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Commentary on the Treatise on Contemplating Thoughts 觀心論疏

Scroll 5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觀心論疏卷第五
天台沙門灌頂

[0614c13] ◎第三中道破法五意何者 無緣入空眾生 破法中道二邊
無緣如來名曰無緣 實相同體無緣法界拔苦 同體慈悲滿弘誓
誓願一切眾生得佛 智慧佛眼究竟盡數 大方便善權首楞嚴種種示現
精進力法華勇健為難 頂上第三 無明無明無有相貌云何可觀
二觀何者二觀 智障何以智障中道不二二智未能智障一者
假而未始照則未始寂照不二即是中道不二 即是三觀
未嘗未嘗名為三德非一大涅槃故經云三德涅槃 非一不可思議三觀
智圓玄妙無相不可得名為中道 觀智二相次第 三觀云何圓融不二
第三中道不異如是說三法何者無明二觀法性三觀無明二智智障
無明智障從何無明 即是自生無明無實云何 法性即是他生法性無生云何
無明法性即是共生即是 四句不可約法 無明不可得無明法性
無明滅法性不滅法性 不滅法性不滅法性四句 不可無明
真修無常云何真修云何 不可不同
即是自生真修 即是他生四句不可此次 第三破法止觀
第二前已 觀心十界六道有門生生 空門不生菩薩
不生佛界即非非有不生 不生一念十界豈非一界 十界一句四句一門四門名為
圓通圓融 何者今圓觀心六道生法 十界未嘗不空即是圓伏
觀心二乘十界即是 未嘗不假圓伏觀心佛界 十界未嘗不空不假
假而未嘗不空非有 無相圓伏觀空未嘗不假 無相非有圓伏
未嘗不空不假無相 未嘗無相一切一空一切 一中一切非一非一
空中云何一體世間 四大相成一體 三觀三德大涅槃
何者無有空空 有相無二 方便
有方便中資 資中中常二鳥 水喻
不妨三觀何妨一切不盡一切 無法不成觀心十界佛界法身
亦即如來衣二乘第一義空般若 亦即如來座菩薩界即是解脫亦即 如來室三德大涅槃名為安樂行
如來衣如來圓行涅槃 安樂行涅槃經一行 之謂故知觀心十界即是
涅槃行道如來安樂行三德 三般若涅槃乃至三法十法 安樂即行
四一 玄宗九法 五明法華經導師
眾人珍寶 弟子塵勞隨意即是行者 心數眾生
觀心十界三觀寂照 二乘大導師何者識心六道苦集真諦
心中二乘真諦菩薩世諦識心菩薩界世諦中道第一義 心中佛界三諦此次塞耳
識心佛界一切 迷心佛界一切 一道清淨
觀心假而不空觀心 假而增損 不空即非愚癡
觀心有方便 觀心假而方便 觀心假而
觀心寂照 何以觀心 不識心中邪正一切法
乃至心論何止 學者三十七 道品調停者道品一者分別道品
四念處四正勤各各從此入道二相 道品六度四念處 乃至八正道見道四相道品
明相調停道品問道二乘菩薩云何釋論道品善知識由是成正覺
正道見佛云何大乘四念處 一念十界觀心六道五陰 二乘念處觀心六道五陰
菩薩界念處觀心六道 五陰佛界即非涅槃 佛界九法二鳥
觀心十界心中 娑羅雙樹三德祕密大涅槃 一切眾生大涅槃不復
四念處廣論觀心 二乘常樂四倒觀心六道菩薩界無常四倒
觀心六界佛界 道場故經云四念處
之謂十界不可思 名相道場入涅槃意趣 玄微不可思議四正勤觀心十界
六道惡心 善心增長 正勤生佛四如意足
念處正勤皆是如意定慧均平使 照明一切眾生
心數禪定 首楞嚴眾生寂定 如意歸本一切眾生菩提
智明念處使還源五根定慧念處如意定慧寂照十界明了無疑信根
正勤精進慧根 如意增進定根定慧均平 五力定慧
懈怠能破五力七覺 定慧照明
不一七覺調停一心 一心八正何者 覺分
覺分覺分 寂照觀心觀心 正觀中道一心
七覺八正道觀心十界 念處觀心一心三觀名為正見正思
正觀名為正語妙果 名為正業以此名為正命一心中道名為 正念能破二邊名為
二邊名為正定四念處 正勤五根五力七覺八正如果。故經云覺意淨妙
解脫智慧道品涅槃有空無相三門三解脫 正見入定無漏智大臣定名
三三昧正定正見 無漏大臣正見大王三解脫 不智三藏空無空門
無相八苦通教苦集空門不計無相 無能別教入空
空門無相 假相中道中道 圓教三三昧次第
別教三三昧入涅槃六度 助道何者修道調停慳貪 惑亂心神理觀
財色不得不能 依正二報貪愛纏綿豈能悟道 以求
何況資財豈不香城 般若東土喪身未曾 求道不會
有人身入死亡 刀兵死者地獄 行者攻破四魔豈不
明珠破戒 三業乖違戒律使理觀 不清三昧現前所以持戒以為
橋梁以為生死大河得度所以 菩薩度生大海微塵 瞋恚
理觀爾時忍心忍辱 一道涅槃誠心 無瞋時常如來衣如來
柔和忍辱念佛 聖言不成 不能開悟精進小事
不能度生 大海勤勞妙道 無量疲勞晝夜
飲食何時曇無竭菩薩 般若精進故云諸佛一心 精進三菩提何況餘善所以
白骨往昔餓鬼打死 散亂心爾時修禪
道場身體手足寂然不動 能不釋論天雨 覺觀動心禪定
塵勞智藏功德 故知有種功能助理 闇心善巧方便
生死即是涅槃煩惱即是 生死不生多生所以 空無無我不淨助道理觀
圓通未能無常 略明六度理觀開悟 助道六度不可思議道品理觀
一切法六度功力大能事理 道品覺分二邊生死生死後際生老病死
常住中論因緣所生我說即是空 名為假名中道觀心六道生滅 捨煩惱即是因緣所生三藏
觀心二乘即是生死 菩薩界生死後際觀心佛界 中道生老病死常住
一心十界即是四教道品事理 生死後際常住 具足修道中正
正命辨道六度 事理何者觀心六道 因緣生乃至
二乘無著觀心 自在二戒觀心佛界 具足戒觀心六道因緣
生滅三藏中道正業正命觀心 別圓教理中道正業 正命十界事理持戒
開悟道品五根五力 七覺八正中正即為 觀心六道因緣生
法事中伏觀心二乘柔順 觀心菩薩界假名無生忍觀心 佛界寂滅忍
觀心十界具足事理 道品精進觀心六道精進觀心二乘精進觀心菩薩界
精進生死觀心 佛界精進諸佛一心精進 菩提觀心十界事理精進
道品四如意足定根定力 覺分正定觀心六道 四禪觀心二乘 真諦三昧觀心菩薩界
俗諦三昧觀心佛界 首楞嚴三昧觀心十界 事理道品 四念處慧根慧力覺分正見
思惟般若觀心六道 世智觀心二乘一切智 菩薩界修道種智觀心佛界一切
種智觀心十界事理波羅蜜三藏菩薩精勤六度 通教菩薩空理六度三事
別教菩薩約出六度圓教 菩薩中道六度道品六度 破相四句 (云云) 。云何六度調伏
觀心六道因緣生六度調 觀心二乘空調 觀心菩薩界調伏
觀心佛界中調二邊一心十界事理六度調 所謂眼根諸如來
了了分明乃至意根調 五根可知云何六度 威儀十力無畏不共威儀
十力六道因緣生生滅四諦 心中二乘無生四諦心中菩薩界 四諦心中佛界四諦寂照
心中六道苦集六道 無有各各四諦苦集 四諦
四諦根力 道諦中道定力 心中十界眾生過去苦集根力十界
眾生現在苦集十界眾生未來 苦集 滅諦漏盡四無畏觀照心中
苦諦分別心數眾生 過患決定師子吼無能 法智無畏集諦決定
師子吼無能 無畏道諦無畏 無畏滅諦一切無畏
漏盡無畏十八不共法口無失 無不定心欲無減精進無減 精進慧無減解脫無減解脫
知見三業智慧十二不共 道品六度無閡知心十界眾生言辭不同無閡
四諦無閡 無閡四諦無窮樂說無閡六通如意三通調中說心宿
十力中說三明六通四攝布施正業正語愛語 利行同事二攝神力同事
陀羅尼四正勤陀羅尼三十二 相者道諦道品略舉十二 法門六度助道正道 四教有道六道十力無畏一切法
觀心十界即是三觀四教 故經云微塵大千經卷
如來藏無法淨名諸佛 眾生心法華令眾生 知見涅槃女心中伏
一切萬法所以大乘經眾生 不可思議觀察顯出心中寶藏 聖旨觀心不可思議
在此不可思議 不可思議故經云不可思議不可思議 之謂諸佛如來法界身
從眾心想即是三十二相 故經云法界虛空諸佛 法界
隨分勝法不識非但正觀重罪是以 何者三藏五方便四果
性地見地別教 十地圓教十信十住 四教心所
自知行處六時 五悔理觀第一懺悔順流 何者一者有無迷心
六道生死二者惡友惡人 三不隨喜不信心中 佛界隨喜善事縱恣三業
有無五事 普遍不可得六道 惡業惡念相續三毒惡心互相
凡聖 修心佛界妙法六道覆蔽八不 惡道不畏苦業煩惱三道三障四倒
火燒不畏三途無慚 三道惡業不愧凡聖 第一義天撥無因果一闡提不信
六道苦集因果聖道因果 必須順流心流生死苦海 知過必改生死海
何者一明深信因果即是 信心十界六道苦集因果 聖道因果 異體生死
常有 第十不信二明慚愧內心佛界 五道五十餘年一切第九無慚無愧怖畏
惡道無邊三途 逃避故云怖畏第八不畏 發露悔過生死轉增悔過
故云發露安隱發露 第七相續三觀 相續存心六道惡念第六 惡念相續慈心
六道眾生第五補過精進三業心中聖法三業第四縱恣三業
隨喜一切 眾生知見如常不輕 第三隨喜親近善友
觀心二乘四千波羅 密實四千假名聲聞菩薩 四千菩薩佛界四千
如來故經云道品善知識由是成正覺 比丘僧諸菩薩聖眾知識第二
惡友無明觀心佛法 本源清淨生死六道二乘涅槃 二邊罪福
菩提無明還源第一有無 逆流順流懺悔莊嚴懺悔故經云端坐
實相霜露慧日銷除勸請 諸佛轉法輪度眾生 佛說法化眾生內外眾生
隨喜隨喜諸佛菩薩 凡夫有相隨喜心中聖眾 功德深信隨喜迴向
凡聖三業菩提 佛界發願 眾生見佛願心眾生
六時五悔加威圓信成就名為隨喜更加 讀誦第二助益
第三兼行六度第四具足 第五種種解說清淨持戒 忍辱無瞋坐禪精進勇猛利根智慧
道場三菩提十信 普賢五品十信未詳如是次第 十二究竟妙覺
忍者能忍成道不動不退薩埵一念不可思議至今第八 迴轉開發一品
神智爽利鋒刃 學而經論不可 日月心懷寶藏
進入不處不能安忍 有益 八風安忍順道
內外應得 有法住著不得法名 乃至涅槃求法
法名無住求法 退若是頂法位法愛不得退四重五逆
有頂大論三三昧有法名為行者 至此內外
唯有法愛法愛稽留小事無法自然流入薩婆若所有慧身 不由功德
行者學道進趣 功德觀心不思議 第十順道法愛十法名為大乘
摩訶衍法華諸子大車 莊校周匝欄楯四面 張設大乘亦復
何者今圓三觀三諦 十界其事止觀二法 二輪無量道品莊嚴陀羅
周匝欄楯四辯 四面慈悲即是張設十力無畏十八不共法珍奇
四弘誓願即是 四攝即是三三昧 即是四門歸宗休息
四念處慧能即是 四正勤即是肥壯 即是膚色四如意足即是形體
五根不可移動即是 調停沈浮得所名為八正道無二 平正六度助道即是僕從侍衛
法愛即是觀心 一切法運出二邊生死直至佛果 大乘法門陰界
十法相如故經云 四方嬉戲快樂自生云何十法四方快樂
第二煩惱陰界不得 觀察不已煩惱發作陰入煩惱何者五欲
陰界平常煩惱陰入 果報平常求解異常發作 三毒煩惱平常
煩惱 不可急流 漣漪不知有力
師子哮吼道場 陰界煩惱相如 種種重罪非唯正觀
不成增大是故煩惱 一明二明因緣三明治四修止觀相者煩惱惱亂心神
見思利鈍使何必 不計蠕動推理 何曾執見故知
無利見取戒取何曾無貪 故知利鈍 見思起見
推理見相所有十使屬於 起見猛利所有十使屬於起見正是煩惱
諸見復次利鈍 四分四分四千煩惱因緣 種子無量劫煩惱種子
熏習相續水流不覺 二業無量劫惡業 得令修道出離惡業
觀心作善 道場行道陰界出世 十軍然而
行者抖擻 風扇業力 在後種子煩惱
治法不同小乘明治一對貪欲不淨觀慈心貪欲不淨觀不淨觀不得
慈心轉而 名為三不貪欲
不淨慈心 二三具足 小乘
大乘明治 第一義 小乘多用悉檀大乘多用 第一義悉檀四修正觀
陰界入境陰入 十法煩惱菩提塵勞如來乃至六十二見一切
皆是佛種三界六道 二乘菩薩如來故知一念煩惱十界十界生死
永別同一即是第一不可思議 觀心六道空名觀心六道假名 觀心六道名優即是平等觀
第三止觀觀心六道二乘六道觀心六道菩薩二乘 六道中道二邊中道佛種
第四破法六道 佛界 十界一界即非一界十界
第五觀心六道 念處觀心二乘 念處觀心即非念處
觀心佛法中道定慧 五根佛界二邊信力 二邊懈怠二邊真俗
念力二邊智障慧力二邊定力中道五力覺分六道煩惱散亂覺分調
二乘覺分中道 第六道品調停觀心佛法 二邊分別變易生死不為二邊
六塵污染二邊名為精進不受 不為二邊 二邊般若第七六度助道
煩惱佛種理即聞名名字 即是佛界觀行即不已相似開發相似即解開
佛種究竟即 第八觀行名為 安忍第九安忍名為
道法第十法愛不生十法 大乘四方直至道場煩惱十法 圓教不可得六即
一切眾生心神不可執持有名名為理即讀誦名字即 觀行明淨觀行即
六根清淨相似即十信 十住一發一切知見分真即妙覺究竟即

觀心論疏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 46 No. 1921 觀心論疏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資料庫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大正藏編輯
【原始資料】鎮國大德提供北美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資料庫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網站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

Glossary and Other Vocabul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