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Great Calming and Contemplation (Mohe Zhi Guan) 摩訶止觀
Scroll 3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摩訶止觀卷第三 (上)隋天台智者大師說
門人灌頂記
[0021b16] ◎第二釋止觀名者。大途梗概已如上說。 復以何義立止觀名。略有四。一相待。二絕 待。三會異。四通三德。一相待者。止觀各三
義。息義。停義。對不止止義。息義者。諸惡覺 觀妄念思想寂然休息。淨名曰。何謂攀緣。謂 緣三界。何謂息攀緣。謂心無所得。此就
所破得名。是止息義。停義者。緣心諦理繫 念現前停住不動。仁王云。入理般若名為 住。大品云。以不住法住般若波羅蜜中。此
就能止得名。即是停止義。對不止以明止 者。語雖通上意則永殊。何者。上兩止對生 死之流動。約涅槃論止息。心行理外約般
若論停止。此約智斷通論相待。今別約諦 理論相待。無明即法性法性即無明。無明亦 非止非不止而喚無明為不止。法性亦非 止非不止而喚法性為止。此待無明之不
止。喚法性而為止。如經法性非生非滅。 而言法性寂滅。法性非垢非淨。而言法性 清淨。是為對不止而明止也。觀亦三義。貫
穿義。觀達義。對不觀觀義。貫穿義者。智慧利 用穿滅煩惱。大經云。利钁斵地磐石砂礫直 至金剛。法華云。穿鑿高原猶見乾燥土。施
功不已遂漸至泥。此就所破得名立貫穿 觀也。觀達義者。觀智通達契會真如。瑞應 云。息心達本源故號為沙門。大論云。清淨
心常一。則能見般若。此就能觀得名。故立 觀達觀也。對不觀觀者。語雖通上意則永 殊。上兩觀亦通對生死彌密而論貫穿。迷
惑昏盲而論觀達。此通約智斷相待明觀。 今別約諦理。無明即法性法性即無明。無明 非觀非不觀。而喚無明為不觀。法性亦非
觀非不觀。而喚法性為觀。如經云。法性 非明非闇。而喚法性為明。第一義空非智 非愚。而喚第一義空為智。是為對不觀 而明觀也。是故止觀各從三義得名。
[0021c21] ○二 絕待明止觀者。即破前三相待止觀也。先 橫破。次竪破。若止息止從所破得名者。照 境為正除惑為傍。既從所離得名。名從
傍立即墮他性。若停止止從能破得名。照 境為正除惑為傍。既言能照名從智生即 墮自性。若非妄想息故止。非住理故止。智 斷因緣故止。名從合生即墮共性。若非所
破非能破而言止者。此墮無因性。故龍樹 曰。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 是故說無生。無生止觀豈從四句立名。四 句立名是因待生。可思可說。是結惑生可
破可壞。起滅流動之生。何謂停止。迷惑顛 倒之生。何謂觀達耶。又竪破者。若從四句 生者。即是生生非止觀也。若能止息見思
停住真諦。此乃待生生說生不生之止觀 耳。若以空心入假。止息塵沙停住俗理。 此乃待生不生。說不生生之止觀耳。若止 息無明停心中理。此是待生死涅槃二邊不
止。而論止觀耳。皆是待對可思議。生結惑 可破壞。尚未是止何況不止。猶自非觀何 況不觀。何以故。遣執不盡故。言語道不斷
故。業果不絕故。今言絕待止觀者。絕橫竪 諸待。絕諸思議。絕諸煩惱諸業諸果。絕諸 教觀證等。悉皆不生故名為止。止亦不可
得。觀冥如境境既寂滅清淨。尚無清淨何 得有觀。止觀尚無。何得待不止觀說於 止觀。待於止觀說不止觀。待止不止說非 止非不止。故知止不止皆不可得。非止非
不止亦不可得。待對既絕即非有為。不可 以四句思。故非言說道非心識境。既無名 相。結惑不生則無生死。則不可破壞。滅絕
絕滅故名絕待止。顛倒想斷故名絕待觀。 亦是絕有為止觀。乃至絕生死止觀。絕待止 觀則不可說。若有四悉檀因緣故亦可得 說。若有世界因緣則會異而說。若有為人
因緣則通三德而說。若有對治因緣則相 待而說。若有第一義因緣則絕待而說。說 為止觀。此之名字不在內外兩中間。亦不 常自有。是字不住亦不不住。是字不在橫
四句竪四句中。故言是字不住。亦不在無 橫無竪中。故言亦不不住。是字不可得故。 故名絕待止觀。亦名不思議止觀。亦名無
生止觀。亦名一大事止觀。故如此大事不 對小事。譬如虛空不因小空名為大也。 止觀亦爾。不因愚亂名為止觀。無可待 對獨一法界。故名絕待止觀也。世人約種
種語釋絕待義。終不得絕。何以故。凡情馳 想種種推畫。分別悟與不悟心與不心。凡 聖差別。絕則待於不絕。不思議待思議。輪
轉相待絕無所寄。若得意亡言心行亦斷。 隨智妙悟無復分別。亦不言悟不悟聖不聖 心不心思議不思議等。種種妄想緣理分別。
皆名為待。真慧開發絕此諸待。絕即復絕。 如前火木名為絕待。故淨名云。諸法不相 待。乃至一念不住故。即此意也。若爾。絕待
乃是聖境。初心無分。今以六即望之。初心 無所失聖境無所濫。三會異者。如此絕待 止觀。亦名不可思議。亦名為大。大經云。大
名不可思議也。諸餘經論或名遠離。或名 不住不著無為寂滅。不分別禪定棄除捨等。 如是一切皆是止之異名。止既絕大不可思
議。遠離等皆絕大不可思議。餘處或名知見 明識眼覺智慧照了鑒達等。如是一切皆是 觀之異名。觀既絕大不可思議。知見等皆絕
大不可思議。所以者何。般若是一法佛說種 種名。解脫亦爾。多諸名字。亦如虛空無所有 不動無礙。當知三德秖是一法。隨眾生類
為之立異字。若聞絕待慎莫驚畏。若聞 會異慎莫疑惑而自毀傷也。又止觀自相會 者。止亦名觀亦名不止。觀亦名止亦名不 觀。即前釋名意同也。
[0022c05] ○四通三德者。若眾經 異名皆是止觀者。名則無量義亦無量。何故 但以三義釋止觀耶。為對三德作此釋
耳。諸法無量。何故獨對三德。大論云。菩薩 從初發心常觀涅槃行道。大經云。佛及眾 生皆悉安置祕密藏中。祕密即是涅槃。涅槃
即是三德。三德即是止觀。自他初後皆得修 入。故用對之耳。若用兩字共通三德者。止 即是斷斷通解脫。觀即是智智通般若。止觀
等者名為捨相。捨相即是通於法身。又止即 奢摩他。觀即毘婆舍那。他那等故即憂畢叉。 通三德如前。問。止觀是二法。豈得通不思
議三德耶。答。還以不思議止觀故得通耳。 又大品明十八空釋般若。百八三昧釋禪。 雖前後兩釋。豈可禪無般若般若無禪。特
是不二而二二則不二。不二即法身。二即定 慧。如此三法未曾相離。是故大經云。佛性 有五種名。或名首楞嚴或名般若。今非止
非觀。或名為止或名為觀。即是不思議止 觀。通於不思議三德。復次止觀各通三德 者。止中有觀觀中有止。如止息止是止善 屬定門攝。即通解脫。停止止是行善屬觀
門攝。即通般若。非止止屬理攝。即通法身。 其義可見也。貫穿觀是止善定門攝。即通解 脫。觀達觀是行善觀門攝。即通般若。非觀觀
理攝。即通法身。意亦可見。復次止觀共通 三德者。止息止貫穿觀。皆從所離得名。即 通解脫。停止止觀達觀皆從能緣之智得
名。即通般若。非止止非觀觀皆名法性。即 通法身。復次三德通於止觀者。還以三 德共通兩字。又應三德各通兩字。三德共
通者。解脫通止。般若通觀。法身通非止非 觀。三德各通止觀者。夫解脫者具足解脫。 具有三種。方便淨解脫通止息止。圓淨解脫
通停止止。性淨解脫通非止止。夫般若者具 足般若。具有三種。道慧般若通貫穿觀。道 種慧般若通觀達觀。一切種慧般若通非觀
觀。具足法身亦有三種。色身通一止一觀。 法門身通一止一觀。實相身通一止一觀。其 義可見也。若信三德絕大不思議。通義既
明。須信止觀絕大不思議。若信涅槃三法 具足名祕密藏。亦信三止具足名大寂定 名祕密藏。亦信三觀具足名大智慧名祕 密藏。亦信非止非觀三法具足名祕密藏。若
信三德不縱不橫不並不別。如三點三目 者。亦信三止三觀不縱不橫不並不別也。 而諸經赴緣偏舉一法以示義端。如首楞 嚴偏舉止邊。止具一切法不減少。亦名祕
密藏。智度法華偏舉觀邊。觀具一切法不 減少。涅槃舉三法具足。法亦不多。亦名祕 密藏。止觀亦爾。若開若合。開亦不多合亦不
少。一一皆是法界攝一切法。悉名祕密藏。 偏舉尚爾。況圓舉耶。止觀通三德既爾。通 諸異名遠離知見等亦如是。又通諸三名。
所謂三菩提三佛性三寶等。一切三法亦如是。 問。云何字義縱橫。云何字義不縱不橫。答。 諸小乘師說。般若種智已圓。果縛尚在。解脫
未具身猶雜食。又帶無常。一優二劣譬之橫 川走火。又云。先有相好之身。次得種智般若。 後滅身智方具解脫。既有上下前後之義。
譬之縱三點水。若入滅定有身而無智。羅 漢在無色有智而無身。若入無餘但有孤 調解脫。此義各各不相關。並之則橫。累之
則縱。分之則異。諸大乘師說。法身是正體。 有佛無佛本自有之。非適今也。了因般若 無累解脫。此二當有。隔生跨世彌亘淨穢。
此字義縱也。又言。三德無前後一體具足。 以體從義而有三異。蓋乃體橫而義縱耳。 又言。體義俱不殊。而有隱顯之異。俱不異
未免橫。隱顯異未免縱。眾釋如此寧與經 會。今明三德皆不可思議那忽縱。皆不可 思議那忽橫。皆不可思議那忽一。皆不可
思議那忽異。此約理藏釋。身常智圓斷具。 一切皆是佛法無有優劣。故不縱。三德相 冥同是一法界。出法界外何處更別有法。
故不橫。能種種建立故不一。同歸第一義 故不異。此約行因釋也。即一而三故不橫。 即三而一故不縱。不三而三故不一。不一
而一故不異。此約字用釋也。真伊字義為 若此。問。三德四德其意云何。答。通論三德 一一皆常樂我淨。大經云。諸佛所師所謂法
也。以法常故諸佛亦常。法即法身。佛即般 若解脫。故作通解也。大經云。因滅是色 獲得常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則法身皆常
樂我淨。二德亦然。若依一種轉色成法身。 法身常樂轉識想成般若。般若即淨。轉受 行成解脫。解脫則我。又依念處轉識成
常。轉受成樂。轉想行成我。轉色成淨。是 則通別各有二解。依圓是頓義。依別是漸 義 (云云) 。問。三障及三道皆障三德。三障開通
至極。三道四倒亦應開通至極。答。例。何者。 業有三種。謂漏業無漏業非漏非無漏業。 感於三報。謂分段方便實報。報由三種煩
惱。謂取相塵沙無明也。又約三種報一一 開三道。約三種煩惱。一一開四倒。
[0023c12] ○第三 釋止觀體相者。既知大意豁達如前。名字 曠遠若向。須識體理淵玄。粗寄四意顯體。 一教相。二眼智。三境界。四得失。夫理藉教
彰。教法既多故用相顯。入理門不同故用 眼智顯。諦有權實故用境界顯。人有差 會故用得失顯。法華疏用四一明實。今 以四科顯體。可得相類。教相顯者。夫止觀
名教通於凡聖。不可尋通名求於別體。故 用相簡之。若凡夫止善所治是止相。行善 所生是觀相。又四禪四無量心是止相。六行
是觀相。此等皆未免生死。即有漏為相。故 大論云。除摩黎山餘無出栴檀。除三乘智 慧餘無真智慧。故非今所論也。若二乘以
九想十想八背捨九次第定。多是事禪一往 止相。有作四諦慧是觀相。此之止觀雖出生 死而是拙度。滅色入空。此空亦得名止。亦
得名非止非不止。而不得名觀。何以故。灰 身滅智故不名觀。但是析法無漏為相。非 今所論也巧度止有三種。一體真止。二方便
隨緣止。三息二邊分別止。一體真止者。諸 法從緣生。因緣空無主。息心達本源故號 為沙門。知因緣假合幻化性虛故名為體。
攀緣妄想得空即息。空即是真故言體真止。 二方便隨緣止者。若三乘同以無言說道斷 煩惱入真。真則不異。但言煩惱與習有盡
不盡。若二乘體真不須方便止。菩薩入假 正應行用。知空非空故言方便。分別藥病 故言隨緣。心安俗諦故名為止。經言動止 心常一亦得證此意也。三息二邊分別止
者。生死流動涅槃保證。皆是偏行偏用不會 中道。今知俗非俗俗邊寂然。亦不得非俗 空邊寂然。名息二邊止。此三止名雖未見
經論。映望三觀隨義立名。釋論云。菩薩依 隨經教為作名字。名為法施。立名無咎。若 能尋經得名即懸合此義也。詳此三止與
前釋名名髣髴同。其相則異。同者。止息止 似體真。停止止似方便隨緣。非止止似息 二邊。其相則別所謂三諦相也。前三成次三。
後一具前三。何以故。如體真止時達因緣 假名空無主流動惡息。是名止息義。停心 在理正是達於因緣。是停止義。此理即真真
即本源。本源不當止與不止。是非止止。此 三義共成體真止相。若方便止時照假自在。 散亂無知息。是止息義。停心假理如淨名
入三昧觀比丘根性分別藥病。是停止義。 假理不動是非止止。如是三義共成方便隨 緣止相也。息二邊時生死涅槃二相俱息。 是止息義。入理般若名為住緣心中道。是
停止義。此實相理非止不止。是不止止義。 如此三義共成息二邊止相故與前永異 也。亦非今所用也。次明觀相。觀有三。從
假入空名二諦觀。從空入假名平等觀。二觀 為方便道得入中道雙照二諦。心心寂滅 自然流入薩婆若海。名中道第一義諦觀。此 名出瓔珞經所言二諦者。觀假為入空之
詮空由詮會。能所合論故言二諦觀。又會 空之日非但見空亦復識假。如雲除發障 上顯下明。由真假顯得是二諦觀。今由假 會真何意非二諦觀。又俗是所破真是所用。
若從所破應言俗諦觀。若從所用應言 真諦觀。破用合論故言二諦觀。又分別有 三種。一約教有隨情二諦觀。約行有隨情 智二諦觀。約證有隨智二諦觀。初觀之功雖
未契真。得有隨教隨行論二諦觀。問 初觀破用合受名。第二觀亦破用。亦應言 二諦耶。答。前已受二諦名後雖破用。更從 勝者受平等名也。問。第三觀亦破用何不
更從勝受名。答。前兩觀有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