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 Jiao Yi (The Meaning of the Four Teachings) 四教義
Scroll 5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四教義卷第五天台山修禪寺智顗禪師撰
[0735b27]◎五明三種念處成三種羅漢者。一若單修性念處。成慧解脫羅漢。二共念處。成俱解脫羅漢。三緣念處。成無疑解脫羅漢。所以
者何。性念處即是緣理之智慧。念處相應發真無漏。即成慧解脫羅漢也。共念處共善五陰。成就背捨乃至超越三昧願智頂禪。如此
助道共正道令發真無漏。即得三明六通具八解脫。成俱解脫阿羅漢也。若緣念處。即是緣佛言教所詮一切陰入界。性共二種念
處。能觀所觀名義。若在禪定觀此名義。即發四無礙辨。名為無礙解脫大阿羅漢也。問曰。慧俱之名。乃是曇無德部非數家所用
也。答曰。三藏教同俱用無咎。復次雜心偈云。慧解脫當知不得滅盡定。若得滅盡定。當知俱解脫。此偈明時不時有慧俱不同也。問曰。
不應別說無礙解脫。九種羅漢無此名目。答曰。此出智度論。明欲結集法藏集千羅漢。皆得共解脫無礙解脫也。如辟支佛出無佛世。
雖得緣覺道具三明八解脫六通變化。以不聞佛說法。故不得四無礙辨。若欲報信施之恩。但現十八變化。何況羅漢不聞佛說三藏
教。而能自發四辨無礙。解釋佛法無礙滯也。六明念處觀法者。念處觀法有三種。一性念處者。大智度論云。性念處是智慧性。
觀身智慧是身念處。受心法亦如是。解者不同。有但取慧數為智慧性。即是性念處。若南嶽師解。觀五陰理性名性念處。故雜心偈
云。是身不淨相。真實性常空。諸受及心法亦復如是說。觀別想性念處。破四顛倒有二種。一破愛。二破見。一破愛性念處者。夫
有生之類。無不愛著果報五陰。及外依報也。一身念處觀者。觀此內身有五種不淨。一生處不淨。二種子不淨。三自相不淨。四自性不
淨。五究竟不淨。一觀生處不淨者。女人胎內生熟二臟之間十月住也。二種子不淨者。攬他精血合為種子也。三自相不淨者。身諸
垢膩九孔流溢也。四自性不淨者。觀身不淨。如明眼人開倉見穀粟觀。三十六物不淨充滿也。五究竟不淨者。此身若死。膖脹爛壞
蟲膿血露甚可厭患。若見五種不淨破淨顛倒。名內身念處。觀外身內外身亦如是。二受念處觀內有六根外有六塵。根塵合故生
六識。六識生三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觀苦受是苦苦相。觀樂受是壞苦相。觀不苦不樂受是行苦相。若意根生三受同皆苦。即
破樂顛倒名內受念處。外受內外受亦如是。三心念處。觀此意識是有為屬因緣故無常。先無今有今有後無。剎那念念生滅故無常。
即破常顛倒。名內心念處。外心內外心亦復如是。四法念處。觀內想行二陰因緣和合無有自性。起唯法起滅唯法滅。無人無我眾生
壽命。十六知見皆不可得。破我顛倒名內法念處。外法內外法亦復如是。此如成實大智度論明。是為性念處之初門也。二破見性
念處者。即是觀身邊二見污穢無記五陰。即陰我離陰我。陰中有我我中有陰。撿我不可得。破二十種身見名之聖行。次別觀邊見
五陰。所言性身念處者。即是色性也。色若麁若細悉是不淨。麁色即是人身世界。細色極於隣虛。細塵若見麁細色常。是見悉依
色。若見麁細色無常。亦常亦無常。非常非無常。是見悉依色常即有見。無常即無見。亦常亦無常。即亦有亦無見。非常非無常。即是非
有非無見。如是等四見。悉依色即是四邊見色陰。若不知是邊見色陰。生解執著戲論。諍競從見起諸煩惱結使。亦因結使作起
諸惡業。或因結使起諸善業。結業流轉三界二十五有生死無際也。云何名為不知邊見色陰之相。若是外人盲冥故。自不識邊見
污穢之色。各云是事實餘妄語。計為涅槃常樂我淨。此不足及言。但末代佛法學問坐禪之人。亦多迷此邊見色。所以者何。如阿
毘曇師言。毘曇是見有得道。折色至隣虛細塵。不可破盡。見此細塵有理即得道也。今謂此猶是邊見有見污穢之色。若因有見生
解。起諸結業流轉生死。事同前說何關道也。故智度論云。若不得般若方便。入阿毘曇即墮有中。又諸成實論師皆云。見隣虛細色
有者。此是調心之觀。不能得道。若折此隣虛細塵空。得實法空。以見空故即能得道也。今云若見隣虛色空。只是空見邊見污穢色陰。若見此生解起諸結業。流
轉生死事同前說。何關道也。故智度論云。不得般若方便。若入空門即墮無中。昆勒說。見隣虛塵色亦有亦無入道。過同前說。論既不來此土。無
論可弘。無繁具出。但智度論云。若不得般若方便。即墮有無中也。但脫諸三論師。或云。道非有非無。何必毘曇見隣虛細色有
得道也。成論復那忽云。見隣虛細色空得道也。今問若爾。見非空非有是得道不。若言得道。中論何故云。若言非有非無此名愚癡
論。此是非有非無邊見污穢之色。何關道也。答曰。用非有非無。破有無有無既破。豈有非有非無之可存。正道畢竟清淨無說無示
也。問曰。爾。與長爪及老子。明不可說何殊。今一家明性身念處不爾。若不見非有非無污穢之色陰。四諦之理名愚癡論。若知此
是污穢之色。名性身念處。即開三念處門四念處門。開三十七品門。因三十七品。門見生滅四諦得寂滅涅槃。即是見有得道。是
名於諸見而不動。而修三十七品。若知非有非無污穢之色。如幻如化畢竟不可得。本自不生。即是摩訶衍明身念處。具足一切佛法。
如大智度論說也。此經云。於諸見不動。而修行三十七品。是為宴坐。復何須捨非有非無。以盡淨不可說為得道也。故思益經云。
譬如有人欲捨虛空終不離空。欲又遠覓虛空終不得空。若不得見非有非無中半滿之道。亦不知盡淨不可說中半滿之道。雖復解
慧分明。終是世智辨聰。不免結業流轉生死。同前所說。若知身邊二見四見六十二見。皆是污穢色陰。即是觀色不淨破淨顛倒。名身
念處也。二受念處。若觀受是常。是見依受。受無常。亦常亦無常。非常非無常。是四見悉依受。即是四邊見受陰。一受各有三受。三
受皆苦破樂顛倒。是名受念處。觀三心念處。若觀心是常。是見依識。心無常。亦常亦無常。非常非無常。是見悉依識。即是四邊見識
陰。四種見識陰四種見皆是無常破常顛倒。是名心念處。四法念處。若觀想行二陰。常是見依想行無常。亦常亦無常。非常非無常。
是見悉依想行。即是四邊見。想行二陰。四種見。想行二陰皆無我。破我顛倒。是名法念處觀。此性四念處觀。果報五陰身邊二見
單複具足。乃至不可說污穢無記五陰。若破四顛倒。即破十四難。伏六十二見八十八使。及因見所起一切善不善。二十五有生死之
業。又此諸見未必悉是外人所起。若佛法中學問坐禪。發種種知見是非諍論。皆是身邊二見污穢五陰。起如是等諸見戲論。破於慧
眼不見真實。若不覺不知。不能用性念處觀。觀此五陰破四顛倒。則起見便作諸。惡業。或用見心修善。即是外道。此意難見佛法。學
問坐禪定人當好思之。若能覺知用性念處。如前觀察破四顛倒能生煗法。故智度論云。若有為法中不得正憶念。能生煗法無有
是處。有為法中得正憶念。不生煗法無有是處。諸長爪梵志聰明博學。謂一切法可轉。一切論可破。無一法可得。自言得諸法實相。
尚迷此念處。是故如來用別想性念處往問。即破其愛慢得法眼淨。當知別想性念處。入道之要門。若利根人修此性念處。觀解分明
即能發真無漏。故佛勸諸比丘。依念處修道。若末世坐禪講說學此義。即毘曇見。有得道其意申也。若其迷此者。設言非有非無畢
竟不可說。皆是愚癡論。事同上說。長爪之過意在此也。問曰。若性念處如此玄絕經論。何意不作是說也。答曰。佛在世時人根
猛利。去世之後。正像法中猶有得道之人。經論何須言。取其耳冥諸其掌也。復次西土經論悉度來耶。
◎
[0737b04]◎復次上所引經論文。之非佛菩薩意也。次明共念處觀。大智度論若觀身為苦因緣生道。若有漏若無漏。受心法念處亦如是。
解者不同。有師解云。共善五陰諸善心數法。合明心念處。若南嶽師解。即是九相背捨勝處。諸對治觀門助正道。開三解脫故名為
共念處。故經云。當念空法修心觀不淨。是名諸如來甘露灌頂藥服者。心無憂惱得至涅槃岸。此即是共念處之明文也。空法者。
毘曇有門。止觀生空名為空。修心觀不淨者。即是初背捨。不壞內外色相。以是不淨心觀外色。是名初背捨。從初背捨習不淨觀。不淨
觀有二種。一小不淨觀。二大不淨觀。破淨顛倒。內無色相入二背捨。乃至成就八背捨。八勝處。十一切處。九次第定。獅子奮迅超
越三昧。觀欲界入初禪。皆是見不淨破淨顛倒。是名共身念處觀。受心法念處亦如是。次明緣念處觀者。智度論云。一切色法名之
為身。十八及一入少分名之為身。六種受為受。六識為心。想行二陰及三無為名法。解者不同。有師解。通一切所觀境界。皆名緣念
處觀。有言。十二因緣境界。有言。慈悲所緣境界。若南嶽師解。緣佛說教所詮。一切陰入界。四諦事理名義。言語音詞因果體用。
觀達無礙能生四辨。於一切色法心無所礙。成無礙解脫。是緣念處觀二明別想四念處位者。有三種根性不同。若慧解脫根性別
想四念處。但修性念處觀若俱解脫根性。修性念處亦修共念處。若無礙解脫根性。俱修三種念處。成別想念處。若能於別想念處
中。生四種精進名四正勤。修四種定名四如意定。五種善法生名之為根。善法增長遮諸煩惱。名之為力。分別道用名七覺分。安穩
道中行名八正道。若入八正道。即能觀四諦成別想四念處也。三明總想四念處位者。有人言。共念處即是總想念處。今謂不爾。應
作四句分別。一者境別觀亦別。二者境別而觀總。三者境總而觀別。四者觀總境亦總。初境別觀亦別。正是別想性四念處位。次境別
觀總境總觀別。此二即是總想四念處之方便。四境總。觀總此觀若成即是總想四念處之位。今明境總觀總。即是總上所明性念
處所觀五陰。作一身念處。觀此身污穢不淨及苦無常無我。破淨顛倒及三顛倒也。是名總想性身念處。觀總身念處觀。或總二陰。
或總三陰。或總四陰。或總五陰。具解釋受心法念處亦如是。總想共念處。總想緣念處。亦如是類之可解。是名總想四念處位。此位
亦有三種根性。類別想念處可知。若有方便。即入總想念處位。若無方便即非總想位也。如何有方便。若於總想念處之中。具足修
總想。正勤如意足根力覺道。皆如性四念處中說。但以總想善法深細為異耳。若安穩八正道中行。即能觀四諦是時得性法念處。
故能生於煗法。故智度論云。八正道中行。初得善有漏五陰。名為煗法。當知有方便者。已得三十七品也。問曰。八正見道七覺修道。
今何得念處位中說耶。答曰。毘婆沙論云。若八正在前七覺在後。決定是無漏。若七覺在前八正在後。通有漏無漏也。此三賢人位
並名乾慧地。未得善有漏五陰相似理定水。定水未霑故名為乾。而悉有觀行能伏諸見。故名為慧。住持能生善法。名之為地。故名
乾慧地。亦名外凡人。四明煗法者。是善五陰是智慧性。生聖智火故名煗法行者。因有善方便總想四念處。性共緣法念處依六地
定。瞿婆娑說。煗法亦依七地。初發善有漏五陰等知似解。得十六智火之氣分。名之為煗。亦四正勤也譬如攢火煖氣若發即有烟相。用念處觀攢五陰境發智慧煖烟
起正勤煖故名煗法也。又如冬氷。春陽氣動則有消融之相。煗法解發。身邊六十二見氷執漸覺消融也。故涅槃經云。得煗法觀人
七十三人。我弟子有外道則無。以佛法有別想總想四念處觀。能破一切諸見顛倒。故得煗法。十八種六師。雖各稱一切智人。戲論破
慧眼。不見於真實相。故法華經云。深著虛妄法。堅受不可捨。我慢自矜高諂曲心不實。於千萬億劫不聞佛名字。亦不聞正法。如是
人難度。是故舍利弗。我為設方便。說諸盡苦道。當知外人。如此執見罪障深重。豈得生煗法也。末法多有學問坐禪之人。不能如是
修習念處。執著諍競者。亦同外人之過。尚不能生煗法之善。大乘功德終不發也。略說煗法位竟。五明頂法位者。亦是善五陰。亦智
慧性在煗法之上名之為頂。證煗法已用正方便正憶念。勤修增進煗法善根。依六地定亦依七地。若煗法增長。次生善根名為頂法。
緣四諦十六行得四如意足定。見四諦分明。如登山頂觀膽四方。悉皆明了故名頂法。若生法愛即頂墮也。六明忍法位者。亦是善五
陰亦智慧性。於四諦堪忍欲樂。名忍法位。於頂法位用正方便。勤修增進頂法善。依六地定。若頂法善根增進。即生柔順忍。亦緣四
諦十六行。爾時信等五種善法。並得成根。以慧根故於四聖諦。堪忍欲樂故名忍法。忍法有三品。下忍於十六行依法諦觀。比諦觀
中忍十番縮觀。上忍但觀欲界苦下四行。隨觀緣一行。若下中二品忍。雖起煩惱惡業而不受三塗報。由受人天百千生報。若上
品忍成。但有人天七生業在。增上一剎那。即入世第一法也。問曰。煗頂亦堪忍。何故不名堪忍。答曰。若通論四善根。亦名四忍但忍法
不退別受忍名。若煗法遇惡因緣退。能造五逆謗方等經。作一闡提墮無間地獄。若頂法退遇惡因緣退。雖不斷善根猶作五逆等罪
也。今此忍法智慧強惑弱。諸惡所不能動。以忍力大故。一切惡心非數緣滅。如獅子王群獸遠避。問曰。若煗頂退者。云何名性
地。答曰。此人雖造惡墮地獄。一入受罪竟終不重入。有性地善根故能得聖果。是故經云。寧為調達。不為欝頭藍子調達造於三
逆罪墮於地獄。出生於人中得辟支佛。諸根猛利過舍利弗。七明世第一法位者。於凡夫所得最勝善根。名為世間第一法也。亦是善
有漏五陰。亦智慧性。上忍一剎那依六地定。以生一剎那最勝善根。名為世間第一法。此一剎那具足五力。苦下四行隨緣一行一剎
那不住。故似見道。所以者何。行人有二種。一愛行。二見行。愛行有二種。我慢行。懈怠增。見行亦二種。謂我及我所。著我慢者。修無
常行入世第一法。懈怠增者修苦行入。著我者修無我行入。著我所者修空行入。彼修總想念處次第生決定心。世間善有九品。下
下下中下上名煗法。中下中中名頂法。中上上下上中名忍法。上上名世間第一法。若觀五陰無常等善根名煗法。觀三寶功德名頂
法。觀察聖諦名忍法。觀苦聖諦次第聖道。名世間第一法。煗法若退法捨若命終捨。若度界地捨。頂法亦如是。忍法無退法捨。餘二
捨同上。世第一法一剎那無捨。復次是四善根人。皆用性共緣法念處。修道亦是四念處之異名也。即一得不失。更受勝名之義
也。毘婆沙解釋世第一法。遂有數十家異釋不同。七賢名義無量。豈凡夫所知也。問曰。七賢之位。前淺後深。何故偏釋乾慧地。不委
分別性地。答曰。乾慧地最淺。如上分別。已自難知非世能測。正是初心所學邪正分派。一切佛法行人。即自怱用一切學問坐禪之
人所迷沒處。須略分別也。若入性地解慧目生。非凡能所測。多言妄說何可承信。所以一家講讀說法。必須委釋初心。若賢聖深
位但點章而已。其坐禪者。略知佛法大意。即須覺悟無常懺悔行道。豈可馳逐不急之言。其欲稱說利物。得此正意分明名相。有所不達更自尋訪。略說七賢位竟。
◎
四教義卷第五
***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46冊No.1929四教義
【版本記錄】CBETA電子佛典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本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