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u Weimojie Jing 注維摩詰經
Scroll 3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注維摩詰經卷第三 (弟子品)後秦釋僧肇選
[0349b29] 佛告須菩提。
[0349b29] 什曰。秦言善業。解空第一。 善業所以造居士乃致失者。有以而往亦 有由而失。請以喻明之。譬善射之人發無
遺物。雖輕翼迅逝不能翔其舍。猶維摩 詰辯慧深入言不失會故五百應真莫敢 闚其門。善業自謂智能深入辯足應時。故 直造不疑。此往之意也。然當其入觀則心
順法相。及其出定則情隨事轉。致失招 屈良由此也。維摩以善業自謂深入而乖 於平等故。此章言切而旨深者也。諸聲聞體 非兼備則各有偏能。因其偏能謂之第
一。故五百弟子皆稱第一也。又上四聲聞復 有偏德。有供養者能與現世報。故獨名四 大聲聞。餘人無此德。故稱第一而不名大
也。肇曰。須菩提秦言善吉。弟子中解空第 一也。
[0349c16] 汝行詣維摩詰問疾須菩提白佛言世尊我不 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我昔入其舍從 乞食。
[0349c18] 生曰。須菩提得無諍三昧人中第 一也。無諍三昧者。解空無致論處為無諍 也。維摩詰機辯難當。鮮有敢闚其門者。而
須菩提既有此定。又獨能詣之。迹入恃定 矣。便有恃定之迹而致詰者。豈不有為 然乎。
[0349c24] 時維摩詰取我鉢盛滿飯。
[0349c24] 生曰。維摩迹在 居士有悋惜之嫌。若未與食便詰之者。物 或謂之然矣。故先取鉢盛滿飯而不授之 者。恐須菩提得鉢便去不盡言論也。
[0349c28] 謂我言唯須菩提若能於食等者諸法亦等。
[0349c29] 生曰。苟恃定而來者。於定為不等矣。即 以食詰之者。明於食亦不等也。不等於 食豈等定哉。是都無所等也。既無所等。何
有等定而可恃乎。
[0350a04] 諸法等者於食亦等。
[0350a04] 生曰。更申前語也。食 事雖麁其理自妙。要當於諸法得等。然後 可等之矣。
[0350a07] 如是行乞乃可取食。
[0350a07] 肇曰。須菩提以長者 豪富自恣多懷貪悋不慮無常。今雖快意 後必貧苦。愍其迷惑故多就乞食。次入淨 名舍。其即取鉢盛飯。未授之間譏其不
等也。言萬法同相。準一可知。若於食等 諸法亦等。諸法等者於食亦等。以此行乞乃 可取食耳。曷為捨貧從富自生異想乎。生
曰。用心如此。乃可恃以取我食也。意云 不爾勿取之也。
[0350a16] 若須菩提不斷婬怒癡亦不與俱。
[0350a16] 什曰。得 其真性則有而無。有而無則無所斷亦無 所有。故能不斷而不俱也。肇曰。斷婬怒癡 聲聞也。婬怒癡俱凡夫也。大士觀婬怒癡即
是涅槃故不斷不俱。若能如是者乃可 取食也。生曰。須菩提是斷婬怒癡人。原其 恃定必以斷為不俱。故復就而詰之也。就 詰之意轉使切也。若以斷為不俱者。非唯
無有等定。於婬怒癡亦不斷矣。
[0350a25] 不壞於身而隨一相。
[0350a25] 什曰。身即一相。不待 壞而隨也。肇曰。萬物齊旨。是非同觀一相 也。然則身即一相。豈待壞身滅體然後謂
之一相乎。身五陰身也。生曰。斷婬怒癡者 則身壞泥洹也。泥洹無復無量身相為一 相矣。不壞於身。事似乖之故云隨也。
[0350b02] 不滅癡愛起於明脫。
[0350b02] 肇曰。聲聞以癡曀智 故癡滅而明。以愛繫心故愛解而脫。大士 觀癡愛真相即是明脫故不滅癡愛而起
明脫。生曰。身本從癡愛而有。故復次言之 也。不復為癡所覆為明也。不復為愛所 縛為脫也。
[0350b08] 以五逆相而得解脫亦不解不縛。
[0350b08] 肇曰。五 逆真相即是解脫。豈有縛解之異耶。五逆罪 之尤者解脫道之勝者。若能即五逆相而得 解脫者。乃可取人之食也。生曰。既言於縛
得脫。而五逆為縛之極。故復以之為言 也。斯則解為不解縛為不縛。
[0350b14] 不見四諦非不見諦。
[0350b14] 肇曰。真見諦者非如 有心之見。非如無心之不見也。
[0350b16] 非得果。
[0350b16] 生曰。於縛得解是見諦之功。復 反之也。非不見諦是得果矣。故即翻之 也。
[0350b19] 非凡夫非離凡夫法。
[0350b19] 肇曰。果諸道果也。不 見四諦故非得果。非不見諦故非凡夫。 雖非凡夫而不離凡夫法。此乃平等之道 也。生曰。見諦在人。故復論之也。
[0350b23] 非聖人非不聖人。
[0350b23] 肇曰。不離凡夫法非 聖人也。道過三界非不聖人也。
[0350b25] 雖成就一切法而離諸法相。
[0350b25] 肇曰。不捨惡 法而從善則一切諸法于何不成。諸法雖 成而離其相。以離其相故則美惡斯成矣。 生曰。人必成就於法故復極其勢也。
[0350b29] 乃可取食。
[0350b29] 肇曰。若能備如上說乃可取 食。
[0350c02] 若須菩提不見佛不聞法。
[0350c02] 肇曰。猶誨以平 等也。夫若能齊是非一好醜者。雖復上 同如來。不以為尊。下等六師。不以為卑。 何則天地一指萬物一觀。邪正雖殊其性
不二。豈有如來獨尊而六師獨卑乎。若能 同彼六師不見佛不聞法。因其出家隨 其所墮而不以為異者。乃可取食也。此蓋 窮理盡性極無方之說也。善惡反論而不
違其常。邪正同辯而不喪其真。斯可謂平 等正化莫二之道乎。生曰。此一階使言反而 理順也。苟體空內明。不以言反惑意矣。 須菩提見佛聞法者。而言不見佛不聞
法。言正反也。若以無佛可見為不見佛。 無法可聞為不聞法。則順理矣。
[0350c16] 彼外道六師富蘭那迦葉。
[0350c16] 什曰。迦葉母姓 也。富蘭那字也。其人起邪見。謂一切法無 所有。如虛空不生滅也。肇曰。姓迦葉字富
蘭那。其人起邪見。謂一切法斷滅性空。無 君臣父子忠孝之道也。
[0350c21] 末伽梨拘賖梨子。
[0350c21] 什曰。末伽梨字也。拘賖 梨是其母也。其人起見云。眾生罪垢無因 無緣也。肇曰。末伽梨字也。拘賖梨其母名也。
其人起見謂。眾生苦樂不因行得。自然耳 也。
[0350c26] 刪闍夜毘羅胝子。
[0350c26] 什曰。刪闍夜字也。毘羅 胝母名也。其人起見謂。要久逕生死彌歷 劫數然後自盡苦際也。肇曰。刪闍夜字也。
毘羅胝其母名也。其人謂。道不須求。逕生 死劫數苦盡自得。如轉縷丸於高山縷盡 自止。何假求耶。
[0351a03] 阿耆多翅舍欽婆羅。
[0351a03] 什曰。阿耆多翅舍字 也。欽婆羅麁衣也。其人起見非因計因。 著麁皮衣及拔髮煙熏鼻等以諸苦行為
道也。肇曰。阿耆多字也。翅舍欽婆羅麁弊衣 名也。其人著弊衣自拔髮。五熱炙身以苦 行為道。謂今身併受苦。後身常樂者也。
[0351a09] 迦羅鳩馱迦旃延。
[0351a09] 什曰。外道字也。其人應 物起見。若人問言有耶答言有。問言無 耶答言無也。肇曰。姓迦旃延。字迦羅鳩馱。 其人謂諸法亦有相亦無相。
[0351a13] 尼犍陀若提子等。
[0351a13] 什曰。尼犍字也。陀若提 母名也。其人起見謂。罪福苦樂盡由前 世。要當必償。今雖行道不能中斷。此六師
盡起邪見。裸形苦行自稱一切智。大同而小 異耳。凡有三種六師。合十八部。第一自稱 一切智。第二得五通。第三誦四韋陀經。上
說六師是第一部也。肇曰。尼犍陀其出家總 名也。如佛法出家名沙門。若提母名也。其 人謂。罪福苦樂本自有定因。要當必受。非
行道所能斷也。六師佛未出世時皆道王 天竺也。
[0351a24] 是汝之師因其出家。
[0351a24] 生曰。既不見佛聞 法。是受道於邪見之師。因其得為邪出家 也。順在六師之理是悟之所由為師又從 以成出家道也。
[0351a28] 彼師所墮汝亦隨墮乃可取食。
[0351a28] 肇曰。生隨 邪見。死墮惡道。生曰。既以師彼。彼墮三惡 道。不得不隨其墮也。順在若師六師理 為出家者雖三惡道而不乖墮也。別本
云。不見佛乃至隨六師所墮。什曰。因其 見異故誨令等觀也。若能不見佛勝於六 師。從其出家與之為一不壞異相者。乃 可取食也。
[0351b07] 若須菩提入諸邪見不到彼岸。
[0351b07] 什曰。此以 下明其未應平等則未出眾累。故言入邪 見。住八難同煩惱具此眾惡乖彼眾善。 下句盡是其所不得也。肇曰。彼岸實相岸
也。惑者以邪見為邪彼岸為正。故捨此邪 見適彼岸耳。邪見彼岸本性不殊。曷為捨 邪而欣彼岸乎。是以入諸邪見不入彼 岸者。乃可取食也。自六師以下至乎不得
滅度。類生逆談以成大順。庶通心君子有 以標其玄旨而遺其所是也。生曰。師邪見 師則入諸邪見矣。到於彼岸本由正見。 入邪見者則不到也。順在解邪見理為
入也既入其理即為彼岸無復彼岸之可 到。
[0351b21] 住於八難不得無難。
[0351b21] 肇曰。夫見難為難者。 必捨難而求無難也。若能不以難為難。 故能住於難。不以無難為無難故不得 於無難也。生曰。既入邪見便生八難。不
得無難處也。順在已解邪見便得住八 難理中無復無難之可得也。
[0351b27] 同於煩惱離清淨法。
[0351b27] 肇曰。夫能悟惱非惱。 則雖惱而淨。若以淨為淨。則雖淨而惱。是 以同惱而離淨者。乃所以常淨也。生曰。入
邪見在八難生者。便無結不起。為煩惱 所牽。不能得自異之也。愈遠清淨法矣。 順在既住八難理中心與煩惱理冥即之 為淨無復淨之不可離也。
[0351c05] 汝得無諍三昧。
[0351c05] 什曰。無諍有二。一以三昧 力將護眾生令不起諍心。二隨順法性 無違無諍。善業常自謂深達空法無所 違諍。今不順平等而云無諍者。則與眾
生無差也。
[0351c10] 一切眾生亦得是定。
[0351c10] 肇曰。善吉之與眾 生性常自一。曷為善吉獨得而群生不得乎。 此明性本不偏也。善吉於五百弟子中解
空第一。常善順法相無違無諍。內既無諍 外亦善順群心令無諍訟。得此定名無諍 三昧也。生曰。上詰其恃定不等。是言其 不得定也。意雖在此而未指斥。是以終就
其事以貶之焉。須菩提若得此定。眾生無 有不得之者也。順在彼之不得亦是此 得也則無異矣。
[0351c20] 其施汝者不名福田。
[0351c20] 肇曰。我受彼施令彼 獲大福。故名福田耳。猶大觀之。彼我不 異。誰為福者。誰為田者。
[0351c23] 供養汝者墮三惡道。
[0351c23] 肇曰。五逆之損供養 之益大觀正齊。未覺其異。若五逆而可墮。 供養亦墮也。生曰。報應影響若合符契。苟
施邪見之人則致邪見之報而墮在三惡 道也。報以邪見者言無福田也。既無福 田何有可名哉。順在終獲正見則解無 有福田可名得出三惡道而不異墮也。
[0352a01] 為與眾魔共一手作諸勞侶。
[0352a01] 肇曰。眾魔四 魔也。共為□塵勞之黨侶也。生曰。施能造 果謂之為業。若於業生邪致受三界報 者。為勞苦眾生也。斯則邪見與業為侶。
然後得之三界報矣。而此業成勞乃與魔 所作同。故云共一手。順在既得正見不 異於魔所作勞侶也。
[0352a08] 汝與眾魔及諸塵勞等無有異。
[0352a08] 肇曰。既為 其侶。安得有異。夫以無異故能成其異 也。生曰。若受施而使施主得邪見報者。是 害其慧命為內外魔也。順在令彼獲等則
生其惠心必不見與害者殊也。
[0352a13] 於一切眾生而有怨心。
[0352a13] 生曰。害其慧命為 魔者。怨之甚者也。順在起彼惠心是親友 之義而不見異於怨也。
[0352a16] 謗諸佛毀於法。
[0352a16] 肇曰。怨親之心毀譽之意 美惡一致。孰云其異。苟曰不異亦何為不 同焉。
[0352a19] 不入眾數終不得滅度。
[0352a19] 生曰。為害之由由 乎謗佛毀法。斯人則為不入四眾數矣。順 在親友之義以歎佛譽法為體亦不異謗。 故云謗也。
[0352a23] 汝若如是乃可取食。
[0352a23] 什曰。汝若自知有過 如是之深者。乃可取食也。肇曰。犯重罪者 不得入賢聖眾數。終不得滅度。若能備如
上惡乃可取食也。何者夫捨惡從善人之 常情耳。然則是非逕心猶未免于累。是以 等觀者以存善為患。故捨善以求宗。以捨 惡為累。故即惡而反本。然則即惡有忘
累之功。捨善有無染之勳。故知同善未 為得。同惡未為失。淨名言意似在此乎。
[0352b03] 時我世尊聞此恾然不識是何言。
[0352b03] 生曰。若 以語言之。我則不然。就意而取。已所不 及。故竟不識是何言。
[0352b06] 不知以何答便置鉢欲出其舍。
[0352b06] 肇曰。淨名 言逆而理順善吉似未思其言。故不識是 何說。便捨鉢而欲出也。生曰。進退無據故 不知以何答。則有屈矣。向言若爾乃可
取食。不爾故不取也。有屈便應輸鉢。故 置之欲出。
[0352b12] 維摩詰言唯須菩提取鉢勿懼。
[0352b12] 生曰。懼無 答而置鉢。即復著言相矣。欲解此滯使 得取鉢。故先言取鉢勿懼也。
[0352b15] 於意云何如來所作化人若以是事詰寧有懼 不。
[0352b16] 肇曰。淨名欲令善吉弘平等之道。無 心以聽美惡斯順。而善吉本不思其言迷 其所說。故復引喻以明也。生曰。言乃至如
所作化亦不能有心於所詰也。
[0352b20] 我言不也維摩詰言一切諸法如幻化相汝今 不應有所懼也。
[0352b21] 肇曰。若於弟子中解空 第一。既知化之無心亦知法之如化。以 此而聽曷為而懼。生曰。化既無懼。諸法如 化亦不得生懼也。
[0352b25] 所以者何一切言說不離是相。
[0352b25] 肇曰。是相 即幻相也。言說如化聽亦如化。以化聽 化。豈容有懼。生曰。所以言諸法如幻便 應無懼者。以諸法化幻言說亦然故也。言
說苟曰如幻。如何以言致懼耶。
[0352c01] 至於智者不著文字故無所懼何以故文字 性離。
[0352c02] 肇曰。夫文字之作生於惑取。法無可 取則文相自離。虛妄假名。智者不著。
[0352c04] 無有文字是則解脫。
[0352c04] 肇曰。解脫謂無為真 解脫也。夫名生於不足。足則無名。故無有 文字是真解脫。生曰。不復縛在文字故言 解脫也。
[0352c08] 解脫相者則諸法也。
[0352c08] 肇曰。名生於法法生 於名。名既解脫故諸法同解也。生曰。向以諸 法如幻明無文字。文字既解還復悟解在 諸法也。
[0352c12] 維摩詰說是法時二百天子得法眼淨故我不 任詣彼問疾佛告富樓那彌多羅尼子。
[0352c13] 什 曰。富樓那秦言滿也。彌多羅尼秦言善知 識。善知識是其母名也。其人於法師中第一 善說阿毘曇論也。肇曰。富樓那字也。秦言
滿。彌多羅尼母名也。秦言善知識。通母 名為字。弟子中辨才第一也。
[0352c19] 汝行詣維摩詰問疾富樓那白佛言世尊我不 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我昔於大林中 在一樹下為諸新學比丘說法。
[0352c21] 什曰。近毘 耶離有園林。林中有水。水名獼猴池。園林 中有僧房。是毘耶離三精舍之一也。富樓那 於中為新學說法也。
[0352c25] 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唯富樓那先當入定觀此 人心然後說法。
[0352c26] 肇曰。大乘自法身以上得無 礙真心心智寂然未甞不定。以心常定故 能萬事普照。不假推求然後知也。小乘心
有限礙。又不能常定。凡所觀察在定則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