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Mahāyāna Teaching on Calm and Insight 大乘止觀法門
Scroll 4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大乘止觀法門卷第四南嶽思大禪師曲授心要
[0659a20] ◎第二依他性中止觀門者。謂因前止門 故。此中即知諸佛淨德唯心所作虛權之相 也。以不無虛相緣起故。故得淨用圓顯示酬
曠劫之熏因。即復對緣攝化故。故得澤霑細 草表起無邊之感力。斯乃淨心緣起寂而常 用者哉。作此解者。名為觀門。依此觀門作方
便故。能知淨心所起自利利他之德。有即非 有用而常寂。如此解者。名為止門。此止及 觀應當雙行。前後行之亦得。次明真實性中
止觀門者。謂因前止行故。即知諸佛淨德唯 是一心。即名為觀。復知諸佛淨心是眾生淨 心。眾生淨心是諸佛淨心無二無別。以無別
故。即不心外觀佛淨心。以不心外覓佛心故。 分別自滅妄心既息。復知我心佛心本來一 如。故名為止。此名真實性中止觀門也。上來
清淨三性中。初第一性中從觀入止。復從此 止行入第二性中觀。復從此觀入止。復從此 止入第三性中觀。復從此觀入止。故得我
心佛心平等一如。即是一轍入修滿足。復以 大悲方便發心已來熏習心故。即於定中起 用繁興。無事而不作無相而不為。法界大用
無障無礙。即名出修也。用時寂寂時用。即是 雙現前也。乃至即時凡夫亦得作如是寂用 雙修。此義云何。謂知一切法有即非有。即是
用時常寂非有而有。不無似法即名寂時常 用。是故色即是空。非色滅空也。問曰。既言佛 心眾生心無二無別。云何說有佛與眾生之
異名。答曰。心體是同。復有無障礙別性。以 有別性故。得受無始已來我執熏習。以有熏 力別故。心性依熏現有別相。以約此我執之
相故。說佛與眾生二名之異也。問曰。諸佛既 離我執。云何得有十方三世佛別也。答曰。 若離我執證得心體平等之時。實無十方三
世之異。但本在因地未離執時。各別發願。 各修淨土。各化眾生。如是等業差別不同。熏 於淨心。心性依別熏之力故。現此十方三世
諸佛。依正二報相別。非謂真如之體有此差 別之相。以是義故。一切諸佛常同常別。古今 法爾是故經言。文殊法常爾。法王唯一法。一
切無礙人。一道出生死。一切諸佛身。唯是一 法身。此即同異雙論。若一向唯同無別者。 何故經言。一切諸佛身。一切無礙人。若一
向唯別不同者。何故經言。唯是一法身。一 道出生死。以是義故。真心雖復平等而復具 有差別之性。若解明鏡一質即具眾像之性
者。則不迷法界法門。問曰。真心有差別性故。 佛及眾生各異不同。真心體無二故。一切凡 聖唯一法身者。亦應有別性故他修我不修。
體是一故。他修我得道。答曰。有別義故他 修非我修。體是一故修不修平等。雖然若解 此體同之義者。他所修德亦有益己之能。是
故經言。菩薩若知諸佛所有功德。即是己功 德者。是為奇特之法。又復經言。與一切菩薩 同一善根藏。是故行者當知諸佛菩薩二乘。
聖人凡夫天人等所作功德。皆是己之功德。 是故應當隨喜。問曰。若爾一切凡夫皆應自 然得道。答曰。若此真心唯有同義者。可不須
修行藉他得道。又亦即無自他身相之別。真 如既復有異性義。故得有自他之殊者。寧須 一向倚他覓道。但可自修功德復知他之所
修。即是己德故迭相助成。乃能殊勝速疾得 道。何得全倚他也。又復須知若但自修不知 他之所修。即是己有者復不得他益。即如窮
子不知父是己父財是己財。故二十餘年受 貧窮苦止宿草庵。則其義也。是故藉因託緣 速得成辦。若但獨求不假他者。止可但得除
糞之價。問曰。上言諸佛淨德者有幾種。答 曰。略言有其二種。一者自利。二者利他。自 利之中復有三種。一者法身。二者報身。三者
淨土。利他之中復有二種。一者順化。二者違 化。順化之中有其二種。一者應身及摩菟摩 化身。二者淨土及雜染土。此是諸佛淨德。問
曰。利他之德。對緣施設權現巧便可言無實。 唯是虛相有即非有。自利之德。即是法報二 身。圓覺大智顯理而成常樂我淨。云何說言
有即非有。答曰。自利之德實是常樂我淨不 遷不變。正以顯理而成故。故得如是。復正以 顯理而成故。即是心性緣起之用。然用無
別用。用全是心。心無別心。心全是用。是故 以體體用有即非有。唯是一心而不廢常用。 以用用體非有即有。熾然法界而不妨常寂。
寂即是用名為觀門。用即是寂名為止行。此 即一體雙行。但為令學者泯相入寂故。所以 先後別說止觀之異。非謂佛德有其遷變。又
復色即是空名之為止。空非滅色目之為觀。 世法尚爾。何況佛德而不得常用常寂者哉。 問曰。佛德有即非有。不妨常住者。眾生亦有
即非有。應不妨不滅。答曰。佛德即理顯。以成 順用故。所以常住。眾生即理隱。以成違用故。 所以生滅。常住之德雖有即非有。而復非有
而有。故不妨常住。生滅之用亦雖有即非 有。而復非有而有。故不妨生滅也。此約清 淨三性以明止觀體狀竟。第三番體狀竟 也。次明第四止觀除障得益。就中復有三
門分別。一約分別性以明除障得益。二約依 他性以明除障得益。三約真實性以明除障 得益。初明分別性中所除障者。謂能解不知
境虛執實之心。是無明妄想故即是觀行成。 以觀成故。能除無明妄想上迷妄。何謂迷妄 之上迷妄。謂不知迷妄是迷妄。即是迷也。
以此迷故。即執為非迷。復是妄想。此一 重迷妄因前一重上起。故名迷妄之上迷妄 也。是故行者。雖未能除不了境虛執實之心。
但能識知此心是癡妄者。即是能除癡妄之 上迷妄也。此是除障。以除障故堪能進修止 行。即是得益。又此迷妄之上迷妄。更以喻顯。
如人迷東為西。即是妄執。此是一重迷妄 也。他人語言。汝今迷妄謂東為西。此人猶 作是念。我所見者非是迷妄。以不知故。執
為非迷者復為妄想。此即迷妄之上重生 迷妄。此人有何過失。謂有背家浪走之過。若 此人雖未醒悟。但用他語信知自心是迷妄
者。即無迷妄之上迷妄。此人得何利益。謂雖 復迷妄未醒而得有向家之益。雖復證知諸 法是虛。但能知境虛是無明執實是妄想
者。即常不信己之所執。堪能進修止行漸趣 涅槃。若都不知此者即當隨流苦海增長 三毒。背失涅槃寂靜之舍也。此明分別性中
觀行斷得之義。所言分別性中止行除障得 益者。謂依彼觀行作方便故。能知諸法本來 無實。實執止故即是能除果時迷事無明及
以妄想也。復於貪瞋漸已微薄。雖有罪垢不 為業繫。設受苦痛解苦無苦即是除障。復依 此止即能成就依他性中觀行。故無塵智用
隨心行故即是得益。此明分別性中止行除 障得益。次明依他性中止觀斷得者。初明觀 門。此觀門者與分別性中止門不異。而少有
別義。此云何也。謂彼中止門者必緣一切法 是虛故。能遣無明。無明滅故執實妄心即止。 然此緣虛之遣。即此依他性中觀門更無
異法。是故彼止若成此觀亦就但彼由緣虛 故。能滅實執。故名為止。此即由知無實故。 便解諸法是虛。因緣集起不無心相。故名為
觀。彼以滅實破執為宗。此以立虛緣起為旨。 故有別也。以是義故。除障義同得益稍別。別 者是何。謂依此觀方便進修堪入依他性止
門。又復分成如幻化等三昧。故言得益。此是 依他性中觀行斷得也。所言依他性中止門 除障得益者。謂依前觀行作方便故。能知一
切虛相唯是一心為體。是故虛相有即非有。 如此解故能滅虛相之執。故名為止。以此止 故能除果時迷理無明及以虛相。又復無明
住地漸已損薄即名除障。又得成就如幻化 等三昧。又無生智用現前。復即成就真實性 中觀行即名得益。問曰。觀門之中亦成就如
幻化等三昧。此止門中亦成就如幻化等三 昧有何別也。答曰。觀中分得此中成就。又復 觀中知法緣起如幻化。此中知法緣起即寂
亦如幻化故有別也。此明依他性中止行除 障得益。次明真實性中止觀除障得益者。初 明觀門。此觀門者初與依他性中止門無
異。而少有別義。此云何也。謂彼止門必緣一 切法唯心所作有即非有體是一心。是故得 滅虛相之執。然此能知諸法唯一心之體。即
是此中觀門更無異法。是以彼止若成此觀 即就不相離也。然彼雖緣一心但以滅相為 宗。此中雖知虛相非有但以立心為旨故有別
也。是故除障義同得益稍別。別義是何。謂依 此觀作方便故。堪能勝進入止門也。問曰。唯 心所作與唯是一心。為一為異。答曰。唯心所
作者。謂依心起於諸法非有而有。即是從 體起相證也。唯是一心者。謂知彼所起之體 相有即非有體是一心。即是滅相入實證也。
此明真實性中觀行斷得也。所言止行除障 得益者。謂依前觀行作方便。故知彼一心之 體不可分別。從本已來常自寂靜。作此解故。
念動息滅。即名為止。以此止行能滅無明住 地及妄想習氣。即名除障。大覺現前具足佛 力。即名得益。此明真實性中止行除障得益
也。問曰。除障之時。為敵對除為智解熏除。 答曰。不得敵對相除。所以者何。以惑心在時 未有其解。解若起時惑先已滅。前後不相
見。故不得敵對相除。如是雖由一念解心起 故惑用不起。然其本識之中惑染種子仍在。 未滅故解心一念滅時還起惑用。如是解惑
念念迭興之時。解用漸漸熏心增益解性之 力。以成解用種子。即彼解用熏成種子之時 即能熏彼惑染種子分分損減。如似以香 熏於臭衣。香氣分分著衣之時臭氣分分而
滅。惑種亦爾。解種分成惑即分滅也。以惑 種分分滅故惑用漸弱。解種分分增故解用 轉彊。如是除也。非如小乘說敵對除。但有
語無義。然彼小乘亦還熏除而不知此道 理也。問曰。解熏心時為見淨心。故得熏心 為更有所由得熏心。答曰。一切解惑之用
皆依一心而起。以是義故。解惑之用悉不離 心。以不離心故起用之時。即自熏心更無所 由。如似波浪之用不離水故波動之時即動
水體。是以前波之動動於水故更起後波也。 解惑之熏亦復如是。類此可知。問曰。此三性 止觀為有位地。為無位地。答曰。不定。若就
一相而言。十解分別性中止行成。十迴向依 他性中止行成。佛果滿足真實性中止行成。 若更一解地前分別性中止行成。地上依他
性中止行成。佛果真實性中止行成。又復地 前隨分具三性止行。地上亦具三性止行。佛 地三性止行究竟滿足。又復位位行行俱行
三止。即時凡夫始發心者亦俱行三性止行。 但明昧有殊。託法無別也。又復總明三性止 觀除障得益。謂三性止行成故離凡夫行。三
性觀行成故離聲聞行。此名除障。三性止行 成故得寂滅樂為自利。三性觀行成故緣起 作用為利他。此為得益。斯辨第四止觀斷得
竟。次明第五止觀作用者。謂止行成故體證 淨心理融無二之性。與諸眾生圓同一相之 身。三寶於是混爾無三。二諦自斯莽然不二。
怕兮凝湛淵渟恬然澄明內寂。用無用相 動無動相。蓋以一切法本來平等故。心性法 爾故。此則甚深法性之體也。謂觀行成故淨
心體顯。法界無礙之用自然出生。一切染淨 之能興。大供具滿無邊剎。奉獻三寶惠施四 生。及以吸風藏火。放光動地。引短促長。合多
離一。殊形六道。分響十方。五通示現。三輪 顯化。乃至上生色界之頂。下居兜率之天。 託影於智幻之門。通靈於方便之道。揮二
手以表獨尊。蹈七步而彰唯極。端坐瓊臺思 惟寶樹。高耀普眼於六天之宮。遍轉圓音於 十方之國。蓮花藏海帝網以開張。娑婆雜土
星羅而布列。乃使同形異見一唱殊聞。外色 眾彰珠光亂彩。故有五山永耀八樹潛輝。玉 質常存權形取滅。斯蓋大悲大願熏習力故。
一切法法爾一心作故。即是甚深緣起之用 也。又止行成故其心平等不住生死。觀行成 故德用緣起不入涅槃。又止行成故住大涅
槃。觀行成故處於生死。又止行成故不為世 染。觀行成故不為寂滯。又止行成故即用 而常寂。觀行成故即寂而常用。又止行成故
知生死即是涅槃。觀行成故知涅槃即是生 死。又止行成故知生死及涅槃二俱不可得。 觀行成故知流轉即生死不轉是涅槃。問曰。
菩薩即寂興用之時。三性之中依於何性而 得成立。答曰。菩薩依依他性道理。故能得 即寂興用。兼以餘性助成化道。此義云何謂
雖知諸法有即非有。而復即知不妨非有而 有。不無似法顯現。何以故。以緣起之法法爾 故。是故菩薩常在三昧而得起心憫念眾生。
然復依分別性觀門故。知一切眾生受大苦 惱。依依他性觀門故。從心出生攝化之用。依 真實性觀門故。知一切眾生與己同體。依分
別性止門故。知一切眾生可除染得淨。依依 他性止門故。不見能度所度之相。依真實性 止門故。自身他身本來常住大般涅槃。又若
初行菩薩欲有所作先須發願。次入止門即 從止起觀。然後隨心所作即成。何故須先發 願。謂指剋所求請勝力加故。復何須入止。謂
欲知諸法悉非有故。是故於一切有礙之法 隨念即通何故即從止起觀。謂欲知一切法 皆從心作故。是故於一切法有所建立隨念
即成也。若久行菩薩即不如是。但發意欲作 隨念即成也。諸佛如來復不如是。但不緣而 照不慮而知。隨機感所應見聞不發意而事
自成也。譬如摩尼無心欲益於世。而隨前感 雨寶差別。如來亦爾。隨所施為不作心意而 與所益相應。此蓋由三大阿僧祇劫熏習淳 熟故得如是。更無異法也。
心性自清淨 諸法唯一心
此心即眾生 此心菩薩佛
生死亦是心 涅槃亦是心
一心而作二 二還無二相
一心如大海 其性恒一味
而具種種義 是無窮法藏
是故諸行者 應當一切時
觀察自身心 知悉由染業
熏藏心故起 既知如來藏
依熏作世法 應解眾生體
悉是如來藏 復念真藏心
隨熏作世法 若以淨業熏
藏必作佛果 譬如見金蛇
知是打金作 即解於蛇體
純是調柔金 復念金隨匠
得作蛇蟲形 即知蛇體金
隨匠成佛像 藏心如真金
具足違順性 能隨染淨業
顯現凡聖果 以是因緣故
速習無漏業 熏於清淨心
疾成平等德 是故於即時
莫輕御自身 亦勿賤於他
終俱成佛故
[0662b08] 此明止觀作用竟。上來總明五番建立止觀 道理訖。凡禮佛之法。亦有止觀二門。所言 觀門禮佛者。當知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悉與
我身同一淨心為體。但以諸佛修習淨業熏 心故。得成淨果差別顯現遍滿十方三世。然 一一佛皆具一切種智。是正遍知海是大慈
悲海。念念之中盡知一切眾生心心數法。盡 欲救度一切眾生。一佛既爾。一切諸佛皆悉 如是。是故行者若供養時。若禮拜時。若讚歎
時。若懺悔時。若勸請時。若隨喜時。若迴向 時。若發願時。當作是念。一切諸佛悉知我 供養。悉受我供養。乃至悉知我發願。猶如生
盲之人於大眾中。行種種惠施。雖不見大眾 諸人而知。諸人皆悉見己所作受己所施。與 有目者行施無異。行者亦爾。雖不見諸佛而
知諸佛皆悉見己所作受我懺悔。受我供養。 如此解時。即時現前供養與實見諸佛供 養者。等無有異也。何以故。以觀見佛心故。佛
心者大慈悲是也。又若能想作一佛身相嚴 好。乃至能得想作無量諸佛。一一佛前皆見 己身供養禮拜者。亦是現前供養。何以故。以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故。問曰。前之一番供養 實有道理。可與現前供養無異。此後一番想 作佛身者則無道理。何以故。以實不見佛身
假想作見。即是妄想相故。答曰。佛在世時。 所有眾生現前所見佛者。亦是眾生自心作 也。是故經言。心造諸如來以是義故。即時心
想作佛則與彼現前見佛一也。又復乃勝二 乘現見佛者。何以故。以彼二乘所見之佛實 從心作由無明故。妄想曲見謂從外來非是
心作故。即是顛倒不稱心性緣起之義。是故 經言。聲聞曲見。又復經言。是人行邪道。不能 見如來。所言如來者即是真如淨心依熏緣
起果報顯現故名如來。彼謂心外異來故 言不能見也。我今所見諸佛雖是想心所作。 但即能知由我想念熏真心。故心中現此諸
佛。是故所見之佛不在心外。唯是真心之相。 有即非有非有即有。不壞真寂不壞緣起。是 故勝彼二乘現前見也。又若我以想心熏真
心故。真心性起顯現諸佛。而言是妄想者。 道場會眾皆以見佛之業熏真心故。盧舍那 佛在於真心中現彼諸菩薩。亦是妄想。若彼
菩薩所見之佛實從心起見時。即知不從外 來非是妄想者。我今所見諸佛亦從心起亦 知不從外來。何為言是妄想。又復彼諸菩薩
所修見佛之業。悉是心作還熏於心。我今念 佛之想。亦是心作還熏於心。彼此即齊。是故 彼若非妄我即真實。問曰。若一切諸佛唯由
眾生自心所作者。即無有實佛出世。答曰。 不妨一切諸佛出世。而即是眾生自心所作。 何以故。謂由一切諸佛一切眾生同一淨心
為體故。然此淨心全體唯作一眾生。而即不 妨全體復作一切凡聖如一眾生。是淨心全 體所作。其餘一一凡聖悉皆如是。一時一體
不相妨礙。是故若偏據一人以論心者。此 人之體即能作。一切凡聖。如藏體一異中釋 此義也。由此義故。一切諸佛唯是我心所作。
但由共相不共相識義故。雖是我心能作諸 佛而有見不見之理。如共相不共相識中具 明。以是義故。若能方便假想者。此想即熏
真心與諸佛悲智之熏相應故。於真心中顯 現諸佛自得見之。此所現之佛以我假想見 佛之業。與佛利他之業相應熏心起故。此佛
即是我共相識也。是共相識故。即是真實出 世之佛為我所見。若無見佛之業與佛利他 之德相應熏心者。一切諸佛雖是我淨心所
作。而我常不得見佛。是故若偏據諸佛以 論淨心。即諸佛淨心作一切眾生。但佛有慈 悲智力熏心故。得見一切眾生。若偏據眾生
以論淨心。即眾生淨心作一切諸佛。但眾生 有見佛之業熏心故。得見一切諸佛。是故假 想熏心者。即心中諸佛顯現可見。所見之佛
則是真實出世之佛。若不解此義故謂釋迦 如來是心外實佛。心想作者是妄想作佛。如 是執者雖見釋迦如來亦不識也。又復行者
既如是知一切諸佛是心所作故。當知身及 供具亦從定心出生。以是義故。當想自身 心。猶如香藏王。身諸毛孔內。流出香煙雲。其
雲難思議。充滿十方剎。各於諸佛前。成大香 樓閣。其香樓閣內。無量香天子。手執殊妙 香。供養諸最勝。或復想自身。遍滿十方國。身
數等諸佛。親侍於如來。彼諸一一身。猶如大 梵王。色相最殊妙。五體禮尊足。知身又供具。 悉是一心為。不生妄想執。謂為心外有。復知
諸菩薩。所有諸供具。悉施諸眾生。令供養諸 佛。是故彼供具。即是我己有。知是己有故。持 供諸如來。以己心作物。及施他己者。復迴施
眾生。供獻諸最勝。深入緣起觀。乃能為此 事。此觀門禮佛。止門禮佛者。當知一切諸 佛及以己身一切供具。皆從心作。有即非有。
唯是一心。亦不得取於一心之相。何以故。以 心外無法能取此心相故。若有能取所取者。 即是虛妄自體非有。如是禮者即名止門。復
不得以此止行故。便廢息觀行。應當止觀 雙行。所謂雖知佛身我身及諸供具體唯一 心。而即從心出生緣起之用熾然供養。雖復
熾然供養。而復即知有即非有。唯是一心平 等無念。是故經言。供養於十方。無量億如來。 諸佛及己身。無有分別相。此是止觀雙行也。
凡食時亦有止觀兩門。所言觀者。初得食時 為供養佛故。即當念於此食是我心作。我今 應當變此疎食之相以為上味。何以故。以知
諸法本從心生還從心轉故。作是念已。即想 所持之器以為七寶之鉢。其中飲食想為天上 上味。或作甘露。或為粳糧。或作石蜜。或為
酥酪。種種勝膳等。作此想已。然後持此所 想之食施與一切眾生。共供養三寶四生等 食之。當念一切諸佛及賢聖。悉知我等作此
供養。悉受我等如是供養。作此供養已。然後 食之。是故經言。以一食施一切。供養諸佛及 諸賢聖。然後可食。問曰。既施與三寶竟。何
為得自食。答曰。當施一切眾生共供養三寶 時。即兼共施眾生食之。我此身中八萬戶蟲。 即是眾生之數故。是故得自食之令蟲安
樂。不自為己。又復想一鉢之食。一一米粒 復成一鉢上味飲食。於彼一切鉢中一一粒 米。復成一鉢上味飲食。如是展轉出生滿十
方世界悉是寶鉢。成滿上味飲食。作此想已。 持此所想之食。施與一切眾生。令供養三寶 四生等。作此想已。然後自食令己身中諸蟲
飽滿。若為除貪味之時。雖得好食。當想作種 種不淨之物食之。而常知此好惡之食。悉 是心作虛相無實。何故得知以向者鉢中好
食。我作不淨之想看之。即唯見不淨。即都 不見淨故。將知本時淨食亦復如是。是心所 作此是觀門。止門喫食者。當觀所食之味及
行食之人。能食之口別味之舌等。一一觀 之。各知從心作故。唯是心相有即非有。體唯 一心。亦不得取於一心之相。何以故。以心外
無法能取此心相故。若有能取所取者。即是 虛妄自體非有。此名止門。凡大小便利亦有 止觀。所言觀者。當於穢處作是念言。此等不
淨悉是心作。有即非有。我今應當變此不淨 令作清淨。即想此穢處作寶池寶渠。滿中清 淨香水。或滿酥酪。自想己身作七寶身。所
棄便利即香乳酥蜜等。作此想已。持施一 切眾生。即復知此淨相唯是心作虛相無實。 是名觀門。所言止門者。知此不淨之處及身
所棄不淨之物。唯是過去惡業熏心故。現此 不淨之相可見。然此心相。有即非有。唯是一 心平等無念。即名止門。問曰。上來所有淨
不淨法。雖是心作皆由過去業熏所起。何得 現世假想變之即從心轉。答曰。心體具足一 切法性。而非緣不起。是故溷中穢相由過
業而得現。寶池酥酪無往緣而不發。若能加 心淨想。即是寶池酥酪之業熏心故。淨相得 生厭惡之心。空觀之心。即是除滅不淨之緣。
淨熏心故穢相隨滅。此蓋過去之業定能 熏心起相。現世之功亦得熏心顯妙用也。如 此於大小便處假想熏心而改變之。其餘 一切淨穢境界。須如是假想熏心以改其舊
相。故得現在除去憎愛亦能遠與五通為方 便也。然初學行者未得事從心轉。但可閉目 假想為之。久久純熟即諸法隨念改轉。是
故諸大菩薩乃至二乘小聖五通仙人等。能得 即事改變無而現有。問曰。諸聖人等種種變 現之時。何故眾生有見不見。答曰。由共相
識故得見。由不共相識故不見。問曰。菩薩 神通與二乘神通有何差別。答曰。二乘神通 但由假想而成。以心外見法故有限有量。菩
薩神通由知諸法悉是心作。唯有心相心 外無法。故無限無量也。又菩薩初學通時亦 從假想而修。但即知諸法皆一心作。二乘 唯由假想習通。但言定力不言心作。道理
論之一等心作。但彼二乘不知故有差別也。
大乘止觀法門卷第四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46 冊 No. 1924 大乘止觀法門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本網站係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