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 Ban Niepan Jing Xuan Yi 大般涅槃經玄義
Scroll 2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大般涅槃經玄義卷下隋天台沙門灌頂撰
[0008a11] 古來復約三性。明涅槃體。言佛地。一向是善 性。一向非惡性。無記性亦有亦無 (云云) 。光宅
云。常住佛果。有兩種無記。一知解無記。二果 報無記。如棋書射御。闡提亦有故非是善。佛 地亦有故非是惡。即是無記性也。果報者。如
生死苦無常報。既非是惡。只是無記。涅槃地 常樂我淨亦非是善。直是無記。開善莊嚴並 言。佛無無記。唯一善性。知解無記。有多釋。
莊嚴云。是善性。開善云通三性。在闡提是惡。 在佛是善。在餘人是無記。言果報者。生死中 多有異具故。果報可是無記佛果報何以是
無記。佛果唯一習果。無復報法豈得類此是 無記。以習善既滿。併成習果也。夫三性者。若 有若無。只是世俗尚不是真。何得用此釋涅
槃體。此皆數論之極說安處佛體。如野人暴 背獻至尊耳。今明涅槃體者。上來釋名論無。 無一切方便。論絕絕能絕所。名下妙理寧可
思議。德王云。大般涅槃非色非聲。云何而言 可得見聞。古來諸師云何以色為涅槃體。又 經云。夫涅槃者。不從因生。體非是果。古來諸
師云何以佛果釋涅槃體。又涅槃之體無定 無果。古來諸師云何謂涅槃體定是一法。當 知其體非色非聲。非因非果。非一非異。非諸
聲聞緣覺所知。亦非十住能了了見。不能默 已。強作五種言之。一約性淨涅槃。二約法身 德。三約一諦。四約不生不生。五約正性。初論
性淨。總指一部。次論法身指哀歎。次論一諦 指聖行。次論不生指德王。次論正性。指師子 吼迦葉等。不可備引。斑駁略周耳。性淨者。淨
有三種。一方便淨。二圓淨。三性淨。方便淨 者。嘔和善巧權能逗物。住首楞嚴。建于大義。 或一閻浮提。或一四天下。或一大千界。或十
方土。隨諸眾生應可調伏種種示現。無生而 生。王宮七步。無滅而滅。倚臥雙林。是以晨朝 放光。大聲遍告。正覺世尊將欲涅槃。若有所
疑今速可問。為最後問。所以三界躄踊。八部 悲號。獻供填空。流血洒地。高幢翳諸日月。廣 蓋遍覆大千。如經廣說。乃至下者作九法界
身。非生現生。非滅現滅。不前不後。一時等 現。然於寂滅。無所損減。於諸生死。無染無累。 故名方便淨涅槃也。圓淨者。因圓果滿。畢竟
成就。原其初基。以大涅槃心。行如來行。持戒 不殺。擁護正法。廣宣流布。利益眾生。迴向大 乘。感得金剛堅固之體。法身常身圓滿具足。
獲大涅槃。修道得故。安住於此祕密藏中。復 能頒宣廣說。一切悉有佛性。施與一切。常命 色力安無礙辯。雖破煩惱亦無所破。雖圓智
慧。亦無能圓。雖施眾生。不得眾生及以施相。 是名圓淨涅槃也。性淨者。非修非得。非作業 非與業。本自有之。非適今也。沖湛寂靜。不生
不滅。雖在波濁。波濁不能昏動。猶如仰觀虛 空月形。五翳不能翳。雖復隨流苦酢其味真 正。停留在山。雖沒膚中。膿血之所不染。故名
性淨涅槃也。此三涅槃。不可相離。即三而一。 不可相混。即一而三。雖復一三。即非一三。雖 非一三。而復一三。會之彌分。派之彌合。橫之
彌高。竪之彌闊。微妙莫測。不可思議。今欲分 別令易解故。總唱涅槃。即是其名。專據性淨。 以當其體。指於圓淨。即是其宗。方便善巧。以
為其用。作此分別。即是其教。雖復分別。都是 一法。所謂大乘。大般涅槃。若得此意。無俟多 言。其未解者。更重復說耳。二約法身德者。德
有三種。一法身德。二般若德。三解脫德。法身 者。即是金剛竪固之體。非色即色。非色非非 色。而名為真善妙色。真故非色。善故即色。妙
故非色非非色。又真即是空。善即是假。妙即 是中。例一切法。亦復如是。以是義故。名為佛 法名佛法界。攝一切法。名法身藏。名法身德
也。般若德者。即是無上調御。一切種智。名大 涅槃。明淨之鏡。此鏡一照一切照。照中故是 鏡。照真故是淨。照俗故是明。明故則像亮假
顯。淨故瑕盡真顯。鏡故體圓中顯。三智一心 中得故。言明淨鏡。攝一切法。故稱調御。是佛 智藏。名般若德也。解脫德者。即是如來自在
解脫。其性廣博無縛無脫。是廣博義。體縛即 脫。是遠離義。調伏眾生。是無創疣義。如是解 脫。攝一切法。亦名解脫藏。亦名解脫德。如是
三德。不可相離。文云。法身亦非。乃至解脫亦 非如是三德不可相混。文云。三點具足。無有 缺減。當知雖一而三。雖三而一。雖復三一。而
非三一。雖非三一。而三而一。不可思議。攝 一切法。攝一切人。文云。我及諸子。四部之 眾。悉皆入中。微妙難思。為若此。今欲分別令
易解故總唱祕藏。以當其名。法身攝一切法。 不縱不橫。以當其體。般若攝一切法。如一面 三目。以當其宗。解脫攝一切法。如三點伊。以
當其用。如此敷演。即是其教。非但經體義明。 餘義亦顯 (云云) 。三約一諦者。世人解諦。或境 或智或教非無此義。今用理釋諦。理當即境
正。境正即智教皆正。以理釋諦其義為允。有 四種四諦。一生滅四諦。集是能生。苦是所生。 能生生所生。所生還生能生。苦集迴轉。生死
無已。道名能壞。滅是所壞。所壞亦壞能壞。能 壞亦壞所壞。更互生滅。故稱生滅四諦。若論 其相。逼迫生長能除所除等是也。如經。二無
生四諦者。推苦集之本。本自不生。不生故則無 苦集。既無所壞。亦無能壞。故稱無生四諦。論 其相者。解苦無苦。而有真諦。集道滅亦如是。
如經。三無量四諦者。分別校計苦集滅道。有 無量相。非諸聲聞緣覺所知。如經。四一實四 諦者。解苦無苦。而有於實。乃至解滅無滅。而
有於實。實者。非苦非苦因。非苦盡。非苦對。 而是一實。乃至滅亦如是是名一實四諦。具 如經。非離生滅四諦。別有一實四諦。即達生
滅而是一實四諦。無生無量。亦復如是。一中 有無量。無量中有一。不可思議。不可說示。強 欲分別令易解故。總唱一實四諦。即是名也。
取一滅諦。即是其體。故勝鬘云。一依者。即一滅 諦也。道諦以當其宗。取道諦所治。以當其用。 調御心喜。說此真諦。即名為教。雖差別說。只 是一無差別法耳
(此中遺一章) 。五約正性者。性有五 種。謂正性因性因因性果性果果性。正性者。 非因非因因。非果非果果。是名正性。因性者。
十二因緣。因因性者。十二因緣所生智慧。果 性者。三藐三菩提。果果性者。大般涅槃。今且 約一事論之。五陰下所以。即正因佛性。五陰
即因性。觀五陰生智慧。是因因性。此智慧增 成。是果性。智慧所滅。是果果性。於陰既然。 餘一切法亦爾。當知五性亦非條別。即一而
五。即五而一。一而不混五。五而不離一。不可 思議。不可說示。強欲分別令易解故。指果果 性為名。指正性為體。指因因性果性為宗。指
因性為用。作此分別五性為教。雖復分別。只 是一法。更無差別。若人能如此解者。非但識 體。於名宗用教。觸事冷然。為未解者更論宗 耳。
[0009b20] 第三明涅槃宗者。有人言。宗體不異。是義 不然。何者。若論至理。二即不二。不二即二。 此則宜然。若論名事。不二不可為二。二不可
為不二。既立宗體。寧得是同。宗者要也。修行 喉 [示*禁] 莫過因果。此經明因。略有三種。一破 無常修常。如哀歎品。以常樂我。斥諸比丘無
常。苦無我。虛偽不真。宜應捨離。今當為汝說 勝三修。此是破無常修於常。能得常果顯於 非常非無常。煩惱為薪。智慧為火。以是因緣。
成涅槃食。令諸弟子。悉皆甘嗜。劣三修是煩 惱薪。勝三修是智慧火。非常非無常。是涅槃 食。四眾安住祕密藏中。即是甘嗜。又云。如
來體之。是故為常。體者履也。履而行之。法 常故佛亦常。亦是法非常非無常故。佛亦 非常非無常也。問初為純陀。直說一常。次
明常住二字。次斥諸比丘。云勝三修。何意 增減。答皆是今昔相對。昔說四非常。總是 一無常。今論四德總是一常。舉總常破總
無常耳。昔說生死無常。而復流動。今以常 破生死。以住破流動。故舉二字。以破二耳。 諸比丘置事緣理。但修三想。今舉勝理破劣 理但用三修 (云云)
。二者。以大涅槃心修從淺 至深。次第行學。如聖行中。專行五行。初謂戒 定慧。居家如牢獄。梵行若虛空。從頭至足。其 中唯有髮毛爪齒大小腸胃。觀察八苦五盛
陰等。次解苦無苦。而有真諦。次分別校計。苦 集滅道。無量無邊。次非苦非集非道非滅而 有實諦。廣說如經。修是行已。得二十五三昧。
住大涅槃。況出諸佛功德。不復可說。當知從 淺至深。成因克果。顯非因非果。始終莫不以 常為宗。德王品中亦如是。初觀四大如篋五
陰如害。六塵如賊。愛如怨詐。煩惱如河。八 正如筏。運手動足截流而去。得到彼岸。戒 定如動足。智慧如運手。涅槃是彼岸。師子吼
中。亦如是。初從少欲知足。乃至住大涅槃。又 善修戒。不見戒因戒果戒一戒二等。是名善 修。定慧等。亦復如是。原始要終。皆宗常住。
以常為宗明矣。三者如聖行中云。復有一行 是如來行。所謂大乘大般涅槃。大乘即是修 因。涅槃即是得果。大乘為因。何所不運。大涅
槃果何所不克。一切無閡人。一道出生死。莫 復過此。大略可知不復委說。但此文中。處處 論行。或修十想或知根知欲。種種不同。不出
三種。初破無常而修常。即是以圓接小接通 意也。次以大涅槃心修無常。次修於常。即是 從漸入頓次第別意也。後即無常而修於常。
即圓頓人也。雖三不同。悉以常為因歸宗常 果。住大涅槃。等無有異。故文云。因雖無常。 而果是常。即第二番意也。餘例可知 (云云) 。問
明體一章。即識五意。明宗亦爾否。答例然宗 有三義。一宗本。二宗要。三宗助。宗本者。諸 行皆以大涅槃心為本。本立道生。如無綱目
不立。無皮毛靡附。涅槃心為本故。其宗得立 也。宗要者行之宗要。要在於常。行會於常。能 顯非常非無常。如七曜之環北辰。似萬川之
注東海。行以常為要。亦復如是。宗助者。助名 氣力也。常宗得成賴於資助。或人助。或教助。 或行助。或道助。由助得力。故言宗助。總此
三。宗是釋名。專論宗本即體意。專明宗要即 宗意。專明宗助即用意。分別此三。異餘法門。 即教意。
[0010a22] 第四釋涅槃用者。為三。一本用。二當 用。三自在起用。本用者。先出舊解。靈味小亮 云。生死之中。本有真神之性。如弊帛裹黃金。
像墮在深泥。天眼者捉取淨洗開裹。黃金像 宛然。真神佛體萬德咸具而為煩惱所覆。若 能斷惑佛體自現。力士額珠貧女寶藏井中
七寶。闇室瓶盆等喻亦復如是。此皆本有有 此功用也。新安述小山瑤解云。眾生心神不 斷。正因佛性附此。眾生而未具萬德必當有
成佛之理。取必成之理為本有用也。開善莊 嚴云。正因佛性一法無二理。但約本有始有兩 時。若本有神助有當果之理。若能修行金心
謝種覺起名為始有。始有之理本已有之。引 如來性。貧女額珠闇室等。證本有。引師子 迦葉明乳中無酪。但酪從乳生故言有酪。酪
非本有。必假醪暖。種植胡麻。答言有油。 油須擣壓乃可得耳。又引佛性。三世眾生未 來當有清淨莊嚴之身。此證當有。雙取二文。
意與瑤師不異。又引木石之流。無有成佛之 理。則非本有之用。眾生必應作佛。今猶是因。 因是本有。果是始有。本有有始有之理。即是
功用義也。有人難初義。若言眾生身中。已有 佛果。此則因中有果過。食中已有糞。童女已 有兒。若已具佛果何故住煩惱中坐不肯出
耶。何故不放光動地。故文云若言有者。何故 默然正破此執耳。次難第二有得佛之理。此 理若常為相續常為凝然常。若相續常何謂
本有佛果之理。若凝然常則因中有果過同 於前。難第三家。若言本有具始有。亦應本有 常住。復有無常。本有只得是常不得無常者。
本有只本有那得有始有。又若本有有始有 亦應無常有於常。無常不得有於常。本有那 得有始有。又本有有始有則了因有生因。若
了因了本有是常。生因生始有是無常。不得 相有者今本有那得有始有耶。鷸蚌相扼更 互是非。由來久矣。今當宣明此義。若定執本
有當有。非三藏通教之宗。乃是別圓四門意。 本有是有門。當有是無門。雙取是亦有亦無 門。雙遣是非有非無門。別家偏據不融門理
兩失。為圓家所破。何者若執本有之用譬之 樹木。工匠揆則任曲者梁用。直者桁用。長者 矟用。短者箭用。本有之用。亦復如是。佛即破
之。草木生時無梁箭用。工匠所裁。因緣獲用。 若裁曲為直。曲無梁用。展直為曲直無桁用。 割長為籌長無矟用。折短為薪短無箭用。何
得苦執本有之用。經云。三世有法無有是處。 何得苦執本有當有。當本不立勝用安在耶。 若專難破復失適緣。何者理非本非當。非亦
本當非非本當。有四利益。或言本有即是常 用。或言當有即是無常用。或亦當亦本即常 無常雙用。或非當非本。即雙非不用之用。本
有常用攝一切法何得無三門用。三門亦攝 一切法。何得無本有常用文云。大般涅槃是 諸佛法界。即其義也。是為圓教赴緣。論此四 用大獲利益不同舊義 (云云)
。二當有用者先出 舊解。解有三。一云理出萬惑之外須除惑都 盡乃可見之。譬十重紙裹柱雖除九重終不 見柱。併盡乃見。二引漸備經明一切智慧皆
漸漸滿不可一期併悟也。三云真諦可漸知 佛果可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