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Shi Chan Boluomi Cidi Famen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

Scroll 5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第五
天台智者大師

弟子

弟子灌頂

禪波羅蜜修證第七之一

[0508a21] 廣明內外方便行者專心修習 禪門證驗是故第七廣明修證 我法自知修證
第一修證世間第二修證世間 出世間第三修證出世間第四 世間出世間第一修證
四禪四無量心 修證四禪四禪初禪 三禪四禪色界根本正定
方便中間不定薩婆多未到地中間四禪 曇無德有未來欲界
中間以為摩訶衍瞿沙具有欲界未到地中間四禪 融會
第一初禪修證

離欲  
離生喜樂  初禪
  獲清涼
人大  
寶藏  大喜動心
分別  初禪

[0508b14] 修證初禪 當分明初第一釋名 二明修習第三明證第一釋名
行者 復次覺觀法名行者初禪 覺觀名為初禪問曰
在前初禪欲界未到地 在前何故不得初禪功德 叢林欲界未有功德
初禪復次摩訶衍說欲 是故 初禪復次初禪
三昧有人覺觀心中是故 覺觀三昧地持論覺觀 覺觀說法
覺觀語言說法如是 名字不同第二修習 第一修法
阿那波那修習根本初禪就中 三明不同第一阿那波那外國語
入息出息安般守意三昧生滅 心生滅不定出息
相中 分別調息中說 行者應當
綿綿 三明不同心數 出息所以者何數出
滿身心三昧入息何故 入息一者入定 易見三十六
有如勝利非一 入息便 人心入定
不許出入一時何以有息 猶如不出四時未詳
二明一明 料揀一明 攝心名數
不滿名數十一名數 增減並非 無有名數法成
數法是故散亂一則無間便不時 是以不能
一心名為 細心而已不得 滿不安
微微便 任運出入便止住 即便浮動即便
是故凝神 名為行者如是善巧 第三料揀問曰一切法
何故阿那波那以為答曰不然佛教阿那波那 諸佛入道是故釋迦道樹
佛法內思安般乃至 復次提婆出世外道 信敬出家不可稱數於是在家
出家七眾弟子剎利婆羅門大眾之中師子座爾時大眾默念 佛法外道復興非國大擾亂
流行菩薩爾時大眾心念 [*] 整容右手而言佛法外道不安疫病流行
賢聖袈裟之中空無所有于時 各自感傷發聲大哭爾時飛鳥 雜類虛空繽紛悲鳴爾時
安慰大眾說偈言

日常在世  不見
賢聖  障礙不見
  自得覩見
何為  嬰兒

[0509b04] 爾時大眾菩薩醒悟攝心安坐寂然無聲諦觀菩薩聞法爾時菩薩 大眾說偈言

佛說甘露門  阿那波那
諸法  第一安隱
因緣次第  妄想
譬如石榴  次第
  自然可作
自證  脂粉
汝等調熟地  石榴
甘露  道法次第

[0509b15] 從此以來西國法師相傳不絕以此 學道大士六通菩薩說法為首豈非入道末代相承說法
修禪出言即便提婆禪定世人顛倒 可哀有人一向不得眾說
提婆大眾廣說禪定 不得祕密 微妙境界獲罪不輕第三明證
方便論證自有三階欲界 未到定明證初禪一明欲界 自有明證二明得失說欲
自有住心住心欲界 住相方便修習 不復名為住相
泯泯即是住心 身法身心 自然正直疲倦
微微扶助而已若是 堅強寬緩覺心自然明淨相應
任運不動分散 所以欲界定時欲界報身 未盡二明得失欲界
未有支持難得因緣 二種外緣定時不善 用心內外方便中途違犯退失禪定復次
行者定時 知覺有事如是種種外事 不覺不識便
不得名為二者 得失禪定希望 驚怖四大
希望喜愛 能破定心退失通論 入住六法退失
六法 近事不知 二明未到地定因此欲界
後身欲界 虛空未到地定 未到地此地初禪即是初禪方便
未來忽然定時不無淺深復次 行者非一二事一定
二者邪定入定 外境界青黃日月星宮殿一時乃至不出禪定一切
神通二者 覺知即是無心想法 行人顛倒邪定
復次 毘曇分別不便尊者瞿沙 分別
人證實有 不同是故說欲各異 三明初禪自有初禪
三明因果體用四明淺深五明進退 功德第一明初相中 明初二簡因緣
四分邪正第一初禪相者行者 地中十六成就即是初禪云何 行者未到地入定身心
不見內外一日乃至一月乃至 定心守護增長 身心凝然漸漸
下發 漸漸遍身退下發觸發 功德無量善法眷屬
一定二空三明喜悅 善心七知明了解脫境界 現前調柔軟如是十法
眷屬勝妙功德莊嚴分別 如是一日 一月四月如是
次第初禪觸發
細分不無出名合為 十六觸發善法功德眷屬
中說行者未到地如是 功德善法初禪色界 清淨四大欲界摩訶衍
欲界問曰二十七 去取復出料簡 (云云) 。第二料簡 相者問曰行者定心
如是冷暖功德 有人所以者何 地大風大
火大水大 復次貪欲 睡眠
四大發病五蓋 發動
云何以此為初禪答曰不然 觸發生病 觸發
未到地定先發 觸發功德 觸發
未到地定具足功德眷屬 以此為初禪可疑問曰未到地但是生病
治病答曰問曰 初禪云何答曰欲界 治病初禪
欲界四大色法不能無諸功德 善法初禪欲界不善 行人
既有問曰未到地 欲界不善答曰三明 因緣一者修禪以來不計勤苦
善心功力成就自然如法華中 賞賜乃至禪定根力復次 十善相應二者色界五陰
相違譬如 世人憂愁煩惱壅塞不通四大 熱惱乃至得病不從
中有 使心軟色界定 欲界與欲報身
十六次第不從外來 名為十六四大 四大地中四者
四者 輕浮金光明 上昇四大
十六答曰 三大
可知復次十六功德 善法一百六十未必三五問曰
次第次第之中先發 答曰其次前後四大 合時先發有人從動
四者邪正內方便中 善惡根性虛實中說分別第二
第一初禪 覺支二觀五一覺者 初心覺悟名為細心分別名為
名為恬澹名為寂然 一心所以不善即為 五欲五蓋善法五法釋論
五蓋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