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Discourse on the Abhidharmakośabhāṣya 俱舍論頌疏論本

Scroll 20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俱舍論頌疏論本第二十
[0928b24] 從此第六就中 二明三世有無
第一有情 () 。隨眠過去現在未來何等隨眠

  
過現  未來遍行
  不生遍行
過未遍行  

[0928c05] 第八中間 先知隨眠一者
名為自相二者 見疑名為共相共相  
過現 過去現在
自相惑有情三世 諸事遍行現在 體現在前必然
應知遍行二義一者 世故二者一切緣故過現 意識
有緣未來遍行未來意識三世乃至繫縛未來意識三世一切
事故遍行未來意識 三世意識種類無邊 緣事
未來五識相應 未來世未來 現在過去過去
不生遍行未來五識相應 不生三世一切緣事 未來現在過去
未來緣闕不生性能三世 同時參差三世眼識 青黃赤色一境
其所未來現在 五識三世不生 五識種類無邊
過未遍行見疑無明 見疑無明過去未來 三世一切共相惑
見疑無明現在 現在 不定遍行 可知

[0929a16] 從此第二三世有無就中 教理 敘說教理薩婆多
三世經部不許 理趣

三世  
三世  一切

[0929a23] 兩句兩句三世 三世實有苾芻 過去非有多聞聖弟子勤修
過去多聞聖弟子 未來非有多聞聖弟子 未來多聞
弟子二者 緣生眼識 乃至意識意根意根
三世過未能緣意識 過去無故便意根過未無故 教證二種
不生決定過未無故有果第二過去
過去過去非有 無故有果過未 實有兩句三世實有 一切

[0929b13] 從此第二差別 () 。所立最善 (差別) 。

中有  相位
第三作用  最為

[0929b17] 兩句兩句第二 差別一類二相尊者法救如是說不同
從未現在未來現在現在過去現在過去不同 金色無異
尊者 妙音不同三世過去 過去相合名為過去 名為過去現在現在相合
名為離過未來未來相合 名為離過現相顯得過去 尊者世友不同三世作用
名為未來作用名為現在作用 名為過去異說 百位千位 有別無異
尊者不同三世 過去名為未來前後 現在女人
論主法救執法轉變 數論外道數論執法 變故妙音所立世相雜亂三世 世相所立雜亂三世
三世過去剎那前後剎那 去來現在未來現在 故此第三世友最善作用 差別

[0929c16] 從此第二經部廣破

云何  無異便
生滅  法性甚深

[0929c19] 三句經部第四 云何用字 云何經部三世
常有一切起作用 有時 云何說法作用三世有別作用云何去來今
作用有餘作用有用便無窮 無異名為無異無窮無窮
便 無異三世便 有時名為過未破壞生滅
過未現實 未來已滅名為過去不許 三世不成
薩婆多非常 未曾有如是 法體 非常 性體  自在
(經部調外道自在天諸世間) 法性甚深薩婆多 不能法性甚深尋思
不能便論主經部

[0930a14] 從此第二 () 。
有事 () 其事云何 () 。

  遍行隨眠
  

[0930a20] 兩句明見第三修道第四 遍行隨眠  
遍行隨眠苦智集智苦智 集智有餘集諦遍行 隨眠遍行隨眠苦諦
苦諦 修道九品
能緣此前 而後

[0930b03] 從此第七就中 二明隨眠 隨眠 () 。隨事
便多言是故毘婆沙由此功力大大 十六三界五部 (三五十五) 。無漏法
(十六) 。能緣名數 (十六) 。應知 (即是)
應知 (論文) 。

苦集  欲界
  無漏所行
自下  
無色三界  
滅道  
無漏三界  

[0930b19] 苦集一行兩句明滅兩句無漏 三界三部欲界
三部無漏 行者欲界苦集五識 色界無漏名為五識
即如苦集色界一者色界欲界苦集 無漏無漏欲界苦集
自下色界 苦集八識下界 欲界苦集 
無色界能緣色界苦集  無漏色界苦集 八識一一色界苦集
無色三界無色苦集三界苦集 無漏一一無色界苦集
滅道 行者三界欲界繫 滅道六識五識 見道六識五識
第六見道 色界見道 九識八識 無色界
見道十一欲界 無漏 三界 無漏法三界
見道無漏以為 第十一一無漏 

苦集  無色
應知如次  八十
(欲界三部五識色界三部八識無色三部)
滅道   (六識)
無漏法應知  

[0930c26] 如是了知十六十六  隨眠 故我
問言樂根隨眠 應觀樂根總有欲界 (五識) 。色界五部 (色有意樂五部) 。無漏第七
(第三禪無漏) 。無漏樂根隨眠 前已 (欲界色界) 。其所 遍行
色界一切隨眠 (欲界苦集遍行隨眠能緣色界樂根五部一切樂根 一切五部)
問言樂根 隨眠 (樂根樂根) 。應觀總有 欲界
(欲界遍行 樂根欲界道諦邪見無明能緣無漏滅諦樂根滅諦) 。
色界五部無色界見道 (無色道諦邪見無明第三禪無漏無色道諦有緣無色
加行九地類智有緣第三禪無漏樂根) 。無漏第十 能緣樂根
(總計十二欲界色界 無色界十一更加無漏十二) 欲界
四部色界有為無色界二部 隨眠 (隨眠欲界四部
色界有為五部有為除滅邪見無明無為滅諦邪見 樂根
無色二部道諦道諦邪見無明 邪見故道樂根隨眠
無色樂根 煩惱隨眠遍行無色界苦集遍行隨眠道諦 樂根)
問言緣緣樂根 隨眠 (樂根隨眠) 。應觀 總有十四十二更加二種 色界苦集
(遍行) 。如是十四能緣 樂根 (能緣) 。無色 隨眠
(上來論文 是故) 。

[0931b02] 從此第二隨眠 隨眠 () 。不決相應 
義門故作

隨眠  有染無染
有染  無染

[0931b09] 隨眠二者有染無染 隨眠總有二種有染無染 相應名為有染有漏
名為無染有染二者染污心隨眠隨眠通有故云染心相應
隨眠染心隨眠  染心相應隨眠相應 
不斷相應相伴不可隨眠 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