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Wei Mo Jing Lue Shu Chui Yu Ji 維摩經略疏垂裕記

Scroll 1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維摩經略疏垂裕記

[0711a05] 智者荊溪(三十四)有意不暇盛行後世童蒙文義難以其間理事往往至若依正斯文指掌無情無成三觀階位羯磨律部妄為星隕大師昭王二十四其間講武穿鑿不韙古人有言不免水火成童學問心志不通安得不辭使使智者荊溪道昭昭然仰天白日不為執筆大中年青乙卯九月西故人吳興龍山蘭若上方林泉岑寂(高僧元嘉尚書撰述涅槃)防風(吳王夫差仲尼防風[-+])香火解釋荊溪符合引用有道法師荊溪門人解義當今擇善而從指名十月十二十二月十三日絕筆優裕子孫達人豈敢荊溪自得然後對曰昏睡輕者重者及其之一荊溪及其不異

維摩經略疏垂裕記卷第一
沙門釋智

[0711b21] 維摩荊溪 自序初文

[0711b23] 維摩經略疏 維摩維摩 淨名即真應身法則
常則不易淨名維摩 得名繁蕪 機要故稱敘述荊溪
故云 能所四重維摩能詮 淨名智者
荊溪 別名
別名之一通名

[0711c08] 門人翰林學士補闕 門人 荊溪荊溪 門人翰林漢制尚書郎作文
起早 中秋 翰林翰林
唐朝故事舍人 密切大雅魏徵 岑文本褚遂良敬宗上官
有名乾封北門學士劉懿 萬頃天朝 味道改為翰林
安貞相繼改為翰林供奉 二十六謙光學士 學士定員校書
尚書 不拘常參滿 供奉諷諫
皇朝補闕
余年當上辛丑洛陽 河間塗炭吳越轉徙 [*] 之中二十嗣位應詔京師
明年東宮校書郎唐德宗貞元 年庚補闕釋氏義理在於
言談一乘釋氏 釋氏鼓吹諸佛影響朝庭 太子實錄
修撰翰林 朝庭不為 四十士林顏子不為
李翱感知貞元 人事九月文章 補闕安定當是時塞滿
文章 知人相見 古文遺風
不朽無窮拂拭吹噓 幸甚十一月歿 朋友公卿往往姓名
以是貞元十一月 皇朝高僧傳荊溪 道者學士
深入之謂止觀 以為其後
序文明智 三事

[0712a29] 非道不生不明非人不行 相依 白虎通聖人聖者 不通
知情聖人聖者斷惑 成聖所以 成道不明無言
所以淨名非人 不行來世流行所以 智者疏於天台者者
理則成聖傳教 事相因故相依傳道淨名

[0712b12] 大小權實淨名在家成化 至道 唯一隨機 別圓中道
三教根緣不一悟道所以 居士三教三藏圓實 二智

[0712b19] 聖賢淺深智者  聖位 能行智者疏通
開啟教法五品六根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言依 有道為人依止末代獲益

[0712b25] 然後後學正真 道義 佛會淨名 受益智者以此申明令人
開解文字解脫 周易 分之不以周易所以
所以得意 俾使使末代後學 解說正真遊方道義
成性道義荊溪

[0712c06]  文選 荊溪
荊溪

[0712c11] 天台大比丘湛然智者 一貫文字解脫  比丘自稱大沙門
自矜失禮無知 探取廣嚴廣嚴城淵海文選
淵海荊溪天台義門 旨趣文字解脫

[0712c20] 以為智者大師偏圓 方等 不惑凡百
學者 皇帝 偏圓中彈 四教涅槃經五味
教法華嚴 鹿苑出生方等 般若醍醐法華涅槃
旨趣精微 精微現存世故不惑觀法
自行無疑講說 自修觀行心水澄清 故云凡百
學者來歸荊溪

[0713a08] 弟子祖師 因而 何如弟子
比丘眾作禮於是合為 前部偕行淨名  疏解
疏解經文二十八三十 周易著語文選
簡略因而 成文經教 簡要
荊溪自序何如其事弟子 二義
辭別 義門故云 精義故云
荊溪廢舊 前部偕行 大旨隨機

[0713b01] 聖人生生根器 四教五味萬法 一道一乘 文中
聖人不等聖人生生群生人人一切眾生無不一道 熏習淺深有權實利
隨機一代教 調法華四教 五味四教
所以華嚴二教鹿苑方等 根器其實 明法禮記
文武弓弩弓弩 諸法生滅一如故云法華
機器機緣同歸故云二明古今

[0713b19] 然則聖人隨感不得不 不得不 以至 果位眾生飛龍
見大不得不 四教智者 淨名修撰
修辭所以不得不 末代不得不傳授 二明

[0713b28] 其所天台杜口立言階位不同至於施教 淨名杜口智者立言天台
立言左傳太上立德其次 立功其次立言之謂不朽階位不同 淨名等覺聖人智者五品賢人
杜口立言荊溪智者機宜 其實至於
揆度自謙

[0713c09] 義學不足之所以 荊溪
論語顏淵夫子仰之彌高 故云不足毛詩不足
旨趣荊溪不足 以敘其事文辭歲時

[0713c17] 甲辰  甲辰唐代宗廣德 縣名常州天台
修禪二百盤石平正猶如古老相傳放光 修禪

[0713c23] 荊溪自序題目自序 孔安國尚書春秋何晏論語
荊溪博識所以 作者後人 緣起 文帝
高祖 大將軍文帝於是 國號追尊皇帝
逆天 白虎通 天地稱帝 後主天台無道大師善終
以至 中人 不可不慎不然
聖人 學佛李斯 焚書歸罪
堯舜周公 不肖不仁堯舜 文中子曰詩書
仲尼老聃齋戒國危釋迦以是 無道後主智者
菩薩首楞嚴無道現有無道 現有 師範如是隨機理應 言論
在位十一五十 年號大業文心雕龍
詔書州郡百官 赦令侯王制裁 群臣
違者大抵貞觀 至高上元 白紙今後尚書
天下國清寺 安錄大師帝王 一百集成標名故稱 國清百錄
大師 後方大寶後說故云 漢制天子皇后皇太子侍者人稱侍者大師入滅
佛道品開皇十七別傳 淨名
自說 傾瀉七寶 別傳大師一生講說不著章疏
淨名佛道品二十八 不二門香積菩薩行阿閦佛國法供養囑累 地名灌頂後學尊崇其所
大師 言教結集 初文後學
僧俗西白衣 緇素六入黑色釋子壞色五方正色間色壞色
緇衣 三觀四教傾慕荊溪
凡例 故云去取凡例 使
義存文體宛然先師 智者自下大師荊溪 高僧立言一字僧祐
末學涅槃緣起 省視自己 大師元本規矩
孟子大匠規矩 大師塔婆方墳 東西南北不可以
不識於是 立像即今天台別傳大師 遺囑所指
使見者發心求索徵驗善惡
尚書美惡 病患佛道
佛道豈非幽冥 大師寂光問荊 大法何須然後
一者輕易二者 當時 往往文中子曰王子六經
或者告子使 智者請罪 奈何初二
裨補大師宗旨使後學明明 文選光光耀耀 光明光光
爾雅赳赳 尚書仲虺之誥孔安國 優裕後世冀望
聲類題目 標題通經 文心雕龍
區別能所 何故不題 沙門某甲略字
書名而已不合 杜預春秋春秋經傳 但書二字何晏論語
論語第一云何荊溪 題意何晏人次 天台大師所居隱居
高一八千八百四面 斗牛天台 二字大師天台煬帝
開皇大師 菩薩戒既稟地持經 大師溫故知新法言
模範孫卿子尊嚴 以為可以誦說可以 可以
文心雕龍口舌 沙門勤息勤行 止息界內沙門
次第界內別教沙門一心 內外圓融沙門荊溪 荊溪常州
荊溪二十處士道學天寶初年年三十會稽一律
五臺天台行止 天寶大曆詔書 建中二月道場
七十二法臘三十四平日教法 開發一家凡百 盛行皇朝高僧傳天寶
建中自證時間大作佛事 要義本文
經度不盡不盡 譯者後漢清信士嚴佛調 維摩經吳朝支謙維摩詰
思議法門西晉竺法護維摩 說法門經西晉竺叔蘭 摩羅姚秦鳩摩羅什即今 唐朝
三藏佛說 今世智者 譯者王制五方言語不通嗜欲 不同東方南方西
北方鄭玄 其事有言 西譯者多事北方
西語摩騰四十二章經 加之 左右
中一鳩摩羅什婆童壽 姚秦弘始長安八百 三寶
草堂寺三千 弘始十一譯經九十 八部四百二十一僧叡僧肇
弘始僧肇維摩經 大秦天王以為玄宗譯人
弘始年命大將軍常山將軍 義學沙門二百長安大寺 法師重譯正本
梵本引文 大師五處文義西梵本弟子品菩薩品問疾品不二門
菩薩行阿閦佛五文未盡文中次第如是五百弟子品 經家如是五百大弟子各各
乃至八千菩薩品經家如是諸菩薩各各佛說本緣菩薩品 諸菩薩八千問疾品
即時八千菩薩五百聲聞隨從 菩薩品八千不堪五百八千 不堪梵本問疾
慇懃無量文殊 慇懃無量不二門 菩薩隨從入室其所經文
三十二而已言談文殊 無量八千不二法門 菩薩行阿閦佛
菴羅園淨名大眾菴羅 佛國尚書天子 孔安國對答
高論往復容止 意謂真丹梵音
華嚴漢地婆沙中有 文物讚美衣冠文物 邊鄙 [*]
西域記摩訶支那大漢 故云震旦真丹 西三藏梵文要義
不同二三而已 弟子菩薩 五百八千綱目問疾
無量高論 法師不盡西國五百 十萬
文中 不共二乘
信力受法二乘 從何起信故云入手即是 故此
般若方等二乘通名 同學 無不思議
釋論所指不思議 別稱何妨華嚴 異名不思議乃是
華嚴華嚴第四 善財度眾生釋論 思議舍那故知不思議
華嚴毘摩 說經世人 解脫便釋論不思議
故此分文解釋羅什道生 僧肇不思議解脫
智藏法師大眾 菴園莊嚴寺 法雲智藏
三大法師三論中論百論十二門論 盛傳三論論師大乘紛亂科判
荊溪 二師禪師
法師五時不同逗機差別 濫觴契機 不等具有
流通正宗三不 故云 開經古來
釋經章節道安後世 遵行下凡三經說法雜色
般若差別 如如 雜色荊溪般若所以
數數放光如法華中放光法華 涅槃經放光 故知佛國
炳然若爾法華何故不以 無非一乘 敘述敘述
而已 聖旨 故知動物機緣發起
大事往時瑞相 吉兆 荊溪內法
外事莫不如來 諸佛滅後三時釋迦 正法像法一千末法萬年教行
在世正法全無 果證像法修行 微末末法
今文分節正分 十一 佛國因果正說佛印
維摩佛國以為 中有法制鄭玄周禮不正
受賞尚書 淨名荊溪
正經成化觀心 觀心諸佛解脫心行 文中次第三觀三分
次第歸一心心寂滅荊溪 附近流通觀門故作 禪師荊溪
二序正正 室外室內中等 不然法供天帝弘經明法
供養第一乃是流通正說何者 去聲大小淨土五百
發心天人法眼淨 漏盡意解當機辨道如斯 云何折挫正說故云
佛教佛印不得故知淨名 佛化豈可 流通三分更加以為四分
若爾安分涅槃經分節經文貴顯義理三分何須涅槃經
三分以為 召請涅槃乃至第五折攝涅槃 莊嚴序分
流通淨名因果 佛國因果始終佛國 阿閦依報宗旨如此
流通室內阿閦妙喜國十四 那由他發菩提心室內不思議品迦葉 三萬天子發心問疾品
八千地大

[0717b03] 佛國品三字佛國 佛國 請問佛國因果荊溪得佛
說淨 一總佛國荊溪
文中集經 無量義經 法華
正義 其實依正相隨 但是前經正報
荊溪未有具足 而已廣明依果 故云下文非一
品題釋義 名義正解正解佛國異名 名為
不同莊嚴差別名為 事理荊溪 應身受用
受用 寂光事理 荊溪有事
有事屬於 應身 理事無常以下
相待三身四土真身 應身明理事相 體用引證
釋義寂如四土種種四土宛然凡聖現身現有 封疆凡聖二報差別
亦復如是凡聖高下 輕重同居有餘次第 究竟寂光十界
眾生國土 他人偏執 豈知妙理現生
國是其中 國是民居其中初四 眾生因而
荊溪生佛理具 凡聖一如 從事可見不假
別論從事一向無有使 隨性故云前者
隨機悉檀 歡喜悟道故作 以此四法
眾生四悉檀佛國 四相 因陀羅華嚴明帝
色心無妨 因陀羅帝釋宮中 荊溪因陀羅
一切不能 上品寂光 有餘同居體內
界內惑別圓 未見 優劣
受用 地上菩薩法身所居 法身觀經非身
同居穢土釋名染淨者者染淨穢土安養
染淨淨土道者 化主故且凡聖二者 六道三乘二者善惡
權實聖者四果直指羅漢 聲聞法界緣覺可知通教菩薩法界 三教菩薩思惑羅漢報身
子縛猶存三乘 報身有餘同居二乘 菩薩別圓
法身菩薩妙覺 究竟寂光同居 不同作意
二明淨土安養未必得道非但三乘聖人 凡夫故云未必無量壽
下品凡夫以下四惡淨名其實有人 染淨淨土染淨
凡聖通名染淨 充滿金寶莊嚴
下文有人二十七淨土無量壽 第六法華身子未來成佛 同居料簡經教
思益經第一東方 國名清潔佛號日月光菩薩梵天名曰 思益不退轉白佛世尊娑婆
釋迦牟尼佛供養親近佛言便正是十法何等 增減惡心
悲心眾生之類 常平供養心無有 種種皆是一乘三惡道
諸菩薩如來五濁 有想梵天以此十法世界菩薩 白佛大利不生如是眾生佛言
善男子所以者何國中 淨修梵行不如無瞋 二簡淨土
穢土善因報人 淨土十善何故 荊溪同事
對於願行使 不同人天 相對有餘文中
解方便通惑猶在 有餘生死一分三界果報 三反四方
便入滅二乘因緣初地 第十無後金剛心料簡三界 釋義果報即是華藏華嚴
蓮華世界海即此無漏業者 二邊無漏 異名異名果報名實
無障礙故此應知因果二法 得名文中無障礙 實相名字觀行相似
色心無障礙 無礙得無因果無障礙
全色心性融通 色心不二 色心無礙依正荊溪因時
不可以一異故云 無礙無礙名下廣大 重重
別教廣明 體相用因果無明惑
荊溪初地 一同一者十方同體二者 同體十方故云一切十方
故云一切即一一切 一切即一 一心一心能所
理事交融依正第二 五更五下以為三法一體三果細分有相
滿 成就正報而已第五依報 住處依正具足滿莊嚴
有相有用三五屬相正報依報二利他用自利 何以依正
一往便滿 初地還是初地地前 因果即此名為滿
別名故云三賢 其實聖位寂光釋義 示寂名義
三品寂光上品寂光果報二簡即是荊溪 不同明體
故云涅槃經 所以無明 無明不思議
結成 依正不二荊溪 教門以此
成佛豈不無身 一心具足思量
金剛引證天親 唯識天親 無有莊嚴國土諸佛唯有真實智
通達則是修習無分別智通達唯識 如是淨土唯識 菩薩取得淨土第一
明淨自生淨土 真實第一義淨土莊嚴莊嚴 莊嚴一者形相即是淨土水鳥
莊嚴二者法性即是正智 真如無漏功德無有形相莊嚴 莊嚴莊嚴莊嚴莊嚴
心淨心淨 究竟
如下四句經文次第 四土同居界內具縛未見真理 散善菩薩方便
有餘二乘 菩薩界內惑盡皆調伏三界 有餘三句果報
無明惑入佛四句寂光 根塵三諦具足如來是故 寂光宛然相似
名目解釋 同居通名四句四句四土對法
顯教荊溪釋義 何在顯露中法二乘 解答生土
一音荊溪密教一音 不定法華 經文。
其事小解 正理 二乘
不妨不妨顯密利物故云無礙 對華四土 佛土二十七
一往四教 四土故云措意措置四教
止觀 同居方便寂光 同居方便寂光
對機增減不同致使 差別四土優劣多少名為 優劣名為方便
何須通教二義大乘 調斷惑聲聞 方等彈斥方等
法華方便通教方等 若爾何須 寂光何須
究竟名下等覺妙覺 十地名下等覺妙覺如下 三明佛國
十七 十七直心 淨土乃至十善菩薩淨土十二
十三 淨土直心發行乃至 心淨一切功德
正因荊溪故知直心乃至 十善正因二種自利 正當相成
隨機不同利物因由菩薩行 中分自行利物依正
四教四土荊溪故知自行 故云正因四佛
四土所以使 寂光法身子細一往四教 四土同居
四方便三果子細 荊溪四教對於四土不無何者對於同居
有餘多少 不便增減止觀即是同居有餘
荊溪同居有餘 下文增減下文有餘 乃至別圓
別教有餘界內 見思別圓眾生來生 有餘別圓
報失別教唯一三十 虛空眾生七方便不見國土故云無有增減
荊溪法華經壽量 所以過去未來 淨土眾生四見不同
寂光 不同 荊溪可見
寂光寂光無相不可 約同輕重約同 有餘乃至第十寂光下文
正解 問答總有三重四句分別 不可即是寂光對於
有餘同居同居而立四句以此 實質同異有無對於四句
無障礙寂光對於 以為四句寂光 無相是故第二四句有色
初四若爾 初四以前四句 身子安養
梵王五濁同居相比 文中有餘同居 立宗
一種 既有 四句豈但兩句而已別圓菩薩天眼
荊溪應用即此 方便 同居無異一見荊溪
有餘之中別圓三藏二乘通教三乘 三乘有餘所見
便同居土共有餘一見 別圓便別圓所見 意生楞伽經通名意生山家
釋義作意名為意生楞伽 本願故知 作意第四別名無常
意生三昧樂意成身正受 地心不動自性成身地中入佛自性種類
俱生作意成身證法 通教法華 在前三教釋義今文
羅漢意生即此 通教菩薩故知二乘菩薩 三乘三藏菩薩同人
楞伽自性初文入空 種類俱生證法
佛種未必自證接入 十住已去接入十行證法 迴向並非證道意生
荊溪有餘一見 有餘同居各各得名
何必有餘 第四意生通教 菩薩不得利根以此菩薩
通惑二乘是故 三乘第一義諦此等 故且同居
不得明言無漏相同 荊溪別圓心論未見 真諦同一
因陀羅寂光 問答 往生
大品大品第二舍利弗白佛 世尊菩薩摩訶薩般若波羅密如是 相應從何來生此間從此
何處舍利弗菩薩他方佛國 來生此間兜率來生此間人道 此間從此
來生彼此相望得名 荊溪同居相望有餘 同居
若爾娑婆何以 不可來生上品 法華
清淨業報害處 常寂光上品義通 無實不立屬實
上品善逝如來不無 染淨
穢土九品九品 上下一生 一生三品一生初果
人天故云二果三品 一來果以下三品一生一往來者一往天上一來人間
不來九品一品 一種欲界來者 未盡見地薄地一來離欲不來
上二界別教十住斷見 十住 可知五品見思三界三教
藏教故云三果可知 方便來者菩薩 方便無明化眾生
未能任運使淨土 生人荊溪具有諸天 須彌一切虛空荊溪
無量壽經有餘 十行圓信後心荊溪別教
同生有餘正意 十行圓信後心 但是引證
釋義 別名荊溪意生 聖典經文
三昧正受通教 自性十行圓教 無明所以別教自性
不見不見諸法自性 通名真修別圓 真修無明
初三正受通教入空 別圓荊溪義通 楞伽意生
十地何故勝鬘通人 前生方便楞伽十地 十地故此
故云從容 意生若爾何故 真修作意既是真修意生
為何荊溪別教 一者但是故云意生
即如 即是二乘意生異質一見 即是別教菩薩楞伽經
菩薩 三果寂光 無生
寂滅一生仁王經寂滅忍唯有 上品妙覺 通論
得無生忍等覺中品 佛性往生寂光故云 而言寂光妙覺
無明惑變易生死四下同居有餘問荊 見思見思見思捨身
二簡寂光不生 受生上文常寂光往來不合
中意重顯 二簡荊溪 是故果報
即是故云不生上品 無生不生果報 有果不生究竟寂光
果報而言不生 不復荊溪 名作不生不常常言
反義中意 異義何者釋出 異義究竟不生
聖位即是不常不生四十一 真理不生不生無明名為不常一分名為可見說教
染淨漸教本願荊溪上品淨土不須
不得 羅漢 有餘利鈍往生
二乘三教菩薩 菩薩二乘 別圓利鈍菩薩菩薩
二乘別圓如來 說教多少法華荊溪一者 一切開權二者二乘法華
是故別教但是三果寂光寂光法身毘盧
即此名為說法復次應知 法身即是法身釋迦 牟尼毘盧遮那故云
義通荊溪 有果苦集苦集四諦果報中分寂光
寂光說法兩下荊溪可知有餘同居寂光 有餘無量一實
有餘一實有餘寂光說法可見同居 漸減可見同一
四土不明觀心 明心 心性空寂荊溪心性
寂光一諦 四諦故云顛倒通明 觀法無明所生
以此三觀 故此六界三惡故云 眾生眾生
十界善惡事造十界 善惡一念 理具三千心性不動
方名 成事故云因緣善惡 同居三觀可見
因而事故因果 故云因而因果始終無礙
引證佛言豈不觀心 釋經解釋序分 不思議
三千界 三千界正說標示 室外二寶
小乘無常 玄旨荊溪 一品文義宛然
正說玄旨二次三品結業 同居荊溪 二種眾生來生荊溪方便品
有為故作方便品 二教二教來生弟子品 三教三教來生三教
來生二教菩薩品一種 實教界外 果報無明寂光
無明住所 等覺最後 無明故云寂光四土區分寂光
室內佛國依報自在依正唯心三千 心性須彌大海依報
故云天女荊溪 寂光十二佛道品
淨名淨土 不得不因人三通 荊溪未解佛國
菩薩淨土眾生來生淨土 三通流通品目 正解品名正解通名
別名釋疑釋疑疑難 不下若爾
荊溪若爾何以不同大品經 題名荊溪金光明 同品
阿難制品 結集二者 譯人仲尼
言教齊魯不同 小二禮經各別東西華梵 譯人命題不足
自制如法藥王唱言 藥王菩薩本事結集妙音集經妙音來往經文
並非譯人 大品經結集三品羅什 九十大經無序最初
壽命南朝泥洹 壽命以為純陀哀歎長壽 如來以為譯人
來意 略釋
三義不知高位 弟子荊溪寶積神智高明 化佛化佛亦復因果難測
配對經文。料簡 眾經一者二者 一者次序不可
正宗般若譯人 二簡不同 應作應作
次序 二義次序 共用次序題字
引證次序三義 豈可字書故云爾雅應作
郭璞東西 內外佛學以次 隨便
二眾二序名義 別名有別荊溪 維摩不思議不思議
如是我聞 無行何須三事 一切經如法
疏記料簡滅後問答便 能詮便
其事復次問答前後 語者 付囑結集宣唱
佛說前後 正說發起 付囑若爾佛世
其事文理阿難三觀觀心 通觀即是通觀
故此二序正說因此觀心不論成就一切法因果
觀心即是 究竟入道初心 在此前後
通觀觀心如何 二序便不可 心觀西方
觀行自心如是弘經
一家一者 止觀直觀 三諦差別觀心
二種法相事相三諦淨心名為三分 菴園
歸一二種 後學至此留意一家極其 得宜
文義文成分明正入經文序分分科 解釋
標示大旨入佛相者事證 入道大論 論文親屬愛結阿難佛堂
三果愛結 梵音 如意左傳訪問
道力內觀真空故云 故知 釋經初六
結集阿難登高形相 釋尊他方阿難成佛 故云
不信不如 如是相者 百論法華疏記第一
法治自恃王種車匿釋種 戒經華梵處處解脫 別解脫正義
非時食世界第一義 第一義云何真解脫 大論
暫時時下大師釋論 戒律聖人治天下 禮樂 ()
貉子戒律釋氏 禮樂圓頂不亦之謂 釋念修道
離念念處出世出世 在生受生四禪生色 無色念處界內
別圓界外大小小乘念處大乘 二明大小通有大有念處
觀念得道念處五陰 五陰可觀色陰 識陰行陰三教
大乘三教念處不須 大乘涅槃遺囑滅後比丘 念處一切大小嗚呼不知
名義大乘 念處如是 大小融通不出滿半字滿字
如來以此大小乘涅槃經 入涅槃 佛性滿滿
大小涅槃 見性念處該攝至道 大小滿不出念處不依慈父
名為不孝一家止觀 一如 如是
如下因緣三觀第三何以能詮
何以佛國入心 止觀經合 修證依止
一切大教行門四種三昧 不可觀心便不須止觀一家 章疏行門如法安樂
光明觀門 安於特指止觀
後生可畏法華 下去釋經
得意因緣荊溪自此序文 標名法華可見 中指使可知今文
世界如是為人大論 古來第一義現世 正理燒煮不亦釋子或然
外道大論法愛他人 持戒行人地獄學者 正解標本
隨機辨理故云 四不可說 故云法眼淨初果
空無無我寂滅無量義般若 假名荊溪歷劫假名經部借用
菩薩見佛知見三佛 四教名為佛法 五味釋疑三觀
正解標示華嚴引證佛心 即真 生佛真妄一如是故
佛心水觀可知 不二門三千同在心地佛心三千 一塵心經佛心三千
三觀外境 如理三觀何不釋疑六即分別
是故理具不疑無趣無上自大六即 一家增上
文字上人 名字華嚴譬如貧窮終日
修行多聞如是親承標示一總正解正解 學無學
無學第四阿難侍者學人 無學隨俗 無我真實無怪聖人
耳根 四緣三空作意文中 和合兼之
緣生名數釋疑 前後釋疑之前 婆羅六十佛身
廣說法門阿難文殊 於是大經 集經展轉
舍利弗問經定力 展轉覺者 三昧故云
願力佛法報恩 第六侍者 不受三不諸比丘
第四大經阿難 出入報恩故云涅槃 復次波羅奈最初
契經藏滅後阿難結集 最初那提毘尼藏滅後結集 毘舍離獼猴池最初 阿毘曇
滅後五百羅漢結集相續解脫 故且集法名為故知論藏不獨滅後若爾三藏佛說故知
論藏聞義約法大小 小乘 不共荊溪據此
大乘經論證正法 多種小乘阿難能持大小 多種不可小乘
他人引文 四教阿難任持大乘 不共別圓中道
阿含典藏 二教理實二我 解義
第五犢子佛法外道聰明 舍利弗毘曇自制四句 第五四句外道即是
中有中有三世 無為法四句第五不可說三部外人犢子
外道別教荊溪 無諸我等正意 故云自在善於知見利他
種智知法眼見無罣礙 非有虛妄顯現依止 依他性無所有非有非有
六識緣緣虛妄生住滅 變異明了顯現顯現他性 言依譬如無所有
非有變異顯現非有 顯現事故中道佛性 涅槃即是如來藏一切眾生
佛性即是無我中有 權實釋疑荊溪
四教世俗自在 不二中意三教隨情 自在別教地前不二
後心不得自在圓教 即是聞者所聞法界使 二明
釋義 生生大生俱舍生生 一有四相四相大相
以此一切法有為生生生生大生三相
能者一有相大大相 大相三大 俱起一本故云三大
三藏實有大小 荊溪生生不斷生生 世俗去行
世諦止觀 無明世諦聞持 能持得道種智四教四門荊溪
通教別教聞者 今文互通 可通經本
大經次第 以至亦復如是大經不生 生生生生不生不生是故
義通何以通教 聞者色即是空作別聞者 聞者種樹二義
正解二邊 故云 不了
相違 自在是故相似 相似究竟究竟
如法相似聞法 引證妙理 如是多聞
知者四下 荊溪大論應名 流布合一無何
若爾 明法定性荊溪應有
荊溪一者方便 便實則二者不信 不信不信逗機
佛法正義不信不信三藏教假實不同 不無三教是故
不可雖然不可一意 權實佛法無我 方便三藏
一實相對不一一向無我 有無無非佛法三觀 來意處所毘耶離一總
解釋真空三科 真空隨俗
第二佛法法實陰界 何以一時一時 一時不通
釋義釋義 一期佛國 囑累一期荊溪梵網經
有序春分四月佛法三時 四月得道一剎那 不出聞法見諦
剎那一時 善人即是多時荊溪不同一剎那有漏時節
世間三門亦復如是 三門第四 聞經為重
荊溪實法 顛倒入空分別大乘第五能變
十一即是十一種子十一 一身二身三受 正受言說
此等言說熏習種子差別 我見熏習種子十一善惡道生 有分熏習種子身識
染污識受者 外界正受六識生死相續 不斷眾生果報無始以來三世
相續不斷乃至 阿僧祇眾生果報多少 四界六界十八界
器世界眾生所居 人天惡道有無差別一切 言說見聞覺知多種因此有無
言說言說互相顯示 言說一切言說十一分別 虛妄荊溪分別
辨識世事別教攝論不明 小乘故此世數屬於 加以分別別教一時
即是即是一時一切 長短唯心荊溪 剎那三世具足一劫
華嚴十一第二十佛子 一切諸佛巧妙方便第六方便 諸佛一時分別一切不捨
生平正法一切 乃至非時時而無量轉法輪 暫息一切諸佛巧妙方便疏通
第六一時理事融通 三觀三觀四教

維摩經略疏垂裕記卷第一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 38 No. 1779 維摩經略疏垂裕記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資料庫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大正藏編輯
【原始資料】鎮國大德提供北美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資料庫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網站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

Glossary and Other Vocabul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