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g Tu Wu Hui Nian Fo Lue Fa Shi Yi Zan 淨土五會念佛略法事儀讚
Scroll 1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淨土五會念佛略法事儀讚一卷 (并序)南岳沙門法照於上 都章敬寺淨土院述
[0474c24] 夫如來設教廣略。隨根終歸乎實相。得真無 生者。孰能與於此哉。然念佛三昧是真無上 深妙禪門矣。以彌陀法王四十八願名號。為
佛事。願力度眾生。所以五會聲流於常宮。淨 教普霑於沙界。故華嚴經云。三賢乃至一切 諸佛無上菩提。皆不離念佛念法念僧而生。
故法華維摩等經。有以音聲語言而作佛事。 又聲名句文為諸教體。豈同今之學者紫金 之容。都撥為有相。髻珠之教懸指為文字。語
無色則捨於真色。論無聲乃厭於梵聲。生 號無為。行稱失道。即顛墜邪山良可悲矣。今 則不然。且金剛般若云。六度萬行一切善法
無非佛因。此是釋迦三世諸佛誠諦真言。足 以為信敬。可依行。今依大無量壽經。五會念 佛。若廣作法事。具在五會法事儀三卷。啟讚
彌陀觀經廣說由序。問答釋疑並在彼文。亦 須具寫尋讀流傳後世。若略作法事。即依此 文。凡作法事人。若道若俗。多即六七人少即
三五人。揀取好聲解者。總須威儀齊整端坐 合掌專心觀佛。齊聲齊和切。不得笑左右顧 視。起真實悲濟之心。勿為名利。眾詮一人為
座主。稽請莊嚴經讚法事。須知次第。一人副 座。知香火打磬同聲唱讚。專知撿挍。先須焚 香聲磬召請聖眾。當座人念佛一聲白眾云。
敬白道場眾等。總須發至誠心端坐合掌。觀 想阿彌陀佛一切賢聖如對目前。若能如是 用心即賢聖降臨。龍天護念。聽聞經讚法事。
令眾等即於言下。滅無量罪獲無量福。心開 意解速證甚深念佛三昧。得無生忍獲大總 持。具六波羅蜜神通自在。言訖即打磬。一下
作梵了。念阿彌陀佛觀音勢至地藏菩薩。各 三五十聲。然後至心稽請。次莊嚴了依前念 佛。即須觀其道場徒眾多少。或晝或夜或廣
或略。有道場請主。為何善事。切須知。時別為 莊嚴。廣與念誦。坐道場時。或有兩坐三坐乃 至多坐。其彌陀觀經。一坐一啟。散華樂及諸
讚文總須暗誦。周而復始。經讚必須精熟不 得臨時把本。唯五會妙音一坐獨作不得聲。 若准一坐。啟經法事即廣略看時。其諸依次
誦之。散華樂為首。其散華樂一坐一。諸寶 鳥相好。維摩五會。大小般若。般舟涅槃等讚。 一坐兩句為聲打磬。淨土樂六根讚。西方樂。
出家樂禮讚等。並四句為准。道場樂一句而 已。從彌陀觀維經已後諸讚。皆須第三會念 佛和之。誦諸讚了欲散。即誦道場樂。音即高
聲。須第三會念阿彌陀佛三百餘聲。最後唱 西方禮讚天台智者迴向發願文。取散。智者 必須深厭生死。正念思惟念佛三昧。普為法
界六道怨親。願同生極樂速成無上菩提。專 心學取五會真聲。傳於未來廣度群品。若不 師學濫授與人。轉誤後學失其宗旨。即却招
其咎無利福田。普勸現在及以未來道俗。廣 作五會真聲。念佛三昧理事雙修。相無相念。 即與中道實相正觀相應。
[0475b20] 問曰。五會念佛有何利益。復何所表。答曰。即 於此生。為能離五濁煩惱。除五苦斷五蓋。截 五趣淨五眼。具五根成五力。得菩提具五解
脫。速能成就五分法身。五會念佛功力如斯。 最勝無比。盡此一形。頓捨最後凡夫之身。生 極樂國入菩薩聖位。得不退轉疾至菩提。實 為佛任此事終不虛也。
云何梵
云何得長壽 金剛不壞身
復以何因緣 得大堅固力
云何於此經 究竟到彼岸
願佛開微密 廣為眾生說
讚請文 (依各一請一別禮)
[0475c04] 南無一心奉請本師釋迦牟尼佛
[0475c05] 南無一心奉請十方三世諸佛
[0475c06] 南無一心奉請阿彌陀佛
[0475c07] 南無一心奉請觀世音菩薩
[0475c08] 南無一心奉請大勢至菩薩
[0475c09] 南無一心奉請十方諸大菩薩摩訶薩
[0475c10] 南無一心奉請十方聲聞緣覺一切賢聖僧
莊嚴文
[0475c12] 粵大哉。至理真法一如。化物利人弘誓各別。 故我釋迦應生於濁世。阿彌陀出現於淨土。 方淨穢兩殊。利益齊一。若易修易證。真唯淨
土教門。然彼西方殊妙難比。其國土也。嚴以 百寶蓮敷九品以收人。其名號也。能蕩千殃 音開五會而攝物。故使稱其名者。則十方諸
佛常護其人。願生其國者。則異華五雲爭捧其 座。是知。彌陀悲願不可思議。實謂。啟三界之 橫門。截四生之直路。故得恒沙諸佛舒舌證
明。勸念彌陀令生佛國。若不以斯淨教所在 佛宣。則何以能令未聞者聞未見者見。今之 念佛意在茲焉。惟願釋梵護世衛國衛人。八
部天龍調風調雨。伏願皇帝輪寶飛來。韜戈 偃鉀。舜澤遐霑於萬國。堯風遠備於八荒。太 子聲飛洊雷。諸王志堅盤石。公主銀樓耀彩。
卿相永鎮台衡無戎。節越長光。堯天永佐郎 官侍御。雲飛省閣星映天台。大將高斑。榮耀 日新。台逾百勝長官。馬分駝色衣含繡文。
亟薄慰等佐理分憂。清聲遠振。禪和尚定水 澄淨。禪河廁清慈風莫收。慧日長掛。法和尚 道山彌峻。慧海逾深久。住人天。常為舟檝。律
和尚戒珠常淨。無慚照乘之理。定沼恒清。豈 謝滄浪之綠。當寺三綱。照彰梵字。宿睦 乘門徒眾。稟其清風。寺舍和於水乳。諸闍
梨等三學圓明。慧燈長映。願弘斯教同往淨 土。尼眾等戒月常明。凝神入定。恒春道樹。永 秀覺華。諸公等福霈山岳。壽齊椿鶴。夫人娘
子玉質長春。千秋不易。清信士女等恒沙業。 累聞佛名。以氷消。無量福田。隨念佛而增長。 觀業成就三昧現前。若坐若行常見諸佛。然
願佛日高懸。法輪大闡。幽塗息苦。錍丘心寧。 希望者何願不從。所念者應時咸遂。有情有 識同超有漏之因。此界他方咸願。同生安樂。
阿彌陀佛福海無邊。大眾虔誠。普為念阿彌 陀佛。
散華樂文 (依大般若經散華品)
[0476a19] 散華樂散華樂 奉請釋迦如來入道場 散 華樂 散華樂散華樂 奉請十方如來入道 場 散華樂 散華樂散華樂 奉請彌陀如 來入道場
散華樂 散華樂散華樂 奉請 觀音勢至諸大菩薩 入道場 散華樂 道 場莊嚴極清淨 散華樂 天上人間無比量 散華樂
五會念佛 (梁漢沙門法照。大曆元年夏四月中起。自南岳彌陀臺般舟道場。依無量壽經作)
[0476a27] 問曰。五會念佛出在何文。答曰。大無量壽經 云。或有寶樹。車渠為本。紫金為莖。白銀為 枝。瑠璃為條。水精為葉。珊瑚為華。瑪瑙為
實。行行相值。莖莖相望。枝枝相準。葉葉相 向。華華相順。實實相當。榮色光耀不可勝視。 清風時發出五會音聲。微妙宮商自然相和。
皆悉念佛念法念僧。其聞音者得深法忍。住 不退轉至成佛道。
[0476b06] 又釋五會念佛。五者會是數。會者集會。彼五 種音聲。從緩至急。唯念佛法僧。更無雜念。念 則無念。佛不二門也。聲則無常。第一義也。
故終日念佛。恒順於真性。終日願生。常使於 妙理。發心有如此者。必降天魔擊法鼓。六種 震動四花繁雨。金剛寶座正覺可期也。故觀
經曰。若念佛者。當知。此人中分陀利花。名為 希有。觀世音大勢至。為其勝友。當坐道場生 諸佛家。是以如來常於三昧海中。舉網綿
乎。謂父王曰。王今坐禪。但當念佛。豈同離 念求乎無念。離生求於無生。離相好求乎法 身。離文字求乎解脫。夫如是者則住於斷滅
見。謗佛毀經。成櫃法業。墜無間矣。
[0476b19] 凡在修道可不慎毀。可不敬欺。又觀佛三昧 海經云。此觀佛三昧。是破戒者護。失道者依。 煩惱賊中大勇猛將。首楞嚴王百千三昧所
出生處。亦名諸三昧母。亦名諸三昧王。亦名 諸佛共所印可定。亦名如來禪。非二乘外道 等禪。信可知矣。此五會念佛聲。勢點大盡。
長者即是緩念。點小漸短者。即是漸急念。須 會此意。
[0476b27] 第一會平聲緩念 南無阿彌陀佛。
[0476b28] 第二會平上聲緩念 南無阿彌陀佛。
[0476b29] 第三會非緩非急念 南無阿彌陀佛。
[0476c01] 第四會漸急念 南無阿彌陀佛。
[0476c02] 第五會四字轉急念 阿彌陀佛。
[0476c03] 五會念佛竟即誦寶鳥諸雜讚。
寶鳥讚 (依阿彌陀經)
極樂莊嚴間雜寶 (彌陀佛) 實是希奇聞未聞 (彌陀佛彌陀佛)
寶鳥臨空讚佛會 (彌陀佛) 哀婉雅亮發人心 (彌陀佛彌陀佛)
晝夜連聲無有息 (彌陀佛) 文文句句理相同 (彌陀佛彌陀佛)
或說五根七覺分 (彌陀佛) 或說八聖慈悲門 (彌陀佛彌陀佛)
或說他方離惡道 (彌陀佛) 或說地獄封人天 (彌陀佛彌陀佛)
或說散善波羅蜜 (彌陀佛) 或說定慧入深禪 (彌陀佛彌陀佛)
或說長時修苦行 (彌陀佛) 或說無上菩提因 (彌陀佛彌陀佛)
菩薩聲聞聞此法 (彌陀佛) 處處分身轉法輪 (彌陀佛彌陀佛)
願此法輪相續轉 (彌陀佛) 道場眾等益長年 (彌陀佛彌陀佛)
眾等迴心生淨 土 (彌陀佛) 手執香花往西方 (彌陀佛彌陀佛)
維摩讚 (依維摩經)
佛國清淨從心現 (難思議) 種種莊嚴心裹生 (難思議維摩詰)
足指按地三千界 (難思議) 虛空性海坐花臺 (難思議維摩詰)
毘耶離城方丈室 (難思議) 有一居士號維摩 (難思議維摩詰)
託病現身而有疾 (難思議) 國主王子悉來遇 (難思議維摩詰)
無量聲聞菩薩眾 (難思議) 欲遣問病不堪任 (難思議維摩詰)
唯有文殊入徵問 (難思議) 居士所疾是何因 (難思議維摩詰)
答曰病從癡愛起 (難思議) 我病非有亦非無 (難思議維摩詰)
廣說身是無常法 (難思議) 陰界諸入合成身 (難思議維摩詰)
菩薩毛端容大海 (難思議) 芥子之內納須彌 (難思議維摩詰)
手擲世界他方外 (難思議) 室中天女悟無生 (難思議維摩詰)
相好讚 (依相好經)
世尊往昔塵沙劫 (彌陀佛) 苦行勤修相好身 (彌陀佛彌陀佛)
今已得成無見頂 (彌陀佛) 復生紺髮旋螺文 (彌陀佛彌陀佛)
眉間毫相頗梨色 (彌陀佛) 右旋宛轉琉璃筒 (彌陀佛彌陀佛)
齒如珂珮皆齊密 (彌陀佛) 舌相長舒覆面門 (彌陀佛彌陀佛)
佛心紅蓮金色坐 (彌陀佛) 清淨皎潔日光分 (彌陀佛彌陀佛)
五會讚 (依無量壽經)
釋法照
第一會時平聲入 (彌陀佛) 第二極妙演清音 (彌陀佛彌陀佛)
第三盤旋如奏樂 (彌陀佛) 第四要期用力吟 (彌陀佛彌陀佛)
第五高聲唯速念 (彌陀佛) 聞此五會悟無生 (彌陀佛彌陀佛)
一到西方受快樂 (彌陀佛) 永不輪迴入苦坑 (彌陀佛彌陀佛)
發心念佛事須堅 (彌陀佛) 臨終決定上金船 (彌陀佛彌陀佛)
迴願眾生皆得往 (彌陀佛) 直向西方坐寶蓮 (彌陀佛彌陀佛)
西方世界實為精 (彌陀佛) 彼土眾生不可輕 (彌陀佛彌陀佛)
衣裓持花供養佛 (彌陀佛) 還來本國飯經行 (彌陀佛彌陀佛)
發心念佛度群生 (彌陀佛) 願此五會廣流行 (彌陀佛彌陀佛)
六道三塗皆攝取 (彌陀佛) 蓮花會裹著真名 (彌陀佛彌陀佛)
淨土樂讚 (依稱讚淨土經)
釋法照
淨土樂淨土樂 淨土不思議 淨土樂
彌陀住在寶城樓 (淨土樂) 傾心念念向西求 (淨土樂)
到彼三明八解脫 (淨土樂) 長辭五濁更何憂 (淨土樂)
淨土樂淨土樂 淨土不思議 淨土樂
寶樓寶閣寶金擎 (淨土樂) 池水金沙映底清 (淨土樂)
法曲時時常供養 (淨土樂) 蓮華會裹說無生 (淨土樂)
淨土樂淨土樂 淨土不思議 淨土樂
寶臺寶閤寶真珠 (淨土樂) 寶體端嚴金色軀 (淨土樂)
菩薩化生奏玉調 (淨土樂) 微風五會演真如 (淨土樂)
淨土樂淨土樂 淨土不思議 淨土樂
流水波瀾遶寶臺 (淨土樂) 寶殿光耀玉戶開 (淨土樂已後急誦)
慈主遙聞三界子 (淨土樂) 總須發願往生來 (淨土樂)
淨土樂淨土樂 西方淨土甚快樂 (淨土樂)
彌陀身量廣無崖 (淨土樂) 面似檀金優鉢華 (淨土樂)
目若青蓮四大海 (淨土樂) 圓光化佛過恒沙 (淨土樂)
淨土樂淨土樂 西方淨土甚快樂 (淨土樂)
彌陀本願大慈悲 (淨土樂) 此地凡夫不覺知 (淨土樂)
淨土樂淨土樂 慮恐眾生出世遲 (淨土樂)
彌陀春樹覺華開 (淨土樂) 功德池中坐寶臺 (淨土樂)
三昧庭前求解脫 (淨土樂) 摩尼殿上禮如來 (淨土樂)
淨土樂淨土樂 西方淨土甚快樂 (淨土樂)
西方異鳥數無窮 (淨土樂) 白鶴孔雀及迦陵 (淨土樂)
鸚鵡頻伽說妙法 (淨土樂) 聲中演出大乘字 (淨土樂)
淨土樂淨土樂 西方淨土甚快樂 (淨土樂)
如來尊號甚分明 (淨土樂) 十方世界普流行 (淨土樂)
但有稱名皆得往 (淨土樂) 觀音勢至自來迎 (淨土樂)
淨土樂淨土樂 西方淨土甚快樂 (淨土樂)
彌陀徒眾普慈心 (淨土樂) 怜愍眾生至意深 (淨土樂)
水鳥樹林皆說法 (淨土樂) 何況如來微妙音 (淨土樂)
淨土樂淨土樂 西方淨土甚快樂 (淨土樂)
彌陀本願特超殊 (淨土樂) 慈悲方便引凡夫 (淨土樂)
一切眾生皆度脫 (淨土樂) 稱名即得罪消除 (淨土樂)
淨土樂淨土樂 西方淨土甚快樂 (淨土樂)
彌陀端坐寶金樓 (淨土樂) 恒沙菩薩四邊遊 (淨土樂)
九類蒙光說妙法 (淨土樂) 聞者悟解永無憂 (淨土樂)
淨土樂淨土樂 西方淨土甚快樂 (淨土樂)
西方淨土無囂塵 (淨土樂) 眾生到即斷貪瞋 (淨土樂)
總是善人菩薩眾 (淨土樂) 亦無惡趣及怨親 (淨土樂)
淨土樂淨土樂 西方淨土甚快樂 (淨土樂)
花幢八面掛金鈴 (淨土樂) 上下和鳴出妙聲 (淨土樂)
聞者皆言稱快樂 (淨土樂) 長劫不聞諸苦名 (淨土樂)
淨土樂淨土樂 西方淨土甚快樂 (淨土樂)
凡夫若得到西方 (淨土樂) 曠劫塵沙罪滅亡 (淨土樂)
具六神通得自在 (淨土樂) 永除老病離無常 (淨土樂)
淨土樂淨土樂 西方淨土甚快樂 (淨土樂)
西方淨土離胞胎 (淨土樂) 眾生到即出蓮臺 (淨土樂)
上品尋光昇寶座 (淨土樂) 下生障盡始花開 (淨土樂)
淨土樂淨土樂 西方淨土甚快樂 (淨土樂)
西方淨土七重欄 (淨土樂) 七寶莊嚴數百般 (淨土樂)
瑠璃作地黃金界 (淨土樂) 諸臺閣與開天連 (淨土樂)
淨土樂淨土樂 西方淨土甚快樂 (淨土樂)
西方淨土十方稀 (淨土樂) 努力專心莫置疑 (淨土樂)
上品即證無生忍 (淨土樂) 下生障盡入無為 (淨土樂)
淨土樂淨土樂 西方淨土甚快樂 (淨土樂)
西方淨土更無過 (淨土樂) 閻浮極苦罪人多 (淨土樂)
欲得令生出三界 (淨土樂) 惟須至意念彌陀 (淨土樂)
淨土樂淨土樂 西方淨土甚快樂 (淨土樂)
離六根讚 (依大般若經)
釋法照
我淨樂我淨樂 瞻見心空了世間 (我淨樂)
觀見眼根常清淨 (我淨樂) 色界無來本是空 (我淨樂)
色性本來無障礙 (我淨樂) 無來無去是真宗 (我淨樂)
觀見耳根常清淨 (我淨樂) 聲界無來本是空 (我淨樂)
聲性本來無障礙 (我淨樂) 無來無去是真宗 (我淨樂)
觀見鼻根常清淨 (我淨樂) 香界無來本是空 (我淨樂)
香性本來無障礙 (我淨樂) 無來無去是真宗 (我淨樂)
觀見舌根常清淨 (我淨樂) 味界無來本是空 (我淨樂)
味性本來無障礙 (我淨樂) 無來無去是真宗 (我淨樂)
觀見身根常清淨 (我淨樂) 觸界無來本是空 (我淨樂)
觸性本來無障礙 (我淨樂) 無來無去是真宗 (我淨樂)
觀見意根常清淨 (我淨樂) 法界無來本是空 (我淨樂)
法性本來無障礙 (我淨樂) 無來無去是真宗 (我淨樂已後急誦)
忘想眼根緣色轉 (努力) 忘聽耳界被聲牽 (難識)
忘臭鼻香舌染味 (努力) 忘識身觸意塵遷 (難識)
難識 (努力) 普勸念彌陀修福
忘想騰波常沒溺 (努力) 煩惱猛焰鎮燒燃 (難識)
為此輪迴三界獄 (努力) 生老病死苦常煎 (難識)
難識 (努力) 普勸念彌陀修福
有幸得逢善知識 (努力) 指示西方快樂門 (難識)
欲得速超生死苦 (努力) 專心念佛斷貪瞋 (難識)
難識 (努力) 普勸念彌陀修福
彌陀寶國實門開 (努力) 七寶池中七寶臺 (難識)
千葉千般千種色 (努力) 一半含光出水來 (難識)
難識 (努力) 普勸念彌陀修福
彌陀五會救娑婆 (努力) 聞者皆能發道芽 (難識)
眾等傾心懃念佛 (努力) 棄俗歸真早出家 (難識)
難識 (努力) 普勸念彌陀修福
閻浮濁惡不堪停 (努力) 處處唯聞眾苦聲 (難識)
不如專念彌陀號 (努力) 今生直到寶蓮城 (難識)
難識 (努力) 普勸念彌陀修福
西方寶殿寶池亭 (努力) 寶林水鳥解人情 (難識)
鸚鵡和鳴讚三身 (努力) 聲中演出大乘經 (難識)
難識 (努力) 普勸念彌陀修福
西方寶樹寶根莖 (努力) 寶華寶網甚分明 (難識)
寶葉行行相間錯 (努力) 寶果重重出化生 (難識)
難識 (努力) 普勸金彌陀修福
寶池寶岸寶蓮華 (努力) 寶階寶底實金沙 (難識)
下生雖有前生障 (努力) 菩提不發自生芽 (難識)
難識 (努力) 普勸念彌陀修福
西方淨土雨天衣 (努力) 寶殿空裹逐身飛 (難識)
一念百味隨心至 (努力) 何故眾生去者稀 (難識)
難識 普勸念彌陀修福
正法樂讚 (依佛本行經) (依淨土樂知)
正法樂正法樂 正法不思議 (正法樂)
釋迦如來因地時 (正法樂) 歷劫苦行不思議 (正法樂)
頓捨身財求妙法 (正法樂) 唯佛與佛乃能知 (正法樂)
正法樂正法樂 正法不思議 (正法樂)
雪山童子釋迦因 (正法樂) 為求半偈捨金身 (正法樂)
善友求法僉兩因 (正法樂) 良由本國濟貧人 (正法樂)
正法樂正法樂 正法不思議 (正法樂)
慈力施身五夜叉 (正法樂) 檀王棄國捨榮華 (正法樂)
須闡割身救父母 (正法樂) 布施妻兒號達拏 (正法樂)
正法樂正法樂 正法不思議 (正法樂)
月光發願捨千頭 (正法樂) 薩婆敲骨不懷憂 (正法樂)
更作尸毘代鴿命 (正法樂) 不證菩提未擬休 (正法樂)
正法樂正法樂 正法不思議 (正法樂)
寶王割身燃千燈 (正法樂) 薩捶投崖飼大虫 (正法樂)
慈善開心施五藏 (正法樂) 問汝眾生能不知 (正法樂)
正法樂正法樂 正法能超出世間
本師苦行實難論 (正法樂) 子細尋思不忍問 (正法樂)
向者所陳爾計事 (正法樂) 一一皆是釋迦因 (正法樂)
正法樂正法樂 正法能超出世間
布施持戒久精研 (正法樂) 忍辱精進不離禪 (正法樂)
苦行勤修功滿足 (正法樂) 直論劫數不論年 (正法樂)
正法樂正法樂 正法能超出世間 (正法樂)
釋迦如來因地時 (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