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sheng Yi Zhang 大乘義章
Scroll 15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大乘義章卷第十五遠法師撰
[0756c04] 淨法聚因法中此卷有九門 (十智義 十一智義 十一淨義 十二頭陀義 十二巧方便義 十三住義 十四離垢業義
離隱六方離四惡友攝四善友義 十四 化心義) 。
十智義八門分別 (釋名辨相一 體性二 同 異相攝三 辨境四 就處分別五 諸智相緣六 諸根相應七 辨境修智八)
[0756c11] 第一門中先釋其名。後辨其相。所言智者論 釋不同。依如毘曇決斷名智。異諸忍故。成 實法中無著名智。異想識故。大乘俱有。智
別不同。一門說十。十名是何。一是苦智。二是 集智。三是滅智。四是道智。五是法智。六是比 智。七是盡智。八無生智。九是等智。十他心
智。就此十中初五後一從境為名。等智一種 約境立稱。比智從其方便為目。盡無生智就 能彰號。逼惱名苦。聚積稱集。寂泊名滅。虛
通曰道。照斯之解名為苦智乃至道智。言法 智者亦名現智。軌則名法。又如論釋。自體名 法。初知法故名為法智。以知現法故名現智。
言比智者准前度後。目之為比。因比得智故 云比智。又復即此比度之解亦名比智。言盡 智者無學聖慧能盡諸漏故名盡智。無生智
者若依成實無學聖慧能令當苦永更不生名 無生智。大乘亦爾。毘曇法中亦有此義。但不 就此說無生智。於彼宗中利根羅漢隨所斷
結保更不生名無生智。言等智者世俗之慧 等知諸法故名等智。他心智者非已之慮稱 曰他心。照斯之解名他心智。理實亦知他想
受等。心是主故偏云他心。又想受等通名心 故 (此一門竟) 。
[0757a04] 次辨其相。先論苦集滅道四智。宗別 不同。所說各異。若依毘曇知有漏果。苦與無 常空與無我。四義冥通名為苦智。知有漏因
因集有緣四義冥通名為集智。知無漏果盡 止妙出四義冥通名為滅智。知無漏因道如 迹乘四義冥通名為道智。若依成實了知四 諦用名虛假無性之空名為苦智乃至道智。
大乘法中有止有觀。若入止門於四真諦不 收一相。故地持云。不於身等妄想觀苦若妄 觀集。亦不於斷起滅妄想。不於得因起道妄
想。亦復不取一切非性。若入觀門種種悉知。 於中所說開合不定。如就苦中或總為一或 分為二。如地持說。如離言性及知無量處方
便法。知離言性猶是真諦。故涅槃云。菩薩 之人解苦無苦而有真諦。無量方便猶是世 諦。故涅槃云。分別是苦有無量相。是名上
智。或分為三。如涅槃說。所謂知苦知諦知實。 了知三苦及八苦相名為知苦。知彼苦法因 緣有無名為知諦。知苦實性名知苦實。此實
即是如來之藏。故勝鬘云。於聖諦處說如來 藏。亦是法身。故涅槃云。不知如來祕藏法 身。是名為苦不名聖諦。若知如來常住法身
名苦聖諦。此名苦實以為諦矣。亦是如來虛 空佛性。故涅槃云。如來非苦非諦是實。虛 空佛性亦復如是。凡佛同體。據佛望之從本
已來清淨無染。不須更滅。是故苦實即是如 來。據凡望之現為惑染。與後顯時淨德為本。 是故此實名為佛性。就體離相故復名空。菩
薩於此皆如實知。或分為五。一知苦事。苦者 實苦。不可令樂。二知虛假。假有四重。一因 和合假。攬別成總。二法和合假。苦無常等同
體相成。三妄相虛假。如幻如化。四妄相虛假。 如夢所見。但從心現心外無法。此是第二。三 知苦空。空有五種。一知苦法。非我我所。故名
為空。二因和合中無性名空。三法和合中無 性名空。四妄相法無相名空。如陽炎水近見 全無。五妄想法無實名空。如夢所見於寤全
無。此是第三。四知苦實。謂如來藏。於中有 二。一如實空從本已來離一切相離一切性。 二如實不空從本已來具足無量過恒沙法。
此義如前四諦章中具廣分別。此是第四。五 知苦用。知如來藏不染而染緣起生死。或分 為十。如地經說。始從世諦乃至第十如來智
諦廣則無量。菩薩於此悉如實知名為苦智。 知苦既然。餘諦類爾。法智比智宗別不同。所 說亦異。毘曇法中時通處別。並知三世苦集
滅道。故曰時通。處分上下名為處別。法智 唯知欲界之法。比智唯知上二界法。問曰。何 故知欲界法偏名法智。知上界法偏名比智。
毘婆沙云。初入聖道必在欲界。於欲界苦有 二現見。一知苦現見。二知輕重現見。具此二 現故名現智。於上界苦但有一種知苦現見。
不知輕重。故不名現。說之為比。故彼立喻如 二擔物。一則自持。二令他持。於自持者有 二現知。一知是物。二知輕重。於他持者但
知是物不知輕重。知欲界苦如自持物。故名 現智。知上界苦如他持物。少一現知故不名 現。但得稱比。知苦既然。集等亦爾。若依成
實義別有二。第一約就時處分別法比二智。 處通時別。並通三界名為處通。法智唯知現 在之法。比智唯知過未之法。說為時別。何故
法智唯知現在。現有法體易現知故。何故比 智偏知過未。過未之法現無其體。難可現見。 要依現在比度知故。二約法分別。時處俱通。
於現法中隨觀一法虛假無性。比類三世一 切諸法虛假無性悉名為比。現見三世一切 法空同名為現。前門之中先現後比。此後門
中先比後現。如牧象人先觀象跡後見象身。 觀跡如比見身如現。大乘法中義別三階。一 據修治法智一種時處俱別。唯知現在同處
法故。比智一種時處俱通。於一切時一切處 法比度知故。故彼相續解脫經言。現前得相 知現在世苦無常等。依現得相比知餘處及
他世事中苦無常等。現前得相猶是現智。依 現得相猶是比智。良以始修現智難成故。唯 知於現在世中同處法矣。二據修次法智一
種時處不定。於一切時一切處法在前知者 即名為現。以此類餘三界三世一切諸法悉 名為比。以修轉勝於一切時一切處法能現 知故。三據修成唯一現智通知三世一切處
法。更無比知故。地持云。十方諸佛於一切生 一切諸法現知見覺。問曰。至佛若無比智佛 智應少。釋言。比度方能知法。此智微劣。少
復何患。又佛雖不假比知法而知諸法彼此 相似。如此比智諸佛最多。故知不少。問曰。 法比不異前四。何勞別說。釋言。辨義有二種
門。一攝相門。舉前四種即攝法比。不須更 立。二分義門。前之四種約境別智。法之與 比約時約處約修別智。與前義異故須別說。
成實約時毘曇約處大乘約修。於一切法先 觀名現。後知稱比。所言盡智無生智者。依如 毘曇用前六智以之為體。若以苦智斷非想
結。彼惑盡已即說彼智為盡無生。集滅道智 類亦同然。若觀欲界滅道二諦斷非想惑。即 用滅道法智為體。若觀上界苦集滅道斷非
想惑。即用四比以之為體。此前諸智至無學 果。在鈍根人唯名盡智。此人不能保已當結 永更不生非無生智。利根人得初名盡智後
名無生。若出觀後重更入中則名無學等見 之智非盡無生。於十智中前六收故。若依成 實用彼四諦現智為體。現觀諦空盡諸結故。
於彼宗中比智但伏不能永斷。是故不說為 盡無生。彼盡無生同體義別。無學聖智能盡 有因即名盡智。令苦不生即名無生。大乘法
中亦用四諦現智為體。現見諦實盡諸結故。 比伏不永。與成實同。同體義分亦似成實。問 曰。盡智及無生智不異前六何須別說。為分
果德異前因故。如前四眼至佛果德名為佛 眼。此亦如是。言等智者成實法中名名字智。 在聖非凡。聖人以其名用之解知於世俗假
名之法。名名字智。毘曇法中不簡凡聖。以有 漏慧等知諸法。名為等智。大乘法中義有通 別。通如毘曇說。故涅槃云。一切眾生有三等
智。別則知法幻有名等。此知何等。解脫有 通有別。通則能知二諦諸法。問曰。等智云何 能知第一義諦。雖不能證非不能解故得知
之。別則唯知世俗等諦。問曰。等智二諦俱 緣。云何說言唯知等諦。釋言。等智於世俗法 緣而能了故說為知。於第一義緣而不了故
不名知。他心智者依如成實。聖人以其名用 之解了知他心名他心智。凡夫之人雖知他 心是他心通。非他心智以取著故。毘曇法中
不簡凡聖。但知他心悉皆名為他心智也。大 乘法中通如毘曇別如成實。問曰。此智唯知 他心亦知所緣。論說不同。毘曇法中唯知他
心不知所緣。若知所緣不得名為他心智矣。 成實法中通知所緣。故成實云。通知何咎。 若知所緣何故偏名他心智乎。依彼解釋知
有兼正。正知他心兼知所緣。從正立稱名他 心智。大乘法中文無定判。多同成實。
[0758b17] 第二 門中辨其體性。於中有五。第一有漏無漏分 別。二三性分別。三見智慧忍四義分別。四學 無學非學非無學三義分別。五見斷修斷無
斷分別。漏無漏者初四諦智義釋不定。云何 不定。四諦之智汎有兩門。一者獨法但令觀 諦莫問淺深。有漏無漏一切通皆名四諦智。
於此門中通漏無漏。二者共法約對餘解。共 為十智。或復說為十一智等。於此門中分取 無漏為四諦智。其有漏者判屬等智四智不
收。法智比智義亦兩門。一者獨法。一切觀行 通為法比。於此門中法比兩智通漏無漏。二 者共法。約對餘解共為十智。於此門中分取
無漏為法比智。其有漏者判屬等智。盡無生 智一向無漏。等智一種毘曇有漏。成實法中 名用無漏。非是觀空斷結無漏。大乘法中通
漏無漏。知事有漏。知法幻有是其無漏。他 心智者成實法中與等智同名用無漏。毘曇 法中通漏無漏。知他眾生有漏之心。是其有
漏。等智攝故知他眾生無漏心者名為無漏。 是其道智法智比智三智攝故。問曰。若此前 九智攝何勞別說。解有三義。一勝故別立。以
離欲人之所得故。如盡無生。二通故別立。前 九有漏無漏隔別。此智含通。三要故別立。了 知他心化人要故 (此一門竟) 。
[0758c12] 次就三性分別十 智。成實法中十智唯善。毘曇法中前八唯善。 等智一種義通三性。他心一種修得是善。報 得無記 (此二門竟) 。
[0758c15] 次就見智慧忍分別。推求名見。 決斷稱智。觀緣名慧。安法曰忍。先就見與非 見分別。依如毘曇他心智者一向是見。推求
性故。盡無生智一向非見。息求心故。餘之七 智通見非見。彼四諦智法智比智盡無生攝 一向非見餘悉是見。等智之中一切意地善
相應慧皆悉是見。以推求故。五邪見慧亦皆 是見。以其捷疾推求性故。意地鈍使相應之 慧一切非見。不捷疾故。如彼貪使相應之慧。
二使覆故所以非見。謂貪及與相應無明。瞋 慢癡等類亦同爾。獨頭無明相應之慧。雖無 二使一無明使極深覆故所以非見。一切五
識相應之慧悉皆非見。非推求故。不隱沒慧 亦皆非見。不捷疾故。若依成實一切十智皆 通名見。以照境故。次就智與非智分別。依
如毘曇無漏慧中八忍非智。與疑得俱不決 斷故。餘皆是智。有漏慧中一切五識相應之 慧皆名為智。以決斷故。意識地中善相應慧
亦皆是智。染污法中五見是智。邪決斷故。餘 皆非智。不決斷故。成實法中一切意地無漏 聖慧及隨名用照有之慧悉皆是智。以離著
故。一切凡夫取性之解悉皆非智。以取著故。 大乘法中一切無漏通皆是智。有漏法中有 決斷者亦皆名智。不決者非。次就忍與非忍
分別。毘曇法中八忍是忍。餘者悉非。成實 法中一切十智通皆名忍。心安理故。大乘亦 爾。如五忍等。次就慧與非慧分別。一切十 智通皆是慧。是通數故
(此三門竟) 。
[0759a13] 次就學等三 義分別。依如毘曇初四諦智法智比智。此六 通於學與無學。盡無生智一向無學。等智一
向非學非無學。非向果故不名為學。非得果 故不名無學。他心一智備含三義。阿那含人 無漏地心說之為學。以是學人等見攝故。學
人無礙解脫心後遊觀無漏名學等見。阿羅 漢人無漏他心名為無學。是其無學等見攝 故。阿羅漢人盡無生後遊觀無漏名無學等
見。有漏他心非學無學。成實法中初四諦智 法智比智說之為學。盡無生智名為無學。等 智他心名為非學非無學矣。若依大乘因中
十智通名為學。菩薩修學一切智故。果中十 智斯名無學。以成滿故。於彼等智及他心中 有無記者說為非學非無學矣 (此四門竟) 。
[0759a27] 次就見 斷修斷無斷三義分別。見諦所除名為見斷。 修道所離名為修斷。二道不遣名為無斷。依 如毘曇前之八智一向無斷。等智一種備有
兩義。五邪見等是其見斷。自餘一切有漏等 智悉是修斷。於中若有染污之者斷其體性。 不染污者斷其繫縛。他心一智義亦兩兼。有
漏他心是其修斷。斷繫縛故。無漏他心是其 無斷。若依成實十智皆是無漏法故斯名無 斷。以無斷故得滅盡定。及得無餘涅槃之時
方始滅之。大乘法中備有三義。若是妄想緣 心為體通其見斷及與修斷。真心為體一切 無斷。
[0759b10] 第三門中明其同異相攝之義。先論 其異。初四諦智及與等智。此五相望一向別 體無相通理。苦等四智境界別故不得相通。
等智望前漏無漏別亦不相通。法智比智二 種相望。亦一向別不得相通。依如毘曇。上下 別故不得相通。法智緣下比智緣上。若依成
實。隨時別故不得相通。法智緣現比智緣過 未。盡無生智及他心智依如毘曇。此三相望。 亦一向別。不得相通。彼宗所說現盡諸過名
為盡智。保已當過永更不生名無生智。兩義 全別故不相通。此二是其息求之心。他心智 者是推求性故不得通。異相如是 (此一門竟) 。
[0759b21] 次辨 其同。法智比智與四諦智同體義分。依如毘 曇前四諦智在欲界者名為法智。在上二界 名為比智。若依成實知現在者亦為法智。知
過未者亦為比智。盡無生智與前六智同體 義分。彼前六智至無學果名盡無生。依如 成實盡無生智同體義分。無學聖慧能盡惑
因名為盡智。能令當果永更不起名無生智。 大乘亦爾。他心智者與彼道智法智比智及 與等智同體義分。其有漏者與彼等智同體
義分。其無漏者與彼道智法智比智同體義 分。知法智品無漏他心即名法名智。知比智 品無漏他心即名比智。知前二品通名道智。
問曰。知彼無漏他心即名道智法智比智。知 彼有漏他心之者何故不名苦集智乎。釋言。 有漏他心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