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Zhu Weimojie Jing 注維摩詰經

Scroll 10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注維摩詰經卷第十
後秦釋僧肇



法供養品第十三

[0413c25] 爾時釋提桓因大眾白佛世尊 文殊師利未曾不可思議 自在神通決定實相經典

[0413c27] 維摩詰 妙喜世界上來不思議 所見未有放光
經略眾經要義簡易 未曾有 說經舍利弗
帝釋其所 簡約 大乘神通感應一時
無不未曾有

[0414a09] 義趣眾生經法 受持讀誦必得

[0414a10] 深信生死究竟必得 不以劫數

[0414a14] 何況修行

[0414a14] 不可思議 自在神通決定實相深遠 必得 行者

[0414a18] 惡趣

[0414a18] 八難

[0414a19]

[0414a19] 人天涅槃

[0414a20] 諸佛護念降伏魔怨

[0414a20] 四魔

[0414a22] 修治菩提

[0414a22] 梵本菩提有道 菩提

[0414a24] 安處道場

[0414a24] 道場成佛菩提未成便修治佛道安置道場

[0414a26] 履踐如來所行

[0414a26] 修行

[0414a28] 世尊受持讀誦修行 供養給事所在聚落城邑山林曠野 眷屬聽受其所
當令

[0414b02] 天帝其所未曾

[0414b05] 佛言善哉善哉天帝 廣說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不可思議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

[0414b07] 梵本菩提有法 佛慧 則是法身

[0414b10] 是故天帝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供養 供養去來今

[0414b11] 三世菩提不思議在此 受持供養三世諸佛 衣食供養四體
受持讀誦使 日增佛法不亦供養

[0414b17] 天帝正使三千大千世界如來滿譬如甘蔗 叢林善男子善女人一劫 一劫恭敬尊重讚歎供養諸佛
滅後一一全身舍利七寶塔四天 梵天莊嚴一切華香瓔珞幢幡 伎樂微妙第一若一一劫供養
天帝云何釋提桓因世尊福德千億不能告天善男子善女人不可思
解脫經典信解受持讀誦修行多於

[0414b27] 供養般若 衣食供養 據此生人之中
成佛供養法身至於大悟智慧相比豈可同年 優劣

[0414c04] 所以者何諸佛菩提

[0414c04] 經理成菩提從中

[0414c06] 菩提不可

[0414c06] 菩提無相不可

[0414c08] 以是因緣不可量

[0414c08] 高木起重所以無量無量 諸佛菩提菩提
無相無相不可 無相受持無盡

[0414c14] 告天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時世佛號 藥王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 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世界
二十小劫聲聞三十六 菩薩僧十二天帝轉輪聖王 寶蓋七寶具足四天下端正
怨敵爾時寶蓋與其眷屬供養藥王 滿 深心供養於佛於是
供養藥王如來滿一切

[0414c24] 供養受持法供養如來成法供養成事以為

[0414c27] 名曰思惟供養

[0414c28] 大德諸天供養 不能 聖心之外誠心
之外別有 誠心宿緣將會 過去供養法身

[0415a06] 佛神力空中善男子供養 供養

[0415a07] 供養無用 無益如來 經典修行聖心
供養藥王如來 告之法供養行法即為 供養

[0415a13] 何謂供養藥王如來 說法供養即時王子 藥王如來稽首佛足一面白佛世尊
供養中法供養云何名為法供養佛言 法供養諸佛深經

[0415a17] 三藏 菩薩藏藏經深義 實相深經從此十方 三世諸佛盡是歎佛深經
受持修行法供養 深經佛說實相以為菩薩道

[0415a24] 一切世間難信難受

[0415a24] 實相 深淺世間信受其所

[0415a27] 微妙

[0415a27] 人心

[0415a28] 清淨無染

[0415a28] 深經方等第一義非有所得微妙 超絕無染
信受不亦自此 深經諸佛深經佛法 四體法身護持
法身增廣供養之上無相 不得

[0415b06] 非但分別思惟所能

[0415b06] 禪定 功德非但智慧分別所能 實智然後非分 第一義無相
分別差別分別非分 所能無分別 非但分別功德然後

[0415b13] 菩薩法藏

[0415b13] 菩薩說法 成就菩薩皆是菩薩法藏

[0415b16] 陀羅尼

[0415b16] 總持有無實相 總持之一中說實相實相即是 實相深經復次梵本
實相實相 法藏小乘總持 總持
法藏 常人所能開發明法 [@] 陀羅尼實相
諸天之中不復不通 無有

[0415b28] 不退轉

[0415b28] 無退

[0415b29] 成就六度

[0415b29] 令人不退 不退所以六度六度所以 大乘大乘莫不
非但不退而已諸法

[0415c04] 分別

[0415c04] 謂言 分別

[0415c06] 菩提

[0415c06] 深經 分別分別菩提 實相菩提無相
菩提

[0415c10] 眾經之上

[0415c10] 眾經 三藏十二部方等第一 十六眾經之上

[0415c13] 大慈悲

[0415c13] 深經令人 所以慈悲所以 大悲是以方等深經大慈大悲
合為一體明見法理

[0415c18] 魔事

[0415c18] 非法

[0415c19] 邪見

[0415c19] 四魔六十二見

[0415c20] 正教

[0415c20]

[0415c22] 因緣

[0415c22] 法定不生 全無不生不生因緣相深經非有非有無故因緣
不違因緣

[0415c26] 無我無人眾生無壽空無

[0415c27] 因緣生無自性無自性 無我壽命空無 深經因緣

[0416a02] 令眾生道場

[0416a02] 道場思惟 十二因緣如此成佛

[0416a04] 轉法輪

[0416a04] 深經所能既成 使

[0416a06] 諸天龍神乾闥婆

[0416a06] 成佛轉法輪天人所以 深經既有法輪

[0416a10] 令眾生入佛法藏

[0416a10] 未有 入佛法藏 佛法

[0416a13] 賢聖一切智慧

[0416a13] 一切賢聖深經三乘 無不

[0416a16] 菩薩所行

[0416a16] 菩薩所行 深經 賢聖智慧二乘不盡 所行而已

[0416a20] 諸法實相

[0416a20] 實相 實相不遠

[0416a22] 無常苦空無我寂滅

[0416a22] 不依 實相非常平等實相 諸法實相 不得不無常無常

[0416a26] 救一切眾生

[0416a26] 小乘五逆 四重禁大乘深法 無不

[0416a29] 外道貪著使怖畏

[0416a29] 五逆小乘不能外道 姿小乘不能 大乘方等深經

[0416b04] 諸佛賢聖

[0416b04] 諸佛 諸佛賢聖

[0416b07] 生死苦

[0416b07] 泥洹

[0416b08] 涅槃

[0416b08] 生死之至涅槃 深經 達因緣法

[0416b11] 十方三世諸佛

[0416b11] 諸佛 不二古今第一義 不差深經於是十方 三世諸佛無不

[0416b15] 如是

[0416b15] 大乘深經無量

[0416b17] 信解受持讀誦方便力諸眾生分別解說顯示分明守護供養

[0416b18] 上來讚歎深經受持行法 如是諸佛法身 能信護持宣示分別大法增廣
供養養成法身受持 讀誦守護法供養

[0416b24] 諸法修行

[0416b24] 真法供養修行六度 因緣以下得無生忍實智隨順
實法信解護持宣示 內行應順法供養 深經六度諸法 修行

[0416c02] 隨順十二因緣

[0416c02] 不復因緣

[0416c03] 邪見

[0416c03] 因緣有無 邪見

[0416c05] 得無生忍

[0416c05] 因緣邪見無生法忍

[0416c07] 決定無我無有眾生

[0416c07] 緣起 邪見明慧明見十二因緣根源邪見 得無生忍眾生
隨順明白有無決定 別稱

[0416c13] 因緣果報

[0416c13] 無生忍 決定無我眾生

[0416c16] 無諍

[0416c16] 見法如法 無諍

[0416c18] 我所

[0416c18] 無諍隨順 家屬所有因緣果報我所 明見因緣果報
直觀因緣我見因緣果報我所見我所

[0416c24] 不依

[0416c24] 妙理 不亦是以
不依語者不復

[0416c29] 不依

[0416c29] 六識六塵而已不能分別是非分別是非正智 行者依智不依識
不復

[0417a05] 了義不依不了義經

[0417a05] 說經 自有分明 未了 辨理為了
無理不了義

[0417a10] 不依

[0417a10] 佛言泥洹 四法以為大師所謂依法 依止可信不依
經教經法不可以 二種文字語言二義 二種一識所知 所知虛妄五欲實利
實利五欲所知 所知所知 所知二種了義不了義經不了義經佛說父母無罪分別
不了義無明父愛生死 父母本則生死 無罪分別了義復次佛言 人中第一涅槃第一如是
了義是故了義不了義經不必 無常所以行者依法不依人
無非有法 下賤無法

[0417b02] 隨順法相

[0417b02] 緣法因緣知法無生因緣 無盡 從未無不歸入過去
隨順法相不為

[0417b08] 無明畢竟畢竟乃至畢竟 老死畢竟

[0417b09] 如實 十二因緣修行隨順因緣 無生法忍依依十二
如實無明十二根本無明 畢竟始終常滅不復始終常滅不復所以無盡
畢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