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Commentary on the Mūlamadhyamakakārikā 中觀論疏

Scroll 7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中觀論疏卷第七 ()
吉藏

品第十二

[0102b11] 無生本際生死 涅槃既有生死生死 始終中間二者如來初生三界
故知佛教既有 生死無生死者佛說 論主所以
生苦眾生拔苦 眾生即是生死 眾生生死四者大乘甚深
大品非常無常 淨名五受陰洞達空無菩薩是故真諦
五者眾生眾生 不可離苦方能 離苦云何釋迦三門
三苦八苦 初生即行一手一手 說偈言天上天下三界
可樂云何三界苦受皆是苦苦三界苦受三界
一行行苦一切 名為法華三界猶如火宅常有生老病死憂患三界名為
阿毘曇欲界苦苦色界 無色界行苦三界三苦故云 何故毘曇欲界
苦受故云苦苦色界苦受樂受 樂受生苦名為壞苦無色界形質 無常故云行苦
三苦二種三苦僧佉 百論疏涅槃經苦受 苦苦二受壞苦行苦穿鑿
紛紜未有俱舍論三藏 苦受苦滅苦受 二時苦苦樂受
果報是故樂受名為壞苦捨受三時無常 是故捨受稱為行苦論師隨地
三塗苦受苦苦人天三禪 壞苦四禪非非想捨受 一一三苦上二界三苦
下界智度論上界死苦 人間故知上界苦受不同數人上界 苦受親緣樂受怨憎苦受
親生捨受三緣三受 苦受中間捨受 三受八苦十月處於
備受初生地獄 名為生苦法華經 枯竭不久名為老苦調
四大四百稱為病苦死者 天下名為 西愛別離苦
聚會怨憎會苦不遂 求不得苦五陰眾苦熾盛 五陰眾苦五盛陰苦
八苦云何三苦涅槃 三苦老病三苦 愛別離壞苦怨憎苦苦
不得善法不得壞苦 苦苦俱舍論三苦 可知八苦苦受
八苦三苦數論不同 色心三聚所以然一切有為 欲樂無常是故
唯心 苦具數人 有漏無常無漏
無常涅槃 無漏外道 苦受生死
生死橫生 莊嚴生死無實 行苦無常
善感二師 異同生死俱舍論生死 故云迦旃延
婆沙四十二中有 何故云何佛說三受答應 中有
不以 無有苦諦 三受
畜生二師莊嚴莊嚴有無實有 莫過於九十
六術五百 苦因定性苦果 苦因因緣無有定性
苦果苦因故云 初一第二 第三一偈諸法上半
下半二種 四者外道還是 大自在天造作六道
名為先有 女生一切眾生即是自然 二者世俗
受苦他人名為 名為不覺無端
四者有言五陰自體自體自體生火有言五陰從前 五陰有言從前五陰
自體無明 下半不然作為因果 即是法華經貪欲
緣生無自性便實相貪欲 不生苦果不然 不然二義一者四句不識
故云不然二者論主正因緣生因緣生 寂滅 初七一偈不共
不無明法 第三人法明法明法
因緣下半 五陰從前五陰云何 自生第二從前五陰後五
作者不然五陰後五因果 問曰作者
破法數論 不計外道
大意無人 有人他人 無人可言
為人 不須 他人他人
無人受苦第二 無人復次不成
上半相待下半 不成不成即是復次
明法上半下半 舉例 下半自體即是
自體可言自體問曰第二一偈 易見復次非但品第
數人數人 有漏五陰有漏 有漏唯心
成實 二心未有二心 第三二師
但是苦具外道苦受樂受是故

品第十三

[0104a20] 三義一者 眾生三行三界 三途福行人天不動
生色無色界以是故知二者 有為所以流動 生滅是故既有生滅行當
因緣實有人法 虛妄人法實法 虛妄人法不無對生虛妄
出世真實人法但是 具有二義流動念念不停 一切有為因果
故經云諸行無常生滅二者善惡 常行生死名為 五陰行為果行五陰
具有二義一者五陰從業所生名為二者即此五陰生滅名為十二 因緣五陰內行十二
但是五陰行陰具有二義 行陰作善名為二者 以外一切有為法在行名為
有為法一行觀行 業品業品通觀 是故出入息
身行覺觀言行 修習萬行善法造作 善惡三性無常
三聚三性四行但是 階級次第三階
作業有為法因緣 生滅 名為通觀一切不可得故云
外人虛妄人法第二 外人有空第三空有非空非有
立義上半下半立義虛誑 妄取虛誑妄取所見 不實名為虛誑十八部二部一說
生死涅槃假名不實一說 大眾部出世世間法虛妄 是故不實出世間法不從虛妄名為
真實即時四諦論苦集 因果虛妄 虛妄無為三諦有為
滅諦無為虛妄舊地論師七識 虛妄八識真實大乘八識 九識真實八識二義
有果起信論 無生合作楞伽經 如來藏如來藏
一品正是數論數論 不明有為人法皆是所有下半立義 答曰第二論主
上半第二下半 實有人法無有 虛妄無實不在
云何無實存有 道理云何虛妄名為 可取可取
真實即時 大乘 論主佛說虛妄一者
人法病故生死無有人法 但是二者十地妄作 無有人法虛妄人法論主
虛誑何所佛說 佛說虛誑四者非但空有 非空一切得令實相
妄作妄言不解佛說 三不空有四一 無依長行略釋總結
五陰第二 第一二諦得益觀行
虛誑無實 不實 無住無物
自體自體 何以故第五陰即為 色陰總結
無常一異無常 無常改變 故知念念不住第二無常
所以無常無常入空 明論無常 無常無有有無不空
論主無常無有即是無物所以 可言不住是故空也嬰兒即是第二一異
四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