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Commentary on the Abhidharmakośabhāṣya 俱舍論疏

Scroll 26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俱舍論疏卷第二十
沙門法寶

分別智品第之一

[0764c12] 分別智決斷求見 意樂止息加行名為不同 不過廣明名分即是
賢聖成人明智 故此明智

[0764c17] 可知自下 就此 一明差別二明成德
前門分為一明 十智相異三明建立十智四明 五明十智第六義門分別第七
第一

[0764c23] 推度 有漏  正理論求見
意樂止息加行名為 推度意樂加行猛利 (論文) 。

[0764c28] 無生推度無生見性

[0765a01] 推度 推度 名為初見名為

[0765a03] 有漏正見有漏得名 所見初見婆沙四十四 一有一切非有數數
有漏皆是 (論文) 即是 一切有漏名為五識 不同同類名為
有漏數數五識相應 餘善名為即是世間正見 一切

[0765a13] 如是有漏 無漏一切處得名以此 簡擇

[0765a16] 云何第二十智  文中分為一明十智 二明三智三明十智
無生十智

[0765a20] 差別 如是二智類別二智 三智

[0765a22] 世俗四諦 三智各別正理有漏 世俗毀壞
世俗世俗順世 俗事建立世俗智取勝 勝義無勝功能 無漏 有漏無漏二智
無漏有漏 相違 不同火熱 二智相望差別

[0765b04] 如是種智第二開成

[0765b05] 四智明法 世俗 總有

[0765b07] 如是無生無學位無生

[0765b09] 初生境界無生 有頂二智 有頂
何故後生

[0765b12]

[0765b13] 論文金剛喻定

[0765b16] 種智第三開成 十智

[0765b17] 不然世俗無生

[0765b19] 去來 決定

[0765b20] 不能三緣正理他心智所知
有漏心所法未曾十五四靜慮上根欲界 未曾十二所知無漏
皆除十二有漏 他心智其所 三根地下中品地中
上品下地無漏他心智 下地 有漏無漏智下地多少
一身無漏聖者尚無 一成有成差別如何 補特伽羅九品九品此道
差別轉增如次 種性九品 一九不成前後無相違失 上根下地
地位相對  靜慮他心智欲界四靜慮 心所法
所以者何一切皆是欲界靜慮不知所以者何不知 婆沙靜慮
心所法智能 靜慮上品智能第二靜慮下品 智能應作靜慮 所以者何一地
(論文) 。

[0765c19] 不知 境界不知

[0765c20] 緣故明法類智法智 類智道法
修惑類智

[0765c24] 心智至此明見道中他心智見道 心境

[0765c26] 有情見道 聲聞獨覺加行知見 道心

[0765c28] 有情初二 聲聞知法分心

[0765c29] 知見聲聞加行剎那 第十六第十六 見道

[0766a03] 加行 獨覺知法

[0766a04] 初二 第十五師說獨覺正理論剎那初二第八十四
所以者何初二五念第八修法加行 五念加行何不第十四 有餘剎那初二第十
(論文) 。

[0766a11] 世尊一切 加行一切 何故無漏他心智 道智 正理
決定不能有漏心所 ( 集智不能) 無漏心心所法 有漏他心智己身無漏
他心智不能有漏心所有漏 無漏智無漏 有漏是故決定
不能心所他心智聖智 有漏生厭 不樂無漏 見聞
便不樂不如 聞已是故有漏 聖智一一有漏無漏他心智
他心智決定心所法別知 不亦念住 (無漏智不能何苦 念住心受心所)
非但一法 (他心智一法不能二三念住多心由此) 。

[0766b02] 無生智二智一行第四 二智

[0766b03] 盡智 智相  異名 決斷推求
法名觀察正理 豈不二智見性如何
便二智 起見因故盡智 現行審察不動 不動無生智審察
故此而立 光是色處 如是二智 (論文)
云何 無生智無生智無生智盡智 已知修道無生智 不退故云已知
論說無生智已知 不復二行 次第盡智差別
時解脫盡智得無如是應許 時解脫無生盡智一切 已知
已知時解脫唯有盡智復重 已知不時解脫無生 無有無生智何謂無生正理
非擇滅有無 無生智常有非常 方名 無生
涅槃 (論文) 。

[0766c05] 如何無漏智 如是無漏智不過十六行相已知十六行如何如是

[0766c08] 迦濕彌羅二智差別論主 婆沙本論意謂盡智後得智 已知無生智
不復由此無漏智有別

[0766c12] 無漏

[0766c13] 如是十智 十智  他心智 類智
四諦無生他心智  滅智各自 無生智 道智  他心智 他心智
類智 無生智  四諦類智

[0766c22] 二智建立第四建立

[0766c23] 自性第一建立世俗智世俗智破壞世諦 世俗智

[0766c25] 對治上界 第二對治立法類智對治欲界非法 法智對治上界非法應名法智
重名法智以是對治非法

[0766c29] 三行第三 集智集體不由 不同其二

[0767a02] 有別第四建立道智二諦由此不同其二

[0767a05] 五加他心智 第五建立他心智正理論 先知後方
他心智加行 觀察差別 行者修業差別
觀察自身有別 等差次復 差別由此離欲調 清淨勝定發生威德
真實明珠種種差別 了然世俗他心智加行無漏他心智非常苦智 加行加行位成滿
(論文) 。

[0767a19] 最初 第六建立盡智修道 最初名為盡智

[0767a22] 無生智自身 一切聖道圓滿滿 無生智

[0767a25] 法智類智一行第四 明法不同

[0767a26] 無能正理論唯有道法 上界寂靜出離
治道展轉相望 擇滅一切聖道出離 不同
集智  乃至二智 過失不淨觀涅槃
淨觀欲界欲界 現在三界如是 集智離欲
法滅道智三界道法智品乃至金剛喻定由此 了知立法類智

[0767b12] 十智第五 智行 文中一明十智二明 無漏三明第一

[0767b15] 明法類智 十六行相四法類智

[0767b16] 世智共相世智  十六行相十六行 第一下行 有餘能緣
共相五停心觀十二 十八界無我

[0767b21] 四智四諦

[0767b23] 他心智十六 他心智無漏道智有漏心所法自相十六行

[0767b26] 如是二種 別境無漏有漏二種 一法

[0767b28] 何故貪心 心所何為 貪心心所心王豈非

[0767c02]

[0767c04] 貪心貪心 相應貪心不斷 貪心有漏貪心


[0767c07] 說經 應得婆沙 相應心貪心對治善心 貪心貪心
應名貪心相應心相應應名貪心

[0767c12] 有心 論主師說 不治染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