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entary on the Abhidharmakośabhāṣya 俱舍論疏
Scroll 17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俱舍論疏卷第十七沙門法寶撰
分別業品第四之五
[0670b26] 論。如是已辨至名業道。已下半頌。大文第 二。釋業道之名。
[0670b27] 論曰至而造作故。 釋後貪.瞋.邪見三業道也。貪等體非是業。 與思相應思是業性。依貪等轉。依貪等行。
依貪勢力而造作故。如人依道。由此貪等 體雖非業。是業道也。
[0670c02] 論。前七是業 至立業道名。釋前七業道。前七業道是業 性。故名之為業。思業依託為境轉故名業 道也。此七是業。是業之道。立業道名。
[0670c06] 論。故於此中至俱極成故。釋此中業道 名通兩類。前七具二。謂業。業道。後三唯 一。謂但業道。雖不同類。而一業道名通兩
處。餘故兩類總得名為業道 如世典者。 正理論云。世記論也 世記論中亦不同 類。而一為餘得通名故。如在天.地類別 同名形等。
[0670c12] 論。離殺等七至類此應釋。 類不善業道釋善業道。
[0670c13] 論。此加行.後 起何緣非業道問也。加行.後起應名業道。 思亦緣彼為境轉故。
[0670c15] 論。為此依此至異 此不然。答也。此有三答。正理論云。理亦 應說。而不說者。為本。依本彼方轉故
(述曰。為根本起加行。依根本有後起。本得此名。末不名道) 第二解云。根本 麁顯說麁品為業道 第三釋云。令內.
外物有減.增故。如.殺.盜等令物增.減。前. 後二分不爾。由此二分不名業道。婆沙一 百一十三云。所居名外。壽等名內 婆沙
云。問何故名業道。答思名業。業所遊履 究竟而轉為業道 問若爾一切無記。
[0671a02] 論。應問彼師。論主意云。非此是我義。因 何問我。應問彼師。
[0671a03] 論。然亦可言至 皆名業道。論主為彼師釋。此貪.瞋等是惡 趣因。因是道義。與惡趣為道 或貪.瞋等 互相因起。更互相乘皆名業道也。
[0671a07] 論。如是所說至差別云何。已下兩頌。第三義 便明斷善根。
[0671a08] 論曰至能斷善根。此舉 初句答。前問。諸斷善根由何業道 答云。 唯上品邪見業道此釋能斷。
[0671a10] 論。若爾 何緣至最初所除。難也。若謂唯邪見斷善 根者。即違本論云何上品不善根。謂能斷 善根者。不善根體謂貪.瞋.癡。邪見非不善
根如何說能斷善根。
[0671a14] 論。由不善根至 被賊燒村。答。於能引處說所引業。
[0671a15] 論。 何等善根為此所斷。問所斷善。
[0671a16] 論。謂 唯欲界至先不成故。答也。將欲斷善欲界 中思。色.無色善先退不成。邪見不能斷 上界善等。
[0671a19] 論。施設足論至三界善根。難 不斷上二界善根。
[0671a20] 論。依上善根至非 彼器故。斷欲善。上二界善得更遠故。此身 不是上善器故。
[0671a22] 論。何緣唯斷生得善 根。問欲界加行不斷所以。
[0671a23] 論。加行善 根先已退故。答。正理論云。加行善根將斷 善時最初捨故。
[0671a25] 論。緣何邪見能斷善根。 問也。
[0671a26] 論。謂定撥無至彼果異熟。答也。正 理論云。此斷善根何因何位。謂有一類先 成暴惡意樂隨眠。後逢惡友緣力所資。轉
復增盛故。善根減不善根增。後起撥因撥 果邪見。令一切善皆悉隱沒。由此相續離 善而住。此因。此位斷諸善根。
[0671b02] 論。有 餘師說至解脫道別。敘異 斷 。分撥因果邪 見。二道別也。
[0671b04] 論。有餘師說至勢力劣故。 敘異師說。無漏緣.他界緣.隨眠緣中不增。 唯相應中增。由力劣故不能斷善。
[0671b06] 論。 如是說者至有強力故。述正義。煩惱不定。 有准因中增者亦得至上品。強力故。無 漏緣.他界緣亦至上品能斷善根。
[0671b09] 論。 有餘師說至見所斷惑。敘異說也。
[0671b10] 論。 如是說者至邪見所斷。述正義也。
[0671b11] 論。 若作是說至名斷善根。引本論證九品斷 善正也。既有最後所捨者。亦有前品捨者。 故知非一品斷。
[0671b14] 論若爾彼文至能斷善 根者。餘師引本論難。本論既云上品不善 根能斷善根。故知唯一品斷。本論二文便 自相違。
[0671b17] 論。彼依究竟至名能斷善根。答。 由上品不善根能斷下下品善根。由斯故 說上品不善根能斷善根 正理云乘前
為問。其理已成。謂此乘前所斷微善。即問 能斷上不善根。前微善根既下品攝。後能斷 者理上品收。故於中不勞徵難。
[0671b22] 論。 有餘師言至如見道中。敘異說也。
[0671b23] 論。 如是說者通出不出者。述正義也。
[0671b24] 論。 有餘師說至末易捨故。敘異說。彼師意說。 因其善根發得律儀。律儀是末。善根是本。 末捨易本。故先捨也。
[0671b27] 論。如是說者至品 類同故。述正義也。正理論云。諸律儀果有 從加行。有從生得善心所生。若從加行善
心生者。律儀先捨。後斷善根。然斷善根 加行.根本皆名斷善根。依此故說斷善根 位捨諸律儀。若從生得善心生者。隨斷何
品能生善根。所生律儀爾時便捨。捨能等起。 彼隨捨故。
[0671c05] 論。為在何處能斷善根。問處 所也。
[0671c06] 論。人趣三洲至阿世耶故。
[0671c06] 答 阿世耶者。此云意樂。
[0671c07] 論。有餘師說至唯 贍 部洲敘異說也。
[0671c08] 論若爾便違至東西 洲亦爾。破異師也。兩洲若不斷善因何 極少成八根耶。
[0671c10] 論。如是斷善依何類 身。問。
[0671c11] 論。唯男女身志意定故。答。扇搋 等身志意不定。不能斷善。
[0671c12] 論。有餘師 說至皆昧鈍故。敘異說也。
[0671c13] 論。若爾便違 至男根亦爾。破異說。男.女既同極少八根。
[0671c15] 故知皆能斷善。
[0671c15] 論為何行者能斷 善根。問行者也。
[0671c16] 論唯見行人至如惡趣 故。答也。
[0671c17] 論此善根斷其體是何。問體 也。
[0671c18] 論善斷應知至非得為體。答也。
[0671c19] 論。善根斷已由何復續。問續善也。
[0671c19] 論 由疑有見至名續善根。答也。婆沙三十五云。 誰住疑心續。誰住正見續。有作是說。轉 身續者住疑心續。現法續者住正見續。評
曰應作是說。此不決定 又云若 善根 續便能起耶 評曰應作是說。此不決定 正理論云。謂續善位。或由因力。或依善 友。有於因果欻復生疑。所招後世為無為
有。有於因果欻生正見。定有後世先執是 邪。爾時善根成就得還起不成就得滅名續 善根 述曰。夫言疑者必有.無二緣不定
名之為疑。或先有後無。或後有。若先有後 無。能生邪見不能續善。若先無後有。能生 正見此能續善。故正理云。所招後世為無
為有。此論云。此或應有者。亦是先執為無。 後或應有。
[0672a09] 論有餘師言九品漸續。述異 說也。
[0672a10] 論如是說者至氣力漸增。述正 義也。婆沙云。評曰應作是說。九品頓續漸 次現前。乃至。應從地獄死當生地獄者。
三品善根得亦在身成就。亦現在前。當生 傍生.鬼六品。當生人.天九品。
[0672a14] 論。於現 身中能續善不。問續善也。
[0672a15] 論。亦有能 續至非餘位故。答。有兩類。若不造逆斷善 根者。於現世中亦有能續。若造逆人斷善 根者。於現世中定不能續。彼人定於地
獄將死及將受生時續。准此文證。地獄 生時雖續善根。續善根已受地獄也。造逆 之人定至生有經劫等故。
[0672a21] 論言將生 者至謂彼將死。釋將生.將死 彼死者即 是於地獄中將死時續。
[0672a23] 論。若由因力 至應知亦爾。此釋二時續善異所以。
[0672a25] 論。又意樂壞至應知亦爾。釋不造逆人現世 續善現續善不同所以。婆沙云。若於地獄 中有中。受斷善根邪見異熟果者。彼於地
獄生時續。若不受者死時續。彼果盡故能 續善根。所以者何。如邪見與善根相妨。彼 果亦爾。若依施設論說。一切斷善皆非現 續 正理論云。謂世有人撥無後世名意
樂壞。而不隨彼意樂所作非加行壞。見壞。 戒不壞。見壞。戒亦壞。斷善根者應知亦爾。 非劫將壞及劫初成有斷善根。壞器世間
增上力故。相續潤故。行妙行者不斷善根。 以心堅牢有所樂故。
[0672b07] 論。有斷善根至 謂除前相。已下四句分別 布剌拏。此云滿。 舊云富樓那。訛也。此人斷善而不造逆。故 非邪定。是第一句
未生怨即是阿闍世 王。造逆故是邪定 (依大乘非邪定) 信三寶故不斷善 根。是第二句 天授舊云提婆提多。此人破
僧。出佛身血。殺阿羅漢。故是邪定。亦斷善 根。故是俱句 俱非可知 正理論云。斷善 邪見。破僧妄語。當知定招無間異熟。餘無
間業或招無間。或招所餘地獄異熟。依婆 沙三十五更有問答。施設論說。若害蟻卵 無少悔心。應說是人斷三界善。問若現法 中續善根者。彼命終已生地獄耶。答彼不
決定生於地獄。唯有轉身續善根者定生 地獄。問若現法中續善根者。彼現身能入正 性離生不。評曰應作是說。彼能引起順決 擇分。亦後能入正性離生。乃至能得阿羅
漢果。問殺斷善人。與害蟻卵。何者罪重。評 曰應作是說。若依罰罪殺斷善人。得罪 為重。得邊罪故。若依業道害蟻卵重。以 彼成就諸善法故。問於何處受斷善根
果。答於無間地獄受彼異熟果 (與正理亦同) 問斷 善邪見於眾同分為但能滿。亦能引耶。答亦 能牽引。亦能圓滿。有作是說。但能圓滿不
能牽引。所以者何。業能牽引眾同分故。評 曰。如前說好。邪見相應有思業故。邪見 與彼同一果故。
[0672c05] 論。已乘義便至與思俱轉。自下一頌。大文第 四明業道俱轉。
[0672c06] 論曰至從一唯至八。此 總舉不善業道從一唯至八。不至九.十。不 善業道不並起故。既言與思俱轉。定是思 業道同剎那義。不容異解。
[0672c09] 論。一俱轉 者至隨一究竟。此釋一俱轉。無身.語七。貪 等三中隨一現起。若先加行造惡色業。不 染心時隨一究竟 正理論云。貪等餘染及
不染心現在前時隨一究竟 此論略故不 說貪等餘染。正理云。有餘師說。身三業 道。一一思俱轉。謂殺.盜.邪婬 破云 理
不應然。邪婬必亦。無遣他為故。必貪竟 究故。殺.盜自為。亦必二故。設據遣他作應 差別言謂於究竟時貪等不起 此論文。 前說貪究竟等據自作業。今說思俱轉通
遣他作。
[0672c20] 論。二俱轉者至或雜穢語。釋 二俱轉。如文可解。正理彈云。經主於此作 如是言。謂嗔心時究竟殺業。若起貪位成
不與取。或欲邪行。或雜穢語。此亦非理。若 自究竟。則應於殺無勞說瞋。此更無容餘 究竟故。於盜.邪行說貪亦然。說起貪時
成雜穢語。此言闕減。容三成故。若先加行。 於究竟時。一一應言貪等隨一。
[0672c27] 論。三 俱轉者至俱時殺盜。嗔.殺.盜三業道俱時 轉也。
[0672c29] 論。若爾所說至理應不成。難也。
[0673a01] 論。依不異心至決判應知。依不異心造 二業說。若異心自作兩業究竟必異。
[0673a03] 論。若先加行至隨二究竟。三俱轉也。若先加 行言非唯遣他。自作亦得。如先作殺加行。 後方死等。或先燃火後燒物等。或先發言
後他解等。如是等類。
[0673a06] 論。四俱轉者至隨 三究竟。四俱轉也。
[0673a07] 論。如是五六七皆如 理應知者。准釋可知。
[0673a08] 論。八俱轉者至俱 時究竟。釋八俱轉。
[0673a09] 論。後三業道至故 無九十。釋唯至八所以。以貪.瞋.邪見不 俱起故。
[0673a11] 論。如是已說至遮一八五。結 前起後。若兼分別受遠離即有俱轉。 如文可解。
[0673a13] 論三俱轉者至無七色 善。明三俱轉。
[0673a14] 論。四俱轉者至勤策律 儀。明四俱轉。
[0673a15] 論。六俱轉者至得上三 戒。明六俱轉。上三戒有四業。前五識有 二。故成六也。
[0673a17] 論。七俱轉者至得苾芻 戒。明七俱轉。善意識有三。三種戒有四。一 種七也 言。惡.無記心現在前得苾芻戒。第 二也七
不言無心得苾芻戒者。此明思 俱轉。無心得戒非此所明。不與思俱轉故。
[0673a22] 論。九俱轉者至現在前時。明九俱轉。善 五識苾芻戒七一種九也 依無色盡.無 生智。得苾芻戒。意善二除正見。苾芻戒七
二種九也。准此。正受戒容得無學 或靜 慮攝盡.無生智現在前時。爾時意二道共 戒七三種九也。
[0673a27] 論。十俱轉者至得苾芻 戒。善意識三戒。復有七一種十也。
[0673a28] 論。 或餘一切至心正起位。有七支隨轉色七正 見相應心有三二種十也。所以言正見相應 簡盡.無生智無正見故。
[0673b02] 論。別據顯相 至有一八五。結別前顯相。引下通相。
[0673b04] 論。一俱轉者至得一支遠離。明一俱轉。此 是有人不能具受五戒等。但發願期心唯 不殺等。正起業時惡.無記心現在前故唯有 一。
[0673b07] 論。五俱轉者至得二支等。明五俱 轉。此亦是期心唯受二支。善意識現前故 有五也 等者等取善五識現在前得三
支。惡.無記心現前得五支也。
[0673b10] 論。八俱 轉者至得五支等。此亦是期受五意復有 三。故成八也 等者取五識現前受六支 此上所明皆是同時俱。非前.後俱。若直
明與思俱轉。即不合取無心位。彼無思 故。若兼說業俱轉。即通無心位。爾時亦有 業俱轉故。婆沙.雜心乘明思俱轉便兼 明業俱轉故通說無心。此論及正理。唯說
思俱轉。故不說無心。已上論文。正理有破。 俱舍有救。非要法相略而不述。
[0673b20] 論。善惡業道於何界趣處。已下有三頌。第五 明處成業道也。
[0673b21] 論曰至故有嗔恚。明 十不善業中。此三那落迦中通現行.成就。
[0673b23] 論。貪及邪見至現見業果故。明意二唯 成就。無可愛境故貪不現行。現見業果 故邪見不現行。於地獄中無離欲故。雖 不現行定成就也。
[0673b26] 論。業盡死故至無 離間語。明餘五不善業無現行.成就也。此 色業道若無現行亦不成就 此地獄中總
有三例。一通現行.成就。謂麁惡語.雜穢語 及嗔。二唯成就。謂貪.邪見。三不現行亦不 成就。謂身三語二離間語.虛誑語。
[0673c02] 論。 北俱盧洲至無惡意樂故。明意三不善業道 唯成就不現行。他物已想名貪業道。既不 攝我所故無貪也。身.心剛強欲惱害他
名為嗔恚。既身.心柔軟無惱害事故無嗔 也。不信因果作惡意樂名為邪見。無惡意 樂無邪見也。此三離欲捨故。北洲無離欲 故定有成就。
[0673c09] 論。唯雜穢語至染心歌 詠。明雜穢通現及成。
[0673c10] 論。無惡意樂故 至隨其所應。無身業三。如文可解 身心 軟故及無用故隨其所應者。正理論云。無誑
心故無虛誑語。或無用也。常和穆故無離 間語。言清美故無麁惡語。北俱盧洲有三 例。一意三業道唯成就不現行。二雜穢語通
成就.現行。三身三業道.語三業道不成就 亦不現行。
[0673c17] 論。彼人云何至並愧而別。 問.答分別可解。
[0673c18] 論。除前地獄至皆通成 現。明除前二處餘趣.處中十不善業道皆 通現.成。明其同。
[0673c20] 論。然有差別至二 種俱有。明差別也。如文可解。
[0673c21] 論。雖諸 天眾至其命方斷。正理論云。有餘師說天亦 殺天。雖天身支斷已還出。斬首.中截則不 更生。故欲天中有殺業道。
[0673c24] 論。已說不 善至謂成就現行。明不善已明善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