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Outline of the Yogācārabhūmiśāstra 瑜伽師地論略纂

Scroll 1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一 (第一第二)


敬禮天人大覺尊  福德智慧圓滿
無上文義妙法  正智賢聖
稽首無勝大慈  利益有情
眾經要義  五分瑜伽
歸命定力  發起無著功德
聖者無勝  引出甘露
頂禮  法炬
無窮  牟尼如意
  求法
自滿知足  饒益我等
殊勝蓮花  猶如寶藏大海
廣大  無有
瑜伽大義  
令正法常無盡  利益安樂

[0001a20] 文義不可解其間文義 分段解釋初十 自有釋論
不盡

[0001a24] 論文料簡所為三明解題本文 第一所為十解空有
不信四境 樞要

[0001a29] 第二釋論涅槃魔事 佛滅第一百年五事果證僧徒
既而為時 加之五事 猶豫真佛
阿羅漢煩惱二事 不淨塗污 凡愚思想不淨
諸見 煩惱為人 凡愚不解聖者  無知
阿羅漢猶在凡愚不解阿羅漢 不染無知 舍利子
利根善友入道 不惑凡愚不解經教 舍利子利根入道自知證 阿羅漢汝等
宿多生證果佛言 便入道聖果佛言現證 聖道便
不斷善根 弟子安危答曰 問言何為答言昔時
入道隨心今年道生 聖道無由紛紜滅後魔事名譽
共有得無 小乘因分黃金 懸記 
正法東漸年載 十七地論不知十七但是 菩薩一地決定藏論決擇分
大師貞觀二十二 法院 雜糅釋文永徽 大慈恩寺

[0001c09] 第三釋論十七地一切 四分解釋十七地 文義瑜伽由是
以為宗要

[0001c14] 第四通明 問答決擇諸法性相菩薩 一切善巧成佛利益無盡是故
菩薩藏阿毘達磨菩薩得勝 由是菩薩聲聞菩薩藏 戒定慧三藏 可知

[0001c21] 第五解題釋名問答釋名釋論 出體一切所有諸法 瑜伽一切方便善巧相應 
中意三乘所有瑜伽 與果方便善巧相應 方便善巧十度後得智
自體善巧別境 善巧下文作意二法 作意 相違並不
釋論 各各中有總有 顛倒相違隨順 正理教行果相瑜伽如次
教行相配不違心所 心所 顛倒有為無為
相違我法有無 如是不順正理 顛倒相應不違隨順
究竟可知即是四重二諦四重二諦四境教行共相 決擇分
楞伽大義廣義六境初三圓成實性如次六境顛倒
瑜伽可知  十七初十三乘通行 瑜伽大海
大義瑜伽可知別有分別 三乘讚佛名為瑜伽
釋論如是聖教瑜伽 理入三乘觀行瑜伽上下
釋論前來 三行四果利生
相應前後二義 境界所行 唯一二種
法住俱舍教誡學徒可知  瑜伽瑜伽瑜伽 瑜伽
能詮瑜伽合為 瑜伽師地論

[0002b09] 問答 十七四分第二
可知瑜伽不知 瑜伽不知 由此瑜伽瑜伽
瑜伽 修學

[0002b17] 第六釋文釋論總有五分初五本地 分別三乘根本十七地三十
決擇分十七地要義決擇解釋十七地 異門十七地
諸法名義十六攝事 十七地三藏要事 解釋三乘十七
本地分之中有十七地五識 相應居首第一別名

[0002b28] 釋論唯有正宗本地 問答十七地 十七地五識
不以在此地標便五識初文 五結中有 長行釋論分為問答二更
總結十七第三何等十七十七地

[0002c08] 云集 集合學者受持 三摩地未盡
等引五蘊三摩地 唯一定數不能顯得五蘊 等引五蘊
不以三界何故三摩呬多 而言三摩地如下所立 建立所立如是
前行如是 三乘如是上來 三乘如是
通有無餘四門分別瑜伽十七地 出體釋文

[0002c23] 五識三義不共同時對法唯識 三義聚義決擇分五識
有形由此名身若爾何不 獨身名身身為 若爾何不名身有色
無色身根 名身聚義名身 識身不共通名相應三義
二時

[0003a04] 意地三義六根中意六識中意 如次六識得名第二 猶如心受名為自體
名身心受相應由此心識

[0003a09] 三義第二中間 離欲欲界不淨觀 六行釋論第四地名
第三引文說上 無心下地無心 可知無心

[0003a15] 等引三義一等三等 依正唯有無心等引 等引一切有心無心定位所有功德
相應相應三義 三義有無心地 實義釋名如是五識
其所有無有漏無漏五蘊 論文無為五識意地
有為無為諸法第六意識緣故三地有為通有無漏 三地所有諸法上下三地
無為三地 無為三摩呬多上二界 無心有漏無漏五蘊功德以為體性
三摩地相應釋論如是一切有心無心定位所有 三摩呬多上二界
有漏有為五蘊釋論 本論有漏作意皆是此地不清不定世間
隨眠心心以上欲界一切有漏 以為自性有心無心 實義無心無為無餘涅槃有心
有為無為諸法有餘涅槃無心二乘無心 通有菩提猶在無有
無心四門釋義

[0003b14] 二乘其所有漏無漏 五蘊釋論如是三地三慧 心所所得以為自性無為二乘
所得無漏 菩薩無為十地一切菩薩所聞諸法
能持天親三慧如次 無漏相續修慧 無為修慧不待說
成果已去 修慧唯有修慧 名聞內思修證相似
唯有 有漏云何淨土聽法無記不善二心得法加行
未曾有加加行 西方一同無漏相續菩薩
修慧三慧如下地中喜樂二受各別初二 便同體真俗二智各別
同體二乘 唯有二乘聲聞獨覺菩薩三地其所種子
現行有漏無漏有為無為隨順善法 不定種姓成法過失聲聞唯有波羅蜜聲聞
法華經佛道一切即為

[0003c13] 有餘二乘無學所有有漏無漏諸法 無餘二乘真如無故佛身有餘前後無餘正義
有為功德有餘無為功德無餘十七地論及釋文 不合唯識

[0003c20] 第三瑜伽十七地九地三乘 三乘三乘 起行證果初二
一切最勝三地境相境相 二時作用有心
無心 名為作用位次前體 位次前體類別
前後前後 前後有無 次第如是地中初三
三乘三慧初中後以為前後修法大方 便根本以為前後地中二乘
二門以為前後佛身 涅槃分以為前後

[0004a08] 第四五識相應意識 相應並不心地釋論出體第一何故
釋論五識無分別意地第八 分別由此更為第二何故 而言
三摩呬多等引 有心無心不須不定 不通無心有言五蘊

[0004a17] 釋論等持對等四句第三 等持等引靜慮無色有心 定位心心三摩地三摩地唯一
定數尋伺推度推度 三學無勝利益有言分位勝利
不須尋伺心體殊勝利益有言差別有心 無心第三何故三摩呬多
而言三摩地等持 但是等引五蘊功德等持 五蘊三摩地
等持一定等引不同 長行等持等引長短不同等引乃是上二界五蘊
等持三界五蘊由此 第四何故心所眾多 有無分位作用不以
無癡等分作用差別答理 上下地位細別等引等引上下
差別增強釋論且說十七不得 瑜伽一切法緣故第五何故
善心不善心有心無心 第六三乘所行福行何故 三慧為首一切由此
出世第七何故五乘人天三乘勝乘第八何故
涅槃菩提三乘 無住大乘自性涅槃
自性 涅槃自有

[0004b24] 初五十地第一 識身相應第一第二 意地尋伺三地
三摩呬多次第十三中一是非三摩呬多次第十三中一 有心無心次第十三及第十四
第二十第三 十四合十聲聞地次第三十
後半獨覺第三十 五十合十菩薩地次第五十 有餘次後
十七地分為十四 有心無心決擇分 初七五識意地
三地三摩呬多次第 六十三中一三摩呬多 有心無心次第六十
聞慧思慧次第六十 修慧六十七 聲聞地獨覺地名聲聞地
不決獨覺第七十二第八菩薩地次第八十後半 有餘無餘故此十七地分為十二
五識意地三地 獨覺有餘無餘由此本地決擇相對四句
有心無心五識 聲聞獨覺有無 三地
三摩呬多三摩呬多聞思修 菩薩地讀者上下 相對上下無後
標名 不便
論文五分其所義解一切經不決 解釋無不解釋一切五乘
論文不知體性 上下
其次可知無不起義法屬離合

[0005a11] 五識地中 法義初文問答 五識
唯識分別第三能變之中不共作業顯眼 即為自性出體了別
唯識且說不共轉依 分所中意識相 自性自性
根境

[0005a22] 中分三體唯識增上緣等無間緣因緣四緣開導
種子大勢唯識第四 次第次第前後不同四解五識
第三第二五識 種子五色根 意識三五以此為五色根
八識分別染淨根本 無餘八識 無間五識第六
五識六識 三五以此為 五識無異第七
依止根本依止轉識根本 種子現行
執受唯識種子現行 第八識異熟變異異熟
阿賴耶識第二第八識二種 因緣增上緣 依止根本種子
現行 現行第八種子種子 現行相違第三
阿賴耶識雜染種子 二法
有對有別有所 意謂眼識無間過去

[0005b26] 種子戲論言說 分別戲論現行所生種子異熟 名言熏習種子第二所生
異熟種子熏習故第 取現

[0005c02] 緣中 釋除青黃顯形 皆是根本差別本色
差別皆是五結 好惡諸色 即是別名有對障礙
相中不同對法第一 俱舍

[0005c10] 表色生滅相不同正量部 日出變異剎那 不同量等滅後
不生

[0005c14] 無間相續間斷 即此變異禮佛轉差
以此為有形轉差名表

[0005c19] 所行遊歷境界 行相

[0005c21] 好惡 可知

[0005c23] 顯現 顯現對法了別 變色

[0005c26] 出體二明行相同異 種子差別五識心所相應下文 五十三唯識三十
二十三別境輕安煩惱 十二 (勝解) 并不三十六 十七煩惱隨惑不定故此
無漏二十一遍行別境十一同一不同一行唯識行相緣事名相不同
唯識第三名相決擇 十五

[0006a08] 據實心所

[0006a10] 作業初四初四因果 共相自相去來 現在相續
一切等流二者 自力異熟

[0006a15] 不能隨意決擇 不善三自不能 轉發愛果不同大眾
五唯無記

[0006a19] 第三出體差別 同異好惡 散樂叫聲
大生一聲有名香味分段 可知

[0006a24] 異名如次一切義門對法第一香味 差別

[0006a27] 不同色聲色聲五心如下第三唯識第四五心 三心二心
不定第三有染染淨等流 等流五識不由自力 二識相續意地第二
八識意根略去識身相應 實義八識隨機 八識第六
猶如心受 有心意識 心法意處識蘊意義
皆是思量意根八心六識 心地相應

[0006b12] 前生 分別第三 十門解釋

[0006b15] 第三之中自性 由此差別相應品世相等差便
差別三性十門初文

[0006b21] 依止依附依止 第八現識有漏依止 有漏無漏種子
依附依止依止無漏 依附有漏種子隨逐 有漏無記種子
功能非唯 依附各別種子現行依止種子依止現識
現行依止種子 依止互相種子積集 現行種子

[0006c04] 意謂六識無間 過去六識非唯第七一切依止 據實第七唯識大乘
心意識種別薩婆多名義 施設不同 十門第六意識唯識

[0006c10] 無間 唯識第四第六末那
第八第七五根種子第八 第六意識
八識  第一第六 無故第二第六意識
意處意處第八第八 意處名為第三 第八第七種子
及第意處 三界決定五根不定 四解第六意識互相
意處名為由此 心意識無依 故第最為

[0006c28] 無間唯識第六以前六識 第六意識 第七開導第六
第八及第開導 八識開導最為 並不

[0007a05] 種子唯識第七依止 六識根本第四 種子
現行第八現相

[0007a10] 一切法唯識第二 八識執受種子器世間 對法論五色根四塵
五十五五色根外界 唯識唯識 凡聖九地一切五塵
變為自身 便變為 受用受用人天
所見身處受用有漏無漏 前來且說
差別 威力不決 第七唯識第四第八
相應法第八識見相二分第八現識第八識 見分第六一切
可知一切法 不共不共五識

[0007b01] 作意乃至尋伺分為 二明同異三明同體各別 相應行相五十三心所
對法五十五百法顯揚五十一 第一遍行唯識 及第別境第五煩惱隨煩惱
唯識第六不定唯識第七義門 第八識遍行第七識 四有遍行四煩惱
十五隨煩惱別境十九九法隨煩惱定慧惛沈二十四九法
煩惱別境十八九法隨煩惱別境因位無漏 二十一五識意識
一切如理如是有相 唯識第六見疑忿如是 決擇雜事研求
隨煩惱互相 相應如其所應對法第二五十 一心五法俱起九法九法
十四二十一十五三法十六八法十七 心所俱生智者應當學對法第二 五十三心所不定可知

[0007b25] 行相行解唯有無為 無分別智無相二行 影像相分本質行解
見分相分行解相分通義 名為行相無為無妨有為 自證
影像行相本質 行相不同見分行相相分各別相似同一見分
各各名為不同唯識第二第三 疏解

[0007c07] 作業五識不共 初文一境分齊共相共相 建立唯識第二三世四斷
隨轉起名剎那 起名隨轉異熟 尋求染淨等流第六
通有八識異熟有餘五分不共業十五 不共離欲退
受生命終大乘十五 論說分別 離欲退斷續死生
十四分別如下 唯識第七對法第二疏解有相分別 對法三分自性隨念五識
自性自性分別任運分別 自性分別即是任運 隨念
不同對法 自性隨念分別等流有相分別 不如自性
無相分別過現未來 分別二分對法依法 語言不善名言

[0008a02] 威儀工巧處威儀表色四塵四塵威儀路 威儀四塵威儀
但是五塵四塵威儀 道路施設工巧多於處所施設各別
其實相似分別尋伺五七八識任運分別五七八識唯有 唯識第七

[0008a11] 如理增益真實有如四顛倒四倒增益如理不如 四倒四倒如下第八

[0008a14] 法住智薩婆多三界有漏達因無漏後得智中有功能 法住智
出世間智如理智

[0008a18] 審慮通有無漏四倒  四緣 可解惛沈掉舉放逸
散亂心心所為 義通五識

[0008a23] 俱舍第十五妄念 不平等大種便失念妄念 心心所為四句
染心染心 染心染心 欲界北洲五趣北洲諸天
小乘大乘不然十地

[0008b01] 死穴死節六十四 二十外緣逼迫發狂 愁憂發狂驚怖錯亂

[0008b05] 便唯識第七 無癡思想別有
第七緣中可知

[0008b09] 三緣不勝多時便 自然覺悟不勝有所 有所發願
心心所為

[0008b13] 四緣通有無心有心心心

[0008b15]

[0008b16] 四緣初三審慮 前行決定名次欲生 小乘見修煩惱
大乘總報業見修第三見道煩惱三思煩惱不共無明見道由此
不共無明對法勝義發福不動業世俗 非福業別報業第三
修道煩惱唯識第八 第四隨順功用剎那隨順第三功用引發
廣百論不動 心心 不動尋伺引起

[0008c03] 離欲四緣凡聖應法 四起正思惟方能離欲通有無漏

[0008c06] 離欲退鈍根學者欲境即是三受退退四煩惱重五習惡

[0008c09] 善根多少種差 利根意樂 惡友邪見五行無畏眾生
利根邪見猛利 不生慈愍便善根善根惡友惡意善根
善根利根鈍根不能惡意不能要是 三天北洲對法
欲界上品邪見善根苦集邪見滅道四諦邪見通行相者無慚
要不慈悲眾生損害拔濟 善根惡友 畢竟一闡底迦有種對法論
善根一種現行 現行種子折伏勢力現行 種子加行加行
前方便欲界 樹根九品 非一剎那無間

[0009a01] 善根四緣利根思惟二見 朋友修善正法見外方能思惟良緣
尋求猶豫印可決定心第四上來三心無記第四染淨自利
思惟猶豫決定善根 利根善友福業 正法猶豫決定善根
薩婆多疑心正見善根 無記尋求猶豫 決定善根即是正見俱舍第十
因果有時應有 現行種子 行善方便
思惟修福方便善生正法方便善法引起 正法方便加行
種子非時 勝法所以正斷內外 由此不定正法殊勝外緣
善根方便方便 所以後續欲界 漸漸
未必 第十七現身不亦人定地獄
將死受生受生 後果便善根地獄 相違中有中有善根
相違方能 善根命終不然中有既得
無記善根善根 亦復不定不從 善根地獄善根
地獄力強意樂加行善根現世善根意樂 善根善根
北洲畜生 餓鬼不生不定

[0009b14] 死生死生 成壞初中初中 死生有情如是有情
自體以下生死次第漏盡句義初文 初三
不明明了心識 將死非時初三 道理時分道理
正應非時則是 不平等橫死

[0009b25] 中分非時三性 命終衣食不平等橫死不平等調
順義別稱一食無度二食不宜毒害三不 四生不消不通
醫藥病死不知 愚癡非時 梵行遠行時而非量
梵行過度對法 未盡 衣食緣故
三時業初三無業 不依過去緣故無業其外緣中不平等對法
過現 外緣增上 相違俱舍福壽相對四句
對法三相四句三法 四句如理

[0009c16] 三性三性 行善不善料簡初文不善心無記初中
相差末後剎那唯識論 第八識對法論說死
中有剎那無記二次第六我愛相應對法命終唯有無記三次即此三性
現行現行無記我愛 第六第八末後不能 善惡

[0009c28] 分為一明三性 死因三明善惡四明生相五明 差別上下
初文三緣造業 二業平等初時最先 平等臨時
以上三業其所我愛 當來三緣無記 以前最初作業當來善惡
第三有緣 第二文中名言種子無記第八識 因緣種子不善第八識
當來現在命終 名言種子勢力現在不平等種子勢力現在
第三文中善惡差別受盡 不平等 中有日後
下品惡業 上品日後下品 日後中品上品
將命惡業所見果相 差別初善下品不善惡相 四明
生相決擇分 受生凡夫由此我愛 便
後果中有論說初二我愛 不還對法論離欲聖者對治 隨眠生相初二下界
修道治道滿折伏相續現行決擇聖諦隨眠異生相對現行無想有情
異生不還者凡聖相對 所有樞要一切
相違一切煩惱 命終相違 第五支節 那落迦化生善業地獄 支節何須
第六  第七清淨 解脫得無阿羅漢 菩薩 第八上下
唯心初生不淨 最後

[0010b16] 文中分為生相 初文 同時生相生相唯識
從中衰變 一識戲論 因緣親生二業種子不淨
增上緣死心 中有生相 中有方便惡業
根本方便

[0010b27] 中有十四 一生時節 生滅相兩頭 化生 第二四生化生具足
中有何須五根 無想天初生命終隨順小乘 識身無意化生
化生何必一切 化生男女中有之中 無形果相如何
化生不同 三相業識 善惡 四極淨天大菩薩聲聞 不同
我愛境界生境 中有 
眼見無邊隨類  無礙山河 猶如通力 不見
不同  惡業三惡趣 所以
俱舍云天地獄 地獄向下 相似 十一時分
必得 四千如是不可為難輪王
他方設色中有 不定欲界 色界不定不然 
未合父母 禽獸非時中等和合 解脫生地皆可 十三
異名總有四有中有剎那剎那 死後生前中有
中有前後中間中有中有健達縛 食香
欲界色界 鼻識
隨心自在  十四三界有無無色界無形 必定人為
中有涅槃經說欲色界中有說欲色界中有不解若一 何故不解
身入地獄無故色界 中有欲界中有 小乘
色界生下處中現前 欲界得色界定業力 得無為生無色界
生色爾時欲界二十 欲界前身中有現前色界 難解
理實不然 無色無處入定 中有現前便
決擇分五十四 得知中有從此 心所無有道理設有
何須中有 惑亂實有
何須中有不滅 不同 心緣
生死不然往生 中有

[0011b12] 惡業生相第一 正趣中有 生相現前胎生生相
地獄生相生相 化生 結成道理初文
明見地獄同類喜樂處境 便中有當地諸色紛亂將死中有滅後
不能自持受眾 地獄決擇分 眾苦地獄何故 略舉

[0011b25] 胎生生相分為一明現前 障礙如是過患結成 入胎調適
有形不順 穢惡津液渾濁不堪
增長業者 大宗自有 父母父母結成
胎相中有結成入胎父母顛倒薄福所見依託依託 此次
次第圓滿八識損益共同 初生最初末後

[0011c10] 父母顛倒一起顛倒父母差別遠近不同隨意遂便受生 依託濃厚
合成父母合成中有煩惱顛倒中有 非情中有即此
同時種子微細大種 有情不淨和合 生前剎那 即此是非剎那
名為有情薩婆多父母 別有異熟大種死生 微細大種新生
根塵非情 為此不同非情  
此次中有 未有 四大處所中有
大種別有四大 由此身根俱生大種決擇分相離
以後獨有大種 扶餘四塵未有 大種處所
俱生圓滿身根四大身根四塵四大 扶餘大種
大種大種 大種大種別有 唯有大種
欲界一切四大種故此

[0012a13] 第二

[0012a14] 自下生相第二分為五趣胎生初文一種 多少二識名色增長熏習
差別異熟受盡三時 差別有染染法共同三性種子得名種子差別
我愛無間戲論熏習 不淨業已成熟名色 增長正生

[0012a23] 多少一切種子具足 唯識第二論文三義 道理入涅槃道理

[0012a26] 一界之中三界無記見相類別界繫業果不同唯識第二論疏熏習
種子自體戲論 種子 不淨 種子 自體我慢 種子
自性 不樂阿賴耶識相應捨受 擔負自性異熟生 所生異熟異熟唯識第二

[0012b07] 種子無始種子名為難陀名言無始不能自得
不淨招集 名為護法名言種子法爾無有 不能合用
與其名言無始 名言受盡 種子受盡


[0012b17] 種子與果種子多劫不滅
自體異熟 因緣 種子
異熟不受現在受業 定時不定種子現在
即是定時不定或是 業種子現身不受不定依舊三時不定是故一一
三時業顯揚論說 受生分為不定 不定不定二業
受者多時不受 多劫腐敗多時不得
三時 身受而言多劫腐敗 順生受業人中多生一生便
惡趣惡趣 即是多劫腐敗 可知

[0012c13] 譬喻三時不定 不定定時不定可知第四三時總分
薩婆多無間業不可 三界善業最勝聖道 大乘
阿闍世王五逆懺悔絕不則是時報不定鴦掘摩 地獄人中定時不定
決擇未解建立 解脫身不定由此 二業正文必應

[0012c25] 一處有染一切處有染一界中有

[0012c27] 煩惱隨眠 三義惱害染污法堪忍無記三性有漏通有煩惱
名為具有三義隨眠俱舍 隨眠唯識 有情伏藏隨眠
菩薩二障無記不得 有漏 惱害
無記善法唯一有漏決擇分自性對法有漏 二義論說
是故一切自體即是異熟五蘊煩惱煩惱煩惱依附無記所生異熟無記自性

[0013a14] 十一自體種姓類別自性建立薩迦 虛偽破壞戲論分別分別
阿賴耶愛著逼迫薩迦耶見我慢我見 般涅槃轉依
無餘無間道無記畢竟不生 入滅名為自在無記
煩惱有餘涅槃一切 無記

[0013a26] 第三胎生相中一時 分位變異男女七出增長五王經
三七日 乃至七七日圓滿理應 始終三月宛然次第
雜穢父母 不淨和合污名不淨 最初眾苦
猶如 [-+] 凝結柔軟
西域相類 堅厚未有
以為
可知日後增長 三十八日方滿二百 六十六出生
二百七十九月 滿月相滿

[0013b20] 變異中有 業力不平等 因此隨順
漸次生分增長出生六處出生 言說名為家室方名

[0013b26] 有情如是生死第二 生死次第漏盡句義中有 生死展轉次第
教理為難初文餘者祖父子孫次第 四緣生死相續
展轉無盡正法 修證聖諦漏盡如是生死

[0013c06] 無有 我所 故我我所時分三世
無我我所 三世無我自體無我 無有時分
我所亦復 無有無我瓔珞 無我
無我自我瓔珞 故我生死相續 如是無我我所所有言教為難
生死 正思惟漏盡智者應順

[0013c21] 生死成壞分為問答現前 成壞中有
三災云何火災三災初文 分齊三災 四劫時節初禪壽量
尋伺諂誑火災不善二業 水災風災欲界 不善上界唯識既有
器界 內外 論說
更為二義色相 身識 任運任運
決定一劫 一切眾生共業時分 種種壽命不定各別業感
便任運不待由此剎那 任運相續 剎那不待
如是道理顯然智者 智者

[0014a15] 分齊欲界初禪尋伺君臣諂誑 火災二禪 水災三禪樂受出息
有風第四禪 隨身有無不假

[0014a21] 之中初禪大小猶如欲界同一 初禪方等一二二禪火災 不及二禪火災二禪方等
三禪二禪水災水災不能 第三禪三禪水災三禪 等於四禪三禪下同風災 四禪四禪風災

[0014a28] 時節二十住劫 成壞增減住劫初禪 即是第二梵輔天
梵王饒益

[0014b03] 一日歲數法華晝夜 以此為法華經菩薩地 二種是日歲數阿僧祇
增減即是小三名為中劫二十一劫梵眾天四十 一劫六十一劫
梵天俱舍大梵天一劫 四十一劫八十一劫火災 七七一劫水災
風災三大阿僧祇劫 第二十阿僧祇二十第一 二十阿僧祇水火不可數名為
依舊攝論三十三阿僧祇劫第二 小一二十一第三中一大一
憑據不知何以無數瓔珞經四十 滿芥子百年芥子名為 八十八百四十
八十八百淨居天 名為一劫隨機 不同未可和會俱舍第十二解脫
十數唯有五十二第五十二 阿僧祇不同華嚴以上 萬萬阿僧祇
大乘不可以俱舍大梵天器世間末後壽命六十不同
大梵壽量一劫三天 不同劫數

[0014c03] 云何火災世間第二 中分 中有二十住劫
最後爾時那落迦二十壞劫如是世界空劫初文住劫中一中劫
出現 如是二十二十結成住劫

[0014c11] 第二中有三災棄捨 壽量初文小三 俱舍小三歲時
大乘一劫三十二 如次不同俱舍 三事白骨運籌三聚
七月 不善下品 七月日夜長時
不善中品損害 月日身心致死不善上品 殺害
不假白日相見 殺害殺害 眾僧不生
眾僧疾病一日 殺戒刀兵 惡業甘蔗沙糖甘蔗
棄捨壽量不善 殺生 十五如是展轉 四千大數

[0015a04] 如是二十二十四十增減便住劫 結成住劫對法論一中 中劫住劫漸減
住劫如是二十住劫 滿第二十住劫滿從此 漸漸名為壞劫住劫
後半一中一中二十增減不同  最後
爾時那落迦有情二十壞劫中分 有情世間 極光 極處餘下天等 
此時五趣世間居住器世間 世間一明本日二明 總結起世經天雨所有草木
一切乾枯四千海水四散第二須彌小乘因此日輪
大乘文定何必 世界 何須由此壞劫新生
次第第五 大地合一第五  展轉熾盛梵世色界
不可火熱相接 世間展轉 總結 三事一日
合成第六 大海山地 空劫乃至
不可得小乘 空界色 眾生業感
眾生天眼可見 不同無業 無用

[0015b11] 水災第二靜慮俱生 有水 業力任運名為俱生
火焰勢必所以 由此  水災第二禪少光天
火天四劫極光淨天若一 水災如何由此之後風災
風災第三禪淨天十六無量淨 三十二遍淨天六十四 水火六十三
六十四由是三災壞劫各別菩薩 三昧風災眾生第四禪 三禪起火風災僧伽多遍淨天
光音天 宮殿無形大小 須彌山三千剎土上下

[0015b29] 世間中有一總業力 世間中有世界 如是安立世界五趣其中
諸法初文色界欲界 如是俱胝四大結成三千大千一佛 初中器界有情 
色界化生不由 外緣化生不假宮殿 隨身增減成位
壞事難為 猶存不假無由 天分
滿天業力便 捨命四禪三禪二禪如次下生三災二禪三禪初生尋伺
希望諂誑君臣大梵希望上天下生大梵不知便名身

[0015c19] 欲界初四天成自此大風 處分明山 四大明山初文
金輪水輪 金山四大 雪山無熱池那落迦
傍生 量等三千界小乘無邊十六 踰繕那堅實假使金剛杵
金輪俱舍水輪十一 踰繕那風起變成 十二三千四百
五十踰繕那俱舍安立器世間 無數十六洛叉上水 十一洛叉凝結
金輪十二洛叉三千四百周圍 三倍大乘金輪在下水輪 相違第四地獄之中 洛叉

[0016a09] 金山健馱羅山頂 障礙有神 俱舍第六相似呼聲
第五舍那 舍那善見山形多生
次第 以此須彌山以為第三
第二 以為俱舍次第 不同別名和會形狀
差別第二

[0016a23] 末羅末羅西
天宮殿須彌山北海 四重天宮隨處如法

[0016a28] 八大那落迦那落迦八熱地獄獨一孤獨地獄熱門第四婆沙一百
七十二 可樂不義不可 喜樂喜樂
歸趣無義歸趣 無義救濟那落迦苦處 
地下五百踰繕那支派其所婆沙西南五百 福德端嚴殊勝飢餓醜陋
轉輪王使四洲 福德傍生住處大海

[0016b14] 四大明山成分 如是器世間有情善法 三復次於世間四姓
地獄世間有情成滿自體自體 成滿相違初文一明
二明三明四明五明雪山 蘇迷盧重顯 毘提訶
瞿陀尼俱盧西域

[0016b26] 踰繕那俱舍極微金水 二十四 五百俱盧舍踰繕那十六
 五百俱舍 南邊周圍南面 東洲七千 東邊三百
此處周圍東面一千西 五百五百周圍三倍七千 五百五百北洲八千
彼此故知周圍 大於

[0016c08] 八德清淨

[0016c10] 一級四大王天 俱舍持鬘大王 四級
異體次第不同不可和會

[0016c15] 阿修羅以為王舍城廣博

[0016c17] 龍王帝釋變現廣說

[0016c19] 雪山無熱池涅槃香山 起世經瑜伽涅槃近處相違四大
西域記帝釋俱舍周圍合縱

[0016c24] 成山俱舍論西北面 不同輪王
雖說金輪  卵生 東面二百由旬卵生胎生
南面四百由旬濕生西 由旬化生化生一千六百 由旬四生

[0017a05] 善法中有有情 飲食內法 初時
化生無缺 騰空喜樂地味 異常 地味
地餅地中  異常  [*] [*] [*]
自生 而且慳貪自身 [*] 攝受積貯在家沈重不能

[0017a17]

[0017a18] 摩訶大眾意樂 以為 田主剎帝利此後釋迦高祖
剎帝利王族婆羅門淨行梵王吠舍 耕田

[0017a24] 中有 宿  南北 不定山行
高下行者 星等北斗善惡一方
起世經牆壁乃至正方 遙望乃至 乃至十六由旬不同

[0017b05] 日輪須彌月輪 便半月俱舍近日月輪
不然日照日照空中漸漸天神菩薩并非以為 日蝕一方一處
月輪 俱盧舍 五百三千五百 大牛

[0017b15] 地獄成劫生地入住地獄琰魔王 大菩薩化作實有
地獄生地地獄趣人治 畜生在下五百由旬 之中生地故知地獄趣
法王生地後方 何不

[0017b23] 結成三千大千世界一佛俱胝俱舍第十二五十二第八俱胝 千萬洛叉洛叉俱胝相乘
洛叉洛叉十億俱胝 西方十萬二百 千萬萬萬瑜伽顯揚數百萬
十億俱胝俱胝一佛 千萬名為百萬智度論十萬華嚴二十五菩薩品如是
安立世界五趣

[0017c04] 世間第二得法 二十四十九不解時分一時
半月剎那怛剎那 臘縛 俱舍論剎那二十 怛剎那六十怛剎那三十
三十 晝夜 晝夜一月十二月三時寒熱四月唯有日夜
半月 半月十五十五

[0017c16] 第二不解十受三不世法 不得不得不對 不對罵名名稱罵名
不解不解四威儀

[0017c21] 五趣四生唯識異熟 異熟無記異熟果 名言業者


[0017c25] 化生六處無想天 第六意處一切 未必化生

[0017c28] 建立依持金輪

[0017c29] 造作不由造作帝釋 北俱盧洲猪狗不由 () 。

[0018a03] 攝事第六福業方便作業修福 前方便

[0018a05] 資身第七塗身 末香身上

[0018a07] 第八什物資身 什物十數

[0018a09] 隨行第七第八第六

[0018a10] 二十二發憤發憤緣故 方便語業方便

[0018a12] 弟子近住弟子近住依止

[0018a13] 入胎輪王正知中有  不知不知 出胎金輪
 獨覺入住貪愛獨覺

[0018a18] 菩薩三時了知十地 異生不能

[0018a20] 第八成劫住劫

[0018a22] 五法 論及決擇見修

[0018a24] 高舉差別唯識第六

[0018a26] 見聞覺知對法第一九十三 現量聖言比量  所得五識
定心如次聞者 九十三聖言相違如次
皆是聖言

[0018b05] 第十九眾多言說中有 云何詞句解釋 諷頌如初
戲論有為法無為無名 戲論

[0018b10] 字母三十三十四十四 [/]
十四 [-+] 娑婆訶三十三十四
三十三出生一切一切 一切名為出生

[0018b18] 中有十門人法得失 七聲三學五世差別飲食 不同
斷滅

[0018b22] 中有十八法顯能詮

[0018b25] 第二中有十九聽說  退精進妙智放逸懈怠 退 量度
掉舉 同時心所 示現 四句示教利喜

[0018c02] 第三例句八轉聲第八男女一一各有
一體二業 即是之一丈夫 如次配屬樞要第八
補盧沙

[0018c08] 第四受戒施設敷設 語言訓示相者結界 和僧問事軌則
受戒眼見積集大眾 聚集決定配屬表白羯磨所行驚駭勸發上品
初中後羯磨 婆羅門立宗乞求 [/] 。言說 教化他人堅持乃至
阿羅漢果受用受戒受用 二利得法尋求守護自有過失羞恥憐愍勤苦
堪忍怖畏簡擇

[0018c22] 第七經論 義解可知

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一

[0018c25] 享保 (辛丑) 十二月十六交加

[0018c27] 沙門 (胎生六十七五十五)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 43 No. 1829 瑜伽師地論略纂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資料庫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大正藏編輯
【原始資料】鎮國大德提供北美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資料庫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網站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

Glossary and Other Vocabul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