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Commentary on the Abhidharmakośabhāṣya 俱舍論疏

Scroll 23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俱舍論疏卷第二十
沙門法寶

分別賢聖品第

[0733b13] ◎如是何所第三 四念住念住 念住

[0733b15] 四念住念住 奢摩他 毘鉢舍那正理論 以為速成四念住
不得如實 五停心 為止爾時假想 住心為止四念住
差別種種差別 四倒如實名為

[0733b24] 如何修習四念住

[0733b24] 名為共相正理論自相 專心
共相身等一一四念住 差別自相分別差別  念住自相觀察
自性各別一一 如是各別正智 自相自相成滿有道
自相種性念住遍知 自相由此各別正智 一智自相中觀無表色 無表色無色相似
有道念住共相觀察一一差別相同爾時十一色相無有差別
大種如是一類正智共相共相成滿有道爾時共相種姓念住
遍知共相由此總有正智 一智 () 。

[0733c16] 自性 出身自性

[0733c17] 應當成滿 應知其所如是應分分析各各 成滿正理論 
究竟善根增長中水 二種其二不樂
不樂自在 成滿自在止息希求

[0733c26] 何等名為 念住

[0733c27] 四念住

[0733c28] 自性念住念住 自性三慧以此 三慧念住 自性
名為自性 念住念住 名為念住

[0734a04] 雜念諸法 念住有法 名相雜念 念住
諸法

[0734a07] 自性

[0734a08] 契經中說 不能故知念住

[0734a10] 緣於 慧立念住既是

[0734a12] 毘婆沙師念持 念住正理論智慧念力

[0734a15] 理實便論主 念住念住念住 念住可解
正理論 阿尼律陀

[0734a19] 至愛心法 四念住何故 名色作意如是

[0734a22] 應知安住念住所以身等 念住身等身等名為
身等念住身等 自性念住

[0734a26] 念住 相續四念住 正理論身等念住
差別念住 自相名為身等名為 二種我愛 應觀猶如
(正理論相續身等相續論文) 。

[0734b04] 四念住 次第

[0734b05] 次第如是

[0734b06] 第一正理論由此 最後涅槃極微

[0734b08] 欲貪如是次第第二可解

[0734b10] 四念住不增不減釋念唯有 四倒四念住念住 正理對治

[0734b12] 名為

[0734b14] 如是身等一行

[0734b15] 非我正理論 緣法念住總有二三五蘊
行相一切所謂非常非我修習念住有餘善根 方便次第現前
緣法念住修習念住 無我生滅緣起觀行 生滅便於因果觀門趣入緣起此後
三義無間 善巧所見因果 次第觀察如是便
現觀上界各別如是 次第未曾十六行相 如斯十六行觀
覩見名為聞慧圓滿 次於生死生厭 寂靜功德此後現前方便勤修
引起如是決擇 最勝善根共相法念住 (論文
三義念住煖法三義三科如實知
出離如實知如實知四智類智世智苦智
再說一說道諦復次三諦再說道諦無邊不再復次四處善說見道
四諦善說修道修道聖道即是道諦未必四聖諦) 婆沙第二順次功德
不淨觀念住 煖法頂法 (論文念住三義)
婆沙正理論 行次五停心念住煖法中間三義 緣起
念處念處不舉 中間正理故此 三論相違

[0734c21] 善根第四 善根七方便四方便 就中一明 二明善根差別三明勝利四明
五明三行明體

[0734c25] 名為煖法相生煖法 思慧修慧正理論 欲界色界
涅槃作意次第 善根未離欲善根

[0735a01] 法如名為無漏道猶如煩惱 至此名為煖法

[0735a04] 善根十六行相諦行以時 四聖諦十六行 緣中四諦一一諦觀四行
正理論共相法念住差別共法念住有漏無常 四行集諦

[0735a10] 苦聖諦十六 行相正理論煖法四諦分說
論文

[0735a13] 善根異名頂位 正理論行者修習善根 漸次增進隨順
觀察焚燒三寶 上首順決擇分善根 名為頂法共相法念住差別

[0735a20] 善根名為頂名  退墮善根 人頭 進退猶如
名為正理論最勝吉祥世間為此名為

[0735a25] 六行諦行相同煖法

[0735a26] 法念住 緣法念住正理論 法念住增進現前 
不能 法念住

[0735b02] 四聖諦 即是

[0735b03] 增進 四念住

[0735b05] 所得重心不重正理論加行善根得中 不生頂法四諦三寶
現行

[0735b09] 善根名為忍法頂生

[0735b10] 四諦 名為忍法善根四諦 能忍最勝 退墮無退
 若爾第一正理論 一法聖諦能忍無間 無退四聖諦

[0735b18] 善根有別念住 正理論見道相似見道 法念住

[0735b20] 忍法 不同四行苦諦一行

[0735b23] 由此十六行相以此

[0735b25] 瑜伽漸減 苦諦一行剎那 中品無色對治
一一聖諦行相漸減故知 四行減色無色 聖諦一行已去名為道行
欲界下行乃至欲界 三行唯一名為 婆沙第五復次
二行觀察聖諦行相觀察 四行觀察聖諦 (十二行者道諦四行
行者除滅四行四行相者四行 十二行者四諦一行
行者四諦二行四行四諦三行第二以此 
正理婆沙修道婆沙善觀色有四智
婆沙有漏無漏智上文通有無漏) 婆沙 一百九十何等補特伽羅空行
何等補特伽羅入見道 行者空行行者 菩薩雖是 (行人
無常菩薩悲心名為化眾生不厭) 行人其二 我見非我行入我所見空行
行人二種我慢非常 行入懈怠苦行 (別知無常自恃 精進)
西方德光論師上下 四行名次相當 欲界苦諦無常 入見道向前
非我 苦行入見道 除非無常 空行 除非無常 非我
入見道無常苦諦 道諦四行 德光解事繁雜無論
我見 非我行者別理   四諦一一四行名次
道諦 非我三行及第一法一行以此行入 見道

[0736a07] 從此無間 相續從中

[0736a08] 上品 無間唯一剎那上品 一法第一增上行相

[0736a11] 有漏世第一法釋名

[0736a12] 用力最勝婆沙 第三心所世法 第一第一
第一豈能現觀世俗 現觀世俗智見道眷屬見道 慧力殊勝雜修靜慮
等至不共異生盡智修善根 一切清淨
無相無相三三摩地 厭惡聖道有漏 第一第一
善根 第一聖道一切現觀世俗智有如
無力聖道是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