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Shi Chan Boluomi Cidi Famen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

Scroll 6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第六
天台智者大師

弟子

弟子灌頂

禪波羅蜜修證第七

[0516b17] 四無量心第一次第第二釋名第三明處第四修證第五功德第一 四無量心所以四禪後者行人
一者世間行人二者出世間行人凡夫 行人一者樂高自在梵天 是故四禪進修無量何以
四禪但是色界自行具足無益淺薄不得四無量心 十方眾生三昧慈悲利他
是故功德梵天王 自在是故四禪修習四無量心 外道行人四禪有心
涅槃無想寂滅不知 無想定凡夫外道行人 猶如牢獄一心四空定凡夫
行人不同愛樂 佛弟子二種所謂 二種四禪進修無量小乘
調心增長福德涅槃大乘度眾生大悲四禪 無量問曰摩訶衍假設四禪
中有四無量十一切入何故 答曰四禪 不知功德譬如中有
知者大福四無量心 牢獄四無色定緣中不得 八勝處遮道不得通達
八背捨調不能次第 九次第定不能一切遍照隨意十一切處問曰論說四禪
四無量禪定答曰 無漏四禪中說四無量心 何以無漏觀行法門
有漏根本禪中說第二 四無量慈無量心愛念眾生樂事饒益悲無量心
眾生五道種種喜無量心令眾生歡喜捨無量心眾生四法
四心遍十方平等無量 眾生悲心眾生 眾生不悅
眾生憎愛次第階級 在下第三處所自有二種 通明二者明處第一通明四禪
四無量心釋論中說 色界根本禪中間無色界無色 眾生不便欲界未到地定
問曰欲界未到地利根 見思何故不得四無量心答曰緣理 神通無量
欲界不得無量 初禪是故如初覺觀 分別欲界
一心修證 第四禪中間喜樂云何喜樂 答曰無有喜樂喜樂人相
平等譬如離欲行人不須五塵 大福五欲勝妙 前人自心染污四禪
喜樂亦復如是中間即可第二如初覺觀為主 欲界眾生苦惱此處二禪
大喜此處無量三禪遍身 此處四禪莊嚴此處 隨地便問曰若爾
四禪四無量答曰第四禪 念清淨不動一切佛法 問曰初禪
次第在前初禪二禪 三禪四禪何故答曰 便次第譬如十弟子第一
何人智慧第一應答身子夏臘 第一第四修證四無量心自有二修
三修四修第一 第一修習方法 處處經中說比丘相應心
廣大無量修習云何 相應心釋論十方眾生心數法生法名為相應禪定
作誓一切眾生快樂 受想心數法身業口業 相應法和名為
為主得名譬如一切心數法 後世因緣得名作業 相應復次行者
清淨心親人父母 一心 心想分明親人
心愛乃至中人五道如是復次行者如是種種善惡境界 不得一心親人
心心相續方法第二 行者禪定智慧福德善根力 如是一心眾生三昧三昧
定心親人快樂 身心悅豫顏色和適了了分明如是 中人乃至亦復如是
定心萬億 國土閻浮提四天下乃至十方世界 一切眾生悉皆行者見外
內定外相湛然 相應心即是相應受想識陰 問曰相應定見眾生
漸漸一時答曰 不定一種相應心 數法心中所謂瞋恨慳貪煩惱
淨水明珠澄清 眾生因緣因緣初生名為增長籌量心中未決
名為名為已定無所畏忌名為慈心捨離 無瞋無瞋
以是讚歎慈心功德廣大無量 分別二種一方 四維上下無量復次瞋恨
名為名為名為無量親人緣中人為 無量復次緣故名為
緣故名為緣故無量 慈心牢固名為非但愛念 非但眾生非但眾生
一方眾生名為修行 中人中人中人人中愛憎無異乃至愛念五道
眾生慈心兄弟 知識好事利益安樂如是 遍滿十方復次眾生欲界
初禪 具足與欲乃至 四禪如是慈心眾生
凡夫行處學人漏盡 調心大福無漏法緣漏盡 阿羅漢辟支佛諸佛聖人我相
一異因緣相眾生 和合因緣相五陰即是眾生 五陰眾生不知法空眾生
一心聖人隨意世俗 名為法緣無緣諸佛何以 諸佛不住有為無為不依上下過去
未來現在因緣不實顛倒虛誑 眾生不知諸法實相往來 道心諸法分別取捨以是諸法實相
令眾生無緣譬如濟貧 財物金銀寶物如意眾生緣法 無緣亦復如是摩訶衍廣說
眾生果報法緣 諸法涅槃無緣一切 佛性常樂平等復次眾生 法緣通明背捨無漏
無緣首楞嚴法華三昧 第二修證即為一者 方法佛說比丘相應心無瞋
廣大無量相應心行者中常眾生眾生種種苦心憐愍
眾生可念種種苦心 念言五道之中 種種身心不知不見長夜懈怠
救拔發願眾生 種種救護 禪定淨心
親人受苦心緣 心想分明憐愍悲念無極如是乃至怨憎一方乃至十方一道乃至
如是方法二明 行者福德智慧善根清淨三昧 便親人受苦了了
救護親人受苦 中人如是乃至十方五道 眾生受苦行者定心見外受苦
內心憐愍定心 相應湛然相應心無瞋 廣大無量
非但親人受苦憐愍乃至 十方五道受苦憐愍救護平等 復次受苦人生
不樂憐愍 悉皆憐愍不二 五道眾生受苦差別不善
不異憐愍平等名曰 五道眾生受苦一種不善分別 眾生受苦差別不同名曰如是
問曰五道眾生果報不同苦樂 三塗眾生人道眾生受苦天道眾生云何因緣
因緣一切受苦豈非顛倒 答曰不然行者 無量當作諸眾生種種
人相攝心入定眾生 牛糞火勢大能 大慈如是初生
慈心怨親同等復次一切眾生五道輪轉苦樂不定 當得未然
其事是故行者緣於一切 顛倒喜捨亦復如是第三 即為一者方法
比丘相應心無瞋廣大無量相應心行者一切眾生長夜苦惱
云何拔濟眾生 生歡喜爾時觀眾生受苦 虛妄除滅所以者何
有病良藥即便衣食供給 快樂無量復次火熱身受苦惱 水火歡樂便貧困
以是因緣慳貪珍寶布施 行善現在身心未來 安樂復次世人愚癡顛倒
煩惱種種無漏清淨妙法 煩惱即便獲得禪定智慧涅槃如是種種因緣定性除滅
行者發願諸眾生一切 悉皆除滅歡喜悉皆 禪定念清淨
歡喜一心 分明親人歡樂悅豫 無量緣中乃至十方五道
略明方法二者行者如是福德 善根力故作三昧
任運親人離苦得樂歡喜 分明三昧悅豫不可說乃至 五道眾生歡喜亦復如是行者
外人內心無有 相應心無瞋 廣大無量慈心中說
慈心令眾生令眾生 何等答曰摩訶衍中說 五識相應意識相應五塵
法塵復次欲界 五識相應初禪三識相應三禪 中一欲界初禪意識相應
二禪中一 因時歡心 歡喜踊躍樂根相應
名為喜根相應如是種種分別 喜樂相異問曰若爾何以次第答曰慈心愛念眾生猶如赤子心願
三昧眾生種種深心 安樂如初中隔 譬如
安樂未名染病 既得家業歡喜 何故喜樂即為無量
答曰以定恬靜 無量心緣眾生因緣眾生 歡喜復次行者
眾生何以後緣 三昧漸深歡喜踊躍散亂 一者方法
佛說比丘相應心無瞋 廣大無量相應心行者 定出思念眾生拔苦
歡喜利益二事即非勝行譬如慈父恩德復次 因緣不獨
過分復次慈心但是諸眾 不得以為即是顛倒復次 眾生受苦即是結使
難得解脫清淨善法 復次慈悲愛念無益 三心善法實利眾生如是
一心發願一切眾生莊嚴 禪定念清淨 親人不樂一心
心想分明前人 不樂如是次第緣中人十方 一切眾生皆是不樂平等
略明方法二者行者如是 正念福德善根力三昧便 不加功力任運親人
不樂了了分明禪定 眾生心憎愛乃至十方五道眾生亦復 如是行者爾時諸眾生皆是
三昧開發無有深妙堅固心安 平等不二相應心無瞋 廣大無量問曰
心中有福捨心眾生 何等答曰行者一切眾生 失時即是皆是不樂
心安始終饒益復次行者愛著悲心 憂悲功德
捨心無諸煩惱知行福德 復次行者捨心種種眾生是故福德增多捨無量心問曰
喜捨何故說法無緣答曰 可見問曰四無量心 喜捨何故二分答曰一切
故作二分 問曰四無量發願入定眾生 心想答曰二種天眼無量
二者眾生三昧三昧三昧不見 三昧問曰四無量
何故不分體用淺深進退 無量全無 不須分別第五四無量功德即為
現世二者未來世現世功德 中說慈心三昧現世功德中毒不死兵刃
橫死善神擁護利益無量眾生 無量福德未來功德四無量心 生色梵王無量眾生
初禪初禪乃至四禪問曰三藏初禪娑婆世界主梵天王 何故乃至四禪梵王答曰
四禪梵王問曰若爾何以梵天答曰梵天眾生 天竺婆羅門婆羅門
所有福德梵天梵天信教修行以是梵天 復次婬欲名為四禪
四無色定五戒律儀一種不妄語 三事復次四禪四無量心 受生無量福德
果報應有 復次人王十八應有 四禪中有
三藏初禪大梵王初禪 覺觀雖則語言法主下地眾生便問曰若爾何故
無量功德慈心修福遍淨天 修福虛空修善 福德識處捨心修善修福無所有
云何果報梵天答曰佛法 不可思議眾生如是說復次 三禪虛空
識處無所有處復次 慈心令眾生果報三界 遍淨天最為福德遍淨悲心
眾生老病殘害行者憐愍云何 除外苦心 行者思惟有身唯有無身得無
虛空能破是故福德虛空 眾生心識心得出籠 空處得出心虛空處無得
一切法有心識得自在無邊 識處捨心眾生苦樂 所謂無所有處以是捨心無所有
如是四無量心功德聖人 方便自在如是凡夫何以凡夫 初禪乃至四禪四無量
方便無色四無量復次 來世弟子鈍根分別諸法 四無量心聖人所知眾生緣故但是
有漏欲界無色界所以者何 色界欲界如是妄見 無量無色界四無量心十方
眾生不重無色界如是說 法緣無緣復次行者眾生緣中具足 法緣無緣時眾四無量心摩訶衍
復次菩薩發菩提心行菩薩道眾生 無量雖是凡夫所行應知 不可得空無善巧方便
具足一切善法諸眾生即是行菩薩道 四無量心中觀功德眾多 四無量心無想定何以
外道有為心識生滅欲求涅槃 常樂智慧不知真實四禪不見 覺心生滅虛誑
不知繫縛邪法相應心涅槃 捨命無想天色界生死
不得解脫猶如阿那含五品 色界思惟未盡寄生色界 無想定既是邪法佛弟子
具足三界所以略明邪正第三四無色定四無色定一空二識 無所有處非有想非無想處
一總一總四禪四無量色法無色得名故云無色是故
心心互相四空定無形即是虛空四空定 四空定定心
念處勝處一切處 得名四空定次第在下前已
復次四無色自體不得 問曰默然 云何答曰方便
具足成就經論並不 第二空處釋名 修行第一釋名所以空處
最初色心虛空無色相應 虛空空處無色 默然摩訶衍
虛空不樂轉增問曰 虛空無色上來空想 虛空答曰地中但是
入定心細不見意謂 色法繫縛所以 不見一向絕色
有空虛空無色第二修空方法就中一明二明一明中有二種
二者相成行者入空可見有對色不可 不可見無對色一切
有對種種無邊虛空 一切色相可見有對色 即是不可見有對色種種
不可見無對色一切色法不過十一 五根即是色法阿毘曇 一則有對不可
行者虛空必須 即是虛空 因此入定即是第二
即為二觀修習行者欲求虛空深思色法 有身饑渴疾病大小便
弊惡欺誑虛假一切受寒 枷鎖刑罰一切從先因緣 即是種種眾苦不可
復次一切色法繫縛不得自在即是 牢獄心受無可 讚歎虛空無色
安樂此處寂靜惱患讚歎 即是修習六行可知二明 修習行者四禪應作
欲界具足色法何故不見一心諦觀己身一切九孔 內空猶如內外相通
芭蕉重重無實即便既得 心觀蜘蛛網漸漸微末身分不見五根
所以者何四微 大一色法不異四微四大一切色法 復次行者如是觀眼見
觸覺有對 二種種種不分 種種別異一切色法一心
不捨便中間 爾時精進一心念空當 修習禪定方法第二明證
二明 體用淺深進退功德第一明證 行者一心念不捨任運
未到地 豁然相應明淨不樂 虛空無諸色相無邊
虛空分散無色心識無礙 得出飛騰自在虛空 亦復如是復次得空定出色界
一切色相空法種種諸色不得 有對既得勝妙空處決定 種種是故
以此明證虛空第二經論四無色定不立 四空定第六默然
便道同體相似虛空 五一上來四禪相貌可見
支離修空 方便方便同體相似經論不立自體無有
成就中說 方便方便 云何修空定時
護者即是色相護者 空心 修空色相
正念空理觀心 虛空無有分散一心通明 因此五法支離非一名為
方便正應如此 或是定時何以第六默然
修空隱顯因果體用 不便定時亦復宛然 可見第三體用
第六默然 默然例如四禪不異問曰支那答曰方便
隱顯第四淺深虛空十方虛空 覺心明淨
自覺如是 九品可知第五進退虛空 不同所謂退
四禪中說廣明第六功德 不共不共離過 中方善心不共
信敬慚愧功德第二 識處第一釋名二修方法 第一釋名所以識處
正從識處第二 修行方法二種一者空處讚歎 二者空處識處云何
行者空處相應虛空無邊 虛空能破復次虛空 外法入定不安
虛空識處既是內法內法入定 寂靜安隱是故讚歎識處第二 受想
無常苦空無我和合欺誑不實即是 八聖對治方法便是 即是理觀就此
八法觀空和合 無實八法 對治病者對治
對治行陰對治識陰復次無常無常 空觀無我觀行事理
二觀虛空事理無可 生厭捨離善用念處中意 可見問曰四禪何故方便
四空定八聖答曰 聖種問曰若爾凡夫 八聖云何答曰六行
不如八聖問曰有漏 聖種無漏答曰 聖種但是下修不能
無漏無漏心緣 行者不喜便 一心現在心識念念未來過去
亦復如是識相加功 不計一心無異問曰過去 已滅未來現在不住云何入定
答曰心識法實三世心識 憶持過去瞋心已滅不可 他心智三世
諸法不斷何況三世 識心不得入定 入定是故行者一心
中間例如問曰若爾 中間答曰可見第三 二明三體
進退功德相者行者一心 即便任運因此豁然 相應心不動不見
現在心識念念不住定心分明廣闊 無量無邊過去已滅無量 未來無量無邊
法相無分散意定安 清淨寂靜心識不可說問曰行者 三通云何三世答曰三昧
四無量心可知二明 方便相似例如 三體淺深進退功德
可知第三不用 釋名二明修行方法三明釋名 用處定時不用一切內外境界外境
修得 不用無所有處無想 得名二明無所有處
方法一者二觀修習云何 識處行者深知識處所以者何 法相中心緣於過去
未來心識無量無邊心緣無邊 復次入定名為 入定名為內定寂靜
內心心緣入定三世 非真實唯有無心識處無依 安隱如是無所有處二觀修習
受想 空無和合虛誑不實如是識處無所有處無所有
心識不用一切 心識無所有非空無為法 無有分別如是心念無所有
其中相如 問曰有人無所有 云何答曰不然一切
有法無所有處意根 無所有法塵入定名為第三明證一者
二者三明體用淺深進退功德第一無所有相者行者 專精不懈一心空無
不見諸法寂然安隱動搖 定時怡然 何況分別無所有處
無想定二明三明體用四明 進退功德例如第四非想 非想釋名二修方法
釋名非想非非想解釋不同有言 定名非想 非非想
識處有想不用 非想識處有想非非想 不用無想若非有想
不見一切相貌非有無想 若一無想無知 無想無想問曰非有
無想實有云何無想答曰非想 但凡夫人中陰 不覺謂言無想佛法中說
本名非有想非無想 凡夫非有佛法中說 無想非有想非無想第二
修行方法一者二者觀行修習 深知無想無所有 無明覆蔽無可
摩訶衍識處 皆是心病寂靜 名曰非想安隱無諸
觀行修習行者爾時諦觀受想 無常苦空無我欺誑 不實和合實有如是觀即便捨離
非有非有非有何以 過去現在未來不可得無有形相 無處知非云何無何
無為無為離心無不 無緣別無 無不無有
非有如是觀不見有無一心 修習非有想非無想 非有無常不捨不用便
非有想非無想其中 第三明證一者 二明三明體用四明淺深進退
功德第一明證相者行者一心專精 不已任運緣中忽然真實 不見有無相貌動搖
清淨涅槃微妙三界外道 之謂中道實相涅槃常樂我淨愛著 修習正觀
不復退中說凡夫 法如不知和合 自性煩惱成就
煩惱不知真實外道 不見有無知非 真神不滅
佛弟子和合虛誑不實 中心復次虛空 識處有想
用處無識無識無想 無所有無想非有想非無想 世間沈浮空有均平定安
世間最為尊勝等智不能 常有復次無想三義無想天 非有想非無想滅受想定方便
外道無想天有方便凡夫外道 非有想非無想佛弟子入滅 問曰無所有處無想定何故
答曰不善無所有中心數法 復次色界無想無色 非有想非無想佛法自有
不用處於處中勝定 二明三體淺深進退功德 可知般若一切法一切法
初禪乃至非想非非想不用 皆是般若前方便諸法入空 諸法勝法般若萬法
十二般若分所問曰菩薩行 菩提實相不得云何 顛倒別有答曰釋論
空義中說諸法實相智慧四無色 無有顛倒摩訶衍四無色問曰何等 諸法實相答曰諸法自性問曰
法和分別因緣無色云何 眼見耳聞何況不可 無有不覺苦樂不空復次分別
微塵心心數法日月 乃至一念不可得真實四無色 菩薩如是分別種種諸相
方便一切眾生不著以此功德 迴向菩提一切佛法普施眾生即是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第六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 46 No. 1916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資料庫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大正藏編輯
【原始資料】鎮國大德提供北美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資料庫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網站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

Glossary and Other Vocabul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