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 Ban Niepan Jing Shu 大般涅槃經疏
Scroll 18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大般涅槃經疏卷第十八隋章安頂法師撰
唐天台沙門湛然再治
梵行品二之餘
[0142b07] 問第一義空何得有業有報。答此寄有以明 無。寄無以明有。不有不無即第一義。空空者 為三。謂歎釋結。歎者。此是凡小所迷沒處。是
有是無。正釋也。一云。是有是無是二章門。後 言是是。還牒上兩是。又言非是者兩是皆空。 二云。上明有無兩境皆空。下明權實二智皆
空。是是即權智。非是即實智。今更作三句責。 為空境名空空。為空來空智名空空。為空來 空能空之法名空空耶。若直空境空智此猶
是偏。未得名圓。若將空來空空乃是圓。正中 道之空。大品云。一切諸法悉皆是空。是空亦 空。有兩師不同。一云。一切法空者空猶未妙。
今更將空來空此空。二云。不爾。前一切法已 是妙空。今空亦空只能空之法亦空。河西同 後解。故云。或謂萬法雖空而智體不空。遣破
惑情故曰空空。是有亦空。是無亦空。下句即 云。前計既空智不獨有。真悟之心理無並照。 雖無並照遣義可知。有漏空無漏空人多重。
無漏空將有漏空輕。有漏空無漏空。二空體 一豈應輕重。萬法既寂智體又空。蓋謂妙空 非二乘所及。有人言。大空即般若空者。色大
故般若大。釋論解大空有事理。事者。東方空 乃至十方空。理者。即涅槃第一義空。大品指 涅槃。涅槃般若更互相顯。今約三諦釋十一
空。內空者真諦空。外空者俗諦空。內外空者 即二俱空。有為空者生死俗空。無為空者 涅槃真空。無始空者三諦相即不見元祖名
無始空。性空者三諦體性。本來自空故名 性空。第一義空者。真即是中中即是真。名 第一義空。空空者。一空一切空。大空者。三
諦俱空。後歎文。亦約三諦為歎。三諦相即 諸凡小聖所迷沒處。是有是無者。雙照二 諦故言兩是。一一諦悉備真中故言空空。是
是非是者。單照一諦即具空假。空故是是。假 故非是。即備中道故言空空。若雙若隻若 三若一。皆不可思議具足無缺。故非凡小
所議。善男子菩薩下。第三結歎。我今於下。第 三明利益。又二。一明悟空。二住是地已下。說 功能即是前離後得之意。善男子菩薩住是
地中去。第二廣辨知見。知見廣遠良由空寂。 亦是即寂而照。文為四。一明知見。二無所得。 三會通。四結歎。即寂而照故明知見。即照而
寂故無所得。得無所得其性不二。是故會通。 此法奇特是故稱歎。初文為二。一知十三法。 二得八種知見。三得四無閡智。初文云。行即
是心。緣即是境。性即是內相即是外。親者為 因。疏者為緣。復次知而不見下。第二明八知 見。一知非處。二知是處。三知共行。四知因
果。五知轉障。六知佛性。七知二諦。八知二智。 知外道邪法。是知非處。知善惡報是知處。知 常無常四德等是知共行。求大乘是知因。到
彼岸是知果。身戒心慧是知轉障。佛性為三。 一據凡夫。二據十住。三就諸佛。不知不見是 知真。亦知亦見是知俗。惠施等是知權。不見
所施等是知實。迦葉白佛下。第三明四無閡 智。又二。前問。次答。答為三。一章門。二釋。三 料簡。初如文。次釋為五。一就世諦釋。二就出
世釋。三就無著釋。四就譬釋。五就往因釋。初 世諦釋者。法者。知法及法名字。義者。知法下 義及名下義。詞者。音聲清雅分別了亮。樂說
者。能宛轉變換無窮無盡。隨字論者。定其文 字善識字體。正音論者。正其音詞分明切齒。 闡陀者。法句論亦言合聲。如合聲唄。河西云。
即是此間詠歌聲也。又言。唯是外法未必全 爾。乃是偈聲通於內外。復次下。次就出世釋 者。知三乘義悉皆歸一。三就無著釋為二。初
釋。次論義他云。是遣執釋。今依難意為無著 釋。迦葉下論義。先問。次答。初迦葉難意云知 即是著。佛答。以無著故知。四就譬釋中。初舉
六譬釋法無閡解。還指六譬釋義無閡解。言 地持者。持眾生非眾生。勝鬘云。大地持四重 擔。謂山海草木眾生。彼廣此略。山取壓地地
取安山互相持故。眼能持光。有二解。優樓迦 計。眼光與意合時能見借此為譬。二云。非借 外義。眼有清淨四大之色。因外光能見。善男
子菩薩下。五就往因釋。善男子聲聞緣覺下。 第三料簡。又二。初料簡。後論義。初為三。一 明二乘無無閡。二別釋。三總結。初如文。次別
釋中。先釋緣覺。次聲聞。迦葉下二論義。先 問。次答。答為三。一正答。二開昔權。三顯今 實如文。迦葉白下。第二明無所得知見。又三。
一明無所得。二引偈證。三無得而得。初又三。 一問。二答。三領解。問又三。初領指前文。前 文。已遠故言梵行。次菩薩知見下正難。三云
何如來下結難。佛答又二。初歎其問。次正答。 又二。先正答。次結正簡邪。初正答中凡十復 次。得無得相對。得者非謂得中之得。乃是無
得之得。此無非是析滅之無。是體達無。十對 者。所謂得無得。倒無倒。智慧無明。涅槃諸 有。大乘小乘。方等三藏。真空生死。常無常。
真空五見。菩提二乘。次善男子汝之所問下 結如文。大品明諸有二者。是有所得。諸無二 者。名無所得 (云云) 。迦葉白佛下。三領解又二。
有領解有得益。次引偈證者。如來上云。於此 正在雙樹。云何更指雙樹。解言。直是語法未 必別處指此雙樹。二云。見聞不同寧有定所。
假使異處指此何妨。此偈是第二出釋得無 得。文為二。一舉偈請問。二釋偈為答。答為 三。一別釋。二總釋。三結釋。別又三。一略標。
二重問。三正釋。釋中二。先誡許。次正答。答 中凡有八番。前六番正釋。後二明不果得說。 一一並前釋上半。後釋下半。又須望下總釋
之意。舊釋此偈。本有煩惱即是昔本。今無涅 槃即是昔今。不得云是今日之今。何者今有 涅槃故。若天魔梵說言如來有煩惱者。無有
是處。此乃今日佛果不為三世所攝。如此釋 文一往得去不遣他難。只為昔日有無。無常 後乃是常。還是本無今有。焉能遣疑。興皇云。
本無今有皆是隨緣。本有煩惱非有說有。今 無涅槃非無說無。若天魔梵能解此者。說言 如來有煩惱者。無有是處。遣難釋文二塗俱
了。今謂乃是總答中意。若別釋文猶自未去。 此之偈意為化眾生。眾生唯作善惡之見。謂 昔有惡今則有善。二乘作真俗不一之見。菩
薩作三諦各別之見。文殊作三諦相即之解。 亦是四門四悉等解。豈可只作如上諸人一 種解耶。私謂如來自作八重解釋。佛意乃將
此八為式。當知其義遍一切法。若如諸師各 一種見。佛何不唯一種釋耶。欲許諸師一一 皆是。若欲非之假使諸釋寧得佛意。略如章
安四悉故悉是。離悉故俱非。故知四出則四 是。各計亦四非。四非故一切俱非。四是故八 番皆是。故更總釋以總冠別方稱佛旨。四悉
四門具如前釋。如來普為下第二總釋。總成 前意故知言有不有。言無不無。皆為利益。悉 皆無定。隨國土人其相不同。是故輕重犯不
犯異。善男子一切世諦下。第三總結釋。皆以 生死為世。涅槃為第一義。有時說世謂第一 義。或說諸法空寂即是生死。謂說第一義。或
說妙有常住即是第一義。人謂是生死。如來 說空欲明不空。說有欲明不有。眾緣皆作有 無之見。善男子是故汝上不應難言下。第三
明無得而得。又三。先標。次問。三答。初標如 文。次問中二。先問。次難。初問者。若有得應 是無常。自有法譬合。夫道者非色下。次難。若
常則應無得。三佛答為二。先答初問。次答後 難。初文先汎明道有二種。常道雖得而非無 常。道與菩提悉皆名常下。第二正答。今云。道
定圓常本來有之。為惑所覆斷惑復本。義言 其得得而是常。次善男子道者雖無色像下。 答後難為三。法譬合。初法說。次如眾生心下
譬說。然實是常。能修者得不修不得。善男子 見有二種下。第三會通又為二。一會通二論 義。初會通者。會前所說知見等法。皆有似真。
似是相貌了了即真。真又為二。一菩薩了了。 二如來了了。此下盡卷是會通兩章如文。
梵行品之三
[0144a09] 起卷。是第二論義有問答。問為二。一問同世 間。二問異世不知。答為二。先正答。次結。初 答為三。初明異世間。二明同世間。三非世非
出世。異故即世間不知。不知十二部經。或同 者世間橫計微塵等生。計世界有邊為終。無 邊為無終。皆墮斷常。舊云。無始無終有兩解。
一云。無始無明。全無始終。二云。無始無明。 有始有終。無有一始。在此無始之初者。故知 有始而復終。於佛果此之兩解。同於此中橫
計斷常。十一空中明無始空。為破此始亦破 此終。於如是事下。第三明非世出世。若菩薩 知謗言不知。即是謗人。言無菩提。即是謗法。
次結如文。爾時迦葉下。第四說偈結歎。他云。 初半行歎大慈。次一行半歎大悲。後兩偈結 歎。今謂初半行如前。次半行歎大悲。次世醫
者一行半歎大喜。喜之所離故言不發。喜之 所得故言甘露。眾生既服下半行是歎大捨。 次一行結歎如文。說是偈下是第三明戒為
梵行。開善云。前明深梵行。此明淺梵行。是義 不然。以戒為本故能化他。就文為三。一持戒。 二護法。三六念。以持戒故能護法。以護法故
能修念。次第相成法爾故也。持戒為二。初略 明持戒。次廣明得失。初文有問答。問為二。初 領旨。後正難。難中為兩。先難同世。若世間不
知見覺。菩薩亦應不知見覺。次難異世。佛答 有二。先開兩章。次釋兩章。汝言有何異下。釋 兩章門。先明不異即釋同章。有同有異不一
向同如文。菩薩聞是下第二釋異章門。又二。 先明聞經故得三法。次明三法相資。初文具 明三法。皆戒為本。以修慧下。第二明三法相
資。文略故但言二。初明慧資戒。二明戒資慧。 迦葉復言下。第二廣辨得失。有問有答。答又 二。先舉不淨持戒不能相資。次明淨戒正答
問。初文又二。初明不淨。次無相資。有四不 淨。一為有如難陀 (云云) 。二性不定。或時能持或 不能持。三非畢竟不能從始至終永永長持。
四不為眾生無廣大意。自局在己不兼利他。 菩薩摩訶薩下。第二明於淨戒正答其問亦 二。先明淨戒。次明相資。初淨中。四淨對前四
不淨戒。非戒即對前無始終。戒非戒非是五 戒律儀等。乃以無戒無持為戒。此是畢竟淨 戒。於戒淨中下。第二明相資之力。又二。初三
法相資。次五法佐助。相資中次第傳傳釋前 句。於中二。初因戒故釋不悔。又有法譬合。譬 有三譬。次以淨戒故下。次釋歡喜。又二。先明
三相。次明悅樂。初文為三。初明持喜。二明毀 憂。三雙明二義。前二各有法譬合。於第三雙 明持犯中二。先譬。次合。初中牛譬經教。女譬
稟者。酪缾譬破戒。漿缾譬持戒。至城欲賣譬 俱求當果以因貿果 (云云) 。脚跌譬命終。二缾俱 破譬身壞。憂喜譬持毀。漿缾者已 [(殼-一)/牛]
得酥止 餘漿汁。所直不多不得亦閑。譬持戒人已修 得道只餘殘命。命存亦善不存亦閑。若也酪 缾全未 [(殼-一)/牛] 酥失酪酥亡。譬破戒人未得修道。
此命若終其道亦失。是故憂畏。次持戒下合 如文。次心歡喜故則便思惟下。釋悅樂又二 初正釋。後論義。論義中。先問後答。答中有四
重解釋。後展轉深入成大涅槃。皆由於戒。然 五受根中則樂淺喜深。禪定之中則喜淺樂 深。各有所據今同禪支。次明五法佐助中。言
得五涅槃者。即脫五陰。涅槃非五。脫五陰縛 名五涅槃。善男子若我弟子下。第二明護法。 護法即是護戒。護戒既牢即是持戒。持戒不
牢由無護法心。又二。先訶毀法。次勸護法。初 訶毀又三。一正訶破戒。二訶求有作業。三訶 是處非處。然極猥人無過破戒。一無所用。文
云。寧當不受不持不用毀戒而受讀之。問上 文為僕趨令讀誦。今文寧可不受不持兩言 相反者何耶。答此各有意。前明汲引百方令
入。今誡人師令無瑕犯。初訶毀中不出三業。 初是訶身。次是訶心。三是訶口。初文者。若人 受持戒。所有弟子。亦學是師自既不正號令
不嚴。次當正身心下。第二訶求有。若求三有 名為輕躁。不求果報名為沈審。望有修因是 則名為。為有造業。三莫非時說下。第三訶離
是處非處。審能弘宣須離此等諸非法處。莫 不請者。然與不請之友相乖。釋云。事須適時。 今正須請莫滅法說。不持戒說不護法說。是
滅法說。熾然世法說者。即是求有。造業而說。 他解。多以世典詩書添足。令他不信名熾世 法。今不爾。於所說中增長苦集是熾世法。善
男子若欲受持下。第二勸讚護法。他云。先列 十智。次勸淨心。今初言自他欲受持者。信故 名受。不忘為持。即是自行。口所說者謂化他
也。涅槃宗體。行教用果。前說佛性為宗。後說 見性為果。兩塗並使三業清淨。復次善男子 下。第三明六念。大品中。明十念八念。小乘亦
有六念。即是晨朝唱者。一念何年月日。二念 戒臘年月。三念施食法。四念三衣長應說淨。 五念不別眾食。六念有病應治。皆各有意。今
此六念。為梵行者。居於林野有懷恐怖。令修 六念。前三念他。後三念自。戒施是自因。生天 是自果。戒是止善。施是行善。天有近果遠果 (云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