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i Mo Jing Lue Shu 維摩經略疏
Scroll 10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維摩經略疏卷第十天台智者大師說 沙門湛然略
釋香積品
[0695c23] 香是離穢之名。而有宣芬散馥馨香之用。故 無量義經道風德香熏一切。理中無上戒定 慧香芬芳叵竭。故名為香。積是聚集為義。積
諸功德集成法身無所積集乃名為藏。若從 佛題品稱為香積。從國以標目應號眾香。今 依正報勝人以標名故稱香積品。
[0695c28] 此品來意 正為室內明非真非有之中。能道觀雙流淨 穢俱顯圓通不礙融會無方。入不二門雙亡 二邊正入中道。此品雙照二諦淨穢俱融。廣
上非真非假之文。成於道觀雙流之義。顯出 圓通自在之用。今文異上雙照二諦之用。上 問疾品未廣明雙用結成菩薩行具舉諸行。
雖知諸佛國土永寂如空而現種種清淨佛土。 是菩薩行。今文還釋上二用明淨穢二土相 涉。文中處處釋出淨土之意。故知此經始末
並皆釋成佛國因果。其義宛然。此文明淨穢 二土之行。既爾諸行亦然。舉此以例諸也。故 有此品文來。就此品大為二意。一明身子
念食二明大士譏訶。身子是起教之人為兩 事故須念食。一者諸佛道法過中不飡。此諸 大人食時將到故須起念。二者上文云應以
何法起菩薩根。上來室內敷說勝法音聲佛 事即是。音聲起菩薩根。次應用香味二法起 菩薩根。時眾將用鼻舌兩根聞於大乘禪悅
法喜。機在不久故身子扣此機端而致念也。 大士訶者。明其二乘八解久有禪悅。不以自 資而外念求食是故譏之。第二譏訶為五。
一譏.二許食.三遣化請.四二土佛行化不同. 五時眾得益。一訶如文。二許食中云且待者。 機時未至故。未曾有者明身子八解之中無
此法喜禪悅也。三請食中為四。一入三昧.二 遣請飯.三到彼問訊.四受飯而還。就入三昧 為三。一入三昧.二現請飯之國.三大眾皆見。
今言彼國以香為佛事用香詮理。鼻根受道。 無有聲聞純諸菩薩者此語似如實報之國蓮 華藏土。然同居之土亦有穢淨。亦有一乘之
化無三差別者。未知彼土定判屬何。文云天 子皆號香嚴。既有天子勝人之名復似隨緣淨 土。但天語是通何必如此間之天人。或可用
菩薩為第一義天人。以權者名菩薩。實者是 天人。或應如此然未敢定判。第二遣請飯 為五。初覓請飯之人。二文殊神力眾無言者。
三淨名訶。四文殊引證為答。五化作菩薩設 門訊請飯之解。二文殊神力咸默然者為二 意。一明賓主之儀設食。本是主人何客容為
致飯。二為欲顯淨名勝德故今默然。三淨名 訶如文。四文殊引佛語為答。勿輕未學若有 得不思議解脫致飯不難。其未得亦有得義
故不可輕。其餘如文。三到彼問訊宣旨。問 訊為二。一正宣旨問訊請飯。二彼菩薩嗟歎。 就宣旨中為二。一禮敬.二宣旨。就彼諸菩薩
嗟歎中為四。一歎未曾有.二生疑.三問佛.四 佛答。佛答中為三。一正答國土近遠化主功 德.二重問大士之德.三佛答甚大。四蒙飯
而還為四。一佛遣飯。二九百萬菩薩俱發心 欲來.三奉授飯與大士.四命大弟子共食。 就九百萬菩薩來為三。一陳其欲來.二佛誡。
三與化菩薩俱來。就佛誡中為三。一攝香誡. 二攝形誡.三勿輕心誡。心誡中又釋出居穢 國之意。明諸佛國土皆如虛空有何定淨穢
之可取。故不應生輕心也。如文。俱來為三。一 俱承力來.二淨名化座.三菩薩皆坐。第三就 授飯中為二。一明飯香熏烈遍此大千.二明
有緣應得此飯者緣召自來。自來中為三。初 諸居士等來.二月蓋來.三諸神來。四命食 中為四。一命食.二勸捨小心.三異聲聞竊念.
四化菩薩彈。次勸莫以小意食者。不消此令。 其若不發心慕大此味勢終不自消。如涅槃 毒鼓雖無心欲聞近遠皆死。諸菩薩食者即
悟無生。此是近故而死。二乘雖前未死到法 華中皆捨小發大名之為死。四化菩薩訶中 為二。一歎飯功德.二述飯功德。四二土菩
薩問答二土佛行化不同。此正是品之來意。 為將此證成道觀雙流。中道菩薩能淨穢俱 遊通達無礙。然機悟不同所以諸佛方便隨
其根緣以之起教。若是此方耳根利。用聲詮 理。化剛強之人名為穢土。彼界鼻舌兩根利 用香味為教化。於純一大乘無三差別。名為
淨土。今但欲明淨穢雙遊故此土屬穢彼土 為淨。若究尋其義未必全爾。何以故至如西 方是淨土。寶樹池流皆說無生忍聲。又蓮華
藏國別教之土。純諸菩薩色像無邊音聲無 邊。此中猶有音聲為佛事。何得定判聲屬穢 土。若耳根起道通淨穢二國。鼻根起道亦應
如是。何以故知。若香在彼國純化大乘。曲入 娑婆遂使三乘同稟香味。既三乘蒙香味入 道者。豈不是香味通於穢國耶。例如釋迦寂
滅道場聲色無邊尊特之佛名為淨土。為罪 眾生作三乘化即名穢國。彼淨國之香來化 娑婆亦復如是。凡夫食之正位乃消。正位服
之發心乃消。發心服之無生乃消。即是分純 一之香逗於三種。豈不香通垢淨。今正辨淨 穢俱遊據別為語而判淨穢。問佛命菩薩令
攝身香何不攝飯香。答飯亦被攝。何故爾。飯 在彼國周流十方。得來娑婆止熏三千之界。 滅折一乘之飯逗彼三乘。亦是攝義。但菩薩
辭遊異土故佛誡之。飯是佛遣已自裁量。無 容佛自命佛令滅飯香。今以義往惟。三乘 同服止薰大千。則知已攝。今言令菩薩攝香
非是攝除永盡。攝是止節。籌量為義。契當根 機不令過分。呼此為攝耳。次料簡正傍但香 積之土香為正教。如菩薩在香樹下即入德藏
三昧便得悟道。名為利根。其有未悟之者即 與大眾方共坐食。故知味為傍也。此正傍兩 道逗鈍利兩根。今娑婆國人鈍故。是故香味
相帶而來。正助兩門化於鈍者。例如此間病 有輕重藥有通別。受身常病故言為輕。四大 增動外來內發故名為重。以身常飢苦故即
用通藥。來治食飲補養。得食病止。不得必死。 此是通藥以治輕病。若病增劇兼加諸疾者。 今時此食非復其治不能愈疾。更加餘味苦
澁辛酸大黃巴豆助此食味。共治重病病得 除愈。故言別藥以治重病。今正助兩道亦復 如是。若利根之人如快馬見鞭影即馳。但用
正不須於傍。鈍馬加之杖捶苦楚方去。是故 須正助相成。同是一杖而馬有利鈍。同是一 香而用有正助也。此間聲義亦爾。利者一聞
即悟。鈍者假諸方便。或眼見神通心思諸境 假助方悟也。此中二土菩薩互有問答。淨名 問者意欲顯他方起根不同淨穢有異。故須
問。第二答律行者。即大乘波羅提木叉。如淨 名為優婆離教二比丘。其如是者是真奉律。 無二邊之非得中道之行名之為律。
[0697a29] 第二彼 菩薩問淨名為六。一問.二答.三彼菩薩稱歎. 四淨名述成.五更問此土菩薩行.六淨名答。
初答為二。一開五眾之教化剛強眾生。二譬 顯。今言六度乘但處中者明初開三藏之時 菩薩未斷結。但有大心化物。行行不在三
應供之限。非五種佛子。故次人天乘屬凡 夫數也。就人乘中先舉果苦。即是說三惡道 却論因。令知惡業過患即止其因也。因者即
是三業開為五戒。義開身業為三戒。口四戒 為一妄語。即攝得三口過。意為一飲酒戒。故 邪命攝得意之惡。是故意口二業不開。但開
身業為三合五戒制人乘也。邪行者邪僻之 法招得三途邪惡果報。愚人者行三惡業智 人者行三善業。稟五戒人乘也。次開五戒為
十善。具明因果。即是天乘。從慳去是六蔽明 度即是菩薩乘。次從是結戒去是聲聞乘。三 藏之教結戒者明如來初制此戒。故云是結
戒。順故若持違故為犯。不動是毘尼故言是 應作。動非毘尼故不應作。波逸提名煮燒覆 障。故是障礙。懺法除滅故非障礙。或云是事
遮為障礙。不遮為不障礙。犯七聚故是得罪。 三種羯磨懺故是離罪。又作法取相無生三 種懺故是離罪。結戒藏是淨是垢去是定藏。
言戒是亂心雜法垢法。定是寂靜名為淨法。 欲界中多濁惡名垢。四禪中離五蓋等名淨。 又味著諸禪名垢不貪不味為淨。從是有漏
無漏者是慧藏。有漏者如從凡夫至煗等也。 無漏者苦忍真明發即是無漏。從此無漏之 法即分為三乘。修此無漏行六波羅蜜破除
六蔽。修行之時雖未斷結發無漏。而望無漏 修行至樹王下發真。入無漏道。與二乘不異。 故知同約無漏開菩薩乘。破六蔽執者如菩
薩戒中說。破慳蔽除餓鬼業。破犯戒弊除地 獄業。破瞋恚蔽除畜生業。破解怠弊除修羅 業。破亂心蔽除人業。破愚癡蔽除天業。六
道因謝六處苦除名之為道。六蔽斷除名滅。 證有餘時究竟永寂。約無漏開聲聞乘。以 無漏心修四諦觀知苦斷集證滅修道。約此
無漏開支佛乘。以無漏法修十二因緣觀。無 明滅則老死滅為支佛乘。雖約此無漏開於 三乘無漏不殊。觀法有異故為三乘也。是正
道是八正也。有為者方便道中。無為者發真 見諦所得斷名無為。又從須陀洹至羅漢所 得智慧名有為。所得斷名無為。無為即是有
餘涅槃。是涅槃者即是無餘涅槃。問三乘各 有觀法亦各有戒不。答戒是和眾。若復別立 支佛之戒即是二戒二眾。不名為和。故戒不
別立。三乘是觀法所習不同故須分別。菩薩 在俗非僧數攝故別開戒。二乘若為白衣不 入僧名為支佛。一世無二佛不許別眾同聲 聞眾。眾既同不開戒 (云云)
。
[0697c22] 第三彼菩薩稱歎 為二。一歎佛二歎菩薩。第四淨名述成其歎 為二。一總歎二歷別十事。此中不述歎佛者。
明如來任運自在故不可思議。但諸菩薩未 同如來猶有緣累。而能如是勞謙故述此也。 言此國一世為行多淨國百千劫數者。但淨
國眾生善根純熟易可開曉。用功則易。此間 煩惱稠密度脫為難。如釋論中云。菩薩成佛 時欲令國無三毒之名當學般若。即難云。佛
是醫王出世為治人病。國無三毒出世化誰。 答雖無邪三毒而有正三毒。雖有正三毒易 可化誨。此間娑婆有邪三毒塵勞尤重。雖聞
無音不即得悟。就此應作二譬往釋。如大猛 將能退強敵其勳則重。靜於小寇勳績不多。 治難愈病是醫最勝。治易差病小復為劣。今
娑婆眾生煩惱怨賊最為堅靳。而能方便使 得解脫。比之淨土約此論勝。此土見思最為 尤重。而能逗藥設方便令法身慧命不斷。故
得饒益力多。復次如人微賤之時能曲相接 解衣推食。捐施無幾濟乏事深。惟此厚恩常 思報答此。至位在方伯或復高遷之日。念其
昔恩酬澤則厚。若施富貴人物恩報事微。娑 婆之國最是貧善法處。而能施以法財令離 困苦。遂得發真斷結富七法財。是追念昔恩
實為重大。為發真七財之人說法力用事弱。 用此二義譬於此國菩薩能化為勝淨國比之 為劣。若作傳望淺深從凡至聖。處處有怨賊
義處處有貧法義。至如同居之土自有淨穢。 淨者貧病乃輕於穢國。比之方便有餘猶是 重貧病者。方便有餘比別教實報國復是重
者。實報圓教十信及初住十住未及十行。十 行未及十迴向十迴向未及十地。如是傳傳為 重。今取凡夫最初堅靳須好勇將用妙醫藥。
是故言勝也。次歷十事。用此二義約十法而 明。一一法中作此二義。如以布施攝貧窮者。 即是破其慳賊治其貧病施其富貴之財。如
淨戒攝毀禁。即是破其犯戒之賊違律之病。 施其淨戒之財歷十法乃至四教。具作 (云云) 。
[0698b02] 第五彼菩薩問成就幾法無瘡疣之行。得生 淨土之行者即是觀解。大乘之心疣者起餘 緣念累此正行。行雜故名疣。如訶阿難中增
謗損謗。損謗名行損。若起諸妄見即是增謗 義。約此明乘急戒緩戒急乘緩。俱急。俱緩。明 於行疣。大乘之行觀解純熟。乘急者行淨戒
無數犯。不起身口之非。此明無瘡疣即是乘 戒俱急得生淨土也。若是乘急戒緩者大乘 之觀乃當真正。不能防禁身口。毀損於戒此
是有行而戒污故是有瘡疣。以其有乘故生 輒見佛。行有疣故生雜雜同居穢國也。若但 戒急而無乘是則為聲聞緣覺。俱緩是凡夫 (云云) 。
[0698b14] 六淨名答。上來十行約權化大士以辨 難思勝行。此中無瘡八法約實行者。行不雜 穢剋生淨國也。八法在文。第五時眾得益 如文。
釋菩薩行品
[0698b19] 正說中為三段。佛國品是如來當宗演暢。第 二從方便品去至香積品大 士 助揚聖化。第 三從此品至阿閦品還歸佛所印定成經。此
二品來意有五。一大士助佛闡揚。有緣之眾 緣縛既盡化功已畢須還佛所。二佛初明佛 國因果。大士助宣此義。殊辭異辨。若不還歸
印定物或疑網不除。是故須歸佛所復宗明 義。故師弟相對復宗敷演更明佛國。三室內 既是別座當機之徒或生疑綱。為斷此疑還
於佛所對揚。四機宜應在佛所得悟。不從餘 人故還佛所也。五雖室內詮量至道不蒙佛 印。則不成經。為印定故須往佛所。品之來意 如此也。
[0698c02] 菩薩行品者。此中香積來者分別 菩薩法門明淨佛國土垢淨之行。菩薩依此 而行故名菩薩行品。就此二品文為二。第一
從此品首至歎未曾有。淨名掌擎大眾同入 庵園名為歸佛所。第二從佛述阿難如是如 是去訖阿閦品。名為復宗說佛國因果。彼有
時發始開二品為二。初品明佛國之行是復 宗明義。次見阿閦佛品正明顯果。初為二。 一掌擎大眾俱往菴園。二阿難聞香即發疑
問。就第一掌擎中為六。一現相.二阿難見相 白佛.三佛為說.四維摩唱欲往.五文殊同往. 六用神力擎往菴園。初同金色者表淨名所
化之者緣縛已除。皆入性淨常寂之土同一金 光。六擎大眾中為二。一到佛所申敬.二佛 慰問。申敬為三。一大士申敬.二諸菩薩申敬.
三釋梵申敬。二慰問為三。一慰問.二命復座. 三奉命復座。第二阿難疑問中為二。一佛 問舍利二阿難疑香。就問舍利中為四。一問
汝見大士神力為乎。二答.三更問如何.四答 是不思議之法不可以思議心智圖度測量。 佛所以問者亦為印成室內之事。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