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otations from Chan Master Caoshan Yuanzheng from Fuzhou 撫州曹山本寂禪師語錄
Scroll 2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撫州曹山本寂禪師語錄卷下日本沙門玄契編次
[0540c05] 上堂僧問。如何是大闡提人。師曰。不懼業。僧 云。如何是無明人。師曰。始終不覺悟。僧云。 此二人誰在前。師曰。無明者。僧云。闡提人為
什麼在後。師曰。向去者。僧云。恁麼則無明者 不從今日去也。師曰是。僧云。既不從今日去。 無明從何處來。師曰。光處不敢入。僧云。豈不
是不明不暗。師曰是。僧云。正恁麼時如何。師 曰。不受觸。師復曰。闡提有多種。一類者。是 殺父。殺母。出佛身血。破和合僧。毀壞伽藍。
此剋定實報受種種苦。一類者。亦所作如前。 此則為殺無明父貪愛母。不信有佛法僧可 破有伽藍可壞。計為業心所得。故墮亦受種 種虛 妄
果報。如前升降不同。一類者。知有自 己本來事。呼為父母。不因外得。無修無證。非 因非果。不因師受。不從證行所得。不起父
見曰殺。不起母見曰害。即是一切本分事不 取不存故曰殺害。纔有纖毫奉重。得味不成。 知有自己事也。故曰大闡提。以此動撥妙力。
即是從上宗乘體會家事承當。要截玄道破 諸迂曲。即如新豐老人所玄示也。
[0540c25] 忠國師驀喚侍者。侍者來立。國師低頭。侍者 立多時出去。國師喚侍者。如是三度了曰。將 謂我辠負汝。汝却辠負我。百丈舉問趙州。國
師三喚侍者意作麼生。州曰。如人暗裏書字。 字雖不成。文彩已彩。又後有人。舉問師。國師 三喚侍者意作麼生。師曰。侍者第二遍回來。 云某甲不信和尚喚。
[0541a03] 南泉曰。未具胞胎時。還有語也無。有人舉問 雪峯。峯曰。道有道無。則喫三十棒。又問招 慶。慶曰。從他自道。又舉問師。師曰。有。云請
和尚傍瞥。師曰。將什麼物聞。云聾者還聞也 無。師曰。聾者若得聞。則具耳目。云什麼人得 聞。師曰。未具胞胎者。
[0541a09] 僧問師。教云。一句能吞百千萬義。如何是一 句。師曰。針剳不入。
[0541a11] 有一座主。辭南泉。泉問。什麼處去。對云。山 下去。泉曰。第一不得謗王老師。對云。爭敢謗 和尚。泉噴水曰。多少。座主便出去。師曰。賴
也。
[0541a15] 溈山一日喚院主。院主來。山曰。我喚院主。汝 來作什麼。院主無對。師代曰。也知和尚不喚 某甲。又令侍者喚第一座。第一座來。山曰。我
喚第一座。汝來作什麼。師代曰。若令侍者喚。 恐不來。
[0541a20] 有僧。辭藥山歸鄉去。藥山問。有一人。遍身紅 爛。臥在荊棘之中。僧云。恁麼則學人不歸去。 藥山曰。但知歸去。與爾休糧方。問如何是休
糧方。山曰。每日上堂不咬破一粒米也。師曰。 只如古德有云遍身紅爛底人。秖是醜陋底 人。一切人近不得。無拈掇處。更道臥在荊棘
之中。只道在如今日用。也亦無作拈掇處護 持保任邊事。時有僧問師。遍身紅爛時如何。 師曰。荷負。云荷負什麼人。師曰。勿紅爛到闍
黎。又問。醜陋人與滿身紅爛底人。阿那個是 重。師曰。大醜陋底人重。師又舉問僧。大保任 底人保任個什麼。自代曰。終日在背後。不曾 覰著。
[0541b04] 俱胝和尚凡有詰問。唯舉一指。後有童子。因 外人問。和尚說何法要。童子亦竪起一指。胝 聞遂以刃斷其指。童子負痛號哭而去。胝復
召之。童子回首。胝却竪起指。童子忽然領悟。 胝將順世。謂眾曰。吾得天龍一指頭禪。一生 用不盡。言訖而寂。師曰。俱胝承當處莾鹵。只 認得一機一境。
[0541b11] 洞山上堂。道無心合人。人無心合道。欲識個 中意。一老一不老。後僧舉問師。如何是一老。
[0541b13] 師曰。不扶持。云如何是一不老。師曰。枯木。
[0541b14] 僧問師。維摩默然文殊讚善。未審還稱得維 摩意麼。師曰。爾還縛得虛空麼。僧云。恁麼則 不稱維摩意也。師曰。他又爭肯。僧云。畢竟有
何所歸。師曰。若有所歸。即同彼二公也。僧云。 和尚又作麼生。師曰。待爾患維摩病始得。
[0541b19] 洞山到椑樹。椑問曰。來作什麼。山云。親近和 尚。椑曰。若是親近。用動兩片皮作麼。山無 對。師曰。一子親得。僧問洞山。三身之中。阿
那身不墮眾數。山曰。吾常于此切。僧問師。先 師道。吾常于此切。意作麼生。師曰。要頭便斫 去。
[0541b25] 洞山將圓寂。謂眾曰。吾有間名在世。誰人為 吾除得。眾皆無對。時沙彌出曰。請和尚法號。 山曰。吾間名已謝。師曰。從古至今。無人辨
得。
[0541b29] 無著喫茶次。文殊拈起玻璃盞問。南方還有 這箇麼。著曰無。文殊曰。尋常將什麼喫茶。著 無對。師代曰。久承大士按劍。為什麼處在一
塵。
[0541c04] 師曰。謂然燈前有二種。一未知有。同於類血 之乳。一知有。猶如意未萌時得本物。此名然 燈前。一種知有。往來言語聲色是非亦不屬
正照用。亦不得記。同類血之乳。是漏失邊事。 此名然燈後。直是三際事盡。表裏情忘。得無 間斷。此始得名正然燈。乃云得記。
解釋洞山五位顯訣
[0541c16] (夫先師所明偏正與兼帶。等用先師本意。不為明功進修之位兼涉教句。直是格外玄談要絕妙旨。秖明從上物體
現前。冥叶古聖之道。今見諸學士詮揀先師意度。似有誤彰。不免聊為敘其差。當媿在不混其功。於中或有借位明
功借功明位。緣緒多端。功在臨時。看語來勢。不負來機。妙在佳致爾) 。
[0541c19] 正位却偏。就偏辨得。是圓兩意 (正位却偏者。為不對物。雖不對 物。却具
正中無用為偏。全用為圓。是兩意。問如何是全。云不顧者得底人也。此正位不明來也。若佛出世也恁 麼。若佛不出世也恁麼。所以千聖萬聖皆歸正位承當
正中偏却具此一位。第一不得動著 如學士揀獨脫物 外。起眾聖之前。云是正位却圓。其實屈正位也。此例語是古人道過跡尚存。猶未得語中無語。此復呼為非正位
也。為語中有語故。此可呼為有病兼帶。不得呼為相兼帶來耳) 。
[0541c24] 偏位雖偏。亦圓兩意。緣中辨得。是有語中無 語 (為用處不立的。不立的則真不常用也
偏位雖偏亦圓者。用中無物不觸。是兩意雖就用中明。為語中不 傷。此乃竟日道如不道一般。又曰。偏位却圓。亦具緣中不觸) 。
[0541c27] 或有正位中來者。是無語中有語 (正中來者。不兼緣。如藥山
曰。我有一句子。未曾向人說。道吾曰。相隨來也。此是他妙會得。如湖南觀察使語。此例甚多。事須合出不得混尊
卑。呼為無語中有語。又我有一句子。未曾向人說。此問答家。須就出不得乖角。乖角則不知有故 句句無語不 立尊貴。不落左右。故云正中來也
正位來。明正位不涉緣。又引語例者。如黑豆未生芽時作麼生。又如曰有一人 無出入息。又曰未具胞胎時還有言句也無。十方諸佛出身處也。此例喚作無語中有語
又有借事。正位中來者。 此一位答家。須向偏位中。明其體物。不得入正位明也。此一句要知。如先師問新羅僧。未過海時在什麼處。無
對。自代曰。秖今過海。也在什麼處。又如先師代慎微長老出拄杖語曰。如今出也有人辨得麼。此例雖緣中認得。 不同向去。辨不得。恐後人收落功勳。將為向上事
如諸學士揀問祖師意。答待特牛生兒則向汝道。曰此是正位 中來。此一例語切不得呼為正位中來。可曰玄學路中問答。俱然也別是一路。又不得呼為相兼帶。為顯明故。縱
賓主回互秖得呼為有病兼帶) 。
[0542a08] 或有偏位中來者。是有語中無語 (偏位中來者。則兼緣。如曰
即今底呼作什麼即得。無對。先師自代曰。不得不得。此例亦多。喚為有語中無語也 語從四大聲色中來。不立
處所是非。故曰緣中辨得是偏位中來也。引語例者。如曰什麼物恁麼來。亦曰光境俱忘復是何物。亦曰定慧等學 明見佛性。此例亦多。喚作有語中無語
偏位中來者。就物明體。如曰什麼物恁麼來。又光境俱忘。復是何物。此
一例語寄功明位。亦是余舊舉例。什麼物恁麼來。此一例語雖緣中認得。不同向去。又定慧等學明見佛性。此理如
何。此一例語亦余初舉例語。又如光境俱忘。為是教中之則。不同玄學。只要於他教則出宗門中。玄學外事也 秖
如出息不依眾緣。入息不居蘊界而住。此語全是功不同緣中認得。亦是予舊舉例。主家抽入正位。云有一人無出 入息。令渠知有正位
更有挾功極則淨潔位。亦得呼為偏位中來。此難辨。須揀得出 如學士揀僧問先師。如何
是玄旨。師曰。如死人舌。又問。十二時中將何奉獻。曰無物。曰是偏位中來。此二例語不得呼為偏位中來。須各
揀。若是玄旨一例語。可同於功勳也。此二例語并不得呼為偏位及兼帶也。前已明破了。是借功明位。借位明功。 同於此也) 。
[0542a19] 或有相兼帶來者。這裏不說有語無語。這裏 直須正面而去。這裏不得不圓轉。事須圓轉
(相兼帶來者。為語勢不偏不正。不存不無。如全不全。似虧不虧。唯得正面而去也。去則不立的。不立的則至妙之
言。境不圓常情之事。如先師代文殊喫茶語。曰借取這箇看得麼。亦如翠微 曰 每日噇什麼) 。
[0542a23] 然在途之語。總是病。夫當人先須辨得語句。 正面而去。有語是恁麼來。無語是恁麼去。作 家中不無言語。不涉有語無語。這個喚作兼
帶語。兼帶語全無的的也 (相兼帶來者。不落有語無語。如藥山帶刀 語。此是兼帶語臨時看語來勢。或當頭正面而去。或異中虛。此若不妙會。則千里萬里也
引相兼帶來語例者。如 文殊喫茶語。及這個人如今什麼處去也。雲巖曰。作麼作麼。又曰。即今作麼生。此例甚多 亦有功勳中兼帶。似
向上事。臨時辨取。如落淨妙之處。則須知有事在。要去則去。要止則止。千萬宛轉不得莾鹵。夫問答兩家語勢
相報。皆不出五位也。但語有麁細。答有淺深。所以先師於非言句中。強以言。皆為對緣。而設斯要耳。如大無明
底人。為全體。不同闡提。闡提則知有事却鞔雖鞔却成孝養。鞔者不存祖佛及自 己 本分父母也。紅爛底人為不
歸全擔荷不立至尊。大保任底人為刺脚入泥裡。非小小護持 夫相兼帶來者。直須似文殊喫茶語。及先師答雲
巖鉏薑語。并安和尚法堂語。及藥山淳布衲洗佛語。於中最妙兼帶。無過藥山答道吾帶刀語。及百丈下堂大眾欲
散未散時問云。是什麼。藥山遙聞此語。云在此。便道暗頭兼帶。借功明物。借物明功。借過明功。借功明過。等來
若是。藥山與新豊并前諸德所出超過入正位。是玄談奇特句已。次到小小得力者。則抽入正位。此例語。常用
也。吾緣住持多緒。不及子細。略明少分許。汝等諸人。不須容易輕慢。若更有凝滯。旋當決了。直須勵力修行。
令未來際不斷此事。不得慢洩。或值純朴者。是奇器。亦不可隱耳) 。
[0542b12] 他智上座臨遷化時。向人道。雲巖不知有。我 悔當時不向伊說。雖然如此。且不違於藥山 蔡子。看他智上座合作麼生老婆也。南泉曰。
異類中行。且密闍黎不知有。
註釋洞山五位頌
[0542b22] 正中偏 (暗裏點頭) 三更初夜月明前 (黑白未交時辨取 萌芽未生之時 只 今是什麼時 此中無日月。不說前後去也)
莫怪相逢不相識 (忘却也 就也。又作麼 劫中違背來。恁麼則俱拱手去也) 隱隱猶懷舊日嫌 (此兩句一意。終不相似 又曰。圓也 又今日重什麼
又恁麼則不自欺得) 。
[0542b26] 偏中正 (緣中會也) 失曉老婆逢古鏡 (露也 適來又記得。又是什麼模樣 恁 麼則別不呈色) 分明覿面更無真 (即今會也
只者個便是也 失。又恁麼則未有真時 較些子) 爭奈迷頭還認影 (不是本來頭。又莫認影即是又終不記得。又恁麼則 改不得也) 。
[0542c01] 正中來 (過也) 無中有路出塵埃 (無句中有句 相隨來也。又從來事作 麼生。恁麼則不相借也) 但能不髑當今諱 (傍這個
早是傍也 自是一般人 恁麼則 盡大地無第二人也) 也勝前朝斷舌才 (非默 更切於這個又終不切齒 恁麼則叮嚀不 得者) 。
[0542c05] 兼中至 (有句中來) 兩刃交鋒不須避 (主客不相觸 彼彼不傷也。箭箭 相抂脈脈不斷 不相敵者又恁麼則却不相管)
好手猶如火裏蓮 (壞不得 誰是得便 者 弱於阿誰。又恁麼則終不作第二人也) 宛然自有衝天氣 (不從人得。又恁麼則 不借也 非本有。又恁麼則己亦不存
非己有) 。
[0542c09] 兼中到 (妙挾) 不落有無誰敢和 (不當頭 他是作家 正好商量。喚什麼作 商量。道將來云問) 人人盡欲出時流 (皆欲出類
有什麼出頭處。又動則死。又恁 麼則隨處快活也) 折合還歸炭裏坐 (一也。即可知也。將知合作麼生 謾他不得。又 恁麼則賴得是某甲
此位中事總就正位為主。若是正位中。兼無言說。亦無對賓底道理。若是對賓。偏位極則處。
呼為對賓也。若是兼帶等。總是臨時索喚不同。或時對。或時不對。亦呼為有語中無語。無語中有語。廣如偏正位
中所明。更有不入偏正位子語。方難為人。須是明眼底人始得。不受指東劃西) 。
三等之墮
[0542c16] 夫沙門取食。有三等墮。作水牯牛是沙門墮。 不受食是尊貴墮。不斷聲色是隨類墮。只墮 去是甚麼人分上事
(欲知則是入異類中。不認沙門邊事。所以古人權借水牯牛為 異類。祇是事上異類。非言語中異類) 。
[0542c20] 若是言語中異類。則是往來言語盡是類。所 以南泉道。智不到處切忌道著。道著則頭角 生。喚作如如。早是變也。直須向異類中行。如
今須向異中道取異中事。夫語中無語始得。 若是南泉病時有人問。和尚百年後向甚麼 處去。泉曰。我向山下檀。越家。作一頭水牯牛
去。云某甲擬隨和尚去。還得麼。泉曰。若隨 我。含一莖草來 (這個是沙門轉身語。所以道。汝擬近。含一莖草來。親近渠。是呼為無 漏始堪供養渠) 。
[0543a01] 又曰。隨類墮者。祇今於一切聲色物物上。轉 身去不隨階級。喚作隨類墮。又曰。尊貴墮者。 法身法性是尊貴邊事。亦須轉却。是尊貴墮。
祇如露地白牛。是法身極則。亦須轉却免他 坐一色無辨處。並是稱斷供養邊事。欲須供 養。須得此食。所以無味之味。亦曰無漏是堪
供養。並餘觸污之食。非無漏解脫之食也。有 人問百丈。以何為食。曰無漏為食。雲巖曰。莫 將以味為供養。道吾曰。知有保任處。盡是供 養。
[0543a11] 夫取正命食者。須具三種墮。時有僧問。被毛 戴角是甚麼墮。不斷聲色是甚麼墮。不受食 是甚麼墮。余曰。被毛戴角是沙門墮。不斷聲
色是隨類墮。不受食是尊貴墮。不受食尊貴 墮者。是本分事。知有不取。故曰尊貴墮。被毛 戴角沙門墮者。不執沙門邊事及諸聖報位
也。不斷聲色隨類墮者。為初心知有自己本 分事。回光時。擯出諸色聲香味觸法。得寧謐 則成功後不執六塵。墮而不昧。任之無礙。故
曰。外道六師是汝師。彼師所墮。汝亦隨墮。可 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