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harmaguptabhikṣukarman (Seng Jiemo) 僧羯磨
Scroll 3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僧羯磨卷下 (出《四分律》)西太原寺沙門懷素集
治人篇第十三
[0530a19] 與呵責羯磨法 (案律有二法,僧應與作呵責羯磨:非法說法、法說非法,乃至說、不說亦如
是;乃至舉羯磨亦如是。復有三事,僧應與作呵責羯磨:謂破戒、破見、破威儀;乃至舉羯磨亦如是。復有比丘憙共
鬪諍,共相罵詈,口出刀劍,互求長短;若復有餘比丘鬪諍,往彼勸助,是故令僧未有諍事便有諍事,已有諍事而不
除滅。佛言:「聽僧與作呵責白四。」集僧;集已,為作舉;作舉已,為作憶念;作憶念已,應與罪;與罪已,如是作:)
[0530a22] 大 德僧聽!此某甲比丘,憙共鬪諍,共相罵詈,口 出刀劍,互求長短。彼自共鬪諍已,若復有餘
比丘鬪諍者,即復往彼勸言:「汝等勉力,莫不如 他!汝等多聞智慧,財富亦勝,多有知識;我等 當為汝作伴黨。」令僧未有諍事而有諍事,已
有諍事而不除滅。若僧時到,僧忍聽,僧為某 甲比丘作呵責羯磨,若後復更鬪諍,共相罵 詈者,眾僧當更增罪治。白如是。
[0530b01] 大德僧聽!此 某甲比丘,憙共鬪諍,共相罵詈,口出刀劍,互 求長短。彼自共鬪諍已,若復有餘比丘鬪諍
者,即復往彼勸言:「汝等勉力,莫不如他!汝等 智慧多聞,財富亦勝,多有知識;我等當為汝 作伴黨。」令僧未有諍事而有諍事,已有諍事
而不除滅。僧為某甲比丘作呵責羯磨。誰諸 長老忍僧與某甲比丘作呵責羯磨,若後復 更鬪諍,共相罵詈者,眾僧當更增罪治。忍者 默然,誰不忍者說。
(三說。) 僧已忍為某甲比丘 作呵責羯磨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彼得 法已,修行七五之行。此七五行,具如上明。)
[0530b13] 解呵責羯磨法 (若眾僧在小食上、後食上、若說法、若布薩,被呵責羯磨人,正衣服,脫革屣,在 一面住, [跍*月]
跪合掌,白如是言:)
[0530b14] 大德僧!受我懺悔。自今已去, 自責心,止不復作。 (佛言:「若隨順眾僧,無所違逆,求解呵責羯磨。聽解,作白四羯磨。」僧應
觀察,有五法不應為解,謂違上七五之行;有五法應為解呵責,謂不違上七五之行。應至僧中,具儀作如是乞:)
[0530b17] 大德僧聽!我某甲比丘,僧與作呵責羯磨。我 今隨順眾僧,無所違逆,從僧乞解呵責羯磨。 願僧慈愍故,為我解呵責羯磨。
(三說。僧應如是與法。)
[0530b19] 大德 僧聽!某甲比丘,僧為作呵責羯磨。彼比丘隨 順眾僧,無所違逆,從僧乞解呵責羯磨。若僧
時到,僧忍聽,解某甲比丘呵責羯磨。白如是。
[0530b23] 大德僧聽!此某甲比丘,僧為作呵責羯磨。彼 比丘隨順眾僧,無所違逆,從僧乞解呵責羯 磨。誰諸長老忍僧為某甲比丘解呵責羯磨
者默然,誰不忍者說。 (三說) 僧已忍解某甲比丘呵 責羯磨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0530b28] 與擯羯磨法 (時有比丘行惡行,污他家。言惡行者,自種花樹、教他種等。言污家者,有四種事:
一、依家污家,二、依利養污家,三、依親友污家,四、依僧伽藍污家。此比丘行惡行,污他家,見聞皆具。佛言:「聽僧為作擯 白四。」此作及解,文如律明。)
[0530c03] 與依止羯磨法 (若比丘癡無所知,多犯眾罪,共白衣雜住而相親附,不順佛法。佛言:「聽
僧為作依止白四。」謂遣依止有德人住,不得稱方國土等作。此作及解,亦文如律。)
[0530c05] 與遮不至白衣家羯磨法 (白衣有五法,僧應為作遮不至白衣家羯磨:此人恭
敬父、母、沙門、婆羅門、所應持者堅持不捨。比丘有十法,僧應與作遮不至白衣家羯磨:惡說罵白衣家、方便令白衣家
損減、作無利、作無住處、鬪亂白衣、於白衣前謗佛法僧、在白衣前作下賤罵、如法許白衣而不實。此作及差使送懺 悔、解等,亦文如律。)
[0530c09] 與不見罪舉羯磨法 (時有比丘犯罪,餘比丘語言:「汝犯罪見不?」答言:「不見。」佛言:「聽
僧與作不見罪舉白四。」此作及解,亦如律。)
[0530c11] 與不懺悔罪舉羯磨法 (若有比丘犯罪,諸比丘語言:「汝有罪懺悔。」答言:「不懺
悔。」佛言:「聽僧與作不懺悔罪舉白四。」此作及解,亦文如律。)
[0530c13] 與不捨惡見舉羯磨法 (若有比丘如是惡見生,作如是言:「我知佛所說法,犯婬欲
非障道法。」佛言:「聽僧為作呵諫白四。」諫法如文。彼比丘僧與作呵諫,故不捨惡見。佛言:「與作不捨惡見舉白四。」 此作及解,亦文如律。)
[0530c16] 與狂癡羯磨法 (有三種狂癡:一、說戒時,或憶或不憶、或來或不來,二、或憶而來,三、或不憶
不來;是謂三種狂癡。是中下二,不應與作;初一應作白二羯磨。應如是與。)
[0530c17] 大德僧聽!此某 甲比丘心亂狂癡,或憶說戒或不憶說戒、或 來或不來。若僧時到,僧忍聽,僧與某甲比丘
作心亂狂癡羯磨,或憶或不憶、或來或不來 僧作羯磨說戒。白如是。
[0530c21] 大德僧聽!此某甲比 丘心亂狂癡,或憶說戒或不憶說戒、或來或 不來。僧與某甲比丘作心亂狂癡羯磨,或憶
或不憶、或來或不來作羯磨說戒。誰諸長老 忍僧與某甲比丘作心亂狂癡,或憶或不憶、 或來或不來作羯磨說戒者默然,誰不忍者
說。僧已忍與某甲比丘作心亂狂癡,或憶或 不憶、或來或不來作羯磨竟。僧忍,默然故,是 事如是持。
[0531a03] 解狂癡羯磨法 (若狂病止,應白二解。彼應具儀,作如是乞。)
[0531a03] 大德僧聽! 我某甲比丘,先得狂癡病。說戒時,或憶或不 憶、或來或不來,眾僧與我作狂癡病羯磨。作
已,病還得止,今從眾僧乞解狂癡羯磨。 (三說。僧應 與法。)
[0531a07] 大德僧聽!此某甲比丘,先得狂癡病。彼說 戒時,或憶或不憶、或來或不來,眾僧與作狂 癡病羯磨。與作羯磨已,狂癡病還得止,今從
眾僧乞解狂癡病羯磨。若僧時到,僧忍聽,與 解狂癡病羯磨。白如是。
[0531a11] 大德僧聽!此某甲比 丘,先得狂癡病,彼說戒時,或憶或不憶、或 來或不來,眾僧與作狂癡病羯磨。與作羯磨
已,狂癡病還得止,今從眾僧乞解狂癡病羯 磨。誰諸長老忍僧與某甲比丘解狂癡病羯 磨者默然,誰不忍者說。僧已忍與某甲比丘
解狂癡病羯磨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佛言:「隨狂病時與作羯磨;狂止,還解。」)
[0531a19] 與學家羯磨法 (時有居士家,夫婦俱得信樂,為佛弟子。諸佛見諦弟子常法:於諸比丘
無所愛惜,乃至身肉。若諸比丘至家,常與飲食及諸供養,故令貧窮,衣食乏盡。佛言:「聽僧與彼居士作學家羯 磨。」應如是作。)
[0531a21] 大德僧聽!於某城中某居士家,夫婦 得信,為佛弟子,財物竭盡。若僧時到,僧忍聽, 僧今與作學家羯磨,諸比丘不得在某家受
食食。白如是。
[0531a24] 大德僧聽!於某城中某居士家, 夫婦得信,為佛弟子,財物竭盡;僧今與作學 家羯磨,諸比丘不得在某家受食食。誰諸長
老忍僧與某居士作學家羯磨者默然,誰不 忍者說。僧已忍與某居士作學家羯磨竟。僧 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若先受請、若有病、若置地與、若從人受、若學家施後 財物還多,無犯。)
[0531b02] 解學家羯磨法 (若學家財物還多,從僧乞解學家羯磨者,僧應白二為解。應如是作。)
[0531b02] 大 德僧聽!於某城中某居士家,夫婦得信,為佛 弟子,好施,財物竭盡,僧先與作學家羯磨;今
財物還多,從僧乞解學家羯磨。若僧時到,僧 忍聽,解學家羯磨。白如是。
[0531b06] 大德僧聽!於某城 中某居士家,夫婦得信,為佛弟子,財物還多; 僧今與某居士解學家羯磨。誰諸長老忍僧
與某居士解學家羯磨者默然,誰不忍者說。 僧已忍與某居士解學家羯磨竟。僧忍,默然 故,是事如是持。
[0531b12] 作餘語羯磨法 (時有比丘犯罪,諸比丘問言:「汝自知犯罪不耶?」即以餘事報諸比丘:「汝向
誰語?為說何事?為論何理?為語我?為語誰耶?是誰犯罪?罪由何生?我不見罪!云何言我有罪?」佛言:「自今已去,聽 白已,名作餘語。」應如是白:)
[0531b14] 大德僧聽!此某甲比丘犯罪。諸比 丘問言:「汝今自知犯罪不耶?」此比丘即以餘 事報諸比丘言:「汝向誰語?為說何事?為論何
理?為我說?為餘人說?誰犯罪?罪由何生?我 不見罪!」若僧時到,僧忍聽,當名某甲比丘作 餘語。白如是。
(作是白已,名作餘語。若未白前作餘語者,一切盡突吉羅;若作白已作餘語 者,一切盡波逸提。)
[0531b21] 作觸惱羯磨法 (時有比丘,眾僧立制不得作餘語已,便觸惱僧:喚來不來,不喚來便來,應
起不起,不應起便起,應語不語,不應語便語。佛言:「聽僧與此比丘作白羯磨已,名作觸惱。」作如是白:)
[0531b22] 大德 僧聽!此某甲比丘,僧名作餘語已,便觸惱眾 僧:喚來不來,不喚來便來;應起不起,不應起
便起;應語不語,不應語便語。若僧時到,僧忍 聽,制某甲比丘,名作觸惱。白如是。 (如是白已,名作觸惱
僧。未白前觸惱僧者,一切盡突吉羅;若作白已觸惱僧者,一切盡波逸提。)
[0531b28] 惡馬治法 (時有比丘,惡性不受諫語,多犯眾罪。餘比丘語言:「汝犯罪見不?」答言:「不見。」僧應捨棄莫 問,語如是言:)
[0531c01] 汝今不見罪,汝所往之處,彼亦當舉汝 罪,為汝作自言,不聽汝作阿 㝹 婆陀,不聽布
薩自恣。如調馬師,惡馬難調,即合所繫韁 [木*戈] 棄之;汝比丘不自見罪,亦復如是,一切捨 棄。汝所往之處,乃至不聽汝布薩自恣。 (是人不應
求聽,此即是聽。)
[0531c07] 梵罰治法 (時有比丘,惡性犯戒,復不受諫,作默擯治。應如是作。)
[0531c07] 一切比丘默擯 不與語,是梵罰治。 (然不改者) 將詣眾中,諸人共彈 使出,莫與說戒,亦莫與法會從事。
[0531c10] 捨教授比丘尼法 (時六群比丘尼、沙彌尼、式叉摩那,來至寺內,共比丘、沙彌共住,更相調
弄,共唄、共哭、或共戲笑,亂諸坐禪比丘。佛言:「應喚來謫罰。若不改者,應為沙彌尼和上、闍梨作捨教授羯磨。」)
[0531c12] 與白衣家作覆鉢羯磨法 (佛言:「白衣家有五法,不應與作覆鉢:不孝順父、不孝
順母、不敬沙門、不敬婆羅門、不供事比丘。有五法應作,即反上是。復有十法,眾僧應與作覆鉢:罵謗比丘、為比丘作損減、
作無利益、方便令無住處、鬪亂比丘、於比丘前說佛法僧惡、以無根不淨法謗比丘、若犯比丘尼。如是九八七六五四三 二一,與作覆鉢。」應如是與。)
[0531c15] 大德僧聽!此某甲,某甲比丘清淨, 而以無根波羅夷法謗。若僧時到,僧忍聽,僧 今為此某甲作覆鉢不相往來。白如是。
[0531c17] 大德 僧聽!此某甲,某甲比丘清淨,而以無根波羅 夷法謗;今僧為某甲作覆鉢不相往來。誰諸 長老忍僧為某甲作覆鉢不相往來者默然,
誰不忍者說。僧已忍為某甲作覆鉢不相往 來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0531c23] 差比丘使告白衣法 (佛言:「應白二羯磨差一比丘為使,告白衣令知。」其使比丘應具
八德。八德及差,廣如律明。此使比丘往至彼家,不應受床坐飲食供養等,直應語云:)
[0531c24] 今僧為汝 作覆鉢不相往來。 (彼若不解,應廣為說。彼人若言:「作何方便解我覆鉢,還相往來者。」彼使
應語云:「汝應往懺悔眾僧。彼若懺悔,隨順眾僧,不敢違逆,從僧乞解覆鉢,還相往來者,僧應為解。」解文如律。)
設諫篇第十四
[0531c28] 諫破僧法 (若比丘方便欲破和合僧,受破僧法,堅持不捨。彼比丘諫此比丘言:)
[0531c28] 大德!莫 方便欲破和合僧,莫受破僧法,堅持不捨。大 德!當與僧和合,歡喜不諍,同一水乳,於佛法
中有增益安樂住。大德!可捨此事,莫令僧作 呵諫,而犯重罪。 (若用語者善,若不用語者) 復令比丘、比丘尼、優
婆塞、優婆夷、若王、大臣、種種異道沙門、婆羅門 求,若餘方比丘聞知其人,信用言者,應來。 (若用言者善,若不用言者) 應作白。 (作白已,應更求:)
大德!我已白竟,餘 有羯磨在。汝今可捨此事,莫令僧為汝作羯 磨,更犯重罪。 (若用語者善,若不用語者) 應作初羯磨。 (作初羯磨已,應更求:)
大德!我已白作初羯磨竟,餘有二羯磨在。汝 可捨此事,莫令僧更為汝作羯磨,而犯重罪。 (若用言者善,若不用言者) 應作第二羯磨。
(作第二已,應更求云:) 大德!我已 作白二羯磨竟,餘有一羯磨在。汝可捨此事, 莫令僧更為汝作羯磨,而犯重罪。 (若能捨者善,若不能捨者) 與
說第三羯磨。 (說第三羯磨竟,僧伽婆尸沙。作白二羯磨竟,捨者,三偷蘭遮。作白一羯磨竟,捨者,
二偷蘭遮。作白竟,捨者,一偷蘭遮。若初白未竟,捨者,突吉羅。若一切未白前,方便欲破和合僧,受破和合僧法, 堅持不捨,一切突吉羅。羯磨法體,具如律明。)
[0532a18] 諫破僧助伴法 (眾僧諫彼破僧比丘時,復有非法群黨比丘,一、二、三、眾多,語諸比丘言:「大德!汝
莫諫此比丘,此比丘是法語比丘、律語比丘;此比丘所說,我等忍可。」諸比丘應語言:) 汝莫作是語, 言:「此比丘是法語比丘、律語比丘;此比丘所
說,我等忍可。」而此比丘非法語比丘、非律語 比丘。汝等莫壞和合僧,當助和合僧。大德!與 僧和合,歡喜不諍等。如前。 (羯磨法體,亦如律明。)
[0532a24] 諫被擯謗僧法 (時有比丘行惡行,污他家,見聞皆具。僧作擯法,便謗僧言:「諸比丘有愛、有恚、有
怖、有癡,有如是同罪比丘,有驅者、有不驅者。」諸比丘應語彼言:)
[0532a25] 大德!污他家亦見 亦聞,行惡行亦見亦聞。大德!污他家,行惡行, 可捨此事,莫為僧所呵,更犯重罪。 (若隨語者善;若不隨語者,乃至
與說第三,如上。白四法體,亦如律明。)
[0532b01] 諫惡性不受語法 (若比丘惡性不受人語,諸比丘以戒律如法教授,自身作不可共語,語諸
比丘言:「大德!莫語我若好、若惡,我亦不語諸大德若好、若惡。大德止!不須諫我。」彼比丘諫此比丘言:)
[0532b02] 大德! 莫自作不可共語,當作可共語。大德如法諫 諸比丘,諸比丘亦當如法諫大德。如是佛弟
子眾,得增益展轉相教,展轉相諫,展轉懺悔。 大德!可捨此事,莫為僧所呵,更犯重罪。 (若隨語者善;若 不隨語者,乃至第三,如上。白四法體,亦如律明。)
[0532b08] 諫惡見說欲不障道法 (彼比丘作如是言:「我知佛所說法,行婬欲非障道法。」諸善 比丘應諫此比丘言:)
[0532b09] 汝莫作是語,莫謗世尊,謗世尊者不 善,世尊不作是語。世尊無數方便說行婬欲 是障道法。汝今可捨此事,莫為僧所呵,更犯 罪。
(若隨語者善;若不隨語者,乃至第三,如上。白四法體,亦如律明。呵諫說欲不障道沙彌法,同此無異。)
[0532b13] 諫犯罪法 (時有比丘欲犯波羅夷乃至惡說,諸比丘應諫此比丘言:)
[0532b13] 大德!莫作 語是,此不應爾。大德所作,非法、非律、非佛 所教。
(然此比丘不從諸善比丘如法諫勸,即便犯戒。若此比丘自知所作是,明他諫者非,故作,犯根本;不從語
者,突吉羅。若此比丘自知所作非,明他諫者是,故作,犯根本;不從語者,波逸提。若無智人、不知諫法,應語彼云:) 汝
可問汝和上、阿闍梨,更學問誦經,知諫法已,然 後設諫。
滅諍篇第十五
[0532b20] 與現前毘尼法 (時諸比丘,人不現前,便作羯磨。佛言:「不應人不現前而作羯磨。」)
[0532b20] 自 今已去,為諸比丘結現前毘尼滅諍,應如是 說現前毘尼。
(但現前有五,謂:法、毘尼、人、僧、界。云何法現前?所持法滅諍者是。云何毘尼現前?所
持毘尼滅諍者是。云何人現前?言義往返者是。云何僧現前?同羯磨和合集一處,不來者囑授,在現前應呵者不 呵是。云何界現前?在界內羯磨作制治者是。)
[0532b25] 與憶念毘尼法 (時諸比丘實不犯重罪波羅夷、僧伽婆尸沙、偷蘭遮,諸比丘皆言犯重罪。問言:
「汝憶犯重罪不?」彼不憶犯,答言:「我不憶犯如是罪。」即語諸比丘言:「長老!莫數詰 問 我。」諸比丘故詰問不止。佛言:「聽僧為作
憶念毘尼白四羯磨。」乞作如文。)
[0532b27] 自今已去,與諸比丘結憶念毘尼 滅諍,應如是說憶念毘尼。 (云何憶念毘尼?彼比丘此罪,更不應舉、不應作憶念。)
[0532c02] 與不癡毘尼法 (時有比丘癡狂心亂,多犯眾罪,非沙門法,言無齊限,行來出入不順威儀。後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