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Commentary on the Mūlamadhyamakakārikā 中觀論疏

Scroll 6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中觀論疏卷第六 ()
吉藏

作者品第

[0089a06] 上來一周人法大乘觀行 人法大乘觀行利根 鈍根何以
以前 一偈有為無為一切 法體一偈有為無為一切名字
人法一周一偈明法無從 一偈譬喻 一周究竟一偈結論三相所以
一偈三相釋論 一周究竟長行上來 一切法無有
一周所以 作者一切眾生善惡無記 善惡無記人造三業無生
解脫通用初四破法破法 所以觀門次第無生
無生難得破法 鈍根破法 破法利根學人無人
無法學人十八部 犢子 後周
次第後門 行門次第破法 法難作者人法
人法可燃體用本際 窮人破法 二我即為先尼作者
次品可燃 亦即如是本際釋疑疑云無人本際何故
釋疑問曰何故三相作者 有為無為一切外人三相有為有為作者三相
正意因緣五陰 空解脫門三相一切 不可得無相解脫門從此
作者不可得解脫門三相 作者外人三相有為無為 一切現在造作云何一切
六道眾生作者用作 罪福不動三業名為作業六道苦樂 果報三乘人為作者用法
三乘作業三乘果報現見 如此云何畢竟三空次第空門論主無相
菩薩心動即是 空無菩薩作者 得佛果報故此一門
法雲世間造作不可 二十七 品等三從
可燃人法作者 作者但是 不善作者三業三性
但是煩惱作者 立義作者立義現見 作者十六知見
作者十六知見但是外道世間外道小乘大乘 有所有所造作
何以一切造作大品經菩薩 二業有身名為不得 名為菩薩
清淨一切有所造作 涅槃耆婆大王佛說 重罪清淨作者
無人無法受者無人無法 中略利根末世罪重論主廣破 是以作者
即是方等經清淨懺悔菩薩 憐愍末世眾生十方佛方等 第一長行第二
初中不受 不受現有 作者有所用作上來破事
無不外人所見 畢竟可見既有 可見云何畢竟不信
無生無生現前 三條 為人三體名為
作者三義一體作法 名作用作內法 手脚有所
人手用法 即是不受 一周以前
而立中有 有為無為外道 無常有為外道
生死有為人法佛地無為 並入二門第二法則是故十二
初十一偈作者即是中人一偈受者中人因果人法 一切作者人法
受者人法五陰 法體體用一切作者 中有有人無人
人法五者人法有無 人法無相 無相四一無相一法
三法無相以此一切 畢竟釋經 外人一切造作四者實有
無門一有無門四一三門初一一偈上半人法有無
下半人法上半 有人僧佉外道佛法犢子譬喻 假有假有
有人決定內外通有 薩婆多未來善惡不復 造作不論未來實有人體
無有下半無人 無有無為無有 人體無能作業人體
作業有為 無為假有 無體犢子薩婆多
假名上半 有人因人無相下半 因人無體無人
何以 我法有無不成故知 有無第二第二
初一一偈人法 第三上半 下半有人
本來不得 世間唯有故業二者本來 下半一者
本來作者造作本來不須作業成人精細 人體何者
人體本來不假 故此何須 何須長行
從不決定論主人法 無意尚無 不須復次作者
第二重顯人法即是 有人可人有法有人可人 有法因人故人人法
細心 人體如是長短生死涅槃無相無相因緣中道
人法無可可謂正觀微妙 虛妄問曰下生第三總結
中有因果人法罪福罪福 出世法則無法 無法無人
因果何故無罪罪福 外法因果內法因果 數人因果通明
因果成實因果 因果因果論文涅槃 大涅槃何者罪福
長行人法 問曰論主 人法失意
不須青目 作者作業不能有所作下第二
外人 無為成人無須 應有云何
二義一者長行 二者略舉無可 人法二諦世諦
真諦則是假人 無體有用無體有用 無體有用同人假實
實法法相 上半下半相違 二種一者二者
復次不能第四一有
無門無相一有 未有
有人無業論師三心 未有有法無人世人 造作善惡有人無法
未來有法未有人名有法無人 受者善惡敗亡有法無人論師滅度
法滅有人無法 善人善人 有法無人上半下半
不出無不全無 無有作者第四三門上來
不能三業 三業 有人無人無人有人
三業無不可作業已不須 不能 業者人中隨一問曰作者
有人第二無人 上來三相 一偈
廣破更為幻化 之中 佛經因緣假名
外道論主論主外人 外人有人有法人法 不須因故無人無可
所以答曰從眾緣生第二 長行 不成有無如是不可得
有無有無便 無非上來 所見人法假名
人法之一一者 無法假名人法 非有無非非常二者
非法即是中道因緣人法假名即是非人 即是性空因緣人法即是因緣
有人山中性空中立一切法四者無人世諦即是 世諦中道因緣人法即是中道世諦
人法未曾人法即是非人非法因緣即是真諦中道因緣人法何處 非人非法長行五者
人法即是因緣人法 分為三句因緣人法無有一句外人人法
作者即是外人人法 即是文人法相
自此外人 不可得非人非法即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