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 Tianzhu Shewei Guo Zhihuan Si Tu Jing 中天竺舍衛國祇洹寺圖經
Scroll 2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中天竺舍衛國祇洹寺圖經下卷[0889b10] 第二大複殿高廣殊狀信加前。殿詹相屬嵬 峩重沓。朱粉金碧窮寶彈工天下第一。旁有 飛廊兩接樓觀。亦以眾寶間廁莊嚴殿飾嚴
殿。內詹下有四銀臺。兩臺內有黃金疊修多 羅白玉為疊黃金為字。兩臺內有毘尼。黃金 為疊白銀為字。律是龍王書經。是魔王書。此
並星宿劫前古佛經也。閻浮州中此兩部書 最為第一。佛滅度後娑竭羅龍王收將入宮 殿內。以瑠璃為地底岸布以金沙。有大蓮花
三十二。遶龍之花中坐佛一身四面頂戴圓 冠。南是七寶黃金鏤填。西是白銀北面青玉 東面黃金。此像常為人天說諸法要。蓮花蘂
中復有十萬小花。花中又有天龍八部聲聞 菩薩像。都合十萬總用寶網。遍覆之遶大蓮 花邊。有十億金龍各銜寶花。花中有金銀白
玉三色佛像。相間而列隨佛像所亦有十方 八部二乘。遞相圍繞於一一佛後有萬種蓮 花。花中天童作天伎樂。於池四面各有八行
寶樹。四角各有金山。多有齋林吞池。池水流 注入大地中又有諸鳥。自然而現不以人功。 每六齋日作佛說法。大童奏樂四金山上各
有六所祇園精舍像。上諸功德普賢文殊共 所造之。至佛滅後迦葉結集已龍收將去。
[0889c04] 複殿化壁釋迦如來自書八相變像。圖此書 是。佛臨滅時當殿大像自然發音。請釋迦曰。 後代眾生若為圖像。佛因此問便為畫之。複
殿東臺五重皆七寶作。娑竭羅龍王所造。上 施寶珠夜望如日。故此大殿晝夜常明。
[0889c09] 複殿東樓臺上層有星宿劫中第二佛全身七 寶塔。一千三百級六十四楞白玉為臺。塔內 有彼佛入涅槃像。八部侍衛次下始有金身。
遶塔四邊有八萬金臺觀。中有化佛能說法。 塔上大寶珠王形如白象。上有普賢菩薩像。 佛去世後六年入金剛窟中。第二層有千葉
金蓮。一一葉上皆有十六金觀。觀中多有普 賢菩薩。花心有盧舍那佛。於中說花嚴經百 萬偈。是第四度說。又有迦葉佛時。此震旦國
一人書大毘尼藏及修多羅藏。修多羅銀紙 金書。毘尼金紙銀書書此經時。在今荊州大 明寺處。經蓮花東南臺內律在葉上。西南臺
內莊嚴供養不可說盡。百億四天下文字與 此同者斯人承一。雖鍾張王衛之儔未足為 比。如來在日諸國聖人來者。若文字與同佛
多以此經示之。佛去世後文殊收入此清涼 山金剛窟中。第三層內有七寶海。海有十六 億金龍各銜一大寶蓮華華上金銀共作。一
臺內有過去佛說毘尼書。有三萬八千種。百 億四天下同此。方書最為第一。一一臺內各 有摩尼珠王以為燈明。每至受戒珠放光明。
照戒壇上化百千金觀。觀中各有普賢菩薩 像。為受戒人說過去諸佛戒律不同相。又說 菩薩持戒法門。諸受戒聞得發初地。佛滅度
後迦葉持往狼跡山修羅窟中。彌勒出時便 將來本處依前安置。此是金剛慧菩薩。於星 宿劫中第三佛時所造。第四層有牛頭旃檀
塔十六枚。一一塔各有一千三百級。塔內多 有釋迦成道轉法輪像。一一塔上各有七寶 納覆四角。大金鈴鳴聞小千世界。聲中多說
造塔功德。佛成道已十五年。令彌勒菩薩將 迦葉菩薩。往由乾陀山採上檀香造之。佛滅 度後龍收入海。第五層有釋迦化迦葉兄弟
像。是耆婆童子請忉利天人工琢玉作之。如 來滅後毘沙門王將住北天宮中。複殿西臺 五重上層有大摩尼珠。六楞如此國舍利塔
形。面有一門。白玉臺三重樑瑪瑙作之。此珠 過去諸佛曾於中說法花。三變淨土隨經所 有於中具現。人無見者。文殊神力開塔方現。
西臺亦爾。四天王造。頗黎瑪瑙兩國成之。自 上已來敘諸功德。並是諸佛淨業所為。隨機 利見種種化導。知諸淨土何可具之。蹤極思
尋終在時日。故隨所見聞略述三五。諸院事 相例亦同之。故存益闕。余聞天人垂迹南方 天王第三子張璵者。撰述祇園圖經凡一百
卷。在天上有綸綜此之所出梗概。而已有惰 學者見猶謂繁。斯人不足綸大方也。天人云。 北方天主第十六子造。立精舍記有五百餘
卷亦在彼天。故知。諸佛設化深有所由。形既 反俗住殊國邑。故別立寺宇駭常人之所宅。 儀像標奇動凡心之所見。致使聞便傾搢識
歸信之言蹤。覩即解形曉津途之有奇。極北 重閣三重又高前殿。花飾秀峙晃朗太虛。此 三殿閣次第重映。北望極目殆非人謀。並是
古仙住所有形像。各施寶座極世珍奇。如來 隨時集眾而止。故廿五載多住不移。至於夏 中住於重閣。經中所謂重閣講堂即其處也。
或登上下機轉待緣不定恒准。閣中但有諸 座無餘形像。莊嚴之事如常所云。閣北桓牆 周匝四面。皆覆廊廡朱粉莊嚴之無有闕處。 東西二庫在牆兩角
(名為佛庫。諸有花香供具多集其中。時於十方而作佛事也) 重閣東西有大寶樓。大梵王造。與閣相扶即 花開也。莊飾彫刻天工所營既非人匠。故絕
言象。樓西飛廊連注重閣。鏤檻文棍亦非人 有。天人聖眾經過旋樓並處其中。閣西寶樓 天帝所造。高廣花麗同諸東梵。飛廊連閣如
前不殊。大院南門內東畔有壇。大梵王造。西 對方池名曰戒壇。樓至比丘請佛立之。初欲 結戒乃集十方諸佛。于時有八百億同名釋
迦。十方諸佛同名亦爾。創立戒壇壇既成已。 諸佛登之共論戒法。其壇華麗非世所有狀若 須彌。旁置龕窟皆安神像。常有天神恭敬守
護。四周花林眾相難識。惟佛所登人不敢上。 門西內有壇魔王所立。莊飾之舉亦等東方。 初度尼時恐滅正法。乃集諸佛登壇。籌議理
義百度遂有四部。故此兩壇惟佛行事。自上 已來並述佛院棟宇壇池樓觀殿閣。其外所 有並列植奇花異樹。四時常榮地若淨鏡。片
無草穢。故來至者但聞香氣。淨境遂依此相 號名道場。依境立目不徒設也。佛院之東西 北三邊永巷。長列子無門戶。南從大牆依方
開戶通於大巷。永巷三方樹林八行。交覆枝 葉光陰不睹。僧眾前佛左邊遶為常。東迴北 轉天常也。地上騰轉准而可知。
[0890c06] 次明僧院。三方遶佛重屋。上下前開後開。房 中所有但是床敷樓送被枕曾未至此。從西為 始號稱眾道房。有九間二重三隔。他方菩薩
之所居住非凡所宅次北一房兩重一隔。是 大迦葉舍利弗住。次北一房同上重隔。是憂 婆離房恒所栖止。次北一房是羅睺羅富樓
那目揵連三人所住。次北一房是阿羅周利 所住。西行所極東轉北行諸房西半是無學 人所居。東半是三果人所住。南轉東行諸房
南是遠方凡僧所居。北是內外二凡僧住。此 則遶佛房都盡。僧房院外三周大巷通徹無 礙。兩邊開門南邊通中街。三門廣闢兩渠雙
列。亦植奇樹交陰相接。二門東西各有院巷。 四面周牆各旋步詹。兩不連及。
[0890c20] 中院東門之左自分五院。南頭巷南又分兩 院。西名持律東曰戒壇律院。三門惟不開。中 有大堂。律部律師多集住中。房遶三匝諸持
律眾於此諮受。有銅鐘重三萬斤。四王共造。 欲集大千聖眾。目連以神通力擊之。臺高七 丈鐘形如漢地者。四面多有日月星辰山川 河海之像。又有升
[百*(升-┬+下)] 秤尺等像。四眾常集凡 僧打者亦聞三千界也。然目連所擊隨所為 事立中造知。凡夫打者出聲而已。次東戒壇
院有三門。如前院相中立戒壇。狀亞佛院。創 立之時有八百億同名釋迦。十方諸佛同名。 詹舉花樹周渠南流而出合外大渠。每有冠
受有踐斯壇。然此具戒聖道因基佛所堅立。 其緣周備後之作者徒有其名。至於行事綴 旒而已。今敘昔緣知所為之重也。往昔明王
佛形長五丈立戒壇。法制以五肘為基。表五 分法身。釋迦如來告曰。娑婆眾生小見小聞 恐大難成。或起疲怠故減。成之為二肘半。制
三重者表於三空。下佛舍利於壇心內。時天 帝釋於舍利上加覆釜形。大梵天王以無價 珠置覆釜上以供舍利。今以前壇三重加覆
釜珠還表五分法身。是以制量同迦葉二肘 半也。其壇相量下之二層四角並安石柱四 天王像。當角而下層高佛一肘不得過。過則 地裂制心專一故一肘
(佛在人倍人。人長八尺佛則丈六。人肘姬周尺八寸肘三 尺六寸也) 第二層高佛一肘半者。同轉輪王灌頂之 時。踞坐壇上令諸小王以四海水。灌大王頂
而受位也。即類比丘初登此壇。紹繼佛種位 法久固如佛時也。取佛肘量者欲令比丘持 戒如金剛也 (過去諸佛散身舍利餘類總碎。而臂骨不壞故以佛肘量約之也)
其戒 壇牢固經劫不灰事同金剛。故以肘為量故 也。其壇兩重並安釣欄。其堅柏以上加金珠 臺。又金翅鳥衘龍同於上
(此鳥非佛本制。後北天竺阿羅漢憂樓質那之立 所也) 擬新受戒者以戒自防繼除煩惱。如鳥吞 龍故置此像。下層二重類須彌座。並安色道
用級相覆。當要四面分龕安神。釣欄柱下師 子神王相間而圓。隨狀彫飾盡思壯嚴。上第 三重但高二寸用表二諦 (方七尺許。明佛說不出二諦。此中心上惟佛所行故
也) 於座四角各安師子。背上有九孔擬安帳。 柱下之二層四周階道各有四神。上層三面 各立二階。北面一階下層南面二階東西北
面各一階。階有三坎。壇外周匝一丈。內種四 時花草。已外種花樹。八行其梵王寶珠大如 五升。福德人見光明照百由旬。薄德見者猶
如聚墨。佛入涅槃珠自然隱。迦葉結集此珠 復現。阿難滅度亦潛亦沒。帝釋二珠結法既 了。便在天上歡喜園中供養般若 (今既無珠。可作石龍然燈替
處。在壇前常安二登高照壇上。使光遶高以供佛故也) 初立戒壇。每有法事必 說遺教。於壇西南頭置坐說之 (大梵天王於壇南西階道西。化作
鐵莖銀龍銀蓮。蓮花開合轉關道上。對欄上承按高座也) 次明登降壇儀。初十師 依位正儀席地露足。從下層東階上東出北 轉迴南東遶二重匝了。當佛禮三拜運想。請
十方現在諸佛諸大菩薩羅漢聖僧降臨壇 上。天龍八部遍滿空中。又請現在三上座行 受戒法者。一名豆田那。二名樓至。三名馬蘭
那。並是菩薩比丘原請佛立戒壇。結戒受戒 者今並請之願降臨此。十師却行取南面上 層西階而上。東轉北迴遶佛匝已。留三上座
於下次坐。其欲受人將聽遺教。維那列下層 東階道頭面西而立。威儀師從上東階下列 向西階道。上下層已即東迴面北禮佛。三拜 已 [跍*月]
跪聽經竟。取東階却行接足。而下出戒 壇外立。然後維那一一列入至問遮處。正當 東階面北而立。威儀師從上東階接足而下
問遮難已。從下層東階上西迴。從上層西階 上東迴。當佛前禮三拜已。東轉北迴至羯磨 師前作白和已。便喚受戒者登壇。如威儀師
法。三上坐前禮已。次禮十師一一三禮拜威 儀教其。乞戒羯磨者白和問遮難白。四受戒 已隨次東面 [跍*月] 跪。餘者受已總赴至佛前 [跍*月] 跪。
重聽遺教已立修威儀。懃理衣鉢立待指 授。十師從西面北階下南出東迴正北佛前 禮佛三拜已。新受戒人從東面階下。北出遶
壇至南面下層西階下。東迴北面禮佛竟。十 師方從下層東階下躡履南出。新受戒者從 後而行。而華林間方令受者在前。十師從後
還所止。戒壇院內有大鐘臺高四百尺。上有 聖鐘。重十萬斤形如須彌。盃上立千輪王像 輪王千子。各各具足四面。各有一大摩尼寶
珠。大如三升陷於鐘腹。足有九龍相盤之像。 龍口吐水具八功德至受戒時。將欲受者至 鐘。四面九龍吐水灌諸僧。如頂生王受轉輪
王位。金鐘灌頂之像。今令受戒人新受佛戒。 如佛法王受法王位不徒設也。又梵王摩尼 珠放光照受戒人。光觸身時清涼樂將使戒
珠明淨如摩尼寶珠塵不染。前之大鐘劫初 時輪王所造。聖人受戒令得通者擊之聲振 三千。一切聖人聞皆證果。惡趣聞者皆識宿 命智。凡夫受戒則使摩坻比丘擊之
(其人是大力當十萬人。 筋力之最則不可記也) 人中力士擊者聲聞小千世界。隨 界新受比丘咸識宿命因緣善惡之事。皆護
禁戒如持浮囊。其鐘臺相須彌山形。在大池 中有九金龍向上盤結。一龍九十一頭於諸 頭上構架金寶千梁萬柱。純諸名珍瓦用頗
黎晃曜心目。初受戒者創登壇時其臺即轉。 諸龍口中皆出香。其兩足上龍口吐香雲。色 如黃金蓋覆壇上。其摩尼珠放大光明又遶戒
壇。上有天樂讚持戒者所獲功德。其臺及龍 是羅矆阿修羅所造。頗梨瓦者帝釋所造。其 下地者和修吉龍所造。其池四面砌以白玉
下布銀沙。池水水者散脂大將施水色清甘 如乳不異。諸持戒者有病飲之無不除愈。破 戒若飲如吞熱鐵。佛將涅槃水先枯竭屋瓦
飛去。佛滅度已供養舍利。經于一月方始。 闍維焚了即日分舍利竟。往至祇洹具問事 已。經十三日結集三藏。方往王城至結集
時。大迦葉集僧。僧上使目連鳴鐘。集百億四 天下凡聖僧眾。便白四羯磨罰賓頭 盧 及阿 難。已令阿難上高座。披如來麁布僧伽梨阿
難受教先誦遺教。如佛約勅。諸大菩薩大阿 羅漢。一切比丘天龍八部皆悉悲號涕泣。尊 者大迦葉從座而起。披麁布僧伽梨捉尼師
壇。至高座前敷尼師壇。禮阿難已又遶三匝。 大梵天王持寶蓋覆阿難上。天主帝釋進七 寶案置阿難前。魔王波旬持七寶拂受與阿
難。魔王帝釋夾侍兩邊。四天王侍高座四脚。 三十二使在迦葉後。 [跍*月] 跪而止時。大迦葉禮 阿難。已右遶三匝至前。問訊如佛無殊。便
問阿難。汝隨如來二十餘年。世尊所制毘尼 教門先於何處。若布薩時當用何籌籌為長 短。說戒之時作何方法。最初受戒師僧弟子
若為昇壇。最初戒壇若為集眾。高下闊狹何 依何時肘量安舍利不。四面周匝周用何物 砌開幾階道遶壇。四面作何形像。無石國中
得作壇不。無土國中得用沙不。伽藍院宇何 方相邊方。受戒幾僧得受。末法時中無清淨 僧。初受戒者若為能具比丘尼戒。先無尼眾
比丘得不。如是次第三千八百問。阿難如問 次第答曰。最初成道於鹿野苑中度五拘倫。 便說法答戒壇初上集佛。諸佛之中須彌登
王最為長宿。釋迦佛問往。古諸佛何方法教 諸比丘。登壇布薩用何作籌登壇如上。往古 諸佛布薩之時金剛為籌。比丘用於香水。欲
令持戒心如金剛智一一簡擇煩惱惡覺令絕 滅。故籌相者當用檀等諸香木作之。內外寶 者竹草中空皆不可作。又不得畫繪及以漆
塗。為損眾生迦之飾好。應以素函盛之。籌極 長如佛一搩手半。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