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i Mo Jing Lue Shu 維摩經略疏
Scroll 2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維摩經略疏卷第二天台沙門湛然略
佛國品之二
[0580c06] 復有萬梵下三辨雜眾證成不謬。此中具有大 小凡聖故名為雜。此有權實。實隨業生。若法 身住二十五三昧。應迹受生此謂權也。故上
歎菩薩云。而生五道以現其身。又下文云眾 生病則菩薩病。此諸天等預座聞經者今傍 大經開為四句。彼云於戒緩者不名為緩。於
乘緩者乃名為緩。解此多途。今取義便用通 經文。但作四句。一戒乘俱急.二戒緩乘急.三 戒急乘緩.四乘戒俱緩。若通論戒乘一切善
法一切觀行皆通乘戒。今別判者三歸五戒 十善八齋出家律儀。乃至定共能防身口遮 惡道果得人天報名之為戒。若聞經生解。若
觀智推尋四諦十二緣生無生理。智能破惑 運出三界。名之為乘。故大品云。有相之善不 動不出。無相之善能動能出。但戒有麁細乘
有大小。今為二別。一玄釋二帖文。玄釋為七。 一值佛不同.二信法根性.三大小根性.四頓 漸根性.五應迹同凡.六觀心.七化他。一戒乘
緩急值佛不同者。正釋前四句。一戒乘俱急。 戒急受人天報乘急見佛得道。即此經天人 來會是也。二戒緩乘急。戒緩生三惡趣乘急
值佛得道。今龍神等皆來聽法者是也。乃至 說方等陀羅尼時。婆藪從地獄出將諸罪人 共來聽法。又諸餓鬼亦來聽法。說大經時諸
鬼神等悉皆來集。又說大品時佛放光照地 獄。捨報生六欲天來下聽法。皆是往昔戒緩 乘急。問三惡道處云何得道。答少謂不得非
都不得。大論云如身有黑黶雖非黑人非不 有黑。三戒急乘緩。戒急得人天身乘緩不得 值佛。設得值佛亦不聞經入道。如舍衛國三
億不見佛三億見而不聞。又上界諸天著樂 不來聽法皆是其事。周時佛興星隕如雨。而 此土不見不聞亦其義也。四戒乘俱緩。戒緩
墮三途乘緩不見佛。流轉生死未有邊際。二 兩行不同者即信法也。一信行者聞慧薰習 所成。悉是過去多聞受持讀誦聽法之人。二
法行者修慧薰習所成。即是過去禪觀之人。 二行各具戒乘四句類前思之。但此中二行 利鈍有別。利者少聞便能觀達。二種行人必
請善之。三大小不同者還約信法各有大小。 初信行大乘者昔聞大乘戒乘俱急。戒急生 人天乘急還聞於大。餘三句類前。次小乘信
行者。昔聞小乘戒乘俱急。戒急生人天乘急 還聞於小。三句可知。二法行大小戒乘四句 准前可知。但利鈍為異。四頓漸根性有二。一
頓大二漸大。頓大有二。一信二法。初大乘信 行頓根性者。久遠聞大受持讀誦解說書寫。 若乘戒俱急即生人天。以釋梵身值舍那七
處九會。譬如日出先照高山。若戒緩乘急墮 三惡道。以龍鬼修羅風雨等神見於舍那聞法 入道。若戒急乘緩雖在善道不聞頓說。若乘
戒俱緩墮三惡道不見不聞。次明大乘法行 頓根性人。過去學大乘修一心三觀。戒乘緩 急四句類信行可知。但利鈍少異。二明漸大
信法根性人。一信行漸根性者。既無頓機不 預華嚴處會之說。猶有漸機得聞藏等四味。 戒乘四句類前可知。此如大經聞毒鼓聲近
遠皆死。近者如聞華嚴即便信受入如來慧。 遠者即如漸悟根緣。初作二乘遠離佛道次 聞方等般若。至法華涅槃皆以如來滅度而
滅度之。五味相生即其意也。今此法座而有 八部為同聞者。即是戒乘俱急戒緩乘急。信 法大小漸頓根緣。問戒急乘緩戒乘俱緩何
當得道。答值佛為作俱急因緣。若不值佛者 正像法中作俱急緣。故如來遺囑令依木叉 念處修道。又付囑流通皆作信行乘戒俱急
因緣。問若但作俱急因緣何得復有戒緩乘 急根緣。答諸佛如來用安穩道為作因緣。但 眾生罪垢深重而修禪觀行。不能淨持禁戒。
致成戒緩乘急之緣。雖復戒緩墮三惡道若 值彌勒千佛得聞漸頓便得入道。大經云於 戒緩者不名為緩。於乘緩者乃名為緩。乘緩
戒急雖生人天不值佛聞法。果報若盡流轉 生死。故云寧為調達死入地獄。不作藍弗生 天受樂。調達本得煖法。惡業因緣退墮地獄。
出得人成辟支佛。聰明利智過舍利弗。欝 頭藍弗雖得生天。天福報盡即墮三途。生死 流轉未有邊際。五菩薩應迹者。為接有緣見
佛聞法住二十五三昧。應二十五有受四惡 趣身。是無垢.不退.心樂.歡喜。四種三昧慈 善根力。為引戒緩乘急信法大小頓漸根性
來。聽頓漸之教令得入道。若俱緩者作俱急 緣。次住如幻等二十五三昧。慈善根力受人 天身。為引俱急信法大小漸頓眾生。聽漸頓
之教令得入道。亦為戒急乘緩作俱急緣。今 此法座八部四眾。有法身菩薩現受其身即 此義也。六約觀心。若觀行人大小兩乘。乘戒
四句受何等身。得見彌勒聞何等法。若不見 不聞不得入道。得失可知。若無禪觀讀誦說 法即成信行。戒急乘緩得失可知。七化他者。
若觀行講說當自省心行。用此四意分別得 失。即見所化之者行業不同。未來昇沈宛然 可識。當以此意而化導之。二釋經文。就雜眾
為四。一梵天眾.二釋天眾.三八部眾.四四 部眾。初萬梵天王者。梵是西音此云離。或 云淨行。梵王是娑婆主住初禪中間。毘曇云。
二禪已上無言語法故不立王法。瓔珞禪禪皆 有梵王。今謂但加修無量心報勝為王無統 御也。初禪有覺觀言語則有主領。故作世主。
此由往昔戒乘俱急領初禪眾來聽法也。若 應迹者住白色三昧種種三昧。力薰故生初 禪。引實梵眾來聽法也。尸棄者此云火。或 云火首。又言 蠡 髻。肉髻似
蠡 故也。望法華 序恐是二禪王也。所言等者等三四禪也。實 行可知。若應迹者是住雙雷音霔雨三種三 昧。引諸梵眾來也。問何故從餘四天下來。答
上界處空來處難知。以下擬上故言從餘四 天下來也。
[0581c26] 復有至會座次明釋天眾。地居 天主釋提桓因翻為能作。若此間帝釋是昔 迦葉佛滅後有一女人發心修塔。復有三十
二人發心助修。修塔功德為忉利天主。其助 修者而作輔臣。君臣合之名三十三天。以乘 急故同來聽法。若作應迹君臣皆是難伏三昧
之力薰生彼天。為引諸著樂者共來聽法。言 從餘者一四天下但一天帝。既有萬二千故云 從餘四天下來也。問勝天甚多何故別出梵
王帝釋。答梵王是世界主天。帝是地居天主。 皆是請佛轉法輪主。又並是佛檀越故先別 列證經親故。
[0582a08] 并餘至會座三列八部眾。八部 義多有所關。今略案文釋也。大威力者通貫 八部。上文但出梵釋今更總舉欲界五天及
四禪中五那含天。各有王及眷屬俱來聽法。 實行可知。若是權迹生此等天者。住不動三 昧。生四天王天。悅意生炎魔.青色生兜率.黃
色生化樂.赤色生他化.照鏡生那含。皆為引 諸天來聽法也。問無想無色何故不來。答無 想是外道天。菩薩住如空三昧亦生於彼。從
多為論。戒急乘緩多不來也。四無色天菩薩 住無礙三昧生空處。常生識處.樂生不用處. 我生非有想非無想處。但彼天無色不來聽
法。設來不見不可為證。此等未辨故重云諸 天。龍者是畜生道正報似蛇。依報七寶宮殿 與天相似。亦能變形為端正人。戒緩乘急故
也。亦如僧護比丘為四龍說法聞即得悟。神 夜叉者皆是鬼道。夜叉此云輕疾有三種。一 在地.二在空.三為諸天給使。毀戒故墮鬼神。
以惡毒故受夜叉身。往修乘故見佛聞法。少 行布施微有果報。車馬施故故能飛空。乾闥 婆此云香陰。此亦凌空之神。不噉酒肉唯香
資陰。又云是天主幢倒樂神居十寶山。身黑 相現即上天奏樂。往世好觀聽妓樂。戒緩故 墮神行施。故果報似天。阿修羅舊云無酒。或
云身大。採四天下華於海釀酒不成。故言無 酒。又云非天。此神果報最勝隣次諸天。而非 天也。又云不端正。唯生女舍脂端正絕倫。眷
屬皆醜故云不端正也。又云男醜女端正。往 昔嫉妬惱他故恒多怖畏。迦樓羅此云金翅 鳥。畜生道攝多慢故墮。以行施故頸有如意
珠。以龍為食。權者華嚴云。法身金翅鳥四如 意為足慈悲明淨眼住一切智樹。菩薩金翅 王生死大海中搏撮天人龍安置涅槃岸。此
是住不退三昧金翅法門。當知法身住諸三昧。 龍神修羅等皆有法門。類金翅可知。緊那羅 此云疑神。頭上有角是諸天糸竹之神。果報
少劣乾闥婆也。好樂音樂生鬼神道還作樂 神。少修功德微有果報。菩薩住心樂三昧力 能摧生也。摩睺羅伽此是蟒神。亦云地龍。無
足腹行神。即世間廟神受人酒肉悉入蟒腹。 毀戒邪諂多嗔。少施貪嗜酒肉戒緩墮鬼神。 多嗔虫入其身而唼食之。昔少施謙敬得人
供養乘急值佛聞法。上來皆乘戒俱急。戒緩 乘急。故來聽法。所以經初皆有八部。八部一 一皆約信法大小頓漸根緣。類前可知。
[0582b23] 諸比 丘至會坐四列四眾。比丘名含三義如前釋。 尼者女也。古經云除饉男除饉女。優婆塞優 婆夷此云清信士清信女。亦云善宿男善宿
女。雖在居家持五戒。男女不同宿故云善宿。 此解未可定用。此皆戒乘俱急。戒急生人道 乘急值佛聞法為弟子。問四眾既皆有戒乘
俱急。何以有在家出家。答樂厭不同。雖俱好 佛法有樂披剪入道。有樂素服形不厭離故不 等也。菩薩住日光月光如幻熱炎四種三昧。
生四天下為四眾弟子。引諸凡夫聽法入道。
[0582c05] 彼時佛與下訖七言偈是別序。所以現瑞敘 述皆表欲說此經。故現相不同餘經。此為二。 一從彼時佛與至長行盡名發起序。二從長者
子說偈竟名敘述序。一發起者即是現相別 表欲說此經。但相以表發為義。故現三瑞表 於欲說三德法身三種淨土。一現巍巍尊特
之身表欲說真性解脫法身之體。亦表欲說 性淨真境常寂光國。二長者子獻五百蓋。佛 之威神合為一蓋。表欲說眾因圓聚合成一
實慧解脫圓報法身。亦表欲說圓淨實報之 國。三現三千國土諸佛說法悉現蓋中。此是 無方大用。表欲說方便解脫應身。亦表欲說
方便應土。問何以得知。現尊特身表欲說不 思議真性解脫法身耶。答大品明尊特之身 以須彌映海為喻。眾山無能及者。此經亦爾。
復次法華明長者所止一城威德特尊窮子驚 避。此是如來示尊特身。說華嚴教小機不堪。 是故遠避即脫瓔珞著弊垢衣。此是作老比
丘身擬說三藏教。過是已後心相體信入出 無難。出現弊衣入現威德。即是現尊特身說 方等教。長者宅內現威德身命於窮子領知
家業。是現尊特身命善吉等為諸菩薩轉教 說般若也。又在宅內集國王大臣定父子天 性。汝實我子我實汝父。即是法華現尊特身
為諸聲聞授記時也。初見遠避次入出無難。 次則領知眾物後則定父子天性。凡四度現 尊貴長者瓔珞嚴身。皆譬釋迦勝應尊特之
身光明色像無量無邊。悉表欲說實相法身。 此方等教入出無難。雖復出處草菴見弊衣。 長者入宅猶見現瓔珞身。瓔珞長者即是。今
佛。與無量大眾恭敬圍遶現尊特身。問那知 現尊特身表說法身。答法華云我以相嚴身 光明照世間。無量眾所尊。為說實相印。大品
云諸法實相即是佛。問何得復表寂光淨土。 答此經既以佛國為宗。豈不即表淨境之國。 法身即土離身無土。土即法身離土無身。但
真如實相非智非境。說智說境非身非土說 身說土。既表於身即是表土。故金剛論云智 習唯識通。如是取淨土非形第一體。非莊嚴
莊嚴。此經言隨其心淨則佛土淨。表說實相 真心豈非表說常寂光土。但表身義通通前 普集表土義別。別表佛國。問合蓋現土何得
知表報應身土。答五百小蓋合成其一。豈非 表眾因合成一果。一果者即是圓報法身。身 即有土。故文中菩薩修檀等行成佛之時。如
是眾生來生其國。問此明應身成道豈得證 於報土。答由報身成則有應身應土成也。就 發起序為二。一如來現身.二長者獻蓋。初為
三。一佛說法.二譬顯.三合譬初明。
[0583a24] 彼時佛 與無量大眾者。眾有四種。一發起眾。如寶積 文殊彌勒等更相發起者是也。二影響眾。此 土他方法身菩薩迹為八部四眾等是也。三
當機。眾聞說得益如五百八部四眾等。是皆 戒乘俱急戒緩乘急也。四結緣眾。為作未來 解悟由漸。即是戒急乘緩戒乘俱緩八部四
眾者是也。此四通攝一切眾也。恭敬者明內 善機發。圍繞者如城四門通入見主。表四門 機動隨佛教轉得見真性解脫法身。而為說
法者昔尚統師問長耳三藏云。佛時與無量 大眾說何等法。答說普集經即方等教攝。所 以得為今經作序者。彼說正報因果今說依
報因果。由正有依故得為序。例如先說無量 義次說法華。
[0583b09] 譬如至大海二譬顯。須彌山者 此云安明亦云妙高。何但妙高亦是妙大。譬 佛實報尊特之身窮實相頂。故言妙高。功德
智慧遍滿法界故言妙大。顯于大海者即顯 此座有緣四眾四門善根。亦顯一切眾生生 死海也。如山盤峙滄溟而秀出海外。佛不住
生死。不捨生死。不住如山高出不捨如影現 大海。如海水非其四色而因山現故有四種 色。此明眾生心非四門佛以悉檀方便而說
四門。令失惡心。本相同四門之解。更無異解。
[0583b19] 安處至大眾三合譬。寶是法性萬善之理。 無畏之座是諸法空。是為萬善無畏空座。身 相巍巍與座相稱。譬實慧微妙與萬善無畏
空理相應。此合須彌山譬。蔽大眾者明說大 教蔽眾妄解。同其真解弊諸邪小四門同成 大乘四門之解。此合顯大海譬。
[0583b24] 爾時下二 明長者子獻蓋為三。一先明表發之由二如 來合蓋現瑞三大眾覩瑞歡喜。獻五百蓋合 為一者。表因中慈迴向佛果成於無緣。即表
圓報法身。亦表依報淨國。正表此經以佛國 因果為宗。而於蓋中現一切土即表果地淨 土現一切應土。即表此經力用也。又現十方
諸佛說法者。表於應土必有應佛為化主也。 大眾歡喜者即聞不思議解脫。佛國機發必 沾大利預生喜也。故知現相密表發起此經。
由籍故為別序。一長者子為表發之由故獻 蓋者。為三。一與同類俱往。二虔敬。三奉蓋。初 文者毘耶離具如前釋。城表涅槃。故華嚴云
白淨法為城觀慧為牆壁。無上智樓閣慚愧 為深塹。三空解脫門正念為防守。四道為正 路遊之出三界。建無上法幢摧滅一切魔。今
明性淨涅槃如城。非長者亦非如來而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