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entary on the Abhidharmakośabhāṣya 俱舍論疏
Scroll 20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俱舍論疏卷第二十沙門法寶撰
分別隨眠品第五之二
[0701a19] 論。諸有情類於此事中。已下大文第六明世 縛事通局。於中有四。一世縛通局。二證三 世有。三建立三世。四破三世有 此下兩
頌第一明世縛通局。此中意說。能繫三世。對 所繫三世辨繫通局。今言事者。是所繫事。 於此事中。隨眠隨增者名之為繫。若不隨
增。不名為繫。其隨增者非要現緣。雖在過 未。若未斷位皆是隨增。隨增有二。一相應隨 增。二所緣隨增。於未斷位。一切隨眠於自
相應。相無差別皆隨增也。於自所緣。相無 差別遍隨增也。所緣定故。不可說言於 自所緣有遍.不遍。雖諸煩惱有自相.共
相。意識.五識。緣境寬狹力用不同。遍自所 緣相無差別。若將能繫三世隨眠。對其所 繫隨於何事。辨三世惑繫.不繫別。於中即 有遍.不遍異
有人浪釋。恐煩不述 此 兩行頌。前一行半明自相惑。後半行頌明共 相惑。就前文中。前三句明過.現六識自相 惑。後三句簡未來意.五不同。頌首云若於
此事中未斷七字。流至於下明繫通局。必 不斷故。
[0701b10] 論曰至流至後門。此雖總分 隨眠有二。即是釋頌若於此事中未斷七字。
[0701b12] 論。若此事中至定遍起故。明過.現六識自相 惑繫境不同。
[0701b13] 論。若未來世至皆能繫縛。 此釋意識相應自相惑也。貪.瞋.慢三雖在 未來。遍自所緣常恒決定。於未斷然常
繫所緣。要因見聞方能現起。故於三世非 定遍行。正理論云。貪.瞋.慢三是自相惑。如 前已辨。諸聖教中處處見有分明文證。且
如經言。佛告衣帒母。汝眼於色若不見時。 彼色為緣起欲貪不。不爾大德。乃至廣說。 又契經說。佛告大母。汝意云何。諸所有色。
非汝眼見。非汝曾見。非汝當見。非希求 見。汝為因比起欲起貪起親起愛等不。 不爾大德。乃至廣說 (已上論文) 以貪.瞋.慢起不
定故。於此事中但是已生未斷即繫此事。 然於此中有繫三世。亦得名為遍三世 也。過去貪等。不能遍繫三世一切有漏法 盡。現在隨其所緣廣狹不同。但起即繫。雖
有通緣三世法者。亦無現在貪等能緣三 世有漏法盡。若未來世意識相應別相煩惱。 依總類說即緣三世有漏法盡。雖此不繫 即彼繫故。非不亦有唯繫過去及未來者。
如一類貪唯繫此眼識及相應法性決定者。 此識不生。此豈不唯緣未來也法。准此 亦有唯緣過.現世。亦有通繫三世法者。過
去.現在若生未斷。即繫現在.過去不見聞 境。不為一切過去.現在貪等繫縛。
[0701c08] 論。 未來五識至亦能繫三世。釋五識相應惑也。 若已生即繫意與五同。故不別說。意識相 應貪等。生與不生皆容遍行三世法也。五
識相應生唯自世。不生遍三。所以別說 不生遍三者。此由五識依.緣必同時故。生 必同時。不生即容境界三世。以色等境 行於三世不待識故。識若生。時必待境
故。雖世不同。性縛定故 於中有二。或 令所緣歷其三世或於一所緣參差不定。 分其三世。今應指事作斯問答 問頗 有於此一色事中。此但指此事不問三世。
即此事中三世貪等。於此事中為繫不 答 過去.現在貪.瞋.慢等。緣此事生未斷即繫。 若過去.現在貪.瞋.慢等緣餘法生。不繫此
事。及雖緣此一色事生。被對治道斷即不 繫。繫有一種。隨已生不斷。不繫二類。謂不 緣此生。及緣已斷。此即通其六識。自相煩
惱皆同此也。若在未來即有差別。意識相 應定繫此事。未來必有眾多貪等。於所緣 定性繫此故。由此未來生與不生。皆有遍 行。生與不生皆有繫此一色事故。若眼識
相應諸可生者名繫自世。不名遍行。諸不 生者定有一類繫此事也。同色境中於一 剎那。必有總.別眾多識故。眾多識中唯一
得生。餘不生故。無有過.現一色事中。不為 未來眾多不生眼識相應貪等繫者。由此不 生名為遍行。見.疑.無明過去.未來定繫此
一事也。此由二世皆遍行故。於現起者若 緣即繫。不緣不繫。由此婆沙歷六句等。作 問答云。於此事中頗有過去愛結繫。而有
未來愛結繫耶。未來愛結繫。而為過去愛結 繫耶。此應順前句答。如是但有過去愛結 繫。必為未來愛結繫也。所以名為順前句
者歷六句。一一句中皆有兩句問答。此同 前句故名順前句也。亦名稱前句答。第 二句問云。頗有未來愛結繫亦為過去愛結 繫耶。答云。若前不生生者已斷即不繫。
若前生不斷即繫。此言斷.不斷望未來非 等品說。愛有三品。於此一色事中容有三 品愛。不緣此一色事生緣餘事生。緣餘事
起此三品愛。皆不繫此一色事。若前不。生不 繫。理合通於三品。前生已斷不繫。此於三 品中。或是上品。或是中品。或上.中合說。必
非下品。已說未來繫故。斷惑必三世同斷 故。若過去世下品斷者。未來三品皆斷。不可 言有未來愛結繫故。理定如上。若前生不 斷即繫者。此亦通其三品。理必應爾
婆沙 五十八歷六問云。若於此事有過去愛結 繫。亦有未來耶 答如是 設有未來復 有過去耶 答若前生未斷即繫。若前未生 設生已斷則不繫
問若時過去愛結已斷。 即時未來愛結亦已斷。若時過去愛結未斷。 即時未來愛結亦未斷。今何故說若前生未 斷則繫。若前未生設生已斷則不繫耶 外
國諸師作如是說。若前生未斷則繫者。說 中三品結。若前未生則不繫者。說下三品 結。設生已斷則不繫者。說上三品結。迦濕
彌羅國諸論師言。若前生未斷即繫者。說九 品結。若前未生則不繫者。說後三品結。設 生已斷則不繫者。說前六品結。如過去前
六品愛結已斷。未來亦爾。後三品愛結。雖未 斷而未生故。在未來為繫非過去。此中意 說。若於此事有未來愛結未斷。亦有前生
愛結未斷。即於此事亦有過去愛結繫義。 若於此事雖有未來愛結未斷。而前於此 愛結未生。雖餘處生。而於此事亦名未 生。設生已斷。即於此事無有過去愛結繫
義 已上第一句。理實品數應如前說。然 婆沙云。若生未斷即繫說九品者據具縛 說。若前不生即不繫及生者已斷即不繫。 皆據斷六品說。即當一來果。此據有繫故
非不還果等。此以餘處生名不繫故。非 是已斷。斷故非具縛。若前未生則不繫者。 說後三品據一來說。設生已斷即不繫者。 說前六品亦是一來。應更思之 若於此
事有過去愛結繫亦有現在耶 答若現 在前 設有現在復有過去耶 答若前生 未斷等 (云云如前。已上第二句) 若於此事有未來愛結 繫亦有現在耶
答若現在前。設有現在 復有未來耶 答。如是 (已上第三句) 若於此事 有過去愛結繫。亦有未來.現在耶 答未來 必繫。現在若現在前
設有未來.現在。復有 過去耶 答若前生未斷等 (已上第四句) 若於此 事有未來愛結繫。亦有過去.現在耶 答 此中有四句 (隨其所應)
設有過去.現在。復有未 來耶 答如是 (已上第五句) 若於此事有現在 愛結繫。亦有過去.未來耶 答未來必繫。 過去若前生未斷等。設過去.未來復有現
在耶 答若現在前 (已上第六句) 如愛結歷六應 知。恚.慢.嫉.慳非遍行無明結歷六亦爾 迷自相結義相似故。如見歷六應知。
取疑等歷六亦爾。迷共相結義相似故。雖 有廣狹而亦相類 (已上歷六句) 若於此事有過 去愛結。亦有過去恚結繫耶 答若前生未 斷則繫等
設有過去恚結繫復有過去愛 結繫耶 (已上小七第一句) 若於此事有過去愛結繫。 亦有未來恚結繫耶 設有未來恚結繫。復 有過去愛結繫耶 (第二句)
若於此事有過去 愛結繫。亦有現在恚結繫耶 設有現在恚 結繫。復有過去愛結繫耶 (第三句) 若於此事有 過去愛結繫。亦有過去.現在恚結繫耶
(答此中有 四句) 設有.過去.現在恚結繫。復有過去愛結繫 耶 (已上第四句) 若於此事有過去愛。亦有未來.現 在恚耶 (答此中有三句)
設有未來.現在恚結。復有過 去愛結繫耶 (已上第五句) 若於此事有過去愛結。 亦有過去.未來恚結耶 (答此中有三句) 設有過去.未
來恚結復有過去愛結繫耶 (已上第六句) 若於此 事有過去愛結繫。亦有過去.未來.現在恚 結繫耶 答此中有五句。設有過去.未來.
現在恚結繫。復有過去愛結繫耶 (已上第七句) 如 對恚結繫。對嫉.慳結亦爾。以愛對彼作 小七句。如小七大七亦爾。差別者以二對
一。乃至以八對一。謂以過去愛結。恚結。先 對過去慢結。次對未來次對現在次對 過去現在。次對未來.現在。次對過去.未 來。復對過去.未來.現在
問一行歷六。小 七。大七。有何差別 答復次以不相似法。 對不相似法。作問答。不以世定故名一行。 以相似法對相似法作問答。以世定故名
歷六。以不相似法對不相似法作問答。 以世定以一對一故名小七。以相似法 對不相似法作問答。以世定以二對一。 乃至以八對一。故名大七。是謂差別。若共
相惑即不同此答 頗有過去見結繫亦未 來也答曰。如是 頗有未來見結繫亦過 去耶 答曰。如是 此是以等問等。述可 句答。若過去.未來對現在其過去.未來
定繫。現在若生即繫。
[0703a20] 論。所餘一切至能 繫此事。此釋共相惑也 見疑無明者。無明 是不共無明。相應無明如所相應說。此見.疑
等過去.未來。皆遍繫三世。現在不定。由此 過.未皆是遍行。遍行三世故。今更總述。意 識相應未來貪等。若生.不生皆是遍行。遍行
三世故。過.現不定。五識相應貪等。唯未來不 生是遍行。遍行三世故。過.現及生。定非遍 行。共相煩惱。過去.未來皆是遍行。遍行三世
故。現在不定。皆不對自所緣境說遍不遍。 論應辨諸事至及離繫耶。經部問也。若有 過.未即合是常。過.未若無。不可說繫及 不繫也。
[0703b03] 論。毘婆沙師至諸相合故。述 有部宗 去.來定有而非是常 立宗 由與有為諸相合故 立因。
[0703b05] 論。為此 所立決定增明。已下一頌。第二引理教證三 世有也。
[0703b07] 論曰三世實有。此立宗也。
[0703b08] 論。所以者何。問教理也。
[0703b08] 論。由契經中 世尊說故。引教答也。
[0703b09] 論。謂世尊說至 勤修厭捨。引第一經證過去有也。
[0703b10] 論。 若未來色至勤斷欣求。引經證未來有也。
[0703b12] 論。又具二緣至應闕二緣。引第二經證。 若去.來是無。緣去.來識應闕所緣緣。即違 經說識二緣生。
[0703b14] 論。已依聖教至證有去 來。結前起後。如文易了。
[0703b15] 論。以識起時 至識亦應無。第一理也。
[0703b16] 論。又已謝業至 有現因在。第二理也。
[0703b17] 論。由此教理至二 世實有。結自宗也。詳薩婆多過.未體有。不 同現在之有。過.未體無。不同兔角之無。若
同現在。應非過.未。若如兔角。即應不能 作境生心 正理論云。謂立去.來非如現 有。亦非如彼馬角等無 又云。為境生覺
是真有相。譬喻論言。旋火輪我二覺生時境 非有故。若一切覺皆有所緣。是則應無勝 解作意。又諸世間夢中翳目兩月識等境非
有故。正理救云。謂輪覺生非全無境。即火 [火*曹] 色速於餘方周旋而生為此覺境。然火 [火*曹] 色體實非輪。而覺生時謂為輪者。是覺
於境行相顛倒。非此輪覺緣無境生。我覺 亦應准此而釋。謂此我覺即緣色等蘊為 境故。唯有行相非我謂我顛倒而生。非謂 所緣亦有顛倒。勝解作意准此應起。謂瑜
伽師見少相已。自勝解力。於所見中起 廣行相生如是覺。此覺即緣諸蘊為境。 住空閑者作如是言。如是相生是勝定果。 謂勝定力於定位中引廣相生。如所變化
夢緣過去曾所更境。如人夢中見兔有角。 曾於異處。見兔。見角。今於夢中由心惛 倒。謂於一處和合追憶 由根有翳取境 不明。故於境中起顛倒解。行相雖倒。境
實非無。以翳目人要有色處見種種色。 非全無色 異此。則應無色處見 謂 眼識生但見一月。由根變異發識不明。迷 亂覺生謂有多月。非謂此覺緣非有生。即
以月輪為所緣境。若不爾者。無處應見。既 無月處此識不生。故此即緣月輪為境。更 有立破。恐繁不述。
[0703c18] 論。若自謂是至非 此部攝。簡別宗也。分別說部者。說義有是 有非。更須分別故。名分別說部。舊婆沙云
毘婆闍婆提訛也。新婆沙云毘婆闍縛地。 毘婆此云分別。縛地此云說。宗輪論云。飲 光部計。若業果已熟則無。果未熟則有 彼 計同分別說部。
[0703c25] 論。今此部中差別有幾。自下一頌。第三建立 三世。
[0703c26] 論曰至非體有異。此敘法救釋 也。三世法。體無別。類有異也。
[0703c27] 論。如破 金器至非捨顯色。舉喻顯也。
[0703c28] 論。如是諸 法至非捨得體。此法合也。如金是一。改瓶 為瓫。捨瓶得瓫。非得捨金。
[0704a01] 論。尊者 妙音至離過.未相。此述第二計也。妙音意 說。諸有為法有三種相。謂過去.現在.未來。
正與一合。二不名離。從合得名。不從不 離。
[0704a05] 論。如人正染至不名離染。舉喻 顯也。
[0704a06] 論。尊者世友至非體有異。此述第 三計也。此師意說。諸有為法有其三位。謂 過去.現在.未來法。體是一。隨位名異。
[0704a09] 論。如運一籌至置千名千。舉喻顯也。
[0704a09] 論。 尊者覺天至立名有異。此述第四計也。彼師 意說。待過.現故名為未來。待現.未故名 為過去。待過.未故名為現在。
[0704a12] 論。如 一女人名母名女。舉喻顯也。
[0704a13] 論。此四種 說一切有中。已下論主評彈也。
[0704a14] 論。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