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The Four Bases of Mindfulness 四念處

Scroll 3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四念處卷第三
天台山修禪智者大師

門人灌頂

[0567a19] 大意念處大意四句網羅罄盡出世 不生中論假名
即此四門指大 七寶有門眾生佛性猶如 畢竟清淨無門譬如
無門佛性非空非有第四 四門多用無門 有門佛性空門云何有性
別教不但所以見佛 不但云何眾經列位位數增減華嚴十信等覺
十住地中 界外不語界內 (云云) 。方等 得道而已地位瓔珞總結
階級五十二前後界內分明 般若未有階次天王 十地三十等覺金光
無後十地仁王般若五十一 等覺經意軍師 爵祿所以法華
不明一部之前法華一期 之後瓔珞方等仁王般若 在後不明
不明佛性祕密 不了增減隨機 出沒佛語修多羅不得 非法
(云云) 。 南岳大品四十二字門 一切法圓教四十二明初修治乃至第十修治
別教乾慧地乃至佛地通教 經意文義一期 不同位數行人採用各異
瓔珞三觀次第大品 凡夫涅槃可解三觀道慧具足般若
具足一切智般若一切智具足 一切種智般若一切種智煩惱 般若初五方便見思入空
十住道慧斷見學道 塵沙入空 十迴向不假不空一切智
登地一切種智等覺一時煩惱 不明等覺十地煩惱習是以 三觀 (云云) 瓔珞十信十住
十行種性十迴向種性十地 種性等覺妙覺廣說五十二 涅槃五行五味滿次第
凡夫修學具有別圓界內界外 四諦菩薩堪忍生滅 十住無生四諦十行無量四諦
十迴向相似四諦登地 種智五行云何入涅槃 修學涅槃別圓
有法慧命何須 得法常住三藏生滅云何 常住涅槃昔日
不明佛性引見佛性三慧決不 小乘 論定八背捨十信中伏通惑堪忍
化眾生二乘何以得知 可見聲聞相異別教登地界內 不用界內方便
通名不得方便 等位佛法名教通用小乘 方便用大方便見諦
不用別教 因果 (云云) 。三諦 別有
間隔菩薩二乘凡夫瓔珞 攝論不明界內凡聖異聞大論
聲聞不共不共 大經五行大品三慧釋論 一法易解三慧
一時三相 方便然後可見 無常外人無常云何
無常何故我法 無常 (云云) 。菩薩常住佛性無量四聖諦諸法實相中道佛性
不生不滅不垢不淨次第觀空 恒沙佛法如來藏次第三智斷惑無量義眾生
無量無量說法無量說法無量 無量無量無量分別校計生滅 無生無量苦集滅道無量如來
造作二十五有諸生 長夜發菩提心四弘誓無量繫縛 眾生無量繫縛斷惑因果
可知何不菩提 不通因故發心 正意無量發心
若爾初地得無發心 分得妙覺究竟例如三藏初生 無生通則發心無生別人
無量發心大意 (云云) 。三藏不淨 不生不滅
別教持戒根本住世 無異 實相非理
之間可知 (云云) 。 菩薩思惟出家虛空 善法因之增長在家逼迫猶如牢獄一切
因之往詣僧坊無上道 正法大眾正行出家是非 無上道聖行正法聖行大眾
聖行是非因之菩薩受持 大海爾時愛見羅剎安隱入涅
涅槃使三塗使執見破戒三塗執見修善 天上愛見
根本清淨四重前後眷屬 清淨前後方便偷蘭遮 清淨
正念念清淨迴向菩提大乘 釋論相似清淨 清淨善法動不動毘尼
護持三不 入空 入空大乘戒菩薩
汝等發菩提心出家禁戒具足 不退十住不退隨順 究竟迴向界內
具足波羅蜜初地乃至 等覺具足法門即是 身命
根源菩薩信佛 分明猶自覺觀不住 爾時聖行念處
即是出息入息 覺觀根本 梵行
三十六念處不淨觀 貪欲聖行皮肉諦觀 一一節間
青黃鴿背捨欲界 一切未到地 爾時內外不滅
以是不淨心觀內外 光明煜煜天下初禪覺支 不見佛菩薩念佛見佛
說法背捨初禪無色以是不淨 心觀不淨心觀色有一身即是死屍
色光界外所以 欲界用以界內不淨 不淨心觀方便自有
法滅證法自然消磨 不見不淨無色外觀 未到地初禪
二禪青黃鴿 喜樂一心不同 通明背捨二禪 (云云) 。
背捨作證三禪三禪 勝處四禪背捨釋論明淨背捨作證 四禪何所
三禪背捨 從容背捨三禪身證 成就第四禪第四禪具足勝處
何故大論不得三禪四禪起來 四禪色界
緣故 遍身故知三禪背捨即是
背捨無色空無 凡夫聖人深心智慧 背捨
不可 不可外道 (云云) 。 今次四禪不得不成
無漏背捨解脫宿 背捨不得無漏 不成不論宿次第師子超越
三藏無有凡夫修得大乘 (云云) 。 不淨背捨假想 不淨
皮肉城邑聚落所有 正報不淨背捨不淨 依報國土錢財山川林園江河池沼
一切色法悉皆不淨流出河海衣服飲食 大經
大地無可幻術 神通得法道理 凡夫緣成不淨便不淨
此道轉變修得宿 大地依正不淨興廢 成性任運不淨譬如火發乃至
江河 大勢一切依正無非不淨 淨觀人心淨重
不淨不可山河 而言僧護見地一百二十五所見大地身為叫喚苦惱
地獄眾苦宛轉 衣裳浴室法事悉皆受苦何者 穢惡受苦
不淨觀淨顛倒不淨 背捨凡夫下地不能 佛弟子下地
無漏不能無漏通則地下 內觀外觀背捨 無色外觀不淨
背捨二禪背約依正大小三禪背捨不論何者根本 不淨背捨根本大成背捨 例如 (云云)
不淨勝處依依大小多少勝處依正多少大勝所以 未能轉變自在勝處
大千衣食多少 未能多少既成
貴賤不淨 不淨依正
不淨勝處初禪無色外觀 二禪
(云云) 。見者 不為 不淨自在 行者如此
己身不惜上古 五欲 不得之至死後勝處
四禪三禪不能轉聲聞法如 菩薩無勝大論青黃 地水火風
多少轉變何以內外 勝處 四禪十一切處四禪初禪覺觀
二禪三禪不得一切處 動念一切處遍十方 如是若一切入青色黃色
遍一切處遍一切處青黃 色相如是一切入內心 遍一切處樹葉
一切處內心不能 大論優鉢羅華為人不解 不可以通明
八解脫 法人不用 樹葉不成不用 (云云) 。菩薩
念處依正中轉自在波羅蜜慳心 不惜貪求不為依正妄語
不生 動身忍辱不淨 恣情精進善巧
方便得所調適現前 背捨勝處神通變化願智中轉變得三昧變化一切道一
在此具足名為 身受心法出世苦集 悉皆不淨一切諸法不可得
無所有畢竟清淨不生不滅 般若波羅蜜勝處中轉變為一切法 隨意自在勝處
能破調制 迴轉自在諸法亦復如是不可窮盡 菩薩四念處勝處諸法
勝處修習宿世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