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o Qing Bai Lu 國清百錄
Scroll 4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國清百錄卷第四隋沙門灌頂纂
勅度四十九人法名第八十九
[0816a20] 皇帝勅。皇帝敬問括州國清寺沙門智越法 師等。僧使智璪至得書具至懷。天台福地實為 勝境。所以敬為智者建立伽藍。法緣既深尊
師義重。欲使宗匠遺範奉而弗墜。菩薩淨業 久而彌新。然則去聖久遠學徒陵替。規求利 養不斷俗緣。滋味甘腴違犯戒律。此乃增長
罪垢豈謂福田。師等離有為法求無上道。棄 俗諸漏鑑在雅懷。由須獎訓未學修淨行。俾 夫法門等侶咸歸和合。諸佛禁戒畢竟遵行。
又此寺嘉應事表先覺。既理由冥感。即號國 清寺。并有施物用申隨喜。冬序甚寒道體清 豫。朕巡省風俗。爰届江都。瞻望山川載深
勞想。故遣兼通事舍人盧政力往。指此不多。 其使人盧政力到寺。宣勅賜寺物。大業元年 十一月二十九日。勅度四十九人出家。熏陸
香二斛。築四周土牆造門屋五間。設一千僧 齋物二千段米一千斛。柱國內史令莒國公 臣未上。大都督兼內史侍郎臣虞世基。大都
督朝散大夫兼內史舍人臣張乾威。勅度四 十九人出家剃落竟。使人令僧作法名灌頂。 奉僧令依六事立名。使人錄奏瑞相感徹應
驗光昇。右八名依國清瑞。悉用靈字標首。寂 靜真實空如迹乘。右八名依出家事。悉用道 字標首。由戒定慧眼智開覺。右八名依設齋
事。悉用淨字標首。命力辯喜安住堪樂。右八 名依賜米事。悉用惠字標首。基業宗本因果 儼淨。右八名依修治事。悉用正字標首。仿妙
德願遵普賢行。右八名依勅誡事。悉用私字 標首。最後一人呼為吉祥。
國清寺眾謝啟第九十
[0816b21] 天台山國清寺沙門智越一眾啟。兼通事舍 人盧政力至奉宣。十月二十九日勅云。天慈 訓誨賚寺瑞名。施物二千段。米一千斛。熏陸
香二斛。千僧法齋。度四十九人出家。修治 寺宇。即集眾燒香宣唱。仰惟。聖治德合乾 坤。子養萬邦安撫四海。助佛教化度脫眾生。
光大之恩誡無等等。越等雖披法衣行不稱 照。乃侍先師每乖宗範。日夜克責無地啟處 伏奉勅旨頂戴受持。但凡庸小劣不識菩薩
大智。昔陳世之時親聞師說。三國為一。有 大力勢人當為造寺。寺若立國土即清。必為 國清寺。于時車書未一不識何言。自爾以來
抱疑弗曉。奉勅賚寺。國清之名還符本瑞。山 僧山民載欣載喜。始知諸願菩薩更相啟發。 或作五品或統萬機。光顯三尊利益國土。慶
此含情幸聞休瑞。仰瞻寺額即如悟道。但慈 恩普被日下同霑。而天台一方偏感弘澤。名 衣上服相次光臨。妙物粳糧前後降集。越等
三學無功。一餐難受。況米物盈積。豈可恭弘。 深懼不堪慮延罪過。庶藉慈宥展竭愚誠。奉 酬宸極。但天台幽遠。自昔以來單權獨行。
今泰平在運國清寺立。四十九人一日出家。 髮落障消實為希有。冀其心力增進學行日 新。念念功熏奉資皇國。又千僧結齋凡聖雲
集。日色華朗僧徒欣戴。仰惟。先師妙德不可 思議。感應神通必當鑑降。午後對使人開發 靈龕。希有聖瑞備。是使人等公私道俗共見。
越等悲喜交至。謹以啟知。謹啟。大業元年 十一月二十四日。括州國清寺沙門智越等 啟。
勅報百司上表賀口勅第九十一
[0816c23] 使人盧政力還奏。開先師龕墳不見舍利。又 上行狀一卷。百司並賀。勅語諸公云。智者是 我菩薩戒師。先多靈異。恒語我云。必若得
道。得道之後。擁護國土利益蒼生。至於涅槃。 坐於石室。容範不變。我以仁壽元年遣張乾 威往看。儼然如舊。昨更令盧政力往。親開
龕門閉塞無有。聞迹遂不見。靈體既已變化。 得道非虛。擁護利益之言必應無爽。今有行 狀一卷。諸公等共觀之。諸州考使各寫一通。 還所部流布。
口勅施幡第九十二
[0817a05] 僧智璪以三年二月二十七日。引入殿內辭 口勅。賜幡一千二十五張。
勅造國清寺碑文第九十三
天台國清寺智者禪師碑文
隋兼祕書監直內史省開府儀 同三司臣柳顧言奉 勅撰
[0817a11] 臣聞。在天成象。經諱之法存焉。在地成形。區 方之均倣矣。二儀既爾三才冏然。上聖纘極 明王所以敷教先覺授道契會方乃昇仙。是
故命駕崆峒紆光善卷。籙圖宣業赤誦弘風。 練質九府之間。騰虛六合之內。斯並權宜汲 引暫保逍遙。終覆蔽於苦空。卒邅迴於生死。
未臻夫不生不滅。無去無來。匪實匪虛。非如 非異。常樂我淨凝寂恬愉。不可思議之解脫 也。粵若我大隋皇帝法諱總持。載融佛日瑞
發淨宮。利見法王應閻浮主。以封唐入紹業。 繼高辛立聖。與能祚隆姬發。自天攸縱。包大 德而翼小心。希世膺期。內文明而外柔順。知
微知彰鑑窮玄覽。迺武迺文能事斯畢。自永 嘉失馭海內分崩。恃險擅強各樹君長。禮樂 淪於非所。龜玉毀於殊方。書軌競分殆三十
紀。天將悔禍稔惡有辰。皇上道藹汾陽迹光 代邸。地隆分狹神功潛著。于時高廟靈謨。深 思統壹專征仗鉞。帝曰。斯哉惟君惟親知臣
知子。乃揚威萬里。問罪九伐一舉而定江左。 再駕而潛餘燼。浮天爭貢海外有截。雖咎卨 之備五臣周旦之居十亂。本支盛績疇昔多
慚。盤石究勳莫不倣是。三能宗鉉九命惟揚。 本之以仁慈施之以聲教。行之以要道體之 以無為。姑射杳然尚想淵賾滄波壯矣。思濟
舟航以為能仁。種覺降茲忍土。信相入道淨 戒居先。梵網明文深傳薩埵。國師僧寶必兼 禪慧。有會稽天台山大禪師者。生而神光照
室。兩目重瞳。禪師法諱智顗。頴川陳族太 丘道遠季伯風延。典午衰亂播遷華容。父起 祖梁使持節散騎常侍。封益陽縣開國侯。禪
師風彩超悟。齠齓希有年過。少學便誦法華。 父為求婚。方便祈止。儒門史館多所著明。 柱下濠上彌所深得。渚宮覆沒便即蔬菲。
及啟弱冠。於長沙之果願寺出家。護戒如明 珠。安心若止水。歷聽經論。但使一聞得之於 心傳之于口。以湘潭局狹未發大機。拂跡衡
陽安步墳汝。往大蘇山請業慧思禪師。禪師 見便歎曰。憶昔靈鷲同聽法華。令進我普賢 道場。為說四安樂行。停二七日誦藥王品。至
諸佛同讚之句。寂然入定明慧便發。起而白 師。師曰。非爾弗感非我莫識。所入定者法華 三昧之前方便。及聞持陀羅尼也。縱令文字
之師千群億品。尋汝慧辯所不能窮。於說法 人中最為第一。嘗約仁王纓絡。龍樹馬鳴立 三觀四教。述師本宗以為大乘樞鍵。得下御
內碩學流通。智以藏往。徵育王之建正教。 神以知來。鑑周武之滅大法。乃高蹈豫土翔 集天台。歷遊名山言造廬嶽。秦孝王作鎮淮
海。遣信迎屈。對使者曰。雖欲相見終恐緣差。 即累旬大風妖賊競起。水陸俱阻安坐匡岫。 既而龍斿龕難。仍代孝王爰屆邦域。潔誠延
請順流背風。數日遄到亦既覯止。便定師資。 等善意之仰妙光。若高宗之得傅說。再三固 辭無可與讓。以開皇十一年歲次辛亥月旅
黃鍾二十三日辛丑。於楊州大聽寺設無礙 大齋。夤受菩薩戒法。降牧伯之尊。由宗師之 典。釋龍袞而披忍服。去桓珪而傳戒香。圓發
初心致禮諸佛。於時天地交泰日月載華。庭 轉和風空淨休氣。林明七覺之華。池皦八 淨之水。化覃內外事等阿輸之城。教轉法輪
理符寶冥之窟。文武寮寀俱廕慈雲。欣欣焉 濟濟焉。肅肅焉癰癰焉經所謂攝律儀戒攝 善法戒攝眾生戒。顯發三願真正十受。如一
切色悉入空界者。其斯之謂歟法事云畢七 珍備捨。出居于城外。禪眾之精林四事供養。 睿情猶疑未滿。以為師氏禮極必有嘉名。如
伊尹之曰阿衡。呂望之稱尚父。檢地持經智 者師目。謹依金口虔表玉裕。便克良辰躬出 頂禮。雖有熊之登具茨漢文之適河上。方之
蔑如也。智者以內行外獎諸佛之深訓。實慧 方便大士之兼通。帝釋檀那既包信解。仁王 攝受遠能博益。逡巡告退言歸舊山。殷勤請
留重違高意。猶四皓之餌朮南山。二疎之散 金東海。振錫離塵始稱出世。睠言儒者未足 為榮。竊以四明天台剡東玉岫。兩謠雲 [山*卬] 鄞
南之金庭峻極于天仰捫白日。盤鎮于地俯 鏡滄海。雲霞沆瀣霏拂輕襟。虹霓鴛鸞勝承 飛舄。華果競發常迷四時。藥草森羅孰分億
品。道猷往而證果興。公賦不能申寺基本屬 始豐。峯名佛隴。元有定光禪師。隱顯變現先 居此峯。常謂弟子云。不久當有勝善知識。將
領徒眾俱集此山。俄而智者越江渡湖。翻然 來萃忽聞鍾磬聲振山谷。即問光師聲之所 以。答云。此是犍槌集僧得住之相。頗憶曾經
舉手相引時不。智者即悟年至十五。稽顙禮 佛恍焉如夢。見極高山臨大海曲。有僧如今 光師。舉手接上云。汝當居此處。汝當終此
焉。拜言悲喜滂沱涕泗。仍於佛隴之南尋行 寺域。便見五峯圍遶等耆闍之山。兩溪夾瀉 若縉雲之 澗 。披榛開途葺用茆茨。功德叢林
常熏薝蔔。忍辱牆院無勞關楗。猨嘯蚿吟泉 籟響雜。飛走聽法馴伏軒墀。西南有永豐江 派與淛源分嶺東會于海。潮波往還數百里
間。村人常以漁捕為業。陶漸迴向焚罛廢梁。 墾田種果翻成富實。深信解者多作沙門。慈 化所覃皆此連類。及光師無常。已後欲大修
立。忽覩一僧如光師年。素語智者云。若欲造 寺今未是時。三國成一。有大勢力人能為起 寺。寺若成國即清。當呼為國清寺。此言杳
漫孰當信者。豈期符應冥契在茲。逮于我君 臨邊歲久。孝性淳至入京省謁。旋邁江都登 命舟檝。迎來鎮所。使乎至彼便事裝束。謂
大眾曰。在上意重弗敢致辭。然往而不返。因 此長別語弟子云。當成就隴南下寺。其堂殿 基址一依我圖。侍者答云。若無師在豈能成
辦。重謂之曰。當有皇太子為我建造。汝等見 之吾不見也。行百餘里到剡東之石城寺。寺 有百尺金繢石像。梁太宰南平元襄王鐫創。
自有靈迹。因此現疾右脇而臥。忽然風雲變 色。松桂森聳宛如天樂。來入房戶起坐合掌。 神色熙怡。顧侍者云。觀音來迎不久應去。弟
子智朗請曰。佛許聖賢臨終說位行得。乞垂 曉示方思景慕。答云。我只是五品弟子位耳。 案五品即是法華三昧前方便之位。宛與思
師昔語冥一。仍命筆作偈。口授遺書辭理切 詣。深陳勝緣潛來密往。誓當影護。為撰淨名 義疏一部。俱時送來。仍索僧伽梨大衣。手
自披著迴身西向端坐遷神。春秋六十。旬日 建齋跏趺流汗。珠團髮際露泫胸間。欲示諸 法本自不生今則無滅。繩床輿還佛隴。輕舉
有若浮空。爾時開香龕。都不異昔。驛使初訃 震動于宸心。爰捨淨財隨申功德。郵傳相望 創起塔廟。寺雖本地其舊維新。瓊宇紺堂憑
國靈。而摸忉利鷲頭狼跡。因寂默而為道場。 班倕名匠競逞鉤綸。庶民子來成之不日。神 明扶持欻同踊現。背高就下即嶨嶽而基殿
堂。仰眩俯臨信玲瓏而勝畫繢。多寶分座俱 受瓔珞。天冠表剎如連梵幢。金函玉牒常敷 講肆。禪誦律儀無違師法。斯可謂頭陀之極
地。彌陀之淨方與阿耨而常盈。同須彌之永 固。暨乎重光纂曆天成地平。以今大業元年 九月。鑾輿幸巡淮海。 [目*光] 矚江南惆悵台嶽。
集揚州名僧。咸問之曰。智者立寺權因山名。 宜各述所懷朕當詳擇。累日未奏。會寺僧智 璪銜狀而來。具條昔年光師國清之稱。太史
案此語。時代乃周建德之初八。表未同三方 鼎峙今四十餘年。聖證縣符明時徵應。詔付 著作書之左史。仍勅皆 籀 篆題寺門。即遣舍
人送璪并施基業。赴十一月二十四日。先師 忌齋使乎集僧。跪開石室唯見空床虛帳 蘚 苔蛛網。法侶號咷等。初滅度。公私扼掔若無
瞻依。又法會千僧各有簿籍。造齋點定忽盈 一人。有司再巡還滿千數。及臨齋受嚫復成 千一。執事驚愕出沒難辯。豈非先師化身來
受國供。王臣返命具奏一條。當扆睟容深洞 靈跡。百司拜賀四海馳聲。至矣哉象法未淪。 佛種常續迺聖幾感。大師應變妙力難思。
神圖方永祥基瑞國。雜沓葳蕤煥乎斯之盛 者也。昔金龍尊王讚佛功德。寶積長者献蓋 稱揚。范武子聲由在民。臧文仲言垂不朽。矧
乎道樹勝由師門福地。而建崇雲碣表際金 剛。俾命絲綸織載辭理。若夫記言記事。史官 之成則散華貫華。法藏之鴻演敢重述宣迺 作頌曰。
龍圖畫卦 裁萌五典 金輪拯溺
止弘十善 豈若我皇 樹功宏緬
還源本淨 歸途今顯 鏡鑑先哲
筌蹄何淺 天造草昧 日月斯昇
高山巨海 或影或澄 虎嘯風起
龍躍雲興 至人幾漸 養正遵承
謙尊本裕 師範推膺 隻誰允矣
具瞻克勝 熏禪觀寂 如冬靖凝
精義泉涌 如春泮水 我有匠石
正直從繩 我有律濟 舟檝斯憑
虔臨拳拳 悅受兢兢 能資萬行
混成一乘 六反震動 十方歎稱
同聲相應 信而有徵 至誠感神
道合符契 淵乎智者 波瀾靡際
帝師既沃 天台還憩 于山之阿
于川之澨 滄溟浩瀚 峯崖迢遞
日浴扶桑 月穿叢桂 上踵婺采
傍通禹計 素湍風激 赤城霞曳
仁智肥遯 山林虧蔽 無言不酬
既符聲響 無德不報 有均景象
初卜菴蘿 歸誠戀仰 顯允光師
久要長往 非皦若昧 鏡形如曩
寺號國清 靈扉潛敞 孰意我師
遽緣安養 龍樓夙記 鶴關無爽
宸居在昔 哀搆祇園 令終如始
師嚴道尊 揆日方畫 覘星正昏
置槷崇趾 削屢成垣 巖分蓮蕚
泉毖桃源 仙窓夏冷 禪室冬溫
玉階馴豹 金剎棲鵷 風和寶鐸
空轉珠幡 百穀時秀 萬里林繁
靈芝禪悅 甘露天鐏 玉趾按地
淨域驚魂 金布貿苑 天宮儼存
創造之福 胡可勝原 輪奐洞徹
莊嚴修設 波斯融冶 優填剞劂
金容月滿 玉毫霜潔 象譯翻度
龍宮披閱 法嗣詵然 端心障滅
泰階既平 王道既清 殊途同致
無慮何營 皇思睿賾 邃達忘情
有本空淨 空常有并 壇戒度重
定慧真精 乾臨朗鑑 遠供憑誠
大眾香灑 拜闕龕楹 全身座間
嚴扃網縈 迦葉佛隴 賢劫齊聲
飯僧數溢 瑞我隆平 身田雨潤
心樹華榮 現在同植 將來共成
有如懸鏡 反照今生 有如圭昃
曾不虧盈 神力自在 遊戲香城
菩提具足 赫赫明明
玉泉寺碑第九十四
當陽縣令皇甫毘撰
[0819b11] 蓋聞乾元資始三辰著象于天。坤道資生萬物 動形于地。皇王於是建國。賢聖所以垂文。起 名教而莫同。制威儀而有別。至如畫卦觀爻
蓋取隨時之象。綜經織緯會通為政之辭。大 禮同和大樂同節。安上治民移風易俗。斯迺 生前之事略矣。可言死後問知仲尼弗語。縱
使絳雪縈空玄霜拂樹。餌金丹而九轉。吞玉 髓而千年乘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