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Commentary on the Abhidharmakośabhāṣya 俱舍論疏

Scroll 10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俱舍論疏卷第十
沙門法寶

分別品第

[0604c28] 無明自此大門第二十二支 名義 就中無明釋名 八支
文中

[0605a03] 中有不正  不正中有 名曰無明無故名曰無明
所以無明

[0605a07] 無明名曰 六根六境無漏 應名無明

[0605a10] 第二無故名曰無明

[0605a11] 無明非有無故名曰無明無明無為無明無為 無明非有

[0605a14] 第三  

[0605a16] 親友就中一舉 非法即是親友
怨敵親友親友親友親友不是親友無故 親友

[0605a22] 諦語名實

[0605a23]

[0605a24] 非法不善 不善 不善 敵對 異法

[0605a26] 如是無明 無明

[0605a28] 云何 自此第二 所以

[0605b01] 緣故中有 緣故既是明知 一切法無體

[0605b04] 一行

[0605b05] 無明就中 不是無明既是九結
三縛中一十隨眠中一隨眠 中一瀑流 故知全無
事故有別 無明

[0605b12] 妻子應名無明 第二

[0605b14] 無明無明 中有五見九結 無明故知不是無明

[0605b17] 若爾慧應無明第三

[0605b18] 無明 共相中有無明 相應無明

[0605b21] 無明慧能第二 染心非心故知無明

[0605b23] 如何不許相違經部無明相應染污 善慧不清淨名相違
染心不能解脫相應 不定故知無明相應 善慧

[0605b28] 至此論主有部 論主不定一宗

[0605c01] 煩惱皆是無明一切 煩惱不了無明

[0605c03] 無明染心煩惱皆是 隨眠
相應 即是無明自相 染心

[0605c08] 差別 救一切煩惱無明別名 染心無明 差別

[0605c11]  染心 差別染心 無明

[0605c14] 無明 云何外人

[0605c15] 不了 論主

[0605c16] 無明 外人

[0605c17] 了知論主

[0605c18] 難測外人 未了

[0605c19] 此類法爾

[0605c20] 大德法救 異說大德無明即是

[0605c22] 我慢論主 大德我慢即是 差別我慢

[0605c24] 我慢 如是 如是如是四諦 如是四諦即是無漏已知根
知根 所有 (一切) 。所有 (五見) 。所有 (無明) 。我我所 (正理論過重)
我慢 (正理論一切) 。隨眠 (正理論 隨眠) 。遍知 (一切遍知) 。 (煩惱
空行) 。寂滅 (有餘涅槃無餘涅槃) 。故知 我慢 (我慢) 。

[0606a04] 即是 論主不是我慢 即是無明

[0606a06] 不可說煩惱 隨眠之中十隨眠 有無無明不可說
煩惱

[0606a10] 不可說且止 我慢不可說 我慢
二惑 論主為難所以得知正理 不然 我慢我慢
( 我慢故知) 。無遺 ( ) 勝者我我所諸見
二種 (一切 所見諸見根本) 。隨眠 (隨眠 )
煩惱無明 (種種不同) 。  
正理一家別無決定 隨眠如何無明我慢我慢 我慢
我慢勝利 故知我我所 四見進退推尋不能釋論

[0606b03] 名色至今一句第二 別處釋名

[0606b05] 何故何故

[0606b06] 所立  中有  所立轉變
勢力轉變 故稱正理 佛說無色何故 種種若爾
無色相應法緣故 無色佛說 名為極微 得名無色
極成 正理論 同名標名轉變同名轉變標名

[0606b19] 云何 釋名

[0606b20] 轉變無色轉變標名

[0606b22] 類似無色婆沙十五所以 總分二分色蘊
中有一切法

[0606b26] 微細婆沙色法 名色

[0606b29] 有餘師說標名正理論一切 名稱無漏無色不得
無色

[0606c05] 何為第三六處 故此不明中有一明二明三明 第一

[0606c08] 乃至

[0606c09] 何為

[0606c10] 所生 有別

[0606c12] 如何和合 現在和合三世各異如何

[0606c14] 和合 過去未來現在 和合因果同一
因果同一 因果同一名為和合 一百九十七和合二種俱起 相離和合相違
和合五識相應和合和合 (論文) 相離相離不同

[0606c24] 不同經部 和合薩婆多部別有

[0606c26] 名為經部 如是三法聚集和合名為 故知

[0607a02] 別有有部六經 中說六根六境故知 不是別有

[0607a05] 非法經部通有六經六根 別有實體說法
六處非法

[0607a10] 如是差別有部 無有如是說法法處 有餘相應
眾多法處法處 六受 由此說法六受 別有觸及差別


[0607a17] 根境便無用 經部名為 名為六根六境
即是 如何

[0607a22] 有餘經部 不生即非  未來實有
現在 無識無有不依 以是未來同分不生 不正

[0607a29] 出現 有部通經第一 誦經三法聚集和合名為
第二三法聚集和合 取果諸佛出世

[0607b05] 如是展轉有別 有部

[0607b07] 復合第二

[0607b08] 有對 所緣境五識
名為增語增語名為  即是 意識

[0607b14] 意識 相應異說師說意識 增上方能意識名為增語
增語相應增語相應

[0607b19] 第三  就中一明相應 三受相應

[0607b21] 無記 第一無明二相

[0607b22] 無明共相第二 一切無明一切

[0607b25] 一切 不樂第三

[0607b26] 名為  以是行相
起行相依

[0607c01] 如何 行相

[0607c02] 行相  行相   行相

[0607c05] 如是合成十六總結

[0607c07] 何為第四 二明三義 第一

[0607c09] 六受 六受二受

[0607c11] 受生 經部

[0607c12] 毘婆沙 因故有部

[0607c13] 云何二法 經部同時有法如何 未有如何
功能

[0607c17] 如何不立有部反問經部

[0607c18] 功能經部不立

[0607c19] 生法有部經部 聲是無常生滅生滅無常如何無常
二法時而即是二法相望 功能不立答言 功能無用

[0607c24] 若爾 便互相經部二法同時 如何互為因果即是即是 道理

[0607c27] 有部 互為因果  不順不是
相生有別有部 便同時因果有部經部 有部

[0608a04] 所生自此經部 即是

[0608a06] 非理第二

[0608a08] 先後因果有所有部 因果同時異時 教理即是異時因果極成同時
因果眼根色境同時四大豈非 大種大種教理
本文

[0608a15] 四大五識前後

[0608a17] 豈非有部 不能教理引出同時因果

[0608a19] 經部 一念第二此時和合


[0608a23] 若爾皆是 有部 若爾受者  皆是

[0608a26] 如是 無非經部 無非

[0608a29] 不應理有部

[0608a29] 相違經部

[0608b01] 有時 一境有部有時 不同前後
順境違順 不同如何相生  應許相應一境
從前色境順境 同一 壞相

[0608b10] 經部

[0608b13] 若爾便至心有部 大地法一切 如何有心有心

[0608b15] 經部

[0608b16] 本論有部

[0608b17] 我等以至 經部就中不信本論 本論

[0608b19] 大地法 第二本論本論 諸法大地法一切

[0608b22] 若爾大地法有部我所 一切大地法不要一切 得名大地法

[0608b24] 大地法經部三地 三地大地法一切

[0608b27] 便大地不善 先有

[0608b29] 俱起受想有部經部不信本論經過 俱起如何

[0608c03] 俱起經部通經 中有一總不違 俱起


[0608c07] 無間第二 釋經 二種同時有無
名為覺支 有漏覺支無漏心覺支故知 前後同時如是

[0608c13] 若爾何故有部明知同時

[0608c14] 如是說經部不定同一 一境

[0608c17] 定約剎那有部 例證剎那中有例證 剎那

[0608c20] 契經 第二如何 和合

[0608c23] 俱生總結

[0608c25] 辨正下半第二 心受以為十八

[0608c26]   十八分為 六受二受分成十八

[0608c29] 十八云何

[0609a01] 三受 分為合為十八

[0609a02] 緣故分成十八所以就此之中自性應有 相應唯有

[0609a06] 十八具足 自性分為三受相應三不緣故
由此十八增減

[0609a09] 十五 二種各別 緣法緣法 乃至六合
緣法

[0609a13] 名為

[0609a14] 傳說等至遊行 傳說 近緣遊行即是 以為近緣等於遊行
名為

[0609a17] 等至 遊行異說 緣故遊行 一百四十九 
利樂分別名為 正理 有力近緣 近緣
相應

[0609a26] 如何身受

[0609a27] 非唯 分別

[0609a28] 第三靜慮何故第三 應名在意分別應名

[0609b02] 傳說至意 無故 苦根

[0609b04] 意地 廣說

[0609b05] 識身意地通經中有第一可解

[0609b07] 第二眼見故知在意為難

[0609b09] 明了三明經有餘中有明了不見起色
二見明了 皆因 欲界
色界色界色界 無緣色界有身不能無緣欲界

[0609b19] 第二雜亂

[0609b20] 等至唯一

[0609b22] 相續 不同 婆沙四十九頗有決定
乃至決定緣故相續有色可意不可 可意不可可意
不可等於 中品 正理論命終任運 (順命)
唯有 有漏 (無漏有緣緣法念住斷惑) 。 (有漏八解脫未至定)
加行道 有喜解脫根本定最後 解脫道有喜 (根本有喜) 。

[0609c08] 幾欲界繫第三義門 中有一界有漏無漏 第一

[0609c10] 緣故欲界三界多少欲界 三受具有十八具有六境 欲界十八欲界意識三受
能別色界四境十二色界 欲界三受 無色法處所以無色界 五境十五

[0609c17] 說欲界繫 色界此地有喜 二受欲界六境欲界
色界無色 法處唯有二法

[0609c22] 四靜慮 此地捨受欲界 色界唯有無色界唯有


[0609c25] 色界繫唯一 無色界空處 不許
通有唯一

[0609c29] 根本 四無色根本

[0610a02] 無漏第二無漏長行便成就多少

[0610a04] 有漏唯有正理 所以者何長養無漏諸法 有情無漏不然
聖道任運無相 行體相違

[0610a08] 成就中有 有部

[0610a10] 欲界染污欲界 得色善心即是未至定欲界十八
染污成上 喜捨四境四境四無色 一法
染污所以

[0610a18] 獲得應當獲得 色界善心 欲貪一切多少
正理欲界

[0610a22] 生色色界 無色界不成不論 多少可知不重

[0610a24] 如是第三論主異說

[0610a26] 所以者何有部

[0610a26] 此地論主染污 可意境界無記不能

[0610b01] 云何

[0610b01]

[0610b02] 對治 引證 故知染污

[0610b05] 阿羅漢故作 羅漢無數 故知羅漢

[0610b08] 等至證言染污 十八善緣
十八出離合為三十六大師 大師婆娑四十六
一百二十九一百九十正理如何境界 離欲阿羅漢有漏有漏
現行分所相應雜染 有漏
極成自言 遮止雜染故作 毘婆沙 正理契經相違有漏
雜染雜染 相違 婆沙一百三十九 成就欲界一法 成就
起身有緣 有緣 變化緣故有緣成就
緣故  各別相違第一 一境
二師語業 第三師說 六境 
心緣

[0610c13] 如是無量差別 分別無量不同

[0610c15] 自此

[0610c16] 隨眠

[0610c17] 諸緣自此

[0610c18] 煩惱 煩惱總有即是第一

[0610c19] 相續無窮第二

[0610c20] 如草第三

[0610c22] 第四

[0610c23] 如是第五

[0610c23] 異熟總有 第一

[0610c25] 草藥 異熟第二

[0610c26] 如花 如是第三

[0610c27] 飲食 如是異熟果可解

[0610c29] 如是緣起煩惱第九 四有

[0611a01] 功能 染污一切欲界 十六無色界三十一 無漏

[0611a04] 隨眠不能

[0611a06] 煩惱 邪見

[0611a08] 中有猶如中有 剎那同生

[0611a09] 至善 無記三性

[0611a10] 無色 中有無色界中有所以

[0611a12] 四有

[0611a14] 有情緣起分別三行 二明

[0611a15] 佛說

[0611a16] 何等

[0611a17]

[0611a17] 二種中有二明界繫三明體性釋名 濕氣
濕生可解

[0611a21] 如是 上界第二界繫分別正理論上界外緣色界大種色界
妙色增上 如是最勝微妙攝益畢竟 分段
契經 極光淨天若爾欲界 分段方名欲界
相從色界 是故無相 人生北俱盧洲 不斷身形
存活若爾何故 非要如意妙香可愛 中有欲界
欲界 為難

[0611b11] 欲界繫第三出體釋名

[0611b13] 光影如何欲界繫皆是如何


[0611b16] 傳說可解正理論 十三唯有欲界
一切自體 乃至皆可 受用豈不如何
名為由此二種大能 按摩飲食欲心便 方名
(十三十一) 。

[0611b25] 所以

[0611b27] 不能各別 不能 名為
不能大種 解脫 離欲

[0611c02] 有時 無益正理論色處 名為所行契經
牙齒咀嚼津液浸潤進度喉咽 漸漸消化攝益 名為爾時事故
那落迦 分段總得食時 根境總分
相應 名為相續無形無形相續住持 如何色處攝益大功
爾時不生 云云乃至 若爾何故契經 食具助緣
恭敬施與恭敬助緣花林亦即 云云乃至 
故作何不 食具非有 妙色
觸處有色 無缺

[0611c26] 界繫

[0611c27] 不通無漏所以

[0611c28] 婆沙

[0611c29] 契經

[0612a01] 部多為何

[0612a02] 中有 說中 求生中有中一

[0612a04] 何等

[0612a04] 暫時

[0612a05] 契經中有說中有名 自體自體  世間無情

[0612a09] 第四 中有名為正理論 如是總有十六 十六
十一正理 意識相應有漏 三不無漏無漏
生長 無漏無有 生長建立
即由有漏 現有 因故無漏法 在前大種不能
大種 涅槃 現在由此
當來內法 自取當來等流 是故同一
名為異熟 等流長養等覺

[0612b02] 又部求生

[0612b03] 求生有情 阿羅漢增長有情增長

[0612b06] 毘婆沙師說老死緣故 二種皆因 世尊老死緣故
中意正理

[0612b10] 見思 便 事證可解

[0612b12] 異門敗亡異門 現有

[0612b14] 論主正本 各別不思議力

[0612b17] 起念在於 十二支

[0612b18] 有漏 廢立所以

[0612b19] 二食

[0612b21] 二食

[0612b23] 最為二食

[0612b24] 有漏總結

[0612b25] 養母

[0612b26] 所有皆是資身 無能資身食用

[0612b28] 四句四句可知

[0612b29] 頗有等至 無漏 名為理實

[0612c03] 有損二時 名為

[0612c05] 四生五趣

[0612c06] 如何地獄

[0612c07] 洋銅豈非

[0612c08] 中有四句品類 方名如何洋銅

[0612c11] 四句品類且說資身 洋銅 名為孤獨地獄
人中五趣  論文地獄無益

[0612c17] 世尊異生因明 施食不同  非理 難勝論主
就中 中一異生所有一切 一切異生 一百外道

[0612c24] 有言佛菩薩第二

[0612c25] 不然阿羅漢論主 菩薩勝施俱胝阿羅漢如何 對外

[0612c27] 毘婆沙 至順婆沙一百三十

[0612c29] 分別論主順決擇分異生憑據 即是婆沙分別婆沙一百三十
大意 異生

[0613a04] 後身菩薩至此 論主第二 佛菩薩決定
後身菩薩決定 勝施俱胝阿羅漢

[0613a09] 爾時菩薩

[0613a10] 必應預流重審所以 得知決定 異生離欲
故知異生預流 異生順決擇分 異生預流 異生預流

[0613a17] 有情死生自此 第三死生正理論 說中四有
一剎那此時 相應定心無心死生識得 入涅槃命終何處  

[0613a24] 中有第一 唯有意識意識 中有意識
中有初心 中有既是中有 得名 正理論本論聲說 中有欲界繫二部
一時上界欲界 說中 由此中有

[0613b04] 死生不順死生第二正理 由此 靜慮分心死生根本 捨受

[0613b07] 二時無心 第三第四 無心

[0613b09] 定心攝益 定心 地界欲界上界不可異地
命終受生縱令加行 不可說命終攝益 正理論定心生理
別有 加行引發定心攝益 損害命終定心染污
染污受生異地染心攝益加行命終異地染心必勝受生無能受生 一切異地無記加行命終
染污受生

[0613b22] 無心 受生無心正理論 無心命終相違
任運無心不能 殊勝法住身故無心任運 入心定能引出入心無間
身心無有 不生變壞必定 身心命終無餘契經
無心命終契經無想有情想起 無心受生 (云云) 。

[0613c04] 雖說無異無記涅槃第五

[0613c05] 何故無記入涅 所以

[0613c06] 無記勢力順心所以正理論何故入涅槃善心異熟阿羅漢未來
異熟果入涅槃若爾異熟 入涅槃簡言未來何不 現在異熟異熟 異熟無學果不深
阿羅漢命終 無記勢力相續 入涅槃無記

[0613c15] 命終 最後第六

[0613c16] 命終阿羅漢 往後

[0613c18] 有餘師說 師說涅槃最勝

[0613c20] 正命一處不可 身根

[0613c22] 命終 第七中有 支節名為無異正理論
中有別處 受生即便致死

[0613c26] 水火 便等分 二分正理論語言
譏刺不實人心由此

[0614a02] 地界 不能所以

[0614a03] 三災

[0614a04] 摩天非有無處

[0614a06] 諸天定當明天

[0614a07] 必定明天 正理論決定命終 諸天
五一總集 得知非一三十三天有時善法受法
天子福壽天眾 殞沒不覺諸天五衰相現 然後命終不覺 皆是不善圓滿業非一
不善

[0614a18] 世尊何謂三聚自此 四明三聚眾生

[0614a19] 三不定性三聚

[0614a20] 正性

[0614a20] 契經正性正性無餘 即是有餘無餘涅槃即此涅槃名為正性正理論何故正性
智者故世 聖道正性趣入正性離生

[0614a26] 正定正定 得無涅槃

[0614a28] 獲得正定以定 涅槃正定順解脫分涅槃何不從此名為正定聖人

[0614b01] 正定 邪定涅槃未定 預流七返未能

[0614b05]

[0614b05] 地獄 三惡趣名為正理論 二業
即是惡趣五無間業不正見 如次

[0614b09] 無間邪定即是地獄邪定

[0614b11] 正邪第三不定 不定增上 第一時時

俱舍論疏卷第十

[0614b15] 日夜半點

[0614b16]

[0614b17] 覺樹

[0614b18] 興福寺慈恩院本忍法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 41 No. 1822 俱舍論疏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資料庫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大正藏編輯
【原始資料】鎮國大德提供北美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資料庫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網站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

Glossary and Other Vocabul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