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es on the Abhidharmakośabhāṣya 俱舍論記
Scroll 23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俱舍論記卷第二十三沙門釋光述
分別賢聖品第六之二
[0343a06] 如是已說至治倒故唯四者。此下第三明四 念住。就中。一明別相念住。二明總相念 住。此即明別相念住。七加行中第二加行也。 結前問起
如是已說不淨息念。入.修二 門。由此二門心便得定。心得定已復何所 修 就頌答中。初頌標名總舉。次兩句出 體。次一句明次第。後一句明唯四種。
[0343a13] 論曰至修四念住者。釋初兩句 奢摩他。此 云止 毘鉢舍那。此云觀。
[0343a14] 如何修習四 念住耶者。問。
[0343a15] 謂以自共相至除三餘法 者。舉第三.第四句答。謂以自相別觀身. 受.心.法。謂以共相別觀身.受.心.法 問
如何得知。共相別觀身.受.心.法 答如正 理六十云。以自.共相於身等境一一別觀 又云。或身念住觀自相者。謂觀於身各
別自性。次身念住觀共相者。謂觀身上與 餘有為俱無常性。與餘有漏俱是苦性。與 餘一切法俱空.無我性 (受等隨應) 文法蘊足論
第五解身念住中。以無常.苦.空.非我於 身.受.心.法一一別觀 以此等論證知。共 相別觀身等。除身.受.心三餘一切法名法 自性。餘文可知。
[0343a27] 傳說在定至如應當知 者。顯觀成相。毘婆沙師傳說。在定以一極 微。以一剎那。各別觀身名身念住滿。
[0343b01] 問無表非極微如何說成滿 解云此文且 據礙色成滿 或可。此文亦通無表。雖無 極微有剎那故。餘受.心.法三種滿相如應
當知。皆非色故無有極微。以剎那觀。雖 無為法無有剎那。且據有為從多分說 又解若有為以剎那無常別觀。若無為以 空.非我別觀。故言如應當知。
[0343b07] 何等名 為四念住體者。此下釋第五.第六句。此即問 也。
[0343b09] 此四念住至所緣別故者。開章總答。 正理云。何緣故說三種念住。為愚行相.資 糧.所緣三種有情故說三種。
[0343b11] 自性念 住至三種念住者。此釋初章。自性念住以 聞.思.修三慧為體。即此三慧亦名三種念 住言釋名者。自性是慧名念住者。慧由念
住。或令念住故名自性念住。
[0343b15] 相雜念 住至俱有為體者。釋第二章。相雜念住以慧 及慧所餘俱有法為體 言釋名者。慧由 念住 或令念住故名念住。念住相應及
俱有法與念住相雜名相雜念住 問如何 得知相雜念住亦攝慧耶 答如顯宗三十 云。三中相雜能斷煩惱。非二能斷。太減增 故。然相雜言亦攝慧體。慧與俱有互相雜
故 又正理六十云。自性念住非不亦能斷 諸煩惱。體是慧故。然名自性謂無所待。斷 煩惱時必待餘法。故斷煩惱位慧立相雜 名。由此所言相雜念住能斷煩惱。理善成
立。
[0343b27] 所緣念住至諸法為體者。釋第三 章。所緣念住以慧所緣諸法為體。以一切 法無不皆是慧所緣故 言釋名者。慧由 念住
或令念住故名念住。身.受.心.法。 是念住所緣名所緣念住。
[0343c02] 寧知自性是 慧非餘者。問。寧知自性念住是慧非餘。
[0343c04] 經說於身至循觀用故者。引答可知。
[0343c05] 何緣於慧立念住名者。問。自性是慧應名 慧住。何緣於慧立念住名。
[0343c06] 毘婆沙師 至由楔力持者。答。斧由楔持能破於木。慧 由念持於境得轉。此即從因為名。
[0343c09] 理實應言至便住不謬者。論主釋云。理實應 言慧令念住。從果為名。是故於慧立念 住名。隨慧所觀念能明記。引論及經。皆由 慧觀念便得住
無滅梵云阿尼律陀。舊 云阿那律。或云阿尼樓豆訛也。
[0343c13] 然有 經言至各有三種者會釋經文。然有經言問 此四念住由何故集 由何故滅。經復答言。 食集故令身集。由段食故身得增長。觸集
故令受集。由觸因故受果得生。名色集故 令心集。由名與心為相應.俱有等。由色與 心為依.緣等心果得生 又解約四識住
色蘊是色。受.想.行是名。識是能住即是所 集。是故除識。作意集故令法集。由作意起 故令此法中餘心所起。若食.觸.名色.作意
四因滅故。如次令身.受.心.法四果滅若依 此經念住有四。如何乃言慧為自性。論主 釋言。應知彼說三念住中。所緣念住以念
於彼得安住故名所緣念住。又四念住別 名隨所緣。於所緣中。或緣自相續身。或緣 他相續身。或緣自.他相續身。三種異故。俱
謂緣自.他。一一念住緣自.他.俱各有三 種。三四即成十二念住。故彼經說。所緣念 住。四念住中雖身.及法。亦通非相續 此 中且據相續以論 或從多分說。
[0344a03] 此 四念住說次隨生者。釋第七句。明四次第 生。
[0344a05] 生復何緣次第如是者。問。
[0344a05] 隨 境麁者至如是次第者。答。隨境麁者應先 觀故。於四種中色麁先觀。於後三中受麁 先觀。如手等痛。於後二中心麁先觀。法最
細故所以後觀 法中想等雖復麁心。法中 涅槃極微細故。與極細法合施設故。據細 以論。故最後說 或諸欲貪於身處轉。故 四念住觀身在初 然貪於身由欣樂於
受。或由欣樂受故觀受第二 欣樂於 受由心不調故第三觀心 心之不調由 惑未斷。惑是法攝故第四觀法。
[0344a15] 此四 念住至不增不減者。釋第八句。明唯有四。 四念住中觀身不淨治彼淨倒。觀受是苦 治彼樂倒。觀心無常治彼常倒。觀法無我
治彼我倒。又正理云。或為對治段.觸.識. 思食。如次建立身等四念住。故唯有四不 增不減。
[0344a21] 四中三種至名為雜緣者。顯四 所緣有雜.不雜。四中前三一一別觀唯不雜 緣。第四所緣通雜.不雜。若唯觀法名不雜
緣。於身等四。或二合觀。或三合觀。或四總 觀。二二合觀有六。三三合觀有四。四合觀 有一。總有十一名雜緣法通名法故。先不
雜緣身.受.心.法。從不雜緣法念住後無間 引起雜緣法念住。
[0344a29] 如是熟修至苦空非我者。此即第二明總相 念住。七加行中第三加行也。彼觀行者居緣 總雜法念住中。唯觀所緣身等四境修四
行相。觀諸有為皆非常性。觀諸有漏皆是苦 性。觀一切法空.非我性。雜緣法念住總有 三種。謂二.三.四唯總緣四名此所修。前雜 非唯故與差別
問婆沙云三義觀.七處 善。此論何故不說。三義觀者。謂次第觀蘊. 處.界也。七處善者。謂觀色苦。觀色集。觀 色滅。觀色道。觀色愛味。觀色過患。觀色出
離。前之四種觀色四諦。色愛味言重觀色 集。色過患言重觀色苦。色出離言重觀色滅 諦。先觀集者隨說次第。不言道者。以諸能
觀多是道故。受.想.行.識各七亦然。應言 三十五。不過七故但言七處善 解云亦 應說有。而不說者略而不論 又解三義.
七處聲聞作。佛.及獨覺不作。此中通據三 乘加行。是故不說彼二觀門 問三義觀. 七處善何位起耶 解云在雜緣法念住後。
總相念住前加行位起此二種。故正理六十 一云。論曰雜緣法念住總有四種。二.三.四. 五蘊為境別故。唯總緣五名此所修。彼居
此中修四行相。總觀一切身.受.心.法。所謂 非常.苦.空.非我。然於修習此念住時。有餘 善根能為方便。彼應次第修令現前。謂彼
已熟修雜緣法念住。將欲修習此念住時。 先應總緣修無我行。次觀生.滅。次觀緣 起。以觀行者先觀諸行從因生滅。便於因 果相屬觀門易趣入故。或有欲令先觀緣
起。此後引起緣三義觀。此觀無間修七處 善。於七處善得善巧故。能於先來諸所 見境立因果諦次第觀察。如是熟修智及 定已便能安立順現觀諦。謂欲.上界苦等各
別。於如是八隨次第觀修未曾修十六行 相。彼由聞慧於八諦中。初起如斯十六行 觀。如隔薄絹覩見眾色。齊此名為聞慧圓 滿。思所成慧准此應說。次於生死深生厭
患。欣樂涅槃寂靜功德。此後多引厭觀現 前。方便勤修漸增漸勝。引起如是能順決 擇思所成攝最勝善根。即是所修總緣共相 法念住 解云此顯雜緣法念住後。是總緣
共相法念住前加行。一修無我行。二觀生. 滅。三觀緣起。或有欲令先觀緣起。四緣 三義觀。五修七處善。六聞慧學作十六行
觀。七思慧學作十六行觀。八深厭生死欣 樂涅槃。此竝是總相加行。從此便能引起如 是能順決擇思所成攝最勝善根。即是所修
總緣共相法念住也。此中且據未離欲染故。 言總相思慧所攝。若已離欲。總相念住即修 慧所攝。故正理六十一云。若有先離欲界
染者。依色界攝修所成慧。厭患生死欣樂 涅槃。多厭行俱作意次第能引異類煗善根 生。諸有先時未離欲染依思所成慧引 煗善根生故。彼不應作一向執。
[0344c25] 修此觀已至皆慧五除得者。此下第四明煖 等四善根。七加行中後四加行也。就中。一 明善根觀行。二諸門分別。三明善根勝利。
四明三乘轉根。五明修果久近 此即明 善根觀行。
[0344c29] 論曰至故名為煖者。釋初 句可知。
[0345a01] 此煗善根至如後當辨者。釋 第二.第三句。亦可解。
[0345a02] 此煗善根至十 六行相者。釋第四句。此亦可知。
[0345a03] 如是 煗頂至唯法念住者。釋第五句及第六句中 皆初法。
[0345a05] 以何義故.名.初安足者。問。
[0345a06] 謂隨何善根至四聖諦迹者。答。
[0345a06] 後增 進時至欽重心故者。釋第六句中後四。
[0345a08] 此頂善根至與前有異者。釋第七句。於四 諦理忍可最勝故名為忍。及此位忍無退 墮故名為忍法。又正理云。世第一法雖於
聖諦亦能忍可。無間必能入見道故。必無 退墮。而不具觀四聖諦理。此具觀故偏得 忍名。故偏說此名順諦忍。餘文可知。
[0345a14] 然此忍法至十六行相者。釋第八句。忍有三 品。下.中同頂具觀四諦。修十六行。此總 相說。若別分別。於中品忍雖初具觀上.下
八諦。行相漸略至後位中諦亦漸略。次後當 說。
[0345a18] 上品有異至不相續故者。釋第九. 第十句。上品有異。唯觀欲苦。與世第一 相隣接故。由此上忍唯觀欲苦。由此義准。
煗.頂及下.中忍善根。皆能具緣三界四諦 義已成立。於煗等位無簡別故 謂瑜伽 師已下。顯中上忍兩位分齊 對治道等。 等取餘七諦。舉後等前。於一一諦能緣行
相三十二種。及所緣境上.下八諦。隨其所 應漸減漸略。唯二念心思惟欲苦齊此已 前名中忍位。後一剎那名為上忍。故正理六
十一云。忍下.中.上如何分別。且下品忍具 八類心。謂瑜伽師以四行相觀欲界苦名 一類心。如是次觀色.無色。苦.集.滅.道諦。
亦如是觀成八類心。名下品忍。中忍減略 行相.所緣。謂瑜伽師以四行相觀欲界苦。 乃至具足以四行相觀欲界道。於上界道 減一行相。從此名曰中品忍初。如是次第
漸減漸略行相所緣。乃至極少唯以二心 觀欲界苦。如苦法忍.苦法智位。齊此名為 中忍位滿。上忍唯觀欲界苦諦修一行相 唯一剎那。此善根起不相續故 問中忍如
何減行減緣 解云行相有三十二。所緣有 八諦。謂欲苦上苦。欲集上集。欲滅上滅。欲 道上道。各有四行。如其次第從後向前減
行減緣。第一周以四行相觀欲界苦。如是 乃至以四行相觀欲界道。後以三行觀上 界道。減上界道下一行相。第二周以二行 觀上界道復減一行。第三周以一行觀上
界道復減一行。第四周以四行相觀欲道 諦不觀上道名曰減緣。減緣之時亦雖減 行。減緣攝故不名減行。如上道諦餘七諦 亦爾。唯於緣中不除欲苦.及與一行。總而
言之。上.下八諦。諦減三行。三八二十四周 減行。七周減緣。唯留欲苦.及與一行 又 解云二十四周唯減行。七周減行亦減緣。 望能緣邊名減行。望所緣邊名減緣
問 如何得知。諦諦之下先減行。後減緣 答 如正理論云。於上界道減一行相。從此名 曰中品忍初 古德解云。於八諦中減七
諦名七周減緣。於欲苦諦減三行名三周 減行 七周減緣此亦可然。三周減行此即 不爾 問若先減行應不能修彼所減行。 何故婆沙云。問增長忍一切時修十六行耶。
答不爾。或時十六。或時十二。或時八。或時 四 解云雖減行相未至減緣。猶緣諦故 亦能修所減行。若至減緣不修彼行。夫修
彼者欣慕故修。既不緣彼諦。所以亦不修 彼行。故論云。隨略彼所緣不修彼行相。故 得有時修十六。無修十五.十四.十三故。得
有時修十二。無修十一.十九故。得有時修 八。無修七.六.五故。得有時修四。無修 三.二.一 問若修十六與下忍何別 解云得修雖同。行修即異 問上.下八諦
各四行相。既言減行先減何行 解云上. 下八諦。諦各四行。總三十二。於中唯留欲 苦一行擬入見道。餘三十一如名次第從
後向前漸漸除之。一周減一。乃至終盡。緣 既從後向前漸除。除行亦應爾 問欲苦 四行留何行耶 解云將入見道有二行 者 一見行者。於中有二。著我見者作非
我行相。著我所見者作空行相 二愛行 者。於中有二。我慢增者作無常行相。懈怠 增者作苦行相。於此四.人應以此行擬 入見道即留此行。故婆沙一百九云。問何
等補特伽羅依空入正性離生。何等補特伽 羅依無願入正性離生耶。答若見行者依 空入正性離生。若愛行者依無願入正性 離生。唯除菩薩。雖是愛行而依空入正性
離生。又見行者復有二種。著我見者依非 我行相入正性離生。著我所見者依空行 相入正性離生。諸愛行者亦有二種。我慢 增者依非常行相入正性離生。懈怠增者
依苦行相入正性離生。復次若利根者多依 空入正性離生。若鈍根者多依無願入正 性離生 (已上論文) 。夫增上忍。世第一法。及苦法忍。 行相皆同故引為證
問於見道中餘三諦 下各有四行作何行耶 解云隨先串 習即作此行。又依西方德光論師解減行 云。上.下八諦。諦各四行。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