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atise on the Mystery of the Mahayana 大乘玄論
Scroll 3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大乘玄論卷第三胡吉藏撰
[0035b09] 佛性義十門。
[0035b10] 一大意門 二明異釋門 三尋經門 四 簡正因門 五釋名門 六本有始有門 七內外有無門 八見性門 九會教門 十料簡門
[0035b14] 甘藥停山由來已久。圓珠沈水實自積時。而 隨其流處六味不同。競捉瓦石三乘成異。謬 言羊角之刀。復據如繩之像。敢承佛意輕布
弱言。庶得影現鏡中。面還得所。少失鄉土名 為弱喪。不知反本稱曰無明。蕩識還原目為 佛性。
[0035b20] 異釋第二。古來相傳釋佛性不同。大有諸師。 今正出十一家。以為異解。就十一師皆有名 字。今不復據列。直出其義耳。第一家云。以眾
生為正因佛性。故經言正因者。謂諸眾生。緣 因者謂六波羅蜜。既言正因者。謂諸眾生。故 知。以眾生為正因佛性。又言一切眾生悉有
佛性。故知。眾生是正因也。第二師以六法為 正因佛性。故經云。不即六法不離六法。言六 法者。即是五陰及假人也。故知。六法是正因
佛性也。第三師以心為正因佛性。故經云。凡 有心者。必定當得無上菩提。以心識異乎木 石無情之物。研習必得成佛。故知。心是正因
佛性也。第四師以冥傳不朽為正因佛性。此 釋異前以心為正因。何者。今直明神識有冥 傳不朽之性。說此用為正因耳。第五師以避
苦求樂為正因佛性。一切眾生。無不有避苦 求樂之性。實有此避苦求樂之性。即以此用 為正因。然此釋復異前以心為正因之說。今
只以避苦求樂之用為正因耳。故經云。若無 如來藏者。不得厭苦樂求涅槃。故知。避苦求 樂之用為正因佛性也。第六師以真神為正
因佛性。若無真神。那得成真佛。故知。真神為 正因佛性也。第七師以阿梨耶識自性清淨 心。為正因佛性也。第八師以當果為正因佛
性。即是當果之理也。第九師以得佛之理為 正因佛性也。第十師以真諦為正因佛性也。 第十一師以第一義空為正因佛性。故經云。
佛性者名第一義空。故知。第一義空為正因 佛性也。但河西道朗法師與曇無讖法師。共 翻涅槃經。親承三藏作涅槃義疏。釋佛性義
正以中道為佛性。爾後諸師。皆依朗法師義 疏。得講涅槃乃至釋佛性義。師心自作各執 異解。悉皆以涅槃所破之義以為正解。豈非
是經中所喻解象之殊哉。雖不離象。無有一 人得象者也。是故應須破洗。今一一問義若 得立。可得以為正因。義若不成。豈不取邪因 為正因耶。大略言有十一家。其
間 細論更有 諸釋。今時無有用者故。不復出之。然十一家。 大明不出三意。何者。第一家以眾生為正因。 第二以六法為正因。此之兩釋。不出假實二
義。明眾生即是假人。六法即是五陰及假人 也。次以心為正因。及冥傳不朽避苦求樂及 以真神阿梨耶識。此之五解。雖復體用真偽
不同。並以心識為正因也。次有當果與得佛 理及以真諦第一義空。此四之家。並以理為 正因也。今次第須破之。第一師以眾生為正
因者。今只問。何者是眾生。而言以此為正因 耶。經云。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則非菩 薩。又言。如來說眾生即非眾生。正因本為菩
薩。經既說言有眾生相則非菩薩。寧得以眾 生為正因耶。故知。有眾生者皆是妄想。何可 以妄想顛倒得為正因耶。又若以眾生為正
因者。只問。昔日初教已明有眾生不。若初教 已明有眾生者。便應初教已明正因佛性。彼 釋言。初教已明眾生。但未說為正因耳。若爾
後教說眾生為正因者。還指初教眾生以為 正因不。若爾初教眾生理中已是正因。若理 中已是正因者。則理中已明佛性也。若不
可言初教已辨佛性者。云何以眾生為正因 耶。又汝引經言一切眾生悉有佛性。故知。眾 生是正因佛性者不然。既言眾生有佛性。那
得言眾生是佛性耶。若言眾生是佛性者。可 得言一切眾生悉有眾生。一切佛性悉有佛 性不。若不得者。故知。眾生與佛性有異。不得
言眾生是佛性也。又難第二家。經云。佛性者 不即六法不離六法者。言此是何語而橫引 之此文乃明佛性。非是即六法。復非是離六
法。何時明六法是佛性耶。若言不離六法故 六法是佛性者。復言不即六法故六法非是 佛性。此語若為得通。明知。以不解讀經故。所
以致謬耳。次問中有五家。雖復五解言異或 體或用。而皆是心家體用。前第三家。以心為 正因佛性者不然。經云。有心必得菩提者。此
明有心之者必得菩提。何時言心是正因佛 性耶。于時畏有如此謬故。即下經云。心是無 常佛性常。故心非佛性也。經既分明。言心非
佛性而強言是者。豈非與佛共諍耶。心既不 成。心家諸用冥傳不朽避苦求樂等。悉皆同 壞也。大涅槃經。處處皆明佛性。是故時人解
佛性者。盡引涅槃為證。何處文辨冥傳不朽 避苦求樂為正因佛性耶。勝鬘經云。若無如 來藏者。不得厭苦樂求涅槃者。此正明由如
來藏佛性力故。所以眾生得厭苦求樂。何時 明厭苦求樂是正因佛性耶。彼師云。指當果 為如來藏。以有當果如來藏故。所以眾生得
厭苦求樂者不然。性品云。我者即是如來藏。 如來藏者即是佛性。明佛性本來有之如貧女 寶藏。何勞指當果為如來藏。且當果體。猶尚
未有而能令眾生厭苦求樂。豈非是漫語者哉。 若據人證者。舊來誰作如此釋。此是光澤法 師。一時推畫。作如此解。經無證句。非師所傳
故不可用也。乃至第八阿梨耶識。亦非佛性 故。攝大乘論。云是無明母生死根本。故知。六 識七識乃至八九。設使百千無量諸識皆非
佛性。何以故皆是有所得五眼所不見。故次 有第三四家。並以理為正因佛性。而不無小 異。前之兩家。以當果與得佛之理為正因佛
性者。彼言。是世諦之理。次有兩家。以真諦與 第一義空為正因佛性者。此是真諦之理也。 以第一義空為正因佛性者。此是北地摩訶
衍師所用。今問。若依涅槃文。以第一義空為 佛性者。下文即言空者。不見空與不空名為 佛性。故知。以中道為佛性。不以空為佛性也。
真諦為佛性者。此是和法師小亮法師所用。 問真諦為佛性。何經所出。承習是誰。無有 師資亦無證句。故不可用也。當果為正因佛
性。此是古舊諸師多用此義。此是始有義。 若是始有。即是作法。作法無常。非佛性也。得 佛理為佛性者。此是零根僧正所用。此義最
長。然闕無師資相傳。學問之體。要須依師承 習。今問。以得佛理為正因佛性者。何經所明。 承習是誰。其師既以心為正因佛性。而弟子
以得佛理為正因佛性者。豈非背師自作推 畫耶。故不可用也。通論十一家。皆計得佛之 理。今總破得佛之理。義通十一解。事既廣。宜
作三重破之。第一作有無破。只問。得佛之理。 為當有此理為當是無。若言是有。有已成事。 非謂為理。若言是無。無即無理。即墮二邊不
得言理也。第二作三時破。只問。得佛之理。 為是已理為是未理為是理時有理。若言已 理。則理已不用。無復有理。若言未理。未理故
未有。若言理時有理者。若法已成則是已。若 法未有則墮未。故無別第三法稱為理也。第 三即離破。只問。得佛之理。為當即空為當離
空。若言即空者。則早已是空。無復有理。若言 離空有此理者。空不可離。豈得離空而言有 理。又離空而有理者。則成二見。經云。諸有二
者。無道無果。豈可以二見顛倒為正因耶。作 此三條推求不可得。非唯四家義壞。通十一 計皆碎也。問破他可爾。今時何者為正因耶。
答一往對他則須併反。彼悉言有。今則皆無。 彼以眾生為正因。今以非眾生為正因。彼以 六法為正因。今以非六法為正因。乃至以真
諦為正因。今以非真諦為正因。若以俗諦為 正因。今以非俗諦為正因。故云非真非俗中 道為正因佛性也。以藥治病則須此說。對他
雖爾。又須橫竪論之。故此非眾生義有淺有 深橫論為藥。則如向辨。竪則望道。只非眾生 等即是正因。若言是是非是。亦何者非眾生
而說眾生乎。但非眾生而說眾生。此之眾生 豈可言其是有。豈可言其是無。豈可言其是 亦有亦無非有非無耶。若識此眾生者。何為
問非正因。乃至六法真諦義亦如此。若徹了 深悟。此則正因佛性義已具足。前是橫論 一重。此復是竪論一重。便成兩重論正因義 也。
[0037a21] 尋經第三。既識佛性。應須遍讀眾經。由來舊 辨阿含經中亦明佛性。但有小妨耳。故云。一 切眾生悉有聲聞性。悉有辟支佛性。悉有佛
性。阿含既爾。其餘諸經。亦有說佛性語。但不 甚分明。如是眾經明佛性。亦復何嫌。故新金 光明經云。若了義說是身。即是大乘。即如來
藏。即如來性也。華嚴經云。菩薩隨喜心不斷 如來性又言。欲不斷佛種性者。當發菩提心。 又華嚴性起品。即是明佛性義。從寶王如來
性。而起離世間因。得入法界果。結前因果。生 後因果。故華嚴明佛性有因有果。而未作正 因緣因之名。亦未作果與果果之秤。至如具
足明佛性義。即如涅槃中所辨。故具明有因 有因因有果有果果。今時一師每以涅槃經為 證。然此一教處處皆明佛性。故哀歎品中瑠璃
珠喻。亦是具足明佛性義。如是如來性品皆 明佛性義。乃至師子吼迦葉廣明佛性事。義 乃顯然。故一師所引文句。以師子吼文為正
也。故師子吼菩薩問言。云何為佛性。以何義 故名為佛性。如是凡有五問佛性。如來次第 答。答第一問言。善男子汝問云何為佛性者。
善男子佛性者。名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為智 慧。斯則一往第一義空以為佛性。又言第一 義空名為智慧。豈不異由來義耶。今只說境
為智。說智為境。復云。所言空者。不見空與不 空。對此為言。亦應云。所言智者。不見智與不 智。即不見空除空。不見不空除不空。除智又
除不智。遠離二邊名聖中道。又言。如是二見 不名中道。無常無斷乃名中道。此豈非以中 道為佛性耶。是以除不空則離常邊。又除於
空即離斷邊。不見智與不智義亦如是。故以 中道為佛性。是以文云佛性者。即是三菩提 中道種子也。是故今明。第一義空名為佛性。
不見空與不空。不見智與不智。無常無斷名 為中道。只以此為中道佛性也。若以此足前 十一師。則成第十二解。然若識正道知。道無
有一。豈復有二釋於其間哉。而言第一義空 為佛性者。非是由來所辨第一義空。彼明第一 義空但境而非智。斯是偏道。今言智慧。亦非
由來所明之智慧。彼明智慧但智而非境。斯 亦是偏道義。非謂中道也。但中道義難識。具 如二諦中辨。非中非邊不住中邊。中邊平等
假名為中。若了如是中道。則識佛性。若了今 之佛性。亦識彼之中道。若了中道。即了第一 義空。若了第一義空。即了智慧。了智慧即了
金光明諸佛行處。若了金光明諸佛行處。則 了此經云光明者名為智慧。若了智慧即了 佛性。若了佛性即了涅槃也。
[0037c11] 簡正因第四。但正因難識。今作兩種檢之。一 作車輪明義。無始終檢。二作三世明義。有始 終檢也。無始終義。即如涅槃云。十二因緣不
生不滅不一不二不常不斷不來不去不因不 果。又言。佛性者。有因有因因。有果有果果 也。是以無始終義。作四句明之。所言因者。
即是境界因。謂十二因緣也。所言因因者。即 是緣因。謂十二因緣所生觀智也。境界已是 因。此之觀智。因因而有故名因因。好體十二
因緣。應是因因而有故名因因。彼向望前。此 即望後。皆是因因也。所言果者。即三菩提。由 因而得故名為果。所言果果者。即是大般涅
槃。由菩提故。得說涅槃以為果果。菩提即是 智。涅槃即是斷。由智故說斷也。此是無始終 義。何者。如所生觀智因因而有故名因因。十
二因緣。亦因因而有。又是因因。既互為因與 因因故。是無始終也。第二作三世有始終檢 者。凡有三句。一者是因非果。即是境界因。故
經言。是因非果如佛性。二者是果非因。即是 果果性。故經言。是果非因名大涅槃。三者是 因是果。即如了因及三菩提。斯即亦因亦果。
望後為因。望前為果。既言境界是因非果涅 槃是果非因。所以名為有始終義。問先明四 句後說三句。有正因不。答未有正因。問若前
明四句後說三句。既並非正因者未知。何者 為正因耶。答前四句所明因果。因是傍因果 是傍果義。所以然者。因則異果。果則異因。豈
非是傍義。故先言有因有因因有果有果果。 皆未是正因。若言非因非果。乃是正因耳。後 說三句。是因非果是果非因是因是果。皆未
名正若言非因非果。此乃是正。故經云。非因 非果名為佛性也。故於四句中。更足第五句。 方是正因。於三句中。更足第四句。方是正因。
所以佛性非因非果。而說因說果。不因而因。 開境智故有二因。謂因與因因也。不果而果。 開智斷故有二果。謂果與果果。至論正因。豈
是因果。故非因非果。即是中道名為正因。故 以中道為正因佛性。故經云。佛性是三菩提 中道種子也。所以佛性即是中道種子。亦可。
得以中道因為正種子也。若單道義者。此中 應須眼見師子吼文也。然先言正因佛性。非 因而因故有二因。謂境了二因。非果而果故
有二果謂菩提與涅槃。今此二因二果。並非 正因。由非因非果正因故。有此因果。所以此 二因二果。並皆是傍。若非因非果乃是正因。
故若緣若了並非正因。非緣非了乃是正因。 若菩提涅槃並非正果。非菩提非涅槃乃是 正果也。問若爾則成六種佛性。何者因中有
緣因了因。復有正因。豈非三因。果有菩提涅 槃則成二果。復有非菩提非涅槃名為正果。 豈非六種佛性耶。答亦得六種佛性。今則不
爾。所以然者。但因中名為佛性。至果便成性 佛。故在因但名為非因。在果則名為非果。只 是一箇非因非果。而今為辨佛性。故經為正
因。所以但有五性不為六性也。
[0038b08] 釋名第五。釋名有二種。先釋通名次釋別名。 通名不同有三家。第一解云。佛性兩字皆是 果名。佛名覺者。此故宜非因。性以不改為義。
果體既常。所以不改也。因中暗識故非覺者。 既其遷改不得名性。但眾生必有當得此佛性 之理。故言悉有佛性也。第二師釋。佛性者此
是因中。難第一家云。經既言一切眾生悉有 佛性。云何言因中無有此名。因中眾生。有覺 義故是佛。有必當之理不改名性也。第三家
分字解釋。佛是果名。性是因名。還舉第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