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i Chan Boluomi Cidi Famen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
Scroll 6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第六隋天台智者大師說
弟子法慎記
弟子灌頂再治
釋禪波羅蜜修證第七之二
[0516b17] 釋四無量心開為五。第一明次第。第二釋名。 第三明處所。第四明修證。第五明功德。第一 釋四無量心。所以次四禪後者。明行人。有二
種。一者世間行人。二者出世間行人。就凡夫 行人。中則有三。一者樂高勝自在求作梵天 王。是故雖得四禪而更進修無量心。何以故
然。四禪但是色界自行具足。而無益他之德。 淺薄。若生彼天不得王領。若修四無量心緣 於十方眾生而入三昧。慈悲普攝利他心大。
是故功德轉多。若生彼天必作梵天王王領 自在。是故能得四禪。猶更修習四無量心。二 者外道行人。雖得四禪而見有心識之患。欲
求涅槃無想寂滅不知破色。直用邪智滅心 入無想定。三者或有凡夫外道行人。悉厭患 色猶如牢獄。一心破色修四空定。是為凡夫
行人。同得此定志樂不同。各隨所習愛樂不 同。若佛弟子有二種人。所謂小大兩乘。是 二種人得四禪時。進修無量心者。小乘之人。
為自調心增長福德。易得涅槃故。大乘之人。 欲度眾生。必以大悲為本故。次四禪明修四 無量心。問曰。如摩訶衍中假設問云。是四禪
中有四無量及十一切入等諸定。今何故別 說。答曰。雖四禪中皆有是法。若不別說人則 不知其功德。譬如囊中有寶。若不示人即無
人知者。若欲示大福德。為說四無量心。患 厭色如牢獄。為說四無色定。於緣中不得自 在觀所緣。為說八勝處。若有遮道不得通達。
為說八背捨。心不調柔不能從禪起次第入 禪。為說九次第定。不能得一切緣遍照隨意。 為說十一切處。問曰。若以論說今得四禪者。
亦應悉得四無量等諸禪定否。答曰。此依義 而說。若無漏四禪中說。有四無量心則於義 無過。何以故。無漏禪中具諸觀行法門故。若
有漏根本禪。說者當知乳中說酪耳。第二釋 四無量名者。一慈無量心者。慈名愛念眾生。 常求樂事以饒益之。二悲無量心者。悲名愍
念眾生。受五道中種種身苦。三喜無量心者。 喜名欲令眾生從樂得歡喜。四捨無量心者。 捨三種心。但念眾生不憎不愛。緣此四法故
說於四心。遍十方平等無隔名無量心。修慈 心為除眾生中瞋覺故。修悲心為除眾生中 惱覺故。修喜心為除眾生中不悅樂故。修捨
心為除眾生中憎愛故。此四定次第階級之 相在下當釋。第三明修處所。自有二種。一為 通明處。二者別明處。第一通明處者。四禪中
間定。悉得修四無量心。如釋論中說。是慈在 色界根本禪。亦在禪中間無色界。無色於緣 眾生為不便。欲界未到地定淺。不任修諸功
德問曰。欲界未到地利根之人能用此定。發 見思真解。何故不得修四無量心。答曰。緣理 之慧利故。得發若神通無量等。是事法必假
深定。而欲界未到。非全不得修無量心。但發 得即屬初禪。是故不說。如初禪五支覺觀二 支分別。欲界則生悲易。喜支生喜易。樂支生
慈易。一心支生捨易。故說為修證之處。問 曰。第四禪及中間無喜樂。云何以喜樂與眾 生。答曰。內雖無有喜樂緣。取外喜樂人相。而
平等與樂。譬如離欲行人。自不須五塵。亦不 與塵欲交染而為大福德故。亦以五欲勝妙 樂具給。施前人。而於自心無所染污。於四禪
中與他喜樂。亦復如是。未到中間類即可解。 第二別明修處者。如初禪以覺觀為主。深識 欲界眾生苦惱之相。此處修悲則易。二禪內
有大喜。此處修喜無量則易。三禪內有遍身 之樂。此處修慈則易。四禪妙捨莊嚴。此處修 捨為易。此則隨地各有其便。問曰。若爾佛何
故。說住四禪修四無量易得耶。答曰。第四禪 名念清淨。得不動定。於此中修一切佛法功 德易成故。作是說耳。問曰。上說初禪行悲。此
則壞於次第。如慈在前。應初禪而修慈二禪 修悲三禪修喜四禪修捨。何故不爾。答曰。此 逐義便不隨次第。譬如佛十弟子各有第一。
若問何人智慧第一。應答身子是。若以夏臘 大而答第一者則於義大僻。第四正明修證。 約四無量心即自有四。一修慈證慈。二修悲
證悲。三修喜證喜。四修捨證捨。第一明修慈 證慈者。即開為二。第一正明修習方法。此如 佛處處經中說。有比丘以慈相應心。無恚無
恨無怨無惱。廣大無量善修習。云何名以慈 相應心。如釋論說。若念十方眾生令得樂時。 心數法中生法名為慈。善是相應欲入禪定
當先作誓願。一切眾生悉受快樂。我於定中 悉得見。受想行識。是名心數法。諸身業口業 及心不相應諸行是法和合。皆名為慈。是法
皆以慈為主故。慈得名。譬如一切心數法皆 是後世因緣。而但思得名。於作業中思最有 力故。是名慈相應相。復次行者初修時用念
清淨心。取外所愛親人受樂之相。若父母兄 弟隨取一最愛者。一心緣之。若有異念攝之 令還。令於心想的的分明見於親人受樂之
相。其心愛念乃至中人怨人餘五道亦如是。 復次行者如是修時。若見種種善惡境界。及 發諸禪中事。悉不得取。但一心觀於親人得
樂之相心心相續。是則略說修慈方法。第二 明慈定發相。行者禪定智慧福德善根力清 淨故。如是一心慈念眾生時三昧即發。三昧
力故即於定心中見所愛親人受於快樂之 相。身心悅豫顏色和適了了分明。如是見親 人得樂已。次見中人乃至怨人亦復如是。於
定心中見一人。次見於十人千人萬億一聚 落一國土一閻浮提一四天下乃至十方世界 一切眾生悉皆受樂。行者於定中見外人受
樂。而內定轉深。與外相應湛然無動。是名慈 相應心。即是相應受想行識陰入界等法。如 前說。問曰慈相應定見眾生時。為當如上說。
從一至十漸漸而見。為當一時併見。答曰。行 者根有漸頓不定。一種慈相應心者。慈名心 數法能除心中憒濁。所謂瞋恨慳貪煩惱。譬
如淨水明珠置濁水中。水即澄清。無恚無恨 無怨無惱者。於眾生中若有因緣若無因緣。 初生名為瞋。瞋增長籌量持著心中而未決
了。是名為恨。亦名為怨。若心已定無所畏忌。 欲損於他。是名為惱。以慈心力除捨離此三 事。是名無瞋無恨無怨無惱。此無瞋無恨無
怨無惱。以是讚歎慈心功德廣大無量者。一 心分別有二種名。如慈相緣見一方為廣。四 方為大。緣四維及上下為無量。復次破瞋恨
心名為廣。破怨心名為大。破惱心名為無量。 慈緣親人為廣。慈緣中人為大。慈緣怨人得 福多。故名無量。復次為狹緣故名為廣。為小
緣故名為大。為有量緣故名無量。善修者是 慈心牢固。初得慈不名為善修。非但愛念眾 生中。非但好眾生中。非但益一眾生中。非
但一方眾生中。名為善修行者。於上親中親 下親。上中人中中人下中人。下怨。中怨上怨。 是九種人中愛憎正等無異。乃至愛念五道
眾生中。以一慈心視之如父如母如兄弟子 姪知識。常求好事。欲令利益安樂。如是之心 遍滿十方。是名善修。復次若但與眾生欲界
樂。不名善修。但與初禪樂不名善修。但與二 禪樂不名善修。若能具足與欲界樂乃至三 四禪樂。是名善修。如是慈心名眾生緣。或在
凡夫人行處。或有學人未漏盡者。亦行此悲 為調心。得大福德入無漏故。法緣者。諸漏盡 阿羅漢辟支佛諸佛。是諸聖人破吾我相滅
一異相故但觀從因緣相續生。以慈念眾生 時。從和合因緣相續但空。五陰即是眾生念 是五陰此慈念。眾生不知是法空定。眾生常
一心欲得樂。聖人愍之令隨意得樂。為世俗 法故。名為法緣。無緣者。是慈但諸佛有。何以 故。諸佛不住有為無為性中。不依上下過去
未來現在。知諸因緣為不實。顛倒虛誑故。心 無所緣。佛以眾生不知是諸法實相。往來五 道心著諸法而分別取捨。以是諸法實相智
慧令眾生得之。是為無緣。譬如給濟貧人。或 與財物金銀寶物。或與如意神珠。眾生緣法 緣無緣亦復如是。此義如摩訶衍中廣說。復
次眾生緣慈但見受果報樂相。法緣慈則見 受諸法門及涅槃樂相。無緣慈則見一切同 是佛性常樂平等相。復次眾生緣慈則在根 本禪中。法緣慈多在特勝通明背捨諸無漏
禪中。無緣慈多是首楞嚴。法華三昧及九種 禪中。第二釋修證。悲即為二。一者正明修悲 方法。如佛說。若有比丘以悲相應心。無瞋
無恨無怨無惱。廣大無量善修悲相應心者。 行者於慈定中常念欲與眾生樂。從慈定起。 猶見眾生受種種身苦心苦。心生憐愍即作
是念。眾生可念莫令受是種種身苦心苦。復 更念言。我今無目五道之中親中怨入並受 種種身心諸苦。而我不知不見。長夜懈怠不
生救拔之心。作是念已即發願言。若有眾生 受種種苦我。於定中悉願得見勤加救護。作 是願已即入禪定。用定念淨心先取一所愛
親人受苦之相。繫心緣之。若有異念攝之令 還。令於心想的的分明。其心憐愍悲念無極。 如是乃至中怨憎一方乃至十方一道乃至五
道亦如是。是則略說修悲方法。二明悲定發 相行者。福德智慧善根清淨。作是觀時三昧 便發。即於定中見於親人受苦之相了了分
明。其心悲愍欲加救護。既見親人受苦。生憐 愍心已。次見中人怨人如是。乃至十方五道 眾生受苦之相。行者於定心中見外人受苦。
而內心憐愍。從悲定起心轉深固。定心與外 相應湛然無動。是名悲相應心。無瞋無恨無 怨無惱。廣大無量皆如上說。善修者。於悲定
中。非但見親人受苦深憐愍。乃至中怨九種 十方五道諸受苦者憐愍救護。其心平等。故 名善修。復次若見是受苦之人生愍念。受樂
者受不苦不樂者而不憐愍。不名善修。若見 三種之人悉皆是苦憐愍不二。是名善修。復 次見五道眾生受苦差別。名不善修。若見受
苦不異憐愍平等。名曰善修。亦可得言若見 五道眾生受苦一種。名不善修。若能分別五 道眾生受苦差別不同。名曰善修。如是略說
善修之相。問曰。五道眾生果報不同苦樂有 異。如三塗眾生多苦報。人道眾生半受苦樂。 天道眾生多受樂果。云何行慈因緣皆見一
切受樂。行悲因緣皆見一切受苦。豈非顛倒 耶。答曰。不然。是為得解之道。行者欲學是慈 無量心時。先當作願。願諸眾生受種種樂。取
受樂人相攝心入定。即見眾生皆悉受樂。譬 如鑽火先以軟草乾牛糞等。火勢轉大能燒 大濕。大慈心初發亦如是。初生之火唯及親
人。慈心轉廣怨親同等。皆見受樂無復苦相。 復次一切眾生五道輪轉苦樂不定。即雖暫 樂後必大苦。今雖大苦後當得樂。雖即未然
必有其事。是故行者用得解之心。緣於一切 皆樂。不墮顛倒。悲喜捨心亦復如是。第三釋 修喜證喜。即為二。一者正明修喜方法。如佛
說。若比丘以喜相應心。無瞋無恨無怨無惱。 廣大無量善修喜相應心者。行者入悲定已。 其心愍傷一切眾生長夜為諸苦惱之所逼
迫。我當云何而拔濟之。令是等眾生從苦得 樂從樂生歡喜。爾時深觀眾生雖受苦惱此 苦虛妄本無今有。易可除滅。所以者何。如人
有病苦若遇良藥即便差愈。更以衣食供給 快樂無量。復次如人火熱身受苦惱。若得清 冷之水火苦即滅歡樂便生。如人現受貧困。
以是因緣慳貪造惡。若給施珍寶教修布施 行善。則現在離於貧弊。身心慶快。未來之 世長受安樂。復次又如世人愚癡顛倒縈纏
煩惱受種種苦。若聞無漏清淨妙法如說修 行。煩惱病除即便獲得禪定智慧及涅槃樂。 如是種種因緣苦無定性。易可除滅令得歡
樂。行者作是觀已即發願言。願諸眾生一切 諸苦悉皆除滅受樂歡喜。我於定中悉皆得 見。作是願已即入禪定。用念清淨心。取於親
人。從苦得脫受樂歡喜相。一心觀之令於念 心的的分明。見於親人受歡樂相其心悅豫 欣慶無量。次緣中人怨人乃至十方五道眾
生受喜之相心生慶悅。是則略明修喜方法。 二者明喜定發相。行者如是修已。念慧福德 善根力故作是緣時。即發三昧力故。即於定
中任運見於所愛親人離苦得樂歡喜之相了 了分明。於三昧中其心悅豫不可說。乃至十 方五道眾生受於歡喜亦復如是。行者於三
昧中見於外人受喜之相。而於內心無有動 轉。定漸增深。是名喜相應心。無瞋無恨無 怨無惱廣大無量善修之義如慈心中說。問
曰。慈心令眾生樂。喜心令眾生喜。樂之與喜 有何等異。答曰。如摩訶衍中說。身樂名樂。心 樂名喜。五識相應名樂。意識相應名喜。五塵
中生樂名樂。法塵中生樂名喜。復次欲界中 五識相應名樂。初禪中三識相應名樂。三禪 中一切樂是名樂。欲界及初禪意識相應名
樂。二禪中一切樂是名喜。麁樂名樂細樂名 喜。因時名樂。果時名喜。初得樂時名樂。歡心 內發樂相外現歡喜踊躍是名喜。樂根相應
名為樂。喜根相應故名喜。如是等種種分別 喜樂之相異。問曰。若爾者何以不慈喜次第。 答曰。行慈心時。愛念眾生猶如赤子。心願
與樂出慈三昧。猶見眾生受種種苦。深心愛 念欲拔其苦令得安樂。當如初樂後喜中隔 於悲故。不次慈記喜也。譬如人母。雖常念子
令得安樂。而未名喜。後見染病其心愁毒病 既得差家業付之大歡喜。故次悲說喜也。問 曰。何故約禪明喜樂。喜即為麁。約無量心明
喜則為細。答曰。禪則以定為貴。樂心恬靜與 定相扶故為勝。無量則心緣眾生。因緣眾生 歡喜為勝故細。復次行者初定既淺但以樂
緣眾生。何以故。若取喜相心散難攝。後緣 三昧漸深。雖歡喜踊躍心不散亂故為細。第 四釋修捨證捨亦為二。一者正明修捨方法。
如佛說。若比丘以捨相應心。無瞋無恨無怨 無惱。廣大無量善修捨相應心者。行者從喜 定出心自思念。若慈與眾生樂。悲欲拔苦。喜
令歡喜。而計我能利益不忘二事即非勝行。 譬如慈父益子不求恩德乃曰真親。復次眾 生得樂有多因緣。不獨由我。若言我能與樂
則為過分。復次慈心與樂但是得解。然諸眾 生實不得樂。若以為實即是顛倒。復次是諸 眾生受苦樂憂喜心生。憂喜心生即是結使
難得解脫。我今欲與清淨善法不應住此三 心。復次我雖慈悲愛念。於彼無益。今當捨此 三心行諸善法實利眾生。如是念已即捨三
心。一心發願。願一切眾生皆得妙捨莊嚴令 我悉見。作是念已。即入禪定用念清淨心。取 於親人受不苦不樂之相一心緣之。若有異
念攝之令還。令於心想的的分明。見於前人 受不苦不樂。如是次第緣中人怨人十方五 道一切眾生。皆是不苦不樂其心平等。是則
略明修捨方法。二者明捨定發相。行者如是 修已。正念福德善根力故。作是緣時。三昧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