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Shi Bu Er Men Zhi Yao Chao 十不二門指要鈔

Scroll 1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東山沙門遵式

[0704c15] 大教既往不可以四明傳教導師實教偉人童子便天機之上寶雲水注於是乎天台大教圓頓:「吾言。」阿難水分種智行化淳化乾符開講諸子門徒未幾。《法華》、《止觀》、《金光明連環講貫:「未始不以權實!」大慈循循善誘不可得!《十不二門今昔以為註釋異端彌天一家殊不知啟發豈但釋文奈何大綱悲痛斯文有餘教門權實別理隨緣所以至若法華》、《止觀隱括錯綜無不學者足以見遠染指。《:「天下定天下天下。」一二萬言同學無謂文理明白

十不二門指要鈔
四明沙門知禮

[0705a23] 十不二門》, 著述云云事理解行 谿天台
事理解行聊備諸生溫習景德元年 正月

[0705b01]

[0705b01] 題目不同法華 不二門二字 二門
盡是別錄取捨 勞苦十不二門作者自立實施不二開權顯實
不二開成故此十門 據此題旨豈非四時三教 色心乃至無不
開會 不二不二不二

[0705b12] :「不二不二?」

[0705b13] :「不以 能所不以分之妙法該博學者要徑
而立門對多少虧本 釋文更為。」

[0705b18] 作人即是谿尊者既是後人不可

[0705b20] 釋文一者 解釋是故十門 三分

[0705b22]

[0705b22]

[0705b23]

[0705b23]

[0705b23] 信解 不然
境智三法感應神通說法能化眷屬利益 一代
教門明法過於 融會故云融通

[0705c02] 如初具有一一 四教五味 即使醍醐之外無餘
如此妙法智行乃至利益 法相無不四教五味

[0705c07] 觀心 機關一切教行觀心 觀心觀心一切法空
空也豈不 觀心樞機廣明 一一
十二因緣四諦 止觀如常王舍
法則諸法入心四諦五行

[0705c18]

[0705c18] 大部 能化神通 眷屬利益乃是
能詮名字大部開顯 始末自行三法自行
十一如來

[0705c25] 不下

[0705c25] 開顯大綱三千 俱空大體絕妙
即此故事無緣 三法滿 一念神通
化化無窮說法據此自在 天性相關利益不成 十門知者

[0706a05] 妙行觀法應知 止觀別論行相一一三千故云觀法大體。《:「
一代文體正意法華 涅槃以此 。」
日光三千法門諸法眾生諸佛 具足華嚴:「眾生
眾生差別。」釋經 三法三千互具方名妙法諸法必須心法
三千佛法眾生 初心為難眾生差別觀心 :「次第內心」,
觀心今文一念 十門何故 節節生佛 今文

[0706a23] 法理

[0706a24] 不同但是離合 境智四者因故三法
一本 因故之外本國涅槃 壽命故知
三法國土因果 應有道場豈不 說法眷屬獲益應知
三千俱空大綱故云不思議

[0706b05] 二十皆是 釋名釋名 即是智行
眷屬獲利 利他具體故云 因果又名皆是
三教四時之上

[0706b13] 解行

[0706b14] 歸心 一期之內五味 四教各各
經意未嘗三千妙法 三千 三法心法應知心法
眾生一往 佛法心法迷悟分之
眾生一切心法自心 四念處節節一念無明止觀 陰入明心故云煩惱
乃至意中四運 豈非觀心有人一念 真性何者真性諸法
皆是獨一多云豈可 真理有人不許 不思議二師灼然
摩訶止觀豈不 諸法不思議 三科
五陰識陰,《 屬於 心觀不思議
三千乃至等心根塵 文中不差 真性不思議

[0706c11] :「常坐法界 法界法界安心法性不信 節節不思議何不?」

[0706c13] :「此等 皆是觀法法門豈不 中分
不思議 不分一念 真理不思議應知不思議觀智
不分不思議止觀:『 三重器械智謀
二重人物第三所以日月有人 一日之中三重。』《 :『用兵能所』,『
三觀 。』豈非諦觀 自立能所
淳朴單用故知 淳朴智者
何處何處故知三道三德煩惱菩提 涅槃止觀
大意以此發心體格 過於二師所立菩提 涅槃涅槃常坐法界
法界須知約根 對法 () (陰入) 不出法界 (不思議)
三義觀行安心法性法性不知 正是止觀起信論:『一切
眾生未曾離念。』下文成本 』,三道便清淨真如 谿安住世諦止觀
故世不思議』,』。 不違正說一念乃是 根塵和合一剎那
三千三諦大體故云之一今文不二 。」

[0707a21] :「相傳達磨 得法淺深總持煩惱證菩提 煩惱菩提
慧可煩惱菩提 煩惱菩提同皮 圓頓?」

[0707a26] :「學者因此不窮 應知相合
背面方名 煩惱生死既是全體即是法門不須斷除翻轉不明
不能不成 第七安能有性 ?」

[0707b06] 「若爾何不煩惱煩惱 涅槃?」

[0707b07] :「融通寂滅菩提涅槃 皮肉煩惱豈可
達磨 煩惱菩提異說後人 以此為便三道真心祖堂
煩惱菩提 一有不可以異說 。」

[0707b15] (元本:「。」:「圓教豈不論斷
?」:「豈不斷惑故知之所以。」)

[0707b16] 「 論斷無可無可煩惱生死十界互具方名 如是方名非道魔界
迷悟染淨 不明十界 圓悟
一家自在 止觀法性不信』, ()
故知三道即是三德 等觀不思議 難得因果不二門更為。」

[0707b28] 心法 一念若非妙行
觀心而且摩訶止觀 佛世當機所行
我曹教行如何 止觀十法方能行人 自行因果

[0707c08] 能所 而且不出生起
明初自行種種經論 融通經論結出 豈非善用
觀心明了通達 大千經卷河沙佛法一心豈非 眾生逗機
。《自行自行讀者至于 初心故云
乃至為此 故知 行者修法
十門染淨不二已去 後設初心剎那一念必須 功成初心
故知成就應機 說法方知 止觀,《自行
相成如何 能所

[0708a01] 功成故知相成 學問修行

[0708a03] 使

[0708a04]

[0708a05] 何者出門名義理事三千未熟權化情分 不二滿諸法權化
開會故云 十法即是 不二

[0708a10] 各自高深一家法門名義無間高下無不 性起十門一一
如是 學者無幾 明理三千不可
因果下文三千 同名無明三千常樂 () ,三千 無明三千 ()
持論

[0708a19]

[0708a20] 一者第二解釋

[0708a20] 門對

[0708a21] 可見

[0708a21] 不出 色心不二故云第一 二法修性
不成二三智行 三法始終 第四法立二事利他既是
依正自體 染心如是觀妙用 感應神通三業權實
說法 法立眷屬二木利益法雨一地權實故第眷屬
利益十門解行

[0708b05] 一色旨趣

[0708b05] 色心不二門

[0708b06] 一切諸法無非本文 色心二法大論:「一切世間唯有
名色。」不二諸法 特指心法不二以此為 解行

[0708b11]

[0708b11]

[0708b12] 一念諸法 一法差別 一念心法
可分理事應知理具三千事用三千 兩相

[0708b16] 何者

[0708b17] 十如; 《觀音玄義文中色心不能
因果五陰 本末究竟不對三等
三諦因緣七支 中陰不可 無明唯心可知七支
色心諸法 可知中一無相 不可故且

[0708b29] 自體諸法剎那終日終日諸法
諸法應知中一 眾生妙理

[0708c05] : 「一念一念性體一念心性法身 般若解脫一念真知
一念清淨據此 文中一念真淨理解 陰入所指如何?」

[0708c11] :「 一念一家文義 心法
法定眾生一往因果執心真性自立因果 自立諸法
因果法相因果相對果若自立
相對名分華嚴 如來菩薩:『心如工畫師種種五陰一切世間無法
眾生眾生 。』《二種一者即是 二者三世等心既有
故云 眾生』,三法 差別谿不解今文如何
差別』?云心諸法得名心法生佛 唯有
文永三法 立義 一家翻倒

[0709a05] 「大意 》。 隨緣不變名性不變隨緣即真不變性不許谿
何者不變隨緣隨緣 不變性佛法生法豈不
不變性:『 如是萬法隨緣萬法真如不變。』 故知萬法生佛依正
變故眾生內外 色心隨緣 因果因果直指心法
指事生佛二事歸心三千 真心觀心二種
唯識實相便 實相理具清淨 。」

[0709a22] :「若爾二觀 ?」

[0709a23] :「實相識心本寂 宛然唯識變造 十界觀心有理
理則法性無餘從事 本末事理不二 應知內心二觀外境二觀
止觀真心 三千真如不思議陰入 。《清淨真如』,
唯心真如須知 煩惱第一緣理 別教真心一念
真如剎那三千亦作真如?」

[0709b07] :「《永嘉集觀法 奢摩他一念自性立正合於何謂不然?」

[0709b09] :「根塵本寂 不已一念現前故知 之一何故五念
一念現前五念 一念剎那奢摩他 安心毘鉢舍那安心
止觀中一正是 一念何者定慧同宗法爾 可謂
一念不空非空不空 知者 () () 剎那三諦不須根境不須緣生
空寂故云 顯出自性一念三觀?」

[0709b22] :「 相應一念五陰二空?」

[0709b24] :「真知 二空乃是 真知故知一千
相違不可且止。」

[0709b27]

[0709b28] :「見相且如十門妙理名相若一豈但不違作者?」

[0709c01] :「妙理可通真如初心如何 根塵一剎那三千
成就妙法豈但而已 稱作清淨真如 真心初心名相故第
久遠圓頓第一義 法性便是觀心 一念真知現在
不須觀法現在 諸佛眾生 真淨不知全體
成本應知觀心大似何須 識心 今文
安於世諦止觀世諦 不思議故知未成
真性正當清淨真如緣理 且如觀心剎那便三千須真三千剎那何不便
真心大師 一念無明 宗師
中一不同止觀 十門重述觀法大體觀行一實
如何心性二字不異不變 隨緣隨緣不變名性
不變隨緣隨緣不變名性生性 三法不同生佛眾生
不深本教濫用妨害旨趣安在?」

[0710a05] 雖是使三千 色心無住一切法 故第
理則修德三道 如此四重實相 而立實相無住今文
無性四重一切法今文 宛然第一一切法正因無住三重逆順
一切法因為無住 理事

[0710a16] :「實相三千正當何苦?」

[0710a17] :「 三千同一隨緣萬法一法 一切眾生無始全體
能事諸法一念一念 諸法同一真性
同居一念須知同一方能 一念同居一念同一真性 便一念名為真諦同居一塵真諦
今文前後文一念 事相總之所以 無性理事三千三千
同居一念一念真性?」

[0710b01] 理事

[0710b01] 理事

[0710b02] 明理色心明理剎那色心三千非但三千
圓融同居剎那心中 色心三千色心八相 前後止觀心性
色心不可名為一句 三千剎那一念三千 同一一念
三千染淨不變 三千事相不通
變造三千剎那 一念三千同一一念 體用變造全體起用
前心色心隨緣變造色心 三千三千理體 圓教隨緣
一者即是二者三世 凡聖變造理具有事

[0710b22] :「楞伽》,不思議 不思議變故』。華嚴》,種種
』。華嚴唯有二教,《楞伽四教何故 』?」

[0710b25] :「多少字義不同何者大凡 得名
轉變是故二教變為 構造諸法
大乘唯心小乘故云變則 。」

[0710c03] :「二十多同?」

[0710c04] : 「全無荊溪書本 杭州中台
錯字不少豈非一本一本 ,日本傳來十門 止觀和尚同等止觀
一家 不錯所立 皆可和尚止觀
三界無漏 異義》,自立己見 和尚云云又稱第七故知止觀
不可 谿改易日本脫誤唯有十不二門全同
》,。」

[0710c20] :「相違何者變造 起用還是不二 便開會。」

[0710c23] :「 理體事用 如常實相理具文中
三千還有一心 三千意中唯識 變造事用還有
一念善惡十界三昧不二開會應知 體用理體事用三諦事用
不二理事 絕妙為難 開顯 不妙?」

[0711a06] :「全真 如何?」

[0711a07] :「非唯何者往時色心 生法
云心真理不變 真理體用 如何?」

[0711a12] :「真心作色 生法?」

[0711a14] :「不明剎那具德真心變作灼然 明心色心隨緣變造乃是 性起?」

[0711a16] :「理事隨緣 成事起事?」

[0711a18] :「《止觀 陰入一切成事由此 三千方能變造云心色心
三千即此變造乃是具名 非但變造別教。」

[0711a22] 三諦事理三千剎那心法 理事諸法即非非心
理事諸法心中 理事諸法唯心:「 理具有事理具
法界任運權實。」 由於即由色心 () 、變故 () 、 全體起用 (理事)
方能一空一切 一中一切 不許三諦 何妨色心
有人三諦不足

[0711b05] 故知生佛一念 生佛心法三千他生佛法眾生名為三千
三千不出生佛攝事 變故全體一念

[0711b10] 不二可見 無妨不須

[0711b11] 內外不二門

[0711b12] 三法內外眾生諸佛 依報名為外境自己心法名為觀音玄義所謂他者
眾生華嚴 有人佛界 他事不知
佛界為己 心觀未成為己

[0711b20] :「前引大部佛法眾生?」

[0711b21] :「難易故且不同必須 內外一境不二
不二一家觀法多用 內心。」

[0711b25]

[0711b25] 內外

[0711b26] 標示大小乘觀法故云不出

[0711b27]

[0711b28] 外境 以內依報生佛色心 正立外境即是
一境圓融三觀陰入依正一實故云一實
故云 三千一時顯現豁然真淨
故云宛然如是一切 眾生毘盧一切國土常寂光 法名三五故云
三千圓融因陀羅 炳然即是外觀功成觀行至于 節節無非如此發心畢竟

[0711c14] :「 空中空中依正?」

[0711c16] :「 殘缺往時讀者 內外依正色心
陰入假觀谿 何者止觀文中因緣 生法』,《法性空中
假說其實不思議知非 故云其實文中 加之著述
緣生法依正 第一十二入 空中尚無
安在空中 今文不同何者十二入 不思議未解
以此為 假觀中邪 空中依正故云
色心色心 三千三千
三觀依正結成便假觀?」

[0712a09] :「前門色心 依正色心?」

[0712a10] :「云心 色心剎那色心 依正乃是外陰 。」

[0712a13] :「佛法眾生外境 皆是陰入?」

[0712a14] :「觀行外境 起信論轉識 境界』,在於
合一家教 顯正色心 豈可色心外觀
真淨分真即 外觀功能相似內觀 色心一念無念外境三千
解行分文 乃是外觀下方六根後方內觀識陰初心
外境唯有 外觀不須內觀初心後心 此等相違宗匠
是非終日炳然 損益不知 正本不見
故云炳然 。」

[0712b04] :「染淨不二門三千 法爾空中:『十界百界千如
。』何須?」

[0712b07] :「 何者不解今人既然
不解以至於且如染淨 初心三千 法爾空中三觀相成三千
三千不可 假觀空中故云法爾空中 妙用現前故云
空中故云 。《十界百界千如 內心唯識不思議假觀
百界千如故云 三觀相成染淨中觀 即是即是何者今文
不出內外 正色無心未成 觀照便假觀 曉諭?」

[0712b25] 初心行人內心 外法唯一無念
安有外法唯有 三千實性如是內心三觀 二字事理內心隨緣
對外即是不變內外:「次第內心。」乃至 諸法唯心可觀。」:「
一心故知」,如何知心具足 諸法不知直觀 觀心知心
別教止觀 觀心如是如何外觀 淨方內觀內觀唯識實相 學者

[0712c11] :「外觀何不 三觀?」

[0712c12] :「但是何者 如何依正 外觀對內不二故且
內觀十門妙理 觀心。」

[0712c16] 內外

[0712c17] 三法體性三千本來一切灼然 內心外法生佛
十方各自 性體三千三千 攝心三千三千
生佛佛性豈能無生性 性體不知一切
二者一切如何 歸一大體

[0712c27] 不可定分故稱理觀內外 相對
為己色心其內

[0713a01] 十門莫不 內外色心 不二

十不二門指要鈔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 46 No. 1928 十不二門指要鈔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資料庫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大正藏編輯
【原始資料】鎮國大德提供北美大德提供佛教電腦資訊功德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資料庫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網站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

Glossary and Other Vocabul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