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Sanlun You Yiyi 三論遊意義

Scroll 1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三論遊意義
法師

[0116a06] 四重 (一明經論二明三明中觀宗四明問難) 。

[0116a07] 第一經論略明一者 菩薩不同二明經論不同化緣 不同即是佛菩薩因緣經論因緣
能所因緣即是釋迦作佛行化若是 即是菩薩行應有菩薩菩薩 菩薩行化菩薩
行化二智方便菩薩行 二智 緣故即是
破邪顯正即是二諦 二諦教門正是緣故便 二諦緣故
緣故名為應感 名為感應感應空有二諦
應感悟空不二如是當時開悟 一道已故方便涅槃菩薩方便 菩薩方便諸佛去世
日月成就四生是故 諸佛去世便菩薩所以 法師白日
龍樹末世鈍根解故不識非有解故無住 不識無非不識
非有無非不識有無非有 不二失理 不二斷常
大士所以 出世眾生斷常諸見不斷不常 諸佛假名因緣空有
二諦假名二諦即是不生不滅乃至 是故假名二諦即是八不 瓔珞經二諦不生不滅乃至
龍樹斷常空有二諦 使眾生空有二諦即是不二如是 當時一道菩薩出世大意如此
通經別論通論如來 鹿苑十二部經八千 法藏眾生虛妄顛倒 眾經

[0116b18] 如來大小二種根緣 無生二種方便若是大小 無生生滅方便大小生滅無生
方便言論佛滅 持法二十三邪見 申正即是
申正即是報佛多同為此 言論既有生滅 生滅方便末代薄福鈍根二教
生滅不知生滅 生滅生滅生滅即是無生無生 無生不知無生生滅無生
無生即是生滅是以馬鳴龍樹 大人緣故無生 無生生滅方便生滅
生滅生滅 無生無生無生 無窮略明般若涅槃始終二教
一者二果二者 二果大品 薩婆若涅槃佛性涅槃
二果般若 佛性因故薩婆若 涅槃二果
因故因果 所以是故正法正法
緣緣正生所以亦復 即非不論
菩薩無際論法 無從

[0116c21] 第二就中 二明第一二種一者二者
馬鳴龍樹提婆天親人世 菩薩出世行化是故涅槃出世 多利
持法始末二十三 迦葉比丘馬鳴何人 乃至提婆何人馬鳴去世
比丘比丘去世龍樹龍樹去世 提婆提婆去世羅什如是相承乃至 師子比丘法勝乃至
何人論議相承傳法馬鳴龍樹 略明一明不同
摩訶衍無依無得大宗二者 佛滅正教錯失 大教龍樹提婆
雖是師弟如來二諦發生 四者龍樹提婆 佛性河中行化了悟
不生不滅乃至佛教法勝既成斷常生滅生死十二 申明八不斷常即是
使佛性水生是故出世 大意

[0117a18] 三論釋論 三論異義三論釋論 若是三論通論若是釋論
三論通論三論一切一切所以中論十二門論內人 一切一切百論外人
一切二十七一切法 因緣邪見二十七生死涅槃凡聖 無不因緣邪見
皆除無二乃至非有 非有大小 假名方便二教自然是故通論
釋論 般若一部別論釋論四句一者
迦旃延子 論義自恃聰明作佛非但不謂 不謂大乘中意三藏是故論主
則是假名 便大小教門收取 大小
收取佛教所以諸法 本性清淨若是三論收取佛教大論三論
釋論豈非取捨三論釋論

[0117b16] 三論一者三論 有理不同二明三論有諦不同三明 三論不同四明三論
不同五明三論內外不同 不同三論假有 不同三論有對不對不同
深淺不同第十三論師 出世不同

[0117b24] 第一不同小乘三從一者 舍利弗毘曇二者 成實甘露毘曇
日出 斷常中道是故 開道令眾生迷悟
是故是故百論皆釋是故 通名
中論理實若是十二言教 若是百論中論何故 理實理實何故
理實立宗二諦 理實二諦二諦 理實二諦
教理具足所以十二門論 行人言教入道 通道使行人悟入是故言教是故
中論理實十二 因緣能所百論所以大師健將能破怨敵使人民
國家人為健將提婆以此九十六種外道怨賊使眾生 如來正法宣流世故
能破名為百論百論 四句一者二者 四者
一言即是百論 一色皆是未必
即是中論斷常 所以 一者斷常顛倒
二者諸法本性清淨

[0117c29] 第二三論宗不同若是中論二諦 若是百論二智十二門論前後 中論二諦境智
中論二諦諸佛說法 二諦龍樹外人同學二諦得失外人學佛二諦斷常生滅一異
二諦不生不滅乃至所以 八不八不即是二諦是故 若是百論外道使九十六
二智顯正二智百論

[0118a11] 第三三論不同通明三論 百論 中論明教所以然
中論如來假名空有教門 不生不滅若是百論
一切世諦如來即是第一義 因緣
便何為便無言 便名教佛教
不能

[0118a24] 第四三論長短若是中論實智 方便百論實智權智權智 何故龍樹方便智百論
權智提婆外道一時功用權智中論匡正佛法非時 是故二智例如大品淨名
長短大品方便智 權實二智長短 三智三論長短云何明智
大品有所廣明因果法門淨名廣明菩薩不思議若是三論諸法不明佛法
無量三論而言 食鹽一切 眾生以來依著成病
三論廣破依著廣破眾生眾生 如來正教是故不須

[0118b12] 第五三論內外不同若是中論 十二若是百論 龍樹正法像法始興
世故大論佛滅後五 五百不知解脫畢竟空法
是故菩薩破邪顯正所以龍樹不但收取 提婆收取
大經文字一切經呪術皆是 說法外道是故大經輪王出世收取其事百論
中論 大論論義 不得三藏中意大乘

[0118b27] 第六三論不同二種一者 二者申明 中論外道百論
所以然 百論 中論佛教外道百論
外道佛教所以然中論 八不二諦後方若是 百論三寶十二
中論云何大師有時 有時十二 摩訶衍若是
中論八不外人論文諸法無量何故以此故知中論

[0118c12] 第七三論不同一者 空有二諦二者隨緣 世智無我百論
眾生 有無眾生無不四者對治
無常無常對治若是 具足若是三論唯有一者 二者中論正因
龍樹外人生滅斷常不可得 外道 外道一對

[0118c24] 第八三論有對不對不同若是 提婆菩薩九十六種外道
提婆對面外道中論 菩薩著筆以為 面對外人提婆何故如此龍樹
第三是故智慧 聖人外道小乘聞名
不敢論義所以龍樹 提婆婆羅門外道 不畏提婆面對
有著提婆九十日中外道 論義當時百論

[0119a09] 第九三論有利不同 眾生不同三論 不同一種根緣百論罪福空有
無生第二一種眾生 外道提婆當時出家佛經中根
外道百論不得佛經不得非但 佛經迷執中論
中論 百論 不解百論便

[0119a21] 第十三論師弟不同天竺 六大八十三百五十馬鳴菩薩 出世大乘重啟閻浮提後五三十
龍樹菩薩出世無相 八百餘年婆羅門名曰提婆龍樹 弟子
佛法興隆邪道中論既得 百論 若是中論
若是中論所以然 學佛二諦不二 所以不二之中若是
百論學佛一向

[0119b06] 次第釋論中論百論中觀論 離合三字 異義復合
所以然學人 為此所以 異義復合
佛性法界涅槃便 佛性法界即是涅槃便 佛性法界涅槃復合非一

[0119b16] 言中 其實正觀論即是
名為實相實際 正法正性云何失道皆是虛妄虛妄
何者失道未見佛性以來虛妄斷常 失道
佛教世諦真諦無生 佛果如此即是虛妄 即是九十六種外道所行
皆是虛妄第三即是任運 學佛隨逐 任運失道如此虛妄
正對何人 正對第一佛教佛教 何時正法像法佛教
斷常虛妄斷常中道虛妄 便失實相成邪見正法 人為虛妄
有無是故龍樹實有生滅實有 有無便生滅 實有無不故知所見
虛妄是以虛妄不斷 不生不滅則是中道名為正法淨名實相觀佛如此
正觀名為故知則是 即是言中不同一者外道二者毘曇四者
假人外道僧佉 即是衛世師 娑婆
毘曇有事國中滿大王不在欲界相離二邊中道苦集
不常即是中道 一世中道即是不斷不常 真諦中道即非中道
假人非有 無為如此廣破 論文中略一對
緣中學佛斷常偏執偏執 因緣假有不得
不得即是 所以不立

[0120a06] 若是 若是言中關中略釋二義名為
問答折徵 其實
不明 觀照龍樹正觀諸法不斷不常 不滅名為二種一生
生滅生滅 可取生滅取捨無生 不生何所了悟
不生不滅無生就此二觀 名字二義三心 一切諸法名字不外
中間不住不住名字即 名字既有必應 真俗真俗
如此心行

[0120a26] 言論二種一者小乘二者大乘 二種通論別論大乘論 二種小乘通論即是
毘曇三藏教三藏實義小乘別論釋論 比丘四阿含大乘
通論三論通明大乘經 別論即是釋論釋經 交言
往復關中 言論 無言
盡言無言 盡言盡言 無言是故賓主交言
以為交言交言盡言論主無不外人 無不外人不屈斷常不盡
戲論不消戲論不息不生斷常不盡 不生佛性 斷常所以佛性
是故盡言 正言一往 正言論主
盡言論主盡言是故 大論執事比丘舉手唱言寂靜 盡言立言

[0120b25] 三字以為即是 即是即是境智 便是正觀所以
即是言中 諸法不生不滅是故 菩薩正觀乘云十二因緣不生不滅 猶如
[/] 發熱 諸法無生 即是即是
即是我所即是我所我所名為中論 我所中觀中觀論三字
云何三字 三字不生不滅不生 即是所行不生不滅能行
不生不滅不生不滅 不滅即是不生不滅不生 既是不生不滅三字
即是即是心行即是 名字三字三字 既是中觀

[0120c18] 第四問答

[0120c19] 二諦二諦中道中道 同異云何無異二諦 二諦二諦亦即
所以然 教門二諦不二空有
有空空有自有即是 即是故此空有既是 假名因此空有非空非有不二
得中 執教 有無成性龍樹
諸法非有故云 無故非有即是 何以因此
非有

[0121a07] 同異云何 若是二諦若是 理實

[0121a10] 云何理實云何即是 二諦教門以為若是理實 諸法不空實相
實義凡是緣故 問答未盡中文成實 論師三論不得三論
論師不得何等 一者異同二者二諦三明中道四明五明出世
大同第一異同 第二二諦十號世諦第一義諦第一義諦世諦
論文世諦無我第一義 不得三明中道有無 便方便決定常邊
有無二邊名為中道 可解五明增一阿含 是故比丘當成四諦出世
龍樹七百餘年造論跋摩八百餘年 造論如此前後不得 不及道人
可知如此三論 可解至理非有無非 涅槃無所有大品有所無為
涅槃經 假有舉用結體
萬法 有無
大經正法寶城 妄作何者不二 非有
何者空有所以 無邊假有
假有假有 舉用結體有如萬法
萬法空有萬法 闡提 無故
非有非非有 無名無故 有無
有無有無 結體能所四句 合為一句
所為所為 合為一句三經能所皆是能所 皆是合為一句所為句義
能者即是二智即是 說經能者即是菩薩 菩薩造論

[0121c06] 何故二智菩薩 相通二智菩薩 大品經佛種一切種智菩薩
道慧決斷 可知四悉檀一者世諦悉檀 第一義悉檀對治悉檀各各為人為人
悉檀外道四悉檀平等悉檀 平等悉檀依止悉檀自證悉檀

[0121c15] 三論何人中道止觀法師 正對成實論讀誦大品經言說俗諦無言
真諦可解而後中論 不生不滅轉依生滅頓悟 六家支道林
六道 以上悟無生忍天子 用大頓悟天子金剛
金剛以後乃是大覺五時教 不同白衣劉虬 三歸世俗
別教則是三教四時五大維摩 楞伽法鼓法華涅槃 五時慧觀如常
第二大品何以仁王 超度世諦第一義諦湛然常住妙覺湛然四時皆是
四時慧觀大經五味 不同劉虬佛出十二部經即是世諦三乘別教十二部修多羅
大品經修多羅方等經維摩 思益方等經波羅蜜 法華經波羅蜜大涅槃
第五常住善慧師說如常三論佛出十二部經世諦 十二部經修多羅
多羅方等維摩思益方等 波羅蜜大品般若經波羅蜜 大般涅槃即是涅槃所以然
涅槃若爾一切法何故答理 若是所以不須
次第滿開滿 何故論師方等波羅蜜 第四法華不常多寶塔
善哉釋迦牟尼佛平等大會 平等即是般若涅槃 一者泥洹支謙法師
般泥洹二者釋道安法師 般泥洹佛陀方等 法師泥洹法顯法師
泥洹二部 涅槃第一第二 第一第一涅槃四十
法師武威曇無讖 法師中天竺將來四十 東安寺慧嚴道場寺慧觀
三十六所以竺道生 涅槃漢地泥洹一闡提 爾時國中大德泥洹無言闡提成佛
闡提成佛是故大德 五百元嘉涅槃 爾時慧觀生法
涅槃五千三萬 外國三十二一偈大品 萬千以此涅槃三萬五千

三論遊意義 ()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 45 No. 1855 三論遊意義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資料庫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大正藏編輯
【原始資料】鎮國大德提供北美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資料庫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網站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

Glossary and Other Vocabul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