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Commentary on Nyāyamukha 因明入正理論疏

Scroll 3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因明入正理論疏
大慈恩寺沙門

[0127c25]相違法自相相違因法差別相違因有法自相相違因有法差別相違因

[0127c26]第三相違初二相違因
相違相違因故相違因名相名為相違
相違所立相違似因違法相違成法無有仍舊
初一依舊不順名相不順應名相違名相
因相名相自相相違比量相違相違比量相違故知有法
差別有法自相有法差別比量相違何故有法自相比量相違相違決定相違因說法二種
差別三重一者對法所成立自性自性自性若有若無所成立各別差別差別
若一若非一切無常有色無色如是無量差別其所差別二者
名為自性後說名為差別以後分別佛地論因明自相共相諸法
自性名為自相貫通名為共相名為自性無常名為差別得名不定五蘊
無我五蘊名為自相無我名為差別差別自性是故不定
二門言中自性有法自性成立名為差別有法差別
一切所立相違法自相相違因論說不過
四相違十五一有各別初二初三初四二三
四有十五初二十二

[0128b13]法自相相違因無間

[0128b14]初文顯宗初二相違何故說法自相
比量相違相違決定自相二師無間

[0128b21]異品中有是故相違

[0128b21]同品異品同品非有異品
第四相違聲是無常譬如第二同品電瓶異品異品
第六無常自相相違因
相違不定第二正因同品異品非有非有異品第八正因同品
非有異品非有非有異品非有數論似因由是
仍舊無法自相隨一三不第四第六相違因非有
所立三相直觀如何相違相違所立相違似因
初一依舊學者決定相違一一窮究
無異相違聲論聲無常聲無常第二正因豈非有法自相相違
聲無常無常自相所立可是有法有法但是分別相似
兩俱不成不許無常生滅隨一無常所依不成過設有
聲無常聲無常無常無常有無根本有法
不可說差別相違決定根本一切正因不見皆是

[0129a03]法差別相違因他用積聚臥具

[0129a04]初二差別名相違者非法有法一切皆是差別要是各各
所成立方名差別相違相違因聲無常之上不可無常之上
如是一切相違相違名為若爾便相違因比量相違數論外道佛弟子
成立受者受用有法受用便不成積聚兩俱不成臥具所立不成
能別不成同喻積聚違法自相臥具有所不成他用相符極成由此方便立宗
有法指事他用方便顯示差別積聚受用積聚他用能別不成所立
同喻違法自相方便積聚極微臥具床座積聚彼此俱許受用
同喻應分建立

[0129a26]成立他用如是成立所立差別相違積聚他用

[0129a27]違法差別初文成立
前因能立所立自相如是差別相違因數論五法五知根臥具床座
唯量集成積聚神我積聚所立無常轉變積聚
五唯量積聚臥具神我思量受用等次所思
安處床座臥具他用陳那所立法勝差別相違非法自相
非法一切差別相違所立差別相違前因所立自相此前積聚成立數論
有法他用自相如是成立所立宗法自相意許差別相違積聚他用他用自相
積聚他用積聚他用差別積聚成立意許差別積聚他用臥具積聚
積聚積聚臥具積聚相符極成積聚
他用他用不得共比量同喻他比量一切西域不善
差別相違積聚他用數論相符積聚不用西域數論積聚他用
他用臥具積聚他用無相數論陳那弟子神我受用三德二十三
無能受用唯識受用薩埵答摩二十三由此分別
受用臥具臥具勝義七十七十他用積聚
積聚能別不成同喻臥具所立不成亦即中法差別因三相積聚他用
積聚他用即是異品同喻佛法無不積聚異品還是之中相違第二
同品第三異品

[0129c18]臥具積聚受用

[0129c18]比量積聚他用積聚臥具積聚他用勝者
積聚龜毛臥具共許積聚受用無勝必然不須應作

[0129c24]有法自相相違因有性一實如同異性

[0129c25]初二標名鵂鶹因緣仙人句義
菩提便入滅未有傳人必須一生中國種姓寂滅圓滿聰明性行柔和
大悲心無量多劫婆羅痆斯國婆羅門摩納縛迦儒童儒童有子尸棄
五角妻孥化導無量三千因相忿恨鵂鶹
不從三千不得三千尤甚仙人應時神力騰空山中句義
至大便別有弟子不從不無即是
別有仙人便同異句義同異之上各各一總同異各各有別同異如是
同異眾多和合性和合相離互相同異和合不信別有大有
便立論各別有性有法名為有性仙人共許
無性大有不成隨一有性一實一者無實
一實四者地水火風父母極微和合無實本極體性
唯一無實和合和合以為故此無實大有同異一實一一
極微第三無常眾多各各極微所生自此初三
第七七七第十五如是展轉大地因之所生大有同異得名一實實有
種實功能各別大有同異類別一實業者有無大有若是大有
隨一同異能立不成佛法有色有漏有漏有所煩惱猶如大有有色一實
空有非空之外別有但是著法是故隨一一一
不須一實應分應分便同喻何故無實
云何得以便不定如同有性有性由此
有無和合句義無實無實兩俱不成無有無實能立不成
無實一一故云一實一一有性有法一實相關云何不是兩俱不成
有性有法有性一實一一一宗宗法有法
有色一一云何實有
不定不須一言如同異性一一有性是故仙人
比量便既有便入滅勝論宗由此陳那菩薩因明准的權衡重述比量

[0130c14]如是有性決定

[0130c15]初二一實業因有性三句
有法自相相違如是成立有性非有有性有性有法自相
有性非有一實如同異性同異一實同異非有有性一實有性非有
有性有性大有決定有性非有如何自語相違有性
非有自語相違因三相
立宗有性有性有法自相實有大有同異體能大有同法便是
立宗異品大有同品一實同品非有異品同異之上隨轉同品無異
無常異品不但一切同品豈不
無常所成立同品實有有性有法一實所成立同異實有有性
異品論說所立均等同品所立均等有名有法均等同品如何有法自相相違
有性同異同品論文實有同品所立均等即此論理
有性有法自相實有差別一實便是有法差別如何自相意許實有差別言陳
有性既是自相言陳即是自相自相差別極成大有
不成隨一不成大有非有相符豈非既成
同意無諸

[0131b01]有法差別相違因即此有法差別有緣

[0131b02]下文初二標名大有句義和合
即是大有大有論說句義云何有性何等
有性一切句義和合一切有性能緣如是有性無德
動作細分無能分異和合一有鵂鶹不信別有以前
成立言陳有性有法自相意許差別有緣有性同異有緣各別心所法能緣有緣能緣
有緣無體如何因故無不如同異性一實有緣有性一實
有緣故知有無能緣大有大有能別不成同喻同異
所立不成有性言陳有法自相有緣非有自相意許差別是故前因有法差別

[0131b26]成立相違非有決定

[0131b27]初三有法差別相違非有意許大有
有緣即此成立所立意許有緣差別相違大有有緣同異一實大有有緣
有性一實應作大有有緣有緣大有有緣意許相違有性可作有緣文言
定然決定既成有性有緣有性有性有緣
決定差別自相差別不定言陳自相意許差別無妨因三相
有性有緣有法差別同品同異非有有緣異品一實無異二相
相違聲論有緣有法差別相違
有緣有緣如是所生無常聲無常有緣
差別相違不然兩俱不成無常有法不許有所如是無常
初二二種有性四大種四大無故色聲
同喻無不四大種自相四大四大種不能四大四大種差別四大
大種差別相違有性四大四大種四大無故色聲有性有法自相有法
自相相違有性非有四大無故色聲有性實有自語自教相違即非
自相有性既是有法自相有性有緣非有有緣有法差別有性有緣有法差別相違
有性有性有緣四大無故色聲即為興縣法師樞紐
慈舟是以西獨步姿
雅量結交藥石論及因明法師新知
駿中原沖天文理不同第四第六名曰相違因同品
無異四相違自相其後異品不同如何相違自相
異品中說異品相違異品能立三相行相不同如何
得法自相相違而言
千鈞正因相者宗法法成有法
有言自相意許差別同品所立均等品名同品其所所立
一切若爾便無異喻品分別相似非唯便過失
乃至法處名為同品理門論如何成法有性
有性意許非有成法意許不加有法自相相違便差別言陳
門望有法之上意許故云法成相違說法自相顯示無異
彼此同品如法差別積聚他用有法自相
有性有法差別大有有緣同喻異品相違
各各不同自相相違同喻相違仍舊不定
相違不生不定相違因無異
相違豈非不定故此不違自相無異
初一便能立同喻有性
有別自性無故如同異性共不定別有有性有別
同品同異既是異品之外方便異品非有論說
宗法自相同喻異品同上相違比量三從
自相相違有性別自無故如實同異之中無不所立有性自相
有性不能有性差別有性差別相違
有性有性無故如實有法自相相違有性非有無故如實
有性言陳非有自相不違自語同喻所立不成有性有法自相有性有緣非有
有緣有法差別有性有緣有法差別相違有性有性有緣無故如實
即為同喻同異所立一有
四有如理四相違三十六論文
過失
故知相違四相違初一第四第六
因故違法自相相違因第四同品非有異品所立但是兩俱不成四相違
隨一三不四相違三十六一一合計一百四十四相違因不定引理思惟
繁雜理門論證法有法自性差別相違因十四似因設有兩俱不成
不定相違如是乃至相違決定相違因兩俱不成無不相違兩俱不成彼此不定
立正不定相違其所
決定名相由此兩俱不成無不相違三不不定相違隨一不定相違
隨一隨一非一隨一無體
二十七不成五十四不定三十六相違合計一百一十七似因相對有無思惟且止
宗法不定相違宗法不成宗法不成無相不定如理

[0133b16]似因似喻

[0133b16]似能立第三似喻前生

[0133b19]同法喻能立法不成所立法不成俱不成倒合

[0133b20]能立宗法
所立同喻必須能立有所非有初三
相連所立不明不生第四必定隨逐以後
能所顛倒共許不成第五勝過

[0133c03]異法喻所立不遣能立不遣俱不遣倒離

[0133c04]離異異品初三
別離決定方名異品法令不明第四異義第五
不可勝過

[0133c11]能立法不成猶如極微

[0133c12]中有總結不成不成
似喻聲論對於俱許論師無礙聲論無德
故知無礙心心所為同法無礙

[0133c21]極微所成立法常

[0133c21]不成中有所立能立俱許極微常住
能立此處極微常住

[0133c26]成立極微

[0133c27]能立無能因為隨一何故能立不成不明
第二實相
俱不成論說隨一不成聲論佛弟子佛法不許即是隨一所立能立
猶預不成一宗能立能立
第四能立性起疑惑應有
疑惑即可宗法有法決定三相
第二能立所依不成不同第二三相有法無能得名無能
數論佛弟子受用諸法以是神我以是神我佛法不許隨一
無依所依不成如下所立既成有所第四不成
所立所立無常所立相似不依故知不可所立無常
依依極微亦復不可有所不立第四所立第四豈不有法俱不成
能立不依所立能立一言因故無依無依
不成非有即是所依不成無依不成能立無能
不無因有三相二相何不
十四不成何須道理因之有法無故即是以後二相
設有能別無有何以得知無已何所有法無故何所
能立何不有法因故因故不成有力
何所自體自體而言自體隨一不可說
無礙隨一不許無礙不許論文

[0134b25]所立法不成

[0134b25]所立不成覺者心心

[0134b29]一切成立

[0134b29]能立所立心心無礙

[0134c03]所成立法常一切無常

[0134c04]所立常住所立所立能立二種即是所立能立
兩俱不成極微佛法隨一不成有餘所立所立不成能立大乘
薩婆多預流大乘種姓不定預流大乘有情有情有情不知
大乘餘者

[0134c14]所依不成數論佛法神我受用同喻能別不極成所立
所立不得既有能立第四

[0134c19]所立能立有法能立所立能立
因故所立若爾隨一所依不成所立不許兼合極成不同
極成若爾所立不得同喻不合未解若爾未解如何
論說所依不成聲論大乘極微所立
大乘不立而言無體

[0135a04]俱不成

[0135a04]第三分為

[0135a06]二種非有

[0135a06]開列

[0135a09]俱不成俱不成

[0135a10]無礙虛空不立有無皆是虛空
非有無礙虛空無礙隨一無依
不明有無初二第四第三四句一宗俱不成無體
數論薩婆多受用二十三俱不成俱不成四宗無體
第二佛法隨一所依不成初三非有俱不成兩俱不成論說
隨一隨一外道受苦作業佛法同喻隨一俱不成
佛法同喻語業俱不成不決
俱不成所依不成既有四句第二其所
可知何故有無不立俱不成
所依不成俱不成聲論所聞第八識不立第八識隨一俱不成
論師大乘比量不許第八識隨一隨一俱不成無喻無二
不異所依不成無喻四句第四隨一
真如常有虛空非常虛空無礙立宗二種一者無有
非但無常無體
無有虛空能立
聲論即是所立不成不然虛空之上無常所立不成無礙
能立無礙似因相似
有所無能小乘大乘虛空
應有隨一不成過故知能立不成對敵不許
不定大乘不成隨一不定擇滅
龜毛擇滅共許不成設若能立不成
陳那菩薩理門論不得外道
以此定量虛空無二

[0135c21]

[0135c21]第四釋義

[0135c23]於是無有配合

[0135c23]合體於是作者無常猶如無常
由此縱使有所不能成立聲是無常即是作者皆是無常猶如
無常既有無常作者皆是無常不合聲無常
不許有所無常有所無常不合
故云作者皆是無常無常作合無常聲無常不無
如何同喻聲無常不許不合不許作者皆是無常
如何
無常

[0136a16]能立所立二法

[0136a16]釋義譬如有所無常性不以無常

[0136a19]無常性

[0136a19]聲無常猶如有所無常
有所無常陳那菩薩作者無常猶如有無
非常何須

[0136a27]倒合

[0136a27]第五其二

[0136a29]作者皆是無常

[0136a29]中有倒合可知

[0136b03]無常皆是

[0136b03]倒合正應作證無常無常所立
分別全等此後可分
總計初三十二總有十四共有四十二細分似因似喻無量且止

[0136b13]如是同法喻

[0136b13]第二總結

[0136b15]異法所立不遣

[0136b15]第一中有二重
二簡所立不遣異法所立不遣

[0136b20]且如有言無常譬如極微

[0136b21]第二不舉所立不遣此類非一故云五明

[0136b24]由於極微所成立法常極微常住

[0136b25]所立能立初三指正兩句極微所立

[0136b29]成立

[0136b29]能立所立極微隨一無依
第四無非其所立法
俱不遣薩婆多隨一薩婆多非常應有
有無維摩經
應有

[0136c14]能立不遣

[0136c14]第二

[0136c16]

[0136c16]

[0136c17]所立

[0136c17]所立無常

[0136c19]能立

[0136c19]能立能立無常
隨一

[0136c24]俱不遣

[0136c24]第三

[0136c26]論說虛空

[0136c26]聲論薩婆多無礙

[0136c29]虛空

[0136c29]約計

[0137a02]虛空

[0137a02]約計虛空實有無礙所以不成
何不無依無非無非豈非虛空
龜毛常有豈非無體俱不遣一宗合為
無異無不俱不遣隨一全等如理

[0137a15]

[0137a15]第四分為

[0137a17]無常性

[0137a17]無常無礙無常
無礙無礙無常不見無常不能非有
有無無礙互相無礙無礙常住常住
無礙常住隨逐第五故知即是

[0137b01]倒離

[0137b01]第五前科

[0137b03]皆是無常

[0137b03]同喻無常顯宗非有顯正
不定相違隨逐皆是無常非常
總計四十二如同細分

[0137b12]如是宗因喻能立

[0137b12]第二如是指法不盡三支
等等宗因喻總結若爾何故如是似宗
如是宗因喻宗因喻別有有別宗因喻

[0137b21]復次開悟唯有

[0137b21]第三能立分為一明
二明四明初二先後次第不同應名能立即是如何
開悟造論文約自悟能立能立互相
理門論如是他比量能立故知能立親疎
能立唯有決定譬喻決定
唯有理門論由此共相別有為了餘量二相陳那
因明本論解義何以師從三量亦復陳那
三量一向譬喻相違
比量外道立宗比量
極成所有現量極成現量猶如比量比量分相佛法比量所有現量
同喻具足三相極成現量極成佛法現量所有者自語相違直言極成現量
現量極成現量現量有相所有所有故云所有極成
大乘現量不定比量極成現量別有非量
非量相符大乘非量所有現量成立比量大乘譬喻量等現量
極成所有比量極成比量現量陳那菩薩以此決定
比量極成所有極成現量比量現量成立比量
極成所有極成比量現量比量是故陳那二相
二相略明一切諸法自相不同自相分別心一法貫通諸法共相
中共自相如火相等名為自相名言共相佛地論如火方名自相
定心不得應名定心應名共相若爾定心應名比量自相

[0138a23]便共相外道一切名言得法自相自相佛法名言共相共相
應得大乘一切名言非得自相來者名言救難名言
自相心緣燒心自相定心既得自相燒心自相
如何離合定心由此名言言依
自相難為因明自相自相因明自相若爾不應理因明自相非要如火自相如何
火燒共相不得自相共相
定心自相定心不得離合定心瑜伽說通離合
不得自相自相捺落迦身識
火熱自相且自共相外道未必佛法之中外道
自相不立共相不能分別經自相在於自相
合口正語自相自相
不得自相即非
設定心中不同比量一法自相附體自相現量不得
假想水火等身定心下界雖是現量相分若爾實變水火
有用燒心任運即是自相定心身根實智自相云何
因明共相無體共相全無設定心緣名言行解即是共相不計
故云自相得名共相行解共相諸法增益無體同名共相
現量自相不帶名言證法法性佛心比量共相無有緣故共相

[0138c20]不然何為百法答言同分相應不然相應瑜伽五十二
去來生滅無體空無我等共相即此非我我所空無我等
無故唯識不異無常無體如何即此非我我所空無
如何非一五十二無識一緣無我觀智飲食飲食無所有
無常不實共相去來生滅引證明知無體且止

[0139a06]現量

[0139a06]現量比量現量釋義
比量現量現量所持

[0139a12]無分別

[0139a12]第二現量無分別分別

[0139a14]正智

[0139a14]第三釋義初二正智
二月所有分別現量雜集現量明了迷亂中正迷亂火輪
雜集明了如是簡略過失不盡無分別應名現量

[0139a24]所有分別

[0139a24]有名分別現量名言分別種類
分別理門論遠離一切種類名言無異分別種類論師大有同異數論所立三德名言
實名共相名為無異無常一切種類名言名言非一種類名言
一法貫通諸法名為無異名為外道所有安立諸法名為非一
假名比量不盡所有分別現量若一無二所有分別
二三現量意地無分別智分別五識自證四修
五識理門論有法非一非一內證根境意地分別
自證分別皆是現量正理但是五識有餘
五識廣明五境所有分別
五根非一如何附體名為同理
問言分別聖教不同散心各別分別方名
無漏心

[0139c01]現量

[0139c01]五識非一名為貫通名為由此各各
現量所以現量比量無故所以互文
理門論不共現量五根各各名為各別名為各別
不共若爾自在五根非一名為
理則通明意根自體主持二種

[0139c15]比量

[0139c15]比量分為出體釋義

[0139c17]

[0139c17]三相因相名為

[0139c20]

[0139c21]釋義初文
因由

[0139c27]正智

[0139c27]三相決定相違釋疑三相
疑云三相即為遂即三相正智真比量不為

[0140a04]了知無常

[0140a04]正比為了無常不同無常
現量無常等比遠因藉此因之近因先知所有必定
而是無常二果觀察現量比量所立相離由是
同品因故比量問言現量二種現量顯現
心所名為現量問言比量比量未能比量有所
相離若爾現量比量比量正體比量比量
比量因故比量作者人為作者人為近因
近因比量因之作者比量理門論
其所如何得知現量比量比量理門論
故此現量別異建立二門此處比量現量遮止

[0140b05]答詞作者

[0140b07]比量

[0140b07]第四三相無常比量二字

[0140b10]有作用顯現名為

[0140b11]第四能量無常
比量能量何者薩婆多能量不許識見能量
心所大乘能量何為外道能量神我神我受者
佛法不立何為能量論主能量
何故即此境相所以境相
假說之一名為能量有作用一心能所又名離心名為
二分中意三分能量見分自證見分行相相分名相
作用顯現大乘自證見分功能相分
假如有作用自證顯現不同自證名為見分相分名為能量
唯識陳那三分義解

[0140c10]分別智似現量

[0140c10]第四似量中有之中分為
中有標定分別智有如分別
似現量

[0140c17]等分

[0140c17]釋文有了等智妄分別分別智
種智散心過去意識現在未來三世不決現世惑亂
為人覩見陽炎惑亂現量外道現量
現量由此憶念惑亂鹿現量分別五智如次憶念
無可鹿西域陽炎鹿鹿為人
二月如是一切世俗有性等智似現量世俗
五唯量句義等等取捨屈伸或是等於有性大有
同異和合似現量五塵之中行相分別
非量非量第七識第八非量執心非量答應非量不要
執心非量不必惑亂是非

[0141a18]既有所知名分

[0141a20]不以自相境界

[0141a20]四塵不以自相增益實有名曰
四塵四塵唯有共相自體假名不以自相四塵共相實有名分

[0141a27]似現量

[0141a27]定名四塵意識共相眼識現量眼見似現量分別
實有不但現量似現量

[0141b03]似因似比量

[0141b04]第二中有似因似因似因先生
似比量何故似因後果即便實有
似比量在先後方推度三句如次

[0141b12]似因多種

[0141b12]不成不定四相違及其似喻似因廣明
有所不正似因釋文以為
似因所立相離釋文

[0141b20]

[0141b20]同文

[0141b24]不能正解似比量

[0141b24]釋名不能正解有無似比量

[0141b27]復次顯示能立過失能破

[0141b27]第五大能破分為能破能破能破分為初二第三能破第四
能破有失如實顯示能立過失

[0141c05]能立立宗成因不定因相違因

[0141c06]能破能立無言
無義過重故云宗因喻陳那因三相陳那因三相
一有數論聲論聲是無常所見聲無常同品虛空等異品聲論
薩婆多所聞虛空共同第二第三所見虛空
初二佛法虛空第三
相違因二相所見虛空三相立宗能破
能立能破立宗性能云何能立名為能破能破能破據實能破在於
能立能破名為能破名為實在能破
以下顯示何須後說

[0142a04]顯示能破

[0142a04]能破名為
顯示能破曉悟名為能破能破能破

[0142a11]不實能立似能破

[0142a11]第六似能破分為似能破所以

[0142a14]圓滿能立顯示成就不成決定不定因相違因相違因

[0142a17]似能破妄言正言妄言不了自負
能破

[0142a21]如是言說似能破

[0142a21]似能破所以中分如是言說圓滿能立
如此名為何故圓滿能立顯示似能破

[0142a26]不能過失

[0142a26]所以能破如實顯示
能破不能何不由此名為似能破

[0142b04]且止

[0142b04]第三方且止

[0142b08]句義立方其間非理

[0142b09]一部之中分為第二文義
非理

因明入正理論疏

[0142b14]寫本

[0142b15]天長十二月鳩集
模寫於是夏天受病模寫四相違未成
竭力模寫果然既而傳法後代來世(而已)。于時永久
興福寺灌頂(云云寫本)。

[0142b26]

[0142b27]仁平三月二十五日至五月

[0142b29]釋氏藏俊

[0142c01]十二月二十九

[0142c02]正月

[0142c04]()

[0142c05]藏俊先師遺訓正理不足傳燈大疏首尾淺深 長者殿
先師末座因明大疏年月

[0142c10]十七重讀(不對)十一十三日三十三過

[0142c12]之間不少追問公決

[0142c14]自保元年五月日至

[0142c15]同年日至十八

[0142c16]九十十一十七記問()()

[0142c18]建武(乙亥)十一月書寫

[0142c19]龍華

[0142c21]正月二十五 律師

[0142c23](之內記錄)。

[0142c25]舍那埋沒傳燈餘光要文淨剎全部

[0142c28]金錢

[0142c29]于時文化(庚午)九月 

[0143a01]法印大僧都  

[0143a02]法印大僧都  

[0143a03]法印     

[0143a04]法印     

[0143a05]法印大僧都  

[0143a06]法印     

[0143a07]法印     

[0143a08]法印     

[0143a09]法印     

[0143a10]法印     

[0143a11]律師    

[0143a12]律師    

[0143a13]律師    

[0143a14]     

[0143a15] 

[0143a16] 

[0143a17] 

[0143a18] 

[0143a19] 

[0143a20] 

***

【經文資訊大正藏44No.1840因明入正理論疏
【版本記錄】CBETA電子佛典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資料庫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大正藏編輯
【原始資料】鎮國大德提供北美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資料庫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網站採用CreativeCommons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3.0台灣(中華民國)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1998-2016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

Glossary and Other Vocabul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