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i Mo Jing Yi Shu 維摩經義疏
Scroll 5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維摩經義疏卷第五胡吉藏撰
觀眾生品第七
[0965a06] 大明經意。凡有二門。一者能化。二者所化。不 思議品。辨能化教門。觀眾生品。次明所化。又 不思議品。多明推慧。故有無方妙用。觀眾
生品。多明實慧。謂眾生畢竟空。二智是經之 大宗。故諸品盛談斯法。又上問疾品云。從癡 有愛。則我病生。此明能化所化義之根本也。
若不識眾生。則不識眾生病。若不識眾生病。 亦未達菩薩病。是故須善識眾生。則具了二 義。釋曳前品意也。所言觀眾生者。觀是達
生之名。五陰之法。名為眾也。會以成人。故 云生也。又眾處受生。名為眾生。但釋眾生。有 內外之異。外道謂實有眾生。凡有四說。僧佉
云。眾生與陰一。衛世師言。眾生與陰異。勒沙 婆言。眾生與陰。亦一亦異。若提子言。眾生與 陰。非一非異。一佛法內學。凡有三師。犢子
部言。實有眾生。薩婆多部。明無眾生。訶梨所 辨。世諦故有。真諦則無。而成實論師。用訶梨 義。次有三說。如招提寺談公等。明眾生有
體有用有名。如開善智藏云。眾生無體。但有 名用。光宅法雲師云。無體無用。唯有假名。今 此品。觀眾生。並巽此義。可同犢子實有。亦
異薩婆多都無。具如文說。故以目品。品開二 章。第一淨名與文殊。論於眾生。第二天女與 身子。次論眾生。初文有兩。第一明化他行。次
明自行。化他行內。前觀眾生。次明四等。初文。 前問。次答。爾時文殊師利問維摩詰言菩薩 云何觀於眾生。文殊所以問者。上不思議無
方妙用。蓋是化眾生之法。聽者。謂有眾生之 可化。是故今明。若實有眾生。則不思議事不 成。而眾生亦不可化。今欲成能化所化。故問
觀眾生。維摩詰言譬如幻師見所幻人菩薩 觀眾生為若此。第二淨名答也。眾生有二種。 若外道。橫計。則如十三入乃至無烟之火。畢
竟無此眾生。二者因緣假名眾生。非真實有。 雖有非有。非有而有。故舉幻師觀幻之譬。如 幻有非有。非有而有色。問。亦得觀假名眾
生。如十三入畢竟空耶。答。假名雖有。而畢竟 非有。非有義邊。亦得以此為喻。然眾生。雖畢 竟非有。宛然而有。十三入喻。則不得類然。故
非全譬也。此品。觀眾生。既如幻。上不思議。 乃至菩薩之疾。並皆如幻。如智者見水中月 如鏡中見其面像如熱時炎如呼聲嚮如空
中雲如水聚沫如水上泡如芭蕉堅如電久住 如第五大如第六陰如第七情如十三入如十 九界菩薩觀眾生為若此。如鏡內像。不自不
他。非無因有。若是自有。應不待鏡。若從他有。 則不藉面生。如其無因。則不假鏡面。若謂都 無。而宛然有像。眾生之相。類於此也。如無色
界色如燋穀芽如須陀洹身見如阿那含入胎 如阿羅漢三毒如得忍菩薩貪恚毀禁如佛煩 惱習如盲者見色如入滅定出入息如空中 鳥跡如石女兒如化人煩惱如夢所見已寤如
滅度者受身如無烟之火菩薩觀眾生為若 此。此等諸譬。皆是一類明空。但滯有者多。故 備舉之耳。如無色界色者。大乘。無色界有色。
而言無色者。借小乘義為喻。又大乘。明上界 無有麁色。借無麁為喻。故言無色耳。依毘曇 義。如那含入胎者。那含雖有暫退。必無經生。
故無入欲界胎也。如得忍菩薩貪恚毀禁者。 貪惠毀禁。益是麁重煩惱。智度論云。菩薩 得無生忍。煩惱清淨。唯有餘習。令借無正
使為喻也。如入滅定出入息者。心馳動於內。 息出入于外。心想既滅故。息無出入也。文殊 師利言若菩薩作是觀者云何行慈。此第二
次明四等。前觀眾生空。即是智慧。今明四等。 所謂功德。又上是波若。今明大悲。即空悲二 道。大品云。菩薩住二法。魔不能壞。一知諸法
空。二不捨眾生也。就明四等。即為四段。今前 辨慈。初問。次答。問意云。慈本與眾生樂。若 無眾生。慈心何所緣也。又既無眾生。亦無菩
薩。若無菩薩。誰行大慈。維摩詰言菩薩作是 觀已自念我當為眾生說如斯法是即真實慈 也。此第二答也。眾生雖無所有。而於眾生非
有謂有。今欲為非有。謂有眾生。說有無所有。 故言我當為眾生說如斯法。以說有無所有。 令眾生悟於實相。便得實樂。名真慈也。又無
生實觀。名為實觀。從實觀而起慈。名真實慈。 觀之與慈。更無二體。即照義為觀。與樂為慈。 觀雖鑒而無照。慈與樂而無緣。又凡夫二乘。
有所得慈。但是假想。不能實與物樂。非真實 慈。大慈實能與眾生樂。名真實慈。行寂滅慈 無所生故。慈有三種。一眾生緣。二者法緣。三
曰無緣。但此三緣。經論多種。涅槃經云。緣於 眾生。欲與其樂。為眾生緣。緣於五欲樂具之 法。欲與眾生。名為法緣。緣於如來。稱為無緣。
問。前二可解。既緣如來即是有緣。何名無緣。 答。經自釋之。慈者多緣貧窮眾生。如來大師。 永離貧窮。受第一樂。若緣眾生。則不緣佛。故
名無緣。此簡異眾生緣也。經云。法亦如是。此 簡異法緣。法緣者。欲與眾生樂。不欲與佛。是 故不緣佛。亦名無緣。以緣佛無生法二緣。故
名無緣。問。若爾何須緣佛。答。欲以佛樂與諸 眾生。是故緣佛。問。上明法緣。已辨與樂。今 何故復說。答。上與五欲世間樂耳。是故經文。
緣於財物。今與佛出世樂也。問。既其緣佛。佛 則是人。應屬眾生緣。答。為欲簡異所化眾生 緣。問。若爾既與佛樂。樂即是法。應名法緣。
答。為欲簡異世間法故。不名法緣。次智度論 明三緣者。見有眾生起慈。名眾生緣。不見眾 生。但有五陰法而起慈者。名為法緣。不見
眾生。亦不見法。而興慈者。名曰無緣。初是凡 夫慈。次是二乘慈。後是菩薩。亦是下中上淺 深三品。此之三品。亦得與三品樂。初與人法
樂。次與無我樂。後與無量樂。今文云寂滅 慈者。即無緣慈也。諸法寂滅。本自無生。因此 起慈。名寂滅慈。雖復起慈。而實無所起。故云
無所生也。行不熱慈無煩惱故。此章明慈攝 一切德。故緣眾德以嘆於慈。慈體清涼。無 煩惱熱。故名不熱慈。行等之慈等三世故。等
救三世。名等之慈。實無三世可救。復是等三 世也。行無諍慈無所起故。彼我皆空故。諍訟 不起。行不二慈內外不合故。內慈外緣。俱空
無所合也。行不壞慈畢竟盡故。無緣真慈。即 無生觀。故不可壞。生法二緣。畢竟永盡。無物 能壞行堅固慈心無毀故。上明外緣不能壞。
此明內心不可毀。行清淨慈諸法性淨故。真 慈無相。與法性同淨。行無邊慈如虛空故。無 心於覆。而無所不覆。行阿羅漢慈破結賊故。
阿羅漢。此言破結賊。慈能破結。慈名羅漢。 行菩薩慈安眾生故。菩薩之稱。由安眾生。慈 安眾生。可名菩薩。行如來慈得如相故。如來
之稱。由得如相。慈順如相。可名如來。行佛之 慈覺眾生故。自覺覺他。謂之佛也。慈既自悟。 又能覺彼。可名為佛。行自然慈無因得故。涅
槃經云。因世諦慈。得第一義慈。無有因緣。此 以下品慈為世諦。上品慈為第一義。因修下 品慈。得上品慈。故有因也。得上品慈覺。不
復假因。方成慈觀。而慈心自然。任運成就。名 無因得也。有人言。生法二緣。皆是因緣。和合 之法。緣此而生慈。名為有因。第一義。有佛無
佛。法相常住。無因。緣此而生慈。名為無因。 什公云。無因即自然。自然即無師義。真慈無 師而得。名自然慈。行菩提慈等一味故。唯佛
菩提。能解一切法平等一味。分無所得心生 慈故。同於菩提也。行無等慈斷諸愛故。凡夫 有愛結生慈。則可與等。愛斷行慈者。無能等
也。行大慈悲導以大乘故。濟彼苦難。導以 大乘。大悲之能也。今慈欲與樂。亦導以大乘。 故名大悲。行無厭慈觀空無我故。疲厭之情。
生乎存我。以空無我心。而起慈者。則無疲厭。 行法施慈無悋惜故。此約六度。以嘆於慈。 得真慈者。能施於法。故慈名法施。行持戒慈
化毀禁故。得真慈者。必不起惡。兼化毀禁。故 慈名持戒。行忍辱慈護彼我故。得真慈者。內 不自累。外不傷物。故言護彼我故。行精進
慈荷負眾生故行禪定慈不受味故行智慧慈 無不知時故。行未滿求果。名不知時。行方便 慈一切示現故行無隱慈直心清淨故。其心
質直。有罪必悔。不隱其過。名無隱慈。行深心 慈無雜行故。慈心未深。猶有雜行。行慈既深。 無復雜行。行無誑慈不虛假故行安樂慈令
得佛樂故菩薩之慈為若此也。自上已來。明 真慈體。具一切德。故有諸名。今總結之。示大 眾也。文殊師利又問何謂為悲。此第二次釋
悲義。前問。後答。答曰菩薩所作功德皆與一 切眾生共之。唯一正觀。說為四等。但解慈悲 不同。有文云。拔苦為悲。與樂為慈。涅槃經
云。除無利益拔苦為慈。與利益為悲。此文明 利他行體為慈。利他用為悲。所以然者。非善 法無以濟物苦故。以菩薩功德。及功德果報。
悉與苦惱眾生何謂為喜答曰有所饒益歡喜 無悔。釋喜不同。餘經云。慶他得樂為喜。智度 論云。入於善觀。見一切皆喜。此文明慈悲既
以益之。唯喜無悔何謂為捨答曰所作福祐 無所希望。經說捨義不同。智度論云。但起前 三行。於物無益。故捨前三心。更起後苦與
樂之行。故名為捨。又云見眾生脫苦得樂。不 復憂念放捨。故名為捨。又云大悲苦行。憂以 之生。慈喜樂行。喜以之生。憂喜既生。憎愛便
起。是以行者捨於苦樂。行平等觀。無復愛憎。 故名為捨。此文所明。菩薩既具修三行。復恐 持三行。欲求果報故。令明現世不求恩名。
未來不求果報。捨此二事。故名為捨。文殊師 利又問生死有畏菩薩當何所依。上辨化他。 此第二章。明於自行。又上辨深行菩薩。今明
淺行之人。就文為二。初明漸捨行。次明兩 捨行。問意云。菩薩既行實四等者。必入生死。 生死諸惠離。甚可怖畏。大士。未離結業之
身。何所依憑。能久處生死。不以為畏。維摩詰 言菩薩於生死畏中當依如來功德之力。答 意明。如來功德深妙。念斯功德。怖畏自除。又
行四等者。必欲濟於生死。故入生死。若起斯 行。則終成佛果。以利重推。欲求大果。豈畏 小苦。文殊師利又問菩薩欲依如來功德之
力當於何依住。雖知依佛功德。未達標心有 在。故次問住。答曰菩薩欲依如來功德力者 當住度脫一切眾生。入生死者。必住度脫眾
生也。既建於大心。故無於小畏。前明上所憑。 今明下所濟。又問欲度一切眾生當何所除。 既云度脫。必有所度。有所脫。故問所除。若曰
欲度眾生除其煩惱。雖有煩惱業苦。而煩惱 為本。故偏說除之。又問欲除煩惱當何所行。 眾生既有煩惱。當起何行。能得除之。答曰當
行正念。是除煩惱術。得此術故。能除自他煩 惱。所以然者。眾惑由邪想而生。正念藉至理 而發。是以正念能除煩惱。又問云何行於正
念答曰當行不生不滅又問何法不生何法不 滅答曰不善不生善法不滅。不生不滅有三。 一就善論不生不滅。了達善根本無生滅。二
者不善亦爾。三者互論。既行正念。則是詣理 之初。故制惡而就善。所以不善法不生善法 不滅。又問善不善孰為本。此下第二。次明兩
捨行。初問有意。既知善之可生。惡之可滅。將 兩捨以求宗。故逆尋其本也。答曰身為本。由 五陰身。起善不善。故為善不善本。又問身孰
為本答曰欲貪為本。由前世貪愛。是故受身。 雖具藉眾結。問業潤生。愛為其主。故偏說 欲貪。又問欲貪孰為本答曰虛妄分別為本。
法無定相。由虛妄分別。謂是善是惡。美惡 既形。欲貪便生。又問虛妄分別孰為本答曰 顛倒想為本。法本非有。倒想為有。既以為有。
然後明其美惡。此則惑心內轉為倒。然後妄 分別外事也。又問顛倒想孰為本答曰無住 為本。非有謂有。名為顛倒。故非有謂有本。
非有即是無往。又問無住孰為本答曰無住 則無本。非有謂有故。非有為有本。而非有是 無。所有。是故無本。問。有由於無。無為有本。
無由能有。何故無本。答。有無相由。得之為 本。但今示有。有差別故有本。無無異相。故無 無有本。問。由非有非無故有有無。此則無
益有本。何無本。答。今文既稱無往。則絕四 句。妄百非。言斷慮窮。即是諸法實體。為一 切法本。而此實相。更無有本。問既絕四句。何
故稱無住耶。答。不知何以目之。強名無住。對 有法有本。亦強名無本。以理言之。不可說無 與不無。亦不可言其本與無本。文殊師利從
無住本立一切法。由無住故想倒。想倒故分 別。分別故貪欲。貪欲故有身。既已有身。則善 惡並陳。善惡既陳。則萬法斯起。若了達其本。
則眾未可除。時維摩詰室有一天女。此第二 章。天女與身子。次論眾生。此章來意有五。一 者自上已來。正明眾行。今辨行成。故有無
方妙用。即天女是也。二者成上觀眾生空故。 爾天形談無男女法。三者從方便品。至於前 章。唯顯淨名神通智慧之正宗。今次顯八未
曾有室之依果也。四欲助淨名。讚揚大道。貶 柱聲聞。令時眾棄小崇大故色。五者。上來 顯淨名自身。住不思議。今欲顯其眷屬住不
思議。就文為三。初現身散華。發起論端。二正 與身子。交言端義。三論義既竟。拂天女迹。 什公云。天女是居士宅神。隨有宅必有神。宅
有精麁。神有優劣。今八未曾有室故。以法身 菩薩為神。而名為天者。外國貴重神故。名為 天也。見諸大人聞所說法便現其身即以天
華散諸菩薩大弟子上。然至人。隱顯有由。上 為室空故隱。今為論道故顯。行藏必利物也。 散華二義。一為重法敬人。敬申供養。二惠
發起論端。故散天華。淨名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