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Si Fen Biqiu Jie Ben Shu 四分比丘戒本疏

Scroll 1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四分比丘戒本疏
鎮國道場沙門定賓

[0463a21] 玄宗外流 三千戒香有空
兩邊理事真詮一實五乘為首 歸依妙覺
無得四分 比丘戒四分藏教 比丘行者學而成名
六根本則 多端要門十利 雪山甘泉是故四分比丘戒
(萬一十九) 。

[0463b05] 釋經四門分別第一第二 第三傳譯根由第四 教門雖則無量
一者三學戒學居首 建立定慧瑜伽論三學建立 最勝遺教經因此
禪定苦智如是 法堂七覺意莊嚴禁戒賢聖所行 二者七聖財居第二者
出家禁戒 聞法施用莊嚴復次 以此引發
名為慚愧七聖財 善法水火 聞慧
二相開合不同 戒學不立無依七財 是故學戒
功德第二四門分別 三藏四宗不同第一所為通論戒經
僧尼三乘人天 感人天樂是故持戒二道天上 人中破戒二道地獄畜生三乘
戒學滿足定慧大乘三聚律儀 華嚴無上菩提應當具足 淨戒具足淨戒一切如來讚歎
涅槃經菩薩護持突吉羅 五乘緣起說戒 揵度爾時世尊閑靜思惟
諸比丘結戒波羅提木叉中有信心 受戒比丘不能云何學戒 寧可諸比丘一處波羅提木叉
爾時世尊以此諸比丘 半月和合第二 二義一者見佛
戒經涅槃淨行說戒 (戒本) 。善說毘尼 (大調伏藏) 。般涅槃
則是大師二者 因之斷惑戒經七佛世尊滅除 使戒經解脫涅槃
滅盡大仙聖賢稱譽弟子 所行入寂涅槃二者 一者識相護持四棄
二者得勝利樂 智慧便第一 第二十具戒士夫十功德勝利
一者觀察清淨便得無無悔 安安 如實如實
證得解脫自知無餘 二者臨終善趣無悔 妙善稱譽
安遠一切身心五者 諸天保護凶暴 惡友保護魍魎
鬼神便保護艱難 獲得種種利養國王大臣恭敬尊重 所願剎帝利婆羅門大族
四天王天乃至他化自在天所願四靜慮現法樂住 無色究竟涅槃
文中名譽利養第三第九生天 第二第十第一第一 勝利不論十利
第三三藏 三乘之中三乘以律 三聚第四不同
律藏不同法華涅槃 之中是故善說 善說善說
不善毘奈耶調伏世親攝論第一卷云調調 制伏除滅惡行
瑜伽八十一契經二種 二義如是二種 一切所知境界經文
僧祇名為上代相承四分名為 一一
二義佛語 自行波羅 波羅夷合為十三僧殘
十七僧殘合為第二三大三十 提及九十合一二十 三十提及一百七十八 二百八戒僧尼總計三百二十八第三
四大波羅提提比丘尼波羅 提提合為第四五大眾學 眾學亦或七滅諍合為第五 總計二百五十戒七滅諍
三百四十一三百四十八 正宗其二不定未有第三傳譯
漢明帝永平十年迦葉摩騰遊化 出家剃髮 五戒漢靈帝一百不滿不得
受具靈帝北天竺沙門 領口誦戒 曹魏嘉平
受具受戒漢末魏初 天竺受戒文帝師子 法相姚興
初三殿 大會證驗 法師西國北天竺 羅漢羅漢且住
彌勒於是入定昇天 彌勒僧尼 以為證驗羅漢轉授智嚴智嚴
迦毘羅至此文帝殿先有太史佛法一月智嚴 證驗還滅姚秦
三藏耶舍四分并重 加以歸敬晉國沙門 秦國並重至元
律師刪改歸敬世法 律師一本歸敬 歸敬使
諷誦 傳譯第四 三分審察三結
中分偈讚 和合偈讚十二分之 之一傳真
損益四有 傳真三寶可敬 文言稽首諸佛比丘僧
毘尼法令正法久住傳真 稽首俱舍稽首故稱 即是諸佛法僧三寶
嘉瑞正法成實論 三寶吉祥故我毘尼 即是調伏無性攝論第七卷云
一切善能大涅槃滅除生死 戒經正治惡行涅槃毘尼 正法久住正法半月
宣傳教法得證證法 分為 引證
初文戒經貴德無涯 明了第三羯磨功德
七聖財二戒 開發故云 和合
不來與欲故云第二 略舉及第 故云四棄 () 。僧殘 ()
捨墮 () 。作法 是故第三引證
過現七佛毘婆尸毘舍浮 那含牟尼迦葉釋迦文七佛如下經文。釋迦
正宗異事故云 善說 聽者聽法和合
損益分為 最勝便 決定便
顯得 破戒憂懼明喻 約法
皆是 最勝就中分別欲界人天名勝 無色名為易解
一偈破戒死者昔時 約法合於禁戒 臨終
恐懼涅槃十一何等 名為破戒去來現諸佛禁戒 破戒決定
聖道加行聖道自體 斷惑決定不可凡夫決定 約法
說戒安安 即是聖道加行 發生身心熱惱聖道
聖道進退約法 破戒煩惱名為即是 寂滅涅槃安樂不能破戒
名為退即是長三初一 半偈
不同約法總合世間 勢力容納 清涼眾聖無量
一切 解脫靜慮無漏名為一切一切戒經 三學初生一者
破戒二者恒沙持戒人身清淨 容納出世間種種功德清涼四者無量半偈
最勝是故如來半月 便煩勞半月半月自下第二和合修文 分為和合
(和合僧集會乃至說戒羯磨) 。同法 ( ) 。 (大德) 。和合即是
羯磨二事前方便云和 一說和合 二門分別一者不同二者
第一十一自然 三大十一善見 加一自然十二通論水界
攝衣庫藏說戒淨地合十 自然本緣說戒 弟子羅漢
清淨便思念說戒皆是 清淨是故 神足說戒法應恭敬
尊重承事恭敬尊重恭敬 不和合一突吉羅僧祇二十 阿那律肉眼
廣說疲勞 隨處羯磨說戒中說爾時 遠路共赴一說戒堂
隨處大界和合結界之前 自然自然古來相承自有 十誦律第二十諸比丘僧坊
聚落僧坊結界爾時幾許佛言 聚落聚落界分僧坊古來 可分聚落結界聚落
知人可分二者 不可分別聚落僧祇第八卷云 菴婆羅菴婆羅
羯磨羯磨相見 古來聚落相見 明知即是聚落之中不知
不可不可分別聚落 阿蘭若處於僧坊結界 諸比丘聚落空處僧坊
佛言古來相傳雜寶藏經 薩婆多薩婆多五百
俱舍五百何須不依善見第十七阿蘭若 盤陀盤陀二十八不同
作法五十八 同意明知聚落之中不可分別 一有自然自然界
作法不得結界 作對善見 自然界自然之內
結界不許 布薩布薩 曲直以為
任情使比丘 僧羯磨分齊結界 界內有緣不來
清淨 所為羯磨後方說戒布薩 四者第一人法
同一結成 緣於二者食法 各別人法
飲食作法各自羯磨 合唱更加羯磨食法
人法同法各別 四者 各別人法
飲食不同作法眾僧 寺中二法不須本意約法
結果同法是故 不解作法四界羯磨 中說犍度。 [-+] 之內必須
說戒犍度布薩比丘 總和大界中說不得隨同當下道外一處
說戒法文大德 比丘時到忍聽 羯磨名為說戒名數
上來大四小一布薩 大界滿自恣自恣 道行自恣自恣說戒
自恣大德如是比丘時到忍聽 如是羯磨名為
滿結戒難受 說戒自恣合為四大 三自合十一界自然界善見
盤陀羅蘭集合十二十二 說戒 淨地庫藏
廣論解法 羯磨其所大四小一 故云和合僧集會第二
戒本 文中解和文具 作法方便瞻波犍度 和合同一住處和合一處
(即是來者) 。羯磨 與欲與欲 (與欲理實清淨) 。現前應得 (清淨 比丘不肯同法不成即是應得
不清不肯同體破法 ) 。三義和合犍度 應和五法應和 法應和合
(布薩羯磨應和即是來者) 。默然 (即是 ) 。與欲 (即是與欲與欲) 。可信
(即是來者 未解法如受戒和上) 。默然 ( 即是後來
差別) 。既是 第一 與欲與欲不來諸比丘
說欲清淨和合 和合 通名來者與欲
和合更加問答即是羯磨 說戒方便說戒問答請教 羯磨說戒不須
作法方便即此以為一種 揵度即是 文明作法方便和合
大戒不來說欲何所作為 答言功德上代相承羯磨 六法 () 。和合 ( 和合)
大戒 (此處受具) 。 不來諸比丘說欲清淨 (說欲應答此處說欲)
和合何所作為功德 隨事且如受戒威儀入眾羯磨
三重問難白四 受戒四法受戒 受戒羯磨中間人往來不定
隨事一一且如 和合何所作為威儀出眾 羯磨入眾一一作准
行事慇懃各各問答相州律師初二法云和合 和合不和
說戒方便七法和合集會大戒 ( 時令說戒師三法合為問答受戒
先行表白和合僧不同羯磨之前不行) 。不來諸比丘說欲清淨
三門分別約法 約法僧羯磨樂欲 有緣
作法羯磨成就結界 必須總集不許清淨說戒 清淨突吉羅
必須我有 我有清淨說戒清淨 說戒作法成就
中說六群比丘與欲清淨 與欲已去 如法與欲清淨自恣
法僧與欲自恣不同僧祇說戒清淨 說戒與欲與欲 法僧
假託與欲妄語眾僧法成第二 一者二者與欲第一說戒唯有
總集不得第四 即是第五僧祇第二十與欲
與欲毘尼與欲犯重三根僧尼當眾
須是清淨比丘三根已去 不得 [-+] 出界 中說不得道行出界二十七
不能所持任持多人 名字相貌相貌 眾多比丘如法僧事與欲清淨二十七
外道戒場 明相第三 [-+] 明相 欲法釋文眾人聞說
戒師不來諸比丘清淨 維那說欲 說欲此處說欲
第五比丘尼請教 半月十德尼寺教誡 說戒羯磨比丘
二三人為其所差人必須清淨 至大十德 日中至大僧寺詞句
大德一心念比丘尼和合比丘 某甲半月半月頂禮大德請教 尼人說戒
尼寺請教尼人聞已禮佛大眾 比丘尼和合
巡行二十曲躬合掌大德慈悲教授自知具有十德 眾僧差遣
黑白月 不得尼寺說戒說戒 中間之內尼寺
法教不及迎逆 無德不受至上 白云無德不堪上座
教授事業明日 不時應報此處教授 尼人說法者雖然上座
聖教如法行道謹慎放逸 明日教令 [*] 上座尼寺使
起立合掌宣教一時 禮佛退還
維那教誡第六 和合何所作為第七說戒 七法說戒前方便第一
和合自下第二同法 羯磨說戒 六和功德
菩薩敬禮說戒 廣說戒本如此文中不得
各各大德一心念白月十五 (黑月 ) 。眾僧說戒比丘某甲清淨 () 。 大德一心念同上
白月不須大德一心念 心念自然作法說戒不同明了
說戒之中三五 說戒十四十五十六

[0468a18] 大德 (乃至) 善思

[0468a18] 自下第三 修文分為聽聞修學初文諦聽聽聞 思念至意聞慧

[0468a21] 自知 (乃至) 安樂

[0468a22] 修學 自心 (有罪必須發露無罪默然) 。
(說戒之前五德說戒戒師有罪無罪 無罪得名如是) 。損益如是
比丘在於乃至其三 五德吉羅 出世間道比丘憶念
出世二種安樂

[0468a29] 大德 (乃至) 如是

[0468b01] 正宗 [-+]
說戒犍度不得說戒 不得不得懺悔不得
懺悔憶持故云如是

[0468b08] 大德 (乃至) 戒經

[0468b08] 自下第二 審察 開發中略名相
二義急要半月 因果波羅夷僧殘偷蘭遮初二方便
有果偷蘭遮用人 提舍 惡作眾學惡作
五聚遠方便吉羅 說戒不安自恣明了 不能一切制戒
三門善趣十利瑜伽論九十九過失十五 是故過失猛利過失 ( 二種具有)
匱乏不喜過失 (宿衣鉢不受匱乏長衣 淨施不喜過失) 。譏嫌過失 () 。
不信先有變異 過失 (二入聚落美食行入白衣) 。諸緣 過失
(販賣營造二房敷具) 。過失 (觸媒 著衣) 。過失 (兩舌)
發起疾病 (過人衣鉢) 。善趣沙門過失 (破僧出血邪定聚故障善趣惡性不受沙門)
十一 過失 () 。十二 不為過失 (沙彌說欲
二法弟子) 。十三不敬 (不行弟子不敬比丘) 。十四
過失 () 。十五 過失 (淨衣 不受受用捨墮)
十五過失 乃至 十五
善趣所以制戒佛教三德契經一者怖畏惡趣持戒契經二者 貧窮布施契經怖畏煩惱
修習契經故知制戒善趣第三招生 十利廣說分為 罪名三結初文
波羅夷半月半月說戒 波羅夷 煩惱瑜伽論名為勝者
自下第二罪名一切 緣成二門分別一者明了 大比丘如來
二者三門細分 三門一境二心三業細分 二種一者二者
一者二者緣成 二種一者方便二者究竟隨一 分別
可知緣中 不須緣成即是
自心四緣一者 女人處男黃門 皆是決心
便究竟二者 三緣一成合為 方便三受究竟
戒名比丘 比丘戒便清眾
便不還 捨戒 不樂梵行捨戒還家出家
出家大戒犯重畢竟 增一阿含僧伽比丘 成道已去捨戒
十誦律捨戒男方得出捨戒醜惡五戒 不捨異名
煩惱戒行持戒 猶在捨戒不能
具有不復 不淨涅槃生死 過重眾苦涅槃標名
畜生死活故云乃至 比丘波羅夷重名 人頭不可比丘
比丘波羅夷不共 羯磨說戒二法不共理實 利養房寺不共
得人涅槃惡趣 第二比丘 犯人村落閑靜
過人三不物主 餘趣即輕差別第一五者黑闇 ( 墮在) 。
(說法財利) 。 (方便) 。不善心 () 。常有 () 。 決定
() 。 (之類) 。 () 。 便 () 。倚託 ()
不與取法律 隨順 偷蘭可知即是
分別人主功力北方 從化有所不成
人主使不問男女差別 佛言 即是義理不暇
四緣道理 即是六方便薩婆 發心步步吉羅
即是多種無暇因此 廣解物主二種細分二者 一者二者守護細分
物主三寶即是大約 人物犯重非人畜生三寶 八門分別二明 三通
(通用) 。 (三寶) 。五受不同 看法
[-+] 如此八門 無暇第六大臣 國法譏呵
第三第六第七第八第三殺人戒 犯人即是
誤殺全無三自 方便究竟人命 人趣酸楚捨命
諸天捨命酸楚犯重 持刀差別自殺 不盡就中持刀
一者病人身命 持刀自殺以此 飲食病人來往
之中一切二者持刀使 某甲以此墮胎一切乃至不生
自殺如是乃至死者總結 方便方便多種不可故云種種即是第四人命
五分律入胎 十九名為四分律 即是入胎
即是命終即是 作人男女差別 緣成即是別境
第二殺心四方便究竟 第三第五命根廣明 阿羅漢非人
無暇別有不須 第六第七可知中略 一者殺戒
作人波羅夷偷蘭遮 非人偷蘭遮非人偷蘭遮非人 偷蘭遮二者第二
第三究竟隨心 四句一者 波羅夷偷蘭
殺戒 三句何以一切總有 輕重相對重犯
隨心差別非人 隨心即是相對二者 相對中有
兩相就此多少 具足別理多少 殺戒第三者
且如殺戒 第三人非人一者方便殺人本起人相非人
前人便是殺人戒 偷蘭遮之後 非人之上應得吉羅殺人 二者非人緣於
非人名人非人乃是非人 非人吉羅非人 殺人全無
第三者殺人從前 第三 第三者第三
一者進趣 即是之後全無
本來發意欲取
第三者不立 理應從前第三 處分不處
殺戒中人 非人相對有情無情 中有人主非人
相對處分不處對等不得 一切極為 第四妄語犯人
所知三慧修慧問世 世間有漏無漏有加無間解脫 所知所知
無勝三自稱言上人他人 妄稱勝法一總勝法 上人入聖智者出世
無漏法勝法世間有漏修慧加行無間名為 我見解脫名為
異時自言妄語之後 異時之中便自首
不同殺人 隱匿詰責 清淨多人詰責
自首之後還有 第五增上慢 增上慢誦說比丘
聖果方知 無德名為邪慢古人無漏 道出有名增上增上慢 即是緣成不假
使成前人一成 證明要是人趣所以 福田人中不信
妄稱法境妄稱勝法第二 一緣證明作人男女 妄稱了知增上慢
不知得道妄稱 細分便是四緣第五 自言六方便了了
相等了了究竟前人領解 妄語自有非人 方便
方便何以大小名為妄語 損益第六 第七自下第三
大德四夷比丘 一一便略釋不得 諸比丘前者共同二義
如是共同二義 古來成果 不同二種一者資助
古人遠方便是飲酒非時食 一切輕重自稱如斯正因
緣生其餘二者正因 加行人名進趣方便 發心
乃至成果成果 剎那懺悔 五分結果罪名
意趣 任運沙彌方便未成 中間受戒受戒前事任運
波羅夷方便二者 不得成果無量 明了
即是即是 細分殺人而言七方便方便人名
方便改為制戒 大比丘後方捨戒即令無依 第二第三並非
而立 可知第二前人 不可第三方便
人名第四 差別 莫不皆是且如進趣
非人本人本人本人 理實 本期上方便故云 有人非情莫不本期
故云非人勞煩第五第六 二三兩句臨時第七息心七方便
方便中有全無且如捨戒全無犯戒 發心捨戒吉羅遠方便
方便偷蘭遮 波羅夷不成 偷蘭遮差別懺悔須知輕重
古人名目差別 便古人義門 律儀正念
防護六根破戒煩惱持有二種止息善策古人名為 作持一向
二法 二種止息 二法
量等誦戒二種 息心即是懈怠不正知或是無明煩惱變異
滿誦戒羯磨 不知不見愚癡波羅夷 無不
第二 罪名三結戒律總有
情色非情內外 逆順動身 夢中一者
惡夢二者諸天三心思惟 明相夢中五分律吉羅善見比丘心想方便
僧殘 開先方便第二 吉羅
身分善見 第五女人母女姊妹
在家出家 第三染污心對於 婬欲僧殘淨心
女人命終 不同五分律女人比丘染心 第四供養假託佛法
便犯重僧殘第五 生死正念使皆是
第六過量處分僧殘僧殘 犯人
三結第二 作法自從施主
施主施主 無有若一眾多 為己作准五分
除外合當 比丘指示處所 房主房地無妨
遣使房主使 無妨妨礙僧事乃至不容 師子
比丘指示處所難處無妨 僧正羯磨處分比丘 乃至過量作者 營事羅漢退凡愚
不慎道長 僧事住處 所以第七不處
第二大房施主 大作為己四教
可知既已 何不便 是故過量無量
相違作法不便第八 重罪比丘戒犯人 恚所覆過人
比丘 波羅夷縱使 三根名為波羅夷
不清不見不疑波羅夷便 見聞疑波羅夷僧伽 不能
十三僧殘 十三 三根見聞疑
親眼名曰 人見 他人名聞一者
疑心比丘女人 疑犯二者音聲 疑心
二種他人 三根三根內心 見聞疑稱心
清淨異時自言
清淨 事實 故作比丘第九
重罪比丘戒犯人 善見第十 是非
何以 事相是故中說 相似中說比丘
耆闍崛山見大行婬 謂言即是摩羅即是 比丘尼便親眼摩羅 比丘尼行婬比丘
文中
犯人在家自語 而言聞者即是 波羅夷比丘十三
無故 波羅夷七發九結 破僧料簡一切
如此說欲 九十不受
何故不同罪重自有 且如破僧惱亂過重計謀 不息 聚落長時
淨心 惡性高舉 應須宿
重罪便非分 罪重
何不不同 聚落長時 前人
有別不能 戒本犯人三結 第二四句第一
起先第二理應一切中有四句和合僧方便
自有二種一方便和合僧即如 調達四惡以為破僧 故云方便二受和合僧
邪法邪法形壽乞食 糞掃衣第四堅持不捨三寶假託堅執
受持正法輪 七眾外道比丘 大德
和合 起初和合歡喜設計五法同一
增益得證道安第二理應比丘如是堅持 不捨比丘
羯磨 剎那僧殘第三之前故云
古人羯磨 三不僧伽古來 破法佛滅
事理稍異 無間業調達 佛滅邪法化人 己見正是無間業眾僧
不捨僧殘文言二事 羯磨取舍無間業 故云羯磨義門
第十一破僧 犯人三結 第二四句起先
理應中有 若一乃至無數作伴 設計
若一乃至無數 多少作惡 比丘比丘大德
比丘下發相助諸比丘調 時時比丘諸比丘提婆 提婆達法語比丘 (可則) 。比丘 (善能調) 。
我等喜樂 (頂戴) 。我等 (深心印順) 。既有 諫止相助
比丘非法 第十二犯人三結第二
四句中文 非理非理 僧正中文
惡行 施物王家 失信不喜王家報恩
利養如法居士 居士依親王臣 不為僧伽藍
前人平等心 惡行種花人種 女人乃至種種威儀
惡行二事 道俗諸比丘比丘 乃至不須文中白四羯磨
出離所行聚落戒本別人 作法第二非理 比丘諸比丘
何以同罪比丘何不 僧祇當時 聞達達多 聚落迦留陀夷闡陀懺悔
不可無罪唯有阿濕波 婆娑 是故是故
既有故知具足愚癡煩惱 諫止 第四卷云比丘有所
種種信物國王大臣長者居士 在家出家五眾啼哭乃至 父母喪亡一切四眾吉羅
開遮第十三 舊名惡性 三結第二四句
句義惡性不受語者 戒法不受
犯戒信施高舉自身 (行好惡行惡果) 。愚意行業果報
不語 業果總結且止 相傳耆宿
博學智能過人勝人 不受比丘比丘
自身不受 自身增益 不生
如次自下第三 大德十三僧伽 僧伽瑜伽舊名僧殘
羯磨不得 羯磨有餘羯磨 羯磨呵責依止
白衣處所四法 犍度文中不足古來 既是三十五 (三十五呵責犍度第一不得
人大不得依止三不沙彌不得教誡不得如是) 。明知 不足不見不捨
三十五出眾一切 不得不同 懺悔僧殘 (善見論文不能) 。
初犯便略明懺悔 緣成二明 眾僧有罪
應法緣成文言初犯 約法滿中意
即非僧殘不得僧殘懺悔是故 有人釋疑不治釋疑若爾
無不釋疑 何不故知第二 比丘一一
犍度自心了知 僧殘如是展轉隨一 吉羅不行二三
乃至懺悔四分犍度 後方 何須答覆 罪重
僧殘一品輕重雖是 不妨輕重犯罪者三時二時 一時重者第三懺悔
四法 五者文言波利婆沙 明了宿住僧祇
四分律 獨宿文言不得 宿宿住宿 了知一二多數
一二隨事 隨行 清淨受戒
清淨 不知不知 (不知) 。 多少
白四羯磨 說戒犍度不得強逼 何故應時強逼便
二行波利婆沙 [-+] 界內方名 界內在即
三十五供養比丘知行 具足犍度 六夜摩那埵悅眾法要 界內滿足悅眾
中一悅眾增上 二種一者 增上從前增上
二者發露摩那埵增上 增上四行摩那埵
三十五供養大同 犍度二十比丘 犯罪比丘滿二十清眾
以為 作出前來五位 出罪前言四法 治法且如
本日犯罪
得無前言 本日以為 本日本日
即是開合上來懺法 自下第四文言 不滿二十比丘比丘
本日出罪四重皆是 白四出罪 二十明了論及真諦三藏
不足犯重 不足中說二十八 略為難為離別 (不暇)
自下第五眾僧有罪文言諸比丘 拔濟 吉羅自下第六結成應法文言
教行應時自下第三不定 一明名相三結
初文可知名相第一不定 三句犯人不定三結不定第二相中一共女人
可作非法語者其三 不定 名為不定猶如父母
里巷之中里巷 此處比丘非法 比丘不定
所見事事不定 威儀明了真諦 優婆夷 (優婆夷不壞信名為) 。三法中一
一法 (乃至) 。 事相 自有一者所見事相
一切文言云何不定女人 不見人命中食飲酒 不定二者明了真諦所見
事相一切 然後波羅夷僧殘偷蘭染心
無染突吉羅四分 有餘 攝入不定其餘
自言懺悔 比丘自言 (乃至) 。 事相僧眾僧眾三定
優婆夷 如法比丘前人不得是故眾僧
處所白四故云如法比丘三十五犯罪處所 (處所法如犍度) 。 處所正是
定情正是 非法即是 不定
不定文言 因故不定
不定文言不定古來 不見正理不能 不定
聖人凡夫不為 不定三句犯人不定 不定第二一共
非法所見事相 所見事相 事相眾僧
定罪前人 處所廣說 三結不得

四分比丘戒本疏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 40 No. 1807 四分比丘戒本疏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資料庫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大正藏編輯
【原始資料】鎮國大德提供伽耶山基金會提供北美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資料庫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網站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

Glossary and Other Vocabul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