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Zong Jing Lu 宗鏡錄

Scroll 2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宗鏡錄卷第二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

[0421b19] 諸佛眾生界有何因緣

[0421b20] 一實諦方便門因緣法華經諸法無性佛種緣起 萬法無性無不性空隨緣隨緣
且夫因緣無量古德願力顯德開發
見聞九成大菩薩 唯識論大意其二萬法 正宗二空邪執煩惱所知
解脫菩提自證原本覺真不在文字句義後學 便自有
樞要精通繁文 不明別理微細開演性相圓通 二種 生死一味菩提大旨
自心 邪執深信正宗 迴光返照使見性相應
本意不可橫生無得 真空取捨 胸襟 後學見性

[0421c12]

[0421c13] 明心 所以法師自有眾生會理
無礙 觀空合成究竟 一如

[0421c19] 大經成片句義分明要略

[0421c21] 義天不得管窺 滄溟涓滴之一
不依一乘正理 不了義因緣 所以繁簡不足
大義不備正理一乘 萬法般若菩提要路資糧至大證入無疑小徑
所以馬鳴菩薩起信論智力廣論解義智力 廣大修行
最後如來最勝甚深無邊 瑜伽論 無上法教住世平等利益安樂
有情如來甘露聖教隱沒 採集重開隱沒問答決擇 攝益言論修行採集
法義分別廣大 製造一期鈔錄 宗旨
如意 一言無不無異
見道 虛名未來之際 法界之中歷劫有心
除疑見聞獲益三寶 護持報佛虛空 法界斯文

[0422a22] 了義大乘周備圓通一偈有成解釋

[0422a24] 上根性相理事開演莊嚴不可所以法華經譬如
優曇華一切愛樂天人希有時時 聞法歡喜乃至一言供養一切三世佛希有過於優曇華般若
般若壞相一切言語依止般若 死地得出菩薩造論
莊嚴蓮華不如 香氣不如 莊嚴具故知弘教一念十方
希有優曇莊嚴是以菩薩大乘圓信
無邊大般若經復次憍尸迦 有情四大有情 有情有情大千界
有情十方殑伽沙世界 無上菩提不退轉 無上菩提有情
生死眾苦殊勝畢竟安樂善男子 女人般若波羅蜜多 莊嚴供養恭敬尊重讚歎普施受持
通利如理思惟云何善男子 善女人由此因緣天帝釋 世尊甚多善逝爾時告天帝釋
男子善女人般若波羅蜜多 供養恭敬尊重讚歎施與受持讀誦通利如理思惟無量門
文義解釋分別義趣教授 教誡修學善男子善女人 甚多無量無邊不可稱數大涅槃經
佛言善男子一闡提其餘眾生 悉皆菩提因緣聲光毛孔 必定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
有人供養恭敬無量諸佛 涅槃經薄福不得故知宗鏡 一心實相常住法門皆是
佛會甚為大事 值遇大涅槃經迦葉菩薩 善女人二字常住
善男子善女人二字我所是以法人 修持之中威儀行佛
所行釋摩訶衍論第一 功德眾生摩訶衍甚深 廣大法門心中
不輕誹謗決定心堅固尊重信心真實佛子 不斷不斷佛種相續轉轉
增長未來諸佛授記 無量菩薩護念 不生怯弱佛種
授記第二對治 有人攝化三千大千世界遍滿眾生無餘十善眾生一食頃
甚深觀察思量校量功德 第一所得功德極微譬如芥子 百分之第二所得功德極廣大
十方世界微塵數假使 能化三千大千世界滿眾生十善不如有人一食頃正思功德
第三受持讚揚有人受持觀察義理若一若一中間 功德無量無邊不可言說不可思
使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十方三世一切 十方世界微塵數各各十方 世界微塵數不可說讚揚所有
功德不能所以者何法身真如功德等虛空界無邊何況凡夫二乘 一日一夜中間受持所得
功德不可思議何況乃至日中受持讀誦思惟觀察不可思議不可說不可說復次受持
觀察修行一日一夜所有功德無量 無邊不可得假令十方諸佛無量 阿僧祇劫功德不能何以
法性功德無有功德亦復如是 邊際故知摩訶衍三世 義理十方菩薩
無盡慶幸報佛 弘法佛眼明心 宗鏡一句入神歷劫正言
一群無量中一 圓頓可謂甘露醍醐耀 一味
意地暴風 猶如 金輪
摩尼華中青蓮 真空諸法涅槃金剛三昧經一味法印一乘
一切眾生為首 天王般若經一切法上首大智 三世諸佛諸法實相祖師
一切法華經第一 導師無上宗鏡非唯不得 見道修行道生歸根
究竟如觀本質畫像 真如 猶如是以
華嚴經海會菩薩用法微塵 以為三昧出現法門名為如來 乃至演說如來根本實性不思議
究竟微塵經卷念念 眾生滿宗鏡斯文功力不易
法門所以昔人 應須 長空

[0423b18] 弘教開示化人應須自行本願開方便 不違正教

[0423b21] 佛菩薩言教故稱設有問答解釋古德大意勸修 豈敢開示且夫
正宗唯識皆可為人 修證 初心菩薩皆可
便 宗鏡證驗無邊寓目 世間眾生界第一
第二第三第一知者且如即今有漏夢中所見 境界宛然安眠何曾
夢中意識思想所為可比 如夢過去未來現在 境界第八阿賴耶識相分
現在明了意識分別過去 未來意識思惟 不出意識唯心比況昭然
知者即是分明不待況且 青白皆是 眼識見分自性任運分別同時明了意識
計度分別言說 皆是意言安置且如六塵 自立一色既然萬法
意言故云萬法是以 有心空心 自有
非空非有唯識唯心萬法 過去何曾隨念 現前不生皆是眾生
可以不待功成有心唯識 自心意言未成
意言則是菩薩第三知者三界 唯心萬法唯識能詮正宗 在下非一成實論佛說內外
遂即入定五百羅漢問世佛言並非 白佛不當無得佛言
非我正理聖教有福無罪 小乘自證法門正理何況 六行法云大智學道
大小雖是佛說實語不依凡人有理 佛語亦即智人學佛
如來有權宣說道理 是以智人有所雖是法則
是故凡夫未盡不妨 實義使解理心數思量 人空則是二乘觀法則是菩薩
攝論則是凡夫菩薩以此即是菩薩解理 大聖合理一一寶篋猶如
迦陵頻伽鳥便迦陵 頻伽佛法諸菩薩我見 三界演出佛法妙音空無
迦陵頻伽孔雀 頻伽鳥菩薩一切聲 緣覺演說不可思議諸佛
菩薩演說以此凡夫地中 未盡不妨有理皆可信受 有理皆是宿若非宿
多言未解權實解理 求道依法不依人濕婆
舍利弗求法答言 豈能至真廣說如來 便說偈言諸法因緣生
因緣因緣大師如是說舍利 目連再說得道以此 智人求法不同
我慢自高不肯凡夫 不能入道由此不能求法愚人 未能自悟
世智無勝天王般若經 盲人不能如是煩惱諸眾生不能見法光明不能
如是智慧善知識不能見法以此 未能自悟良友 藏經善知識即是得道因緣
善知識不合一生是故 諸佛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菩薩畜生為人說法奇異
信受悟道平等法 華嚴演義方知何以凡情大教依憑教理聖教
涅槃經具縛凡夫如來祕密毘盧遮那品日光日輪佛智慧光見佛所行佛教
宗鏡始終佛智 道跡深信則是眾生 眾生行跡凡夫不合知者
不信大集經有人 弟子了了 無二諸法
學人忠國師如來般若即非般若般若盡是云何般若 般若如是說古今
千佛等心

[0424c05] 諸佛方便教門眾生根性不等塵沙三十七品助道五十二位 云何一心以為宗鏡

[0424c08] 一心理事大悲般若 寶藏萬行一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