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ang Chu Qing Zhong Yi 量處輕重儀
Scroll 1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新刻量處輕重儀序[0839b19] 亡僧衣資處斷甚難。蓋以聖教廣博而部計 不同也。往古宗師尚弗能無遲疑。況淺學寡 聞何由盡曉。是故我高祖南山法慧大師。括
諸部大義立一家洪範。著量處輕重儀用貽 來裔。其文煥然如日月之光。而輕重之判無 餘蘊矣。所以歷代重之以為龜鏡也。猗乎屬
有鳩峯乘春律師。是律海之長鯨也。深慨其 書雖存而傳世之不弘。乃為對挍。鍥梓流通。 余今秋偕在南京西大寺光明真言會場忽遇
其成緒。頂奉熏開歎曰。斯典也曩招提真和 尚。始傳本邦以來。大凡一千載。未聞印行。今 時當末法之運觀此一舉揚。豈不曰吾門之
大幸乎哉。春公徵余為序。余抃躍之餘而不 甚辭。輒懸鄙辭少申隨喜。庶樂學戒之士。展 轉流行遠達龍華。同由斯文斷其輕重。俱遵 一道淨行云。
[0839c06] 旹
[0839c07] 貞享五年歲在戊辰仲秋望旦。終南山圓律 宗後裔苾芻慈光慧門謹書于京北朝日山華 嚴方丈。
量處輕重儀 (謂亡五眾物也) 本
唐貞觀十一 秊 神州遺僧 釋迦道宣緝敘 (乾封二年重更條理)
[0839c16] 序曰。余昔在帝京。周流講肆。深文伏義力志 幽求。頗嘗清敘。惟以輕重為要。而附事臨機 多隨意情。博訪明據文義莫憑。先所宗承首
律師者。孤情絕照映古奪今。鈔疏山積。學徒 雲踊。齊流五部之輝。通開眾見之表。而準 事行用浩汗難分。學者但可望崖尋途。未通
鑽仰。余曾請訣斯要直斷非疑。便告余云。夫 講說者是通方之大解。豈局一見而為成濟 乎。其猶身計國謀誠不可兩遂矣。又以受通
諸部隨相偏闕。若限之一文則不流眾說。余 乃撫膺獨慨。學本自攝兼他。今隨以微緣而 闇於決滯者。豈名博瞻機教弘濟時俗耶。然
則諸律持犯互說是非。物類重輕據量者眾。 但約之受體紛諍自銷。今此神州通行四分 (關中先用僧祇。江表由來十誦及行受戒律儀。皆多四分羯磨)
即以此律為本。搜括 諸部成文。則何事而不詳。何義而非決。遂刪 補舊章。撰述事鈔。雖體相諧允文據的明。猶 恐意用未周。事須廣流視聽。至大唐貞觀四
年。發憤關表四出求異。傳見者多。并部誦語 守文。河陽準疏約斷。繁詞瑣語結軫連衡。有 魏郡礪律師者。即亦一方名器。撰述文疏。獨
步山東。因往從之請詢疑滯。而封文格義。語 密竟沈。學士守句而待銷。外聽披章而絕思。 亦以輕重難斷別錄疏文。而前後亂繁。事義
淆紊。乃是一隅之慧猶未通方共行。今約先 舊鈔。更引所聞科約事類。錄成別件。名為量 處輕重儀也。原夫重物輕物皆望資道。道在
虛通義非局約。由並因僧利而獲斯物故。身 亡之後還返入僧。使二僧懷受用之資 (謂常住現前之 僧。俱荷重輕物利也) 兩施有福流之潤
(謂道俗七眾之人。俱行僧得之施也) 故總判入僧。不屬佛法。計並入僧。理亦通濟。 而僧有常住現前不同。物亦輕重兩異。故律
中佛斷物並入僧。及論附事方舒二別。由斯 約義。處斷明須。故於輕重之中深加剖決者。 由倒說輕重即懷二見。律文正斷不許五眾。
故闕思尋。但為物類難收諸部互缺。現有儲 畜教不備載。約文附事濫委縱思。物既現前。 義須決絕。自古傳授梗概。相承指事混如渺
逾河漢。余每於此路躊躇未引。甞於業正之 暇顧意思焉。約教附情薄知途軌。然諸師行 事通悟者希。隨見立儀。六斷輕重竝有明據。
抑亦難求。今但取一判用通諸說。即以當律 為正上下求文。文或隱顯非明斷者。則統關 諸部例決相成。庶今種類收羅科條有緒。用
備無悶兼被緣須。意以普攝資生之財。總收 眾具之物。附事決遲疑之咎。臨時定輕重之 儀。執物案文不看他面。隨機杼軸。譬同抵掌
冀懷道之士。時復披尋足遣犯過。極刑足除。 由來深惑。然以人情忌狹擁結非無。知事則 親常住引輕入重。別僧則私自利引重從輕。 倒亂昏情殷鑑終古
(承聞。六百段絹入重。屏風障子入輕之類) 出家 據道彌須勵心。鄙俗淺懷久須捐擲。又夫邊 服華夷。儀形資具風俗既別。物號亦殊。竝
準例決。知輕重自別始末該覽足鏡規猷矣。 余所撰刪補行事鈔三卷篇分上中下也。門 有三十不同。言有二十餘萬。若僧法軌模住
持綱要者。則上篇上卷首領存矣。若受戒種 相持犯懺儀。則中篇中卷名體具矣。若衣藥 受淨諸行務機。則下篇下卷毛目顯矣。故輒
略。總引粗知梗概。今依下卷衣法之中單解 六物。略分十門。
[0840b19] 初制入僧意門 (財因僧利佛法未霑豈彼王親輙俟收納)
[0840b20] 二分法差別門 (約緣語事十斷不同。唯第十同住死者。方乃加法)
[0840b21] 三同活共財門 (財生不義。多懷鄙情。存亡一期方稱此斷)
[0840b22] 四囑授成不門 (決定捨施便須付他。若疑慮未分則一僧定攝)
[0840b23] 五員債還拒門 (債息追送隨本重輕。必非明證義須深察)
[0840b24] 六斷割重輕門 (輕重物相深究難分。片有乖違便招雙咎)
[0840b25] 七分物時處門 (殯送還返方可據量。必有緣來異處科擬)
[0840b26] 八撿德賞勞門 (有勞不賞。事絕優矜。無德僥倖義須撿駮)
[0840b27] 九正分輕重門 (人財兩集聖法須遵。依教即分。無宜賣易)
[0840c01] 十物之所屬門 (合得進不。終是為僧。縱外營理懸須給待)
[0840c02] 此之十斷粗相且開。而第六門中條緒非一。 律中通列諸物。例竝入僧。後別牒五三。用 分輕相。此即物類亦有兩斷。輕重隨義可知。
相傳隨義約判。亦是一途匡濟。而就律文卒 撿傍附。交加後銳。前修猶懷綴慮沈於初學。 疑妨是難終未濟時。故且刪削必欲曉。緣據
如後具明。則迷悟俱開。始終兩照。故前依律 本如佛斷之。準事取類傍出附見。隨務據量 足為龜鏡也。凡居處量之任宰割要模。先擊
磬集僧。次總收現物。已外重大資具歷悵具 條。對眾持讀令知顯晦。先問共財同活。隨信 判之。次問囑授有無。亦隨機判。後問負債是
誰。又隨撿付。作上三法方定現財。餘如本 鈔。律本云。時有舍衛國多知識比丘死。多有 僧伽藍。多屬僧伽藍園田果樹。多有別房。多
屬別房物。多有銅瓶銅瓫斧鑿燈臺。多諸重 物。多有繩床臥床木床臥褥坐褥。多畜伊梨 延陀耄羅耄耄羅氍氀。多有守僧伽藍人。多
有車輿。多有澡罐錫杖扇。多有鐵作器陶作 器皮作器竹作器木作器剃刀。多有衣鉢尼 師壇鍼筒。諸比丘不知云何。白佛。佛言。多知 識無知識一切屬僧
(律文如此。準相約斷十三之別。今依上條隨條具解。並如下列 也) 。
[0840c25] 第一多有僧伽藍。律斷入重。準下種類亦同 上判 (乃至屬伽藍物如下總判入重) 謂私有小寺莊宅店肆等。
[0840c27] 第二多有屬僧伽藍園田果樹。律斷入重。準 下種類例竝從之。謂寺院內外所有園田果 菜穀米眾具養生調度等 (其類有七) 。
[0841a01] 一園圃所種菜蔬 (其例有四) 初謂現植五生種。一 根種 (蘿蔔薑芋之屬) 二莖種 (即榴柳及菜屬) 三節種
(即蘿勒蓼芹等) 四雜種 (蔗竹荻蘆) 五子種 (荽荏之屬) 二離地菜茹。謂如上五生之 屬 (即葵束菜聚等) 及有餘枝條。莢 䴰 糠
[禾*會] 等。三餘留種 子。謂蘿蔔子蔓菁子蘭香荽蓼葵子等諸褁 袋等。四治園調度。謂杴鍬鋤鑺杷朳之具及 澆溉水車楔槹雜事。
[0841a08] 二栽種五果之樹 (其例有三) 初現樹五果。謂殼果 (即胡桃 [木*(而/百)] 栗等) 膚果 (即梨柰林禽木瓜等)
核果 (即桃杏棗柿等) 角果 (山澤諸豆) [禾*會] 果 (松柏 子等) 二離地果子。謂乾棗梨李杏柿柑橘柤橙栗 柚等
(并蔓草所產瓜瓠等諸蓏) 三樹枝皮殼。謂諸果樹枝葉雜 相。
[0841a13] 三田農產植 (其例有四) 初水陸田具。謂耒耜撈磨耬 耩犁具鋤鏵刃器杷 杓 柯拂揚簸之屬。二現 種五穀。謂房穀 (即粟
秫 等) 散穀 (即 [序-予+禾] 穄等) 角穀 (諸豆巨勝) 芒穀 (稻麥 等類) [禾*會] 穀 (麻荏等類)
三離地五穀謂收訖粟穀 [序-予+禾] 黍麻 穬大小豆麥等 (如僧祇中十七種穀者亦通一切諸穀等) 四是萁蒿等。 謂一切蒿草豆萁麻蒈稻草黍穰莢
[卄/告] 等。
[0841a19] 四貯積倉廩 (其例有二) 初所貯庫藏。謂庫倉囷廩 窖厨匱匧簏箱斗斛函豆庾釜之屬。二量準 之器。謂斛斗升合函籌尺寸衡秤之屬。
[0841a22] 五造食眾具 (其例有三) 初轉生食具。謂水陸碾磑 碓磨扇車羅具之屬。并所覆之屋。二熟食之 具。謂鼎鑊鎗釜盆甑 鏊
等。并案橙机架及餅 模雜具。三盛食之具。謂瓮 [嬰*瓦] 瓮 [土*瓦] 盤盂鉢盌 檠合七勺等。
[0841a27] 六現成五熟。一蒸熟。二煮熟。三煿熟。四炙 熟。五炮熟 (皆謂。羹飯餅食類須五成) 。
[0841a29] 七現在四藥。謂時藥 (米麪醬豉麴菜) 二非時藥 (諸果清汁) 三七 日藥 (酥蜜油脂) 四盡形藥
(鹽酢椒薑及五石三建等) 。
[0841b02] 已前七件正本隨生。準律據義斷入常住。並 由貯儲情厚譏醜塵染內外瑕愆勿過於此。 故毘尼母論云。私有小寺園果堂房瓶瓫之
屬養生之具。此現前僧不得分。屬四方僧 (即常住也) 至如造食眾具其例極多。但得通收而 限。其大小相如十誦所列。異律不可籠通。若
論木器如僧祇云。木瓶木瓫竹筐竹筥並入 重收。又據餘部便依量限。如十誦中。一切 器皿二斗已上入重。猶事有擔累故也。餘文
如下更明。若現噉之食如摩得勒伽論云。若 僧中請食已命過。同衣分之 (準入重也) 若已命過後 得食者。還歸本處。受他施衣亦爾。其餘三藥
必有長餘。如下分之。論有分全床者。別部曲 開。此非機教。如下廣解。
[0841b16] 第三多有別房。律斷入常住僧。或有材石房 直者。如下判之。
[0841b18] 已前謂伽藍內外村聚林野。若有自乞他為 造作大小諸房。偏屬私己。佛開受用。若本主 身死折入常住。而寺法依時。隨教分房者任
留亦得。若生熟材木塼瓦塹石草土房具。并 擬造房直物 (絹布錢穀) 並隨現物輕重分處。以身 存之時物有正主可隨言限。若至死後更有 別主。不得仍舊。
[0841b25] 第四多屬別房物。律判入重。種類準例如下 別之。謂窓戶 [巾*兼] 障竿桁枰閣壁鉤龍牙屋帳 床帷承塵約壁床机之類。
[0841b28] 已前約判義並重收。皆謂本擬楷定。不容中 改者。故入常住。若為壁土 [土*已] 坼開門牖敝露。
權以布帛幔障。後須隨復屏除者。不入此例。
[0841c02] 第五多有銅瓶銅瓫斧鑿燈臺。律文並重收。 然瓶瓫機濟大小未明 (如前兩判) 。
[0841c04] 已前諸器。謂銅鐵木瓦等所造。準十誦中一 切銅物不應分。除釜瓶二斗已下應分。乃至 禪鎮等應分。餘不應分。此律但瓶瓫入重。不
出斗量。致今傳習俱斷重收。余謂。瓶瓫機 濟要務所須。尼開說淨畜之。僧則任情儲捨。 若通從輕攝。事則該含。宜從十誦明斷。則彼
此雙會。餘如後解。其斗秤尺量並用姬周本 制者。以通中邊同用。百王不改其式。故大唐 雜令云。尺者用尺二寸為尺。斗秤二色三等
成之。乃至律論兩明器量大小。並指秦斗三 斗為定。故知古法難改。由楷式常然也。昔東 晉何承天者。善明曆緯。廣分星紀。與慧嚴法
師共評偏中律曆分影所次。嚴師云。中國之 中剡洲之中心也。四方距海。各十有餘萬故。 彼夏至之日方中無影。此方緣邊海隅。豈同
日而語乎。故雒陽赤縣之中也。至期猶有殘 影。故河圖云。崑崙山東南方五千里亦號神 州。又稱赤縣。既曰東南。明非中矣。又尺寸分
次彼此通用。晷日漏刻毫釐不差。至如星次 度量通國共行。若隨方尺分則玄象交亂云 云。承天無以抗也。故考諸實錄用擬今行。又
如薩婆多論云。佛長丈六。常人半之。此方書 云八尺身也。故戒本云。佛衣長佛九搩手。廣 六搩手。五分云。如來一搩手此方則二尺也。
即以此為率。乘之則長一丈二尺。今人衣長 六尺。唐尺則五尺。若斯計會指掌可平。昔隋 煬帝博考經籍制立斗秤。一準周時。余親見
用煥然符合。故古俗傳述。六尺為步。量之所 起。圭抄在初。度之最始忽絲為先。衡分在初。 黍絫居首。並有明據無宜逸縱。
[0842a05] 第六多諸重物。律斷入重 (意以名局事寬。其例多種。上下諸門隨相易見。 此中雜碎難顯。隨務機要。微有輕收。故以諸門廣辨也)
其種有八 (義加俗器) 。
[0842a07] 初宬衣眾具 (其例有五) 初成衣眾具。謂衣 梞 衣床衣 桄之具及赭土雌黃絣衣樣度繩索等。二裁
衣眾具。謂裁版截刀剪刀磨石及擣帛杵石 等。三成衣機具。謂綾羅錦綺紬絹絕布繩條 帶索等機車之屬。四紡績眾具。謂紡車績筐
經絡架桁杼緯車籰等調度。五是繅抽之具。 謂繅車輕絡并養蠶薄棏等。
[0842a14] 已上五件雖所為是輕。而事相繁重卒難勝 負。又道分竦緣非親機要者。並在重收。就 第二件中微有輕相。如截刀剪刀佛開畜之。
通含大小。可依經判。四寸刃者無問鐵木角 骨之柄。從輕所攝。若依量已上諸刀。或以金 寶飾者。雖量乃寸刃從寶入重。磨石體量。律
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