吼也。
[0543a25] 諸善男子是師子菩薩 (至) 供養恭敬尊重讚歎。
[0543a26] 案。僧亮曰。舉譬總結勸恭敬也。
[0543a27] 爾時世尊告師子吼 (至) 汝欲問者今可隨意。
[0543a28] 案。僧亮曰。讚歎既畢。重勸問也。
[0543a29] 師子吼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云何為佛性。
[0543b01] 案。道生曰。問佛性體也。僧亮曰。第二問 佛性體也。僧宗曰。凡六問。前三問。問因果 性。後三問。問見義以證有也。此問果性也。果
是宗極。所以命言先問也。下答以覺了神慧。 體相下改為性也。本有天真之理。在乎萬化 之表。行滿照周。始會此理。不離神慧。而說性
也。寶亮曰。舉因果兩體為問也。為者言作也。 謂作若為名果性體。作若為名二因性體耶。
[0543b09] 以何義故名為佛性。
[0543b09] 案。僧亮曰。第二問性 義也。僧宗曰。此問因性也。謂不改之義。可 得在果。而因中。以何理而稱性耶。寶亮曰。責
所以因果性體。有何所以。得受性名耶。
[0543b13] 何故復名常樂我淨。
[0543b13] 案。道生曰。從以何義 故至此。第二問也。既問佛性。以種生為義。以 若生滅。故云何故復名常樂我淨耶。僧亮曰。
第三問所以得稱常等四義也。僧宗曰。通因 果問也。寶亮曰。偏問果性。何故獨稱常樂 我淨耶。
[0543b19] 若一切眾生有佛性者 (至) 一切眾生所有佛性。
[0543b20] 案。道生曰。若佛性不可得斷。便已有力用。 而親在人體。理應可見。何故不見耶。僧亮曰。 第四問若身中必有。何故不自見耶。僧宗曰。
舉見以辨有無義也。寶亮曰。此問障法也。若 必有者。何故不見。
[0543b25] 十住菩薩住何等法不了了見佛住何法而了 了見。
[0543b26] 案。道生曰。不疑菩薩不了了。仍嫌 得見耳。佛性妙絕。備眾善乃見。菩薩住何等 法。而得見耶。僧亮曰。第五問也。僧宗曰。下
有二難。同顯見義。而此問據行也。寶亮曰。 此問除障法也。
[0543c02] 十住菩薩以何等眼不了了見佛以何眼而了 了見。
[0543c03] 案。道生曰。既云得見。以何眼見耶。 乃以佛對之耳。僧亮曰。第六問也。僧宗曰。 前據行以辨見。此據眼者。正以因之異也。
寶亮曰。問所以不了。十地何眼故不了。佛 五眼之中。用何眼。而獨了了耶。
[0543c08] 佛告善哉善哉善男子 (至) 諸佛世尊以何眼見。
[0543c09] 案。僧亮曰。福德智慧。義有短長也。何 者。夫作罪則從情為易。修福則逆心為難。 難則自策乃成。易則不課自起。以苦滅樂興。
謂福以得不喪謂德也。是則一切眾善。無非 福德。於中了真者。別名為慧耳。是以無學之 地。皆得具其二也。僧宗曰。前後致歎。蓋發時
人之心耳。寶亮曰。明具此莊嚴。乃識此因果 之理也。
[0543c17] 師子吼菩薩言世尊 (至) 云何名為福德莊嚴。
[0543c18] 案。僧亮曰。將辨其相。發問以起予。僧宗曰。 請釋其旨。欲興後問。
[0543c20] 善男子慧莊嚴者 (至) 乃至般若非般若波羅蜜。
[0543c21] 案。僧亮曰。目地為行。皆以理解為稱。悉是 慧也。凡夫取相之福。不能度生死。非福乃至 非般若也。僧宗曰。下有三重釋也。此第一
以住下為福。上住為智慧也。寶亮曰。第一 從初地至十地。取緣中忘相正觀無漏空解。 為慧莊嚴也。取十地觀智。為福德莊嚴也。乃 是雙要。是從義取判也。
[0543c28] 復次善男子慧莊嚴者 (至) 聲聞緣覺九住菩薩。
[0543c29] 案。僧亮曰。聲聞至九地。有重到未盡。不能 少見佛性。不得稱慧。上說凡夫。此說聖人。
[0544a02] 復次善男子福德莊嚴 (至) 無有無果報無礙常 住。
[0544a03] 案。僧亮曰。學法為福德。無學為智慧也。
[0544a04] 善男子汝今具足是二莊嚴 (至) 是二莊嚴能答 是義。
[0544a05] 案。僧亮曰。結二莊嚴。興問答也。
[0544a06] 師子吼菩薩摩訶薩言 (至) 一種二種者是凡夫 相。
[0544a07] 案。僧亮曰。上說緣有名福德。凡夫法。 若爾者。諸法中無二。具二者。不應問。況能答 耶。
[0544a10] 佛言善男子若有菩薩 (至) 則能解知一種二種。
[0544a11] 案。僧亮曰。能知一種二種者。一是涅槃。二 是生死。皆就有中差別具二。乃見不應言有 皆是到。
[0544a14] 若言諸法無一二者 (至) 一切諸法無一無二。
[0544a15] 案。僧亮曰。謂說有無。皆是世諦差別者也。
[0544a16] 善男子若言一二 (至) 具二莊嚴者能問能答。
[0544a17] 案。僧亮曰。凡夫不見常。不見無常也。
[0544a18] 善男子汝問云何為佛性者 (至) 吾當為汝分別 解說。
[0544a19] 案。僧亮曰。將欲答問。先舉問而誡令 善聽。
[0544a21] 善男子佛性者名第一義空。
[0544a21] 道生曰。答問 佛性體也。要當先見不空。然後見空乃第一 義。第一義空。已有不空矣。佛始見之。故唯
佛是佛性也。十住菩薩。亦得名見。下至大乘 學者。又得名焉。所以舉第一義空。為佛性者。 良以義類是同。而該下學。用進後徒。不拘
常義。而無非是。必可以答無畏問也。僧亮曰。 佛智之境。是因性也。僧宗曰。答初問也。初 問果。今答云。以覺了為佛。下改名性。為第
一義空。舉境以辨果智之用也。境下不過 常以無常。常是理中之極。故稱第一義也。空 者金剛。以是體是苦集。不免壞敗。故可空也。
寶亮曰。第一問有兩意。今答亦二別。且先出 果性。佛果如如。以法性為體。無一切相。出 百非之表。故名第一義空也。
[0544b07] 第一義空名為智慧。
[0544b07] 案。道生曰。不兼見不 名智慧也。僧亮曰。佛照境之智。是果性也。所 以境智雙舉者。智以照境為能。境若不深。無
以顯智之能。若智照不明。無以表境之深。要 以境智相發。智功乃顯也。第一義者是涅槃。 涅槃真俗皆實。總名第一義也。空者是生死。
生死是俗皆虛。總名為空也。僧宗曰。向已舉 境。今明善識第一之與空者。即名佛果能照 之智慧也。寶亮曰。既解果性。今先舉體以取
智。若不據用以辨體。無以表因果性異。故明 佛果眾德。唯以第一義空。為體也。
[0544b18] 所言空者不見空與不空。
[0544b18] 案。道生曰。單取 前句。非第一義也。僧亮曰。釋境空也。生死以 癡為本。無所見故也。僧宗曰。簡二乘人也。二
乘人在無生平等之時。亦稱第一。佛果居生 死之表。亦稱第一人情疑是相濫。是故簡之。 謂二乘皆不見空不空也。寶亮曰。佛果體圓。
中道之解究竟。于時不復見空與不空為異。 但一相無相。空與不空。無可為異。故云。唯 有智者。能見空不空。六行之解。悉爾也。
[0544b27] 智者見空及與不空常與無常苦之與樂我與 無我。
[0544b28] 案。道生曰。明兼見者也。僧亮曰。釋 境第一義也。涅槃以智為主。除顛倒故。不空 也。僧宗曰。雙識二理。謂佛菩薩也。
[0544c02] 空者一切生死。
[0544c02] 案。僧亮曰。重釋空也。生死 真則無性。俗則無常。故名空也。
[0544c04] 不空者謂大涅槃 (至) 我者謂大涅槃。
[0544c04] 案。僧亮 曰。重釋第一義也。涅槃真亦無性。俗則常住。 故名不空也。寶亮曰。昔明世諦為有。以第一
義諦為無。今明生死虛假。空無自體。故名為 空。涅槃真實妙有。故名不空。是以一家所解。 生死二時是不有。涅槃亦有二時不無也。何
者。搆因之日。即體虛偽。及至觀解。照無一實。 故兩時推求。並無自性。悉是顛倒妄有。今眾 生神解。因時已有。修道所除。俗盡真現。兩時
不空也。所以稱涅槃不空。生死為空矣。
[0544c14] 見一切空不見不空 (至) 不見我者不名中道。
[0544c15] 案。道生曰。不偏見者。佛性體也。僧亮曰。 釋佛智也。先辨偏見者。非佛以非是顯是也。 僧宗曰。理而為論。豈有不識耶。就教而言。但
一向唯作空解。解偏故。不名中道也。
[0544c19] 中道者名為佛性。
[0544c19] 案。僧亮曰。舉不偏之見。 以顯照無不周。所以稱佛也。僧宗曰。指果地 性也。寶亮曰。佛果佛性。方是解中道之理 耳。
[0544c23] 以是義故佛性常恒無有變易。
[0544c23] 案。道生曰。 不偏則無不真矣。僧亮曰。結智所以是佛也。 照周則惑盡。惑盡則無變易也。寶亮曰。遂果
性體也。向言見一切空。不見不空。不名中道。 下舉二乘不見。以對明。
[0544c28] 無明 覆 故令諸眾生不能得見。
[0544c28] 案。道生曰。 不可以不見為無常也。僧亮曰。答第三問也。 境界常有。而 覆 故不見。
[0545a02] 聲聞緣覺見一切空 (至) 無中道故不見佛性。
[0545a03] 案。僧亮曰。顯不見之人也。不見境故。智亦 俱亡也。寶亮曰。三乘觀道。偏不見第一義空。 故不行中道。中道之行既不成。云何能得見
佛性耶。
[0545a07] 善男子不見中道者 (至) 二定苦行三苦樂行。
[0545a08] 案。道生曰。三種皆與見中道名也。有真見者。 居然自別也。僧亮曰。辨正因緣因性也。凡夫 二乘。即情為見非見也。明因有耶正。亦有
遠近。以三種別之也。僧宗曰。從此下答第二 問也。答中凡有三種。初明正因。第二明緣因。 第三明境界因。其前問云。生死無常。復以何
理。亦稱性耶。今先收因地三種人。神明斯盡。 以其有正因之義。必有成佛之理。非木石也。 因中說果。亦稱為性耳。寶亮曰。第二重辨出
緣因正因二因性之體也。佛今出三種中道。 一定樂行。二定苦行。三苦樂行。云此三人。 盡稱見中道。故菩薩居定樂行者。解稱真俗
二諦。終歸除苦得樂。津濟六道。緣因行成 就。可為正位。而凡夫居在苦中。心無厭背。云 何見中道耶。故一家解云。夫中道有二途。自
有諦二中中道。自有理中中道。二諦中中道 解。即是緣因性也。理中中道。即是一切眾生。 避苦求樂。解正因佛性。夫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