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ng Jing Lu 宗鏡錄
Scroll 24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宗鏡錄卷第二十四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0547c13] 夫成佛本理。但是一心者。云何更立文殊普 賢行位之因。釋迦彌勒名號之果。乃至十方 諸佛國土。神通變現。種種法門。
[0547c15] 答。此是無 名位之名位。無因果之因果。是心作因。是心 成果。是心標名。是心立位。普賢觀經云。大乘
因者。即是實相。大乘果者。亦是實相。釋論 云。初觀實相。名因。觀竟名果。故知初後皆心。 因果同證。只為根機莫等。所見不同。若以一
法逗機。終不齊成解脫。須各各示現。引物歸 心。雖開種種之名。皆是一心之義。若違自心。 取外佛相勝妙之境。則是顛倒。所以華嚴經
頌云。若以威德色種族。而見人中調御師。是 為病眼顛倒見。復不能知最勝法。又頌云。假 使百千劫。常見於如來。不依真實義。而觀救
世者。是人取諸相。增長癡惑網。繫縛生死獄。 盲冥不見佛。云何不見佛。一為不識自心。二 為不明隱顯。何者。眾生之因。隱於本覺。諸佛
之果。顯於法身。因隱之本覺。是果顯之法身。 果能成因。則佛之眾生。果顯之法身。是因隱 之本覺。因能辦果。則眾生之佛。故云凡聖交
徹。理事相含矣。所云釋迦牟尼者。釋迦。此云 能仁。牟尼。此云寂默。能仁者。即心性無邊。含 容一切。寂默者。即心體本寂。動靜不干。故號
釋迦牟尼。覺此名佛。彌勒者。此云慈氏。即是 一心真實之慈。以心不守自性。任物卷舒。應 現無方。成無緣化。故稱慈氏。阿彌陀者。此云
無量壽。即如理為命。以一心真如性無盡故。 乃曰無量壽。阿閦者。此云不動。即一心妙 性湛然不動。妙覺位不能增。無明地不能
減。故稱不動。如三藏勒那云。遍入法界禮者。 良由行者。想觀自己身心等法。從本已來。不 離法界諸佛身外。亦不在諸佛身內。亦不在
我外。亦不在我內。自性平等。本無增減。今禮 一佛。遍通諸佛。所有三乘位地無漏。我身既 遍。隨佛亦遍。乃至法界。空有二境。依正兩報。
莊嚴供具。隨緣遍滿。不離法界。隨心無礙。並 薦供養。隨喜頂禮。如一室中。懸百千鏡。有人 觀鏡。鏡皆像現。佛身清淨。明逾彼鏡。遞相涉
入。鏡無不照。影無不現。此則攝他為總。入他 為別。一身既爾。乃至一切法界。凡聖之身。供 養之具。皆助隨喜。悉同供養。既知我身在佛
身內。如何顛倒妄造邪業。不生愧恥。又諸佛 德用既齊。名號亦等。隨稱何名。名無不盡。如 稱一阿彌陀佛名。禮召。一切諸佛。無不周備。
西天云阿彌陀佛。此云無量壽。豈有一佛非 長壽也。設一切佛不化眾生。但一佛化生。即 功歸法界。法界德用遍周。是名遍入法界禮
也。楞伽經云。佛告大慧。以四等故。如來應等 正覺。於大眾中唱如是言。我爾時作拘留孫。 拘那含牟尼。迦葉佛。云何四等。謂字等。語
等。法等。身等。是名四等。云何等義。所謂同 一名字。同一梵聲。同一乘門。同一真體。乃至 同一心。同一智。同一覺。同一道。如鴦崛摩羅。
與文殊師利。共遊十方。所見十方諸佛。彼佛 皆稱釋迦佛者。即我身是。又法華經明。十方 諸佛。皆是釋迦分身。則阿閦彌陀。悉本師矣。
本師即我心矣。釋云。非獨彌陀阿閦。十方諸 佛。皆我本師。海印頓現。且法華分身。有多淨 土。如來何不指己淨土。而令別往彌陀妙喜。
思之。故知賢首彌陀等。皆本師矣。復何怪哉。 言賢首者。即壽量品中。過百萬阿僧祇剎。最 後勝蓮華世界之如來也。經中偈云。或見蓮
華勝妙剎。賢首如來住其中。若此不是歎本 師者。說他如來在他國土。為何用耶。且如總 持教中。亦說三十七尊。皆遮那一佛所現。謂
毘盧遮那如來內心。證自受用。成於五智。從 四智流言四如來。謂大圓鏡智。流出東方阿 閦如來。平等性智。流出南方寶生如來。妙觀
察智。流出西方無量壽如來。成所作智。流出 北方不空成就如來。法界清淨智。即自當毘 盧遮那如來。言三十七者。五方如來。各有四
大菩薩在於左右。復成二十。謂中方毘盧遮 那如來。四大菩薩者。一金剛波羅蜜菩薩。二。 寶波羅蜜菩薩。三法波羅蜜菩薩。四羯磨波
羅蜜菩薩。東方阿閦如來。四菩薩者。一金剛 薩埵菩薩。二金剛王菩薩。三金剛愛菩薩。四。 金剛善哉菩薩。南方寶生如來。四菩薩者。一。
金剛寶。二金剛威光。三金剛幢。四金剛笑。西 方無量壽如來。亦名觀自在王如來。四菩薩 者。一金剛法。二金剛劍。三金剛因。四金剛
利。北方不空成就如來。四菩薩者。一金剛業。 二金剛法。三金剛藥叉。四金剛拳。已有二十 五及四攝八供養。故三十七。言四攝者。即鉤
索鎖鈴。八供養者。即燒散燈塗華鬘歌舞。皆 上有金剛。下有菩薩。然此三十七尊。各有種 子。皆是本師智用流出。與今華嚴經中海印 頓現。大意同也。
[0548c12] 問。若依此義。豈不違於平等 意趣。平等意趣云。言即我者。依於平等意趣 而說。非即我身。如何皆說為本師耶。
[0548c14] 答。中平 等之言。乃是一義。唯識尚說一切眾生中有 屬多佛。多佛共化以為一佛。若屬一佛。佛能
示現以為多身。十方如來。一一皆爾。今正一 佛能為多身。依此而讚本師爾。
[0548c18] 如弟子問傅 大士。從來啟佛文疏。那只啟釋迦。而不稱彌 勒耶。
[0548c20] 答曰。十方諸佛。共一法身。何必須二。 又三身十身。隨用而說。約其本性。唯一身而 已。如冥室希光。隨孔而照。光雖萬殊。而本之
者一所謂真法身也。亦是隨機所現。形相不 同。如出現品頌云。譬如梵王住自宮。普現三 千諸梵處。一切人天咸得見。實不分身向於
彼。諸佛現身亦如是。一切十方無不遍。其身 無數不可稱。亦不分身不分別。方知不是他 佛智遍自。則乃自佛智遍他。亦非自因趣他
果。本是他果承我因。則因果同時。凡聖一際。 是以了無二相。能過魔界。不得一法。安住佛 乘。若取相則沈六入之海。起念則投五陰之
城。皆是眾生隨差別情。起自他見。則影分多 月。迹任殊形。不離一真。各現心水。故融大師 云。不離五陰有佛。經言。如心佛亦爾。如佛眾
生然。又云。離心求菩提。譬如天與地。那有丈 六身。身無丈六也。大品云。不以身為佛。用種 智為佛。若相好是佛。輪王是也。今多許人身
中佛。那不見。為煩惱故。經云。具煩惱眾生。雖 近而不見。只在身內。甚近而不見。又我等無 智故。不覺內衣裏。有無價寶珠。乃至心者。信
也。謂有前識。法隨相行。則煩惱名識。不名心 也。意者。憶也。憶想前境起於妄。並是妄識。不 干心事。心非有無。有無不染。心非垢淨。垢淨
不污。乃至迷悟凡聖行來去住。並是妄識非 心。心本不生。今亦無滅。若知自心如此。佛亦 然。故云直心是道場。無虛假故。經云。世間
如是身。諸佛身亦然。了知其自性。是則說名 佛。是以一身無量身。皆同佛體。以無性理同 故。所以志公云。食時辰。無明本是釋迦身。坐
臥不知元是道。作麼忙忙受苦辛。華嚴私記 云。從如是我聞已來。乃至一切經中。菩薩眾。 聲聞眾。莊嚴具。華幡幢蓋。七珍寶等事。並是
如來淨業所起。或作法名雲名。並是淨心中 事。文殊則是眾生現行分別心。普賢則是眾 生塵勞業行心。觀音即是眾生大悲心。勢至
即眾生志智心。如華嚴經云。一切處文殊 者。文殊雖東來。而即一切處。以是法界之身。 不動之智。觸境斯了。六根三業。盡是文殊。實
相體周。萬像森羅。無非般若。何有一處非文 殊哉。淨名疏云。定自在王菩薩者。用一心三 觀。能觀心性。名為上定。得此上定。於一切真
俗禪定。即得自在如國王也。寶積菩薩者。 一心三觀。正觀心性雖空。具足萬行之法寶 聚。故名寶積也。妙生菩薩者。觀心不生。則
一切法不生。般若妙生也。故經云。色不生。般 若生。觀世音菩薩者。請觀音經云。觀於心脈。 使想一處。即見觀世音也。如是等菩薩。隨舉
一觀門。別以標菩薩名。引物歸心。若一人各 具一切觀門。即名字互通。即是字等。語等。身 等。法等。以一切法。本自無名。無名而有名者。
皆從心起故。心即名也。其能如是解者。即於 正觀心中。見一切菩薩諸佛也。乃至聲聞十 大弟子。皆是自心十善法數。又云。十心數者。
三藏教毘曇偈云。想欲更樂慧。念思及解脫。 作意於境界。三摩提以痛。此心通大地。數法。 扶心王。起一切諸心。數如國。有十臣。共輔佐
一主。若君臣共行非道。國內人民。悉皆作惡。 君臣相輔共行正治。國內人民。悉皆有道。今 眾生有心王。通十心數。若念不善。即有無量。
不善煩惱數法起。若心王十數相扶念善。即 有無量諸善功德智慧心數而起也。復次。心 王即是師。十數即是十弟子。如師資共作惡。
即化一切人皆惡。如師資共作善。則化一切 人修善。心王及十心數法亦如是。故此經云。 弟子眾塵勞。隨意之所轉也。今一切眾生。皆
有心王十通心數法。若遇天魔外道。愛論見 論。即起諸煩惱。流轉生死。如為惡君惡臣。惡 師惡弟子之所化也。今佛為法王。十弟子為
法臣。即是正法之師。正法弟子。用慧行行行 正法。共化眾生。心王十通心數法。若眾生信 受。修行慧行。即見論諸煩惱滅。成一切見道
無量諸善心數法也。若眾生信受。修習行行。 即破一切天魔生死不善諸心數法。成修道 無量善心數法也。故經云。心王若正。則六臣
不邪。復次此十數。即是十法門。悉能通入涅 槃也。初以十數為種子。從此修習。遂致成道。 如合抱之樹。起於毫末也。今法王欲以半滿
之教。化諸眾生。先當隨其樂欲。故此經云。先 以欲句牽。後令入佛智也。今十弟子各弘一 法者。人以類聚。物以群分。隨其樂欲。各用一
行法門。攝為眷屬也。雖各掌一法門。何曾不 具十德。如十心數。隨有一起。十數即隨起。雖 用一數當名。而實有十數也。別對十弟子者。
初想數。即對富樓那。想數偏強從想入道。是 故聲聞弟子中。說法第一也。成論云。識得實 法。想得假名。富樓那用想數分明。故能分別
名相。無礙。辯才無滯。於說法人中。最為第一。 欲數。對大迦葉。用善欲數入道故。諸弟子中。 頭陀第一也。一切善法。欲為其本。迦葉絕世
榮華。志存出要。樂在山林。是則善欲心發。捨 世惡欲也。更樂。對迦栴延。即起此數。研覈義 理入道故。聲聞中。論義第一也。問答往復。更
相涉入。論義不窮。無滯無闕。以其偏修更樂 數故。能如是也。慧數。對身子。用慧數入道故。 於諸聲聞中。智慧第一。法輪之將也。念數。對
優波離。用念持律入道。於諸聲聞中。持律第 一也。憶持不忘。名之為念。波離身口對緣。詮 量輕重而無忘失。持律之上也。思數。對羅云。
因祕行入道。諸聲聞中密行第一也。行陰。即 是思數。思數若利。修諸戒行。覆藏功德。密行 之上也。解脫。對善吉。用此數法。修空解脫入
道故。諸聲聞中。解空第一。無諍三昧。蕭然獨 脫。不與物競也。作意境界。憶數。對阿那律。因 其失眼。佛令起此。數修天眼入道故。聲聞中。
天眼第一。夫修天眼。必須住心緣境。取日月 星光相而修。發天眼通也。三摩提數。對目連。 是定數偏利。修此定進道故。諸聲聞中。禪定
第一。痛數。對阿難。當受數強利。聽受聞持以 入道故。諸聲聞中。多聞總持第一。痛。通。言受。 以領納為義故。此數分明領持佛法。如完器
盛水也。是十數弟子共輔如來。莊嚴半滿四 枯四榮之教。引眾生入中道。見佛性。住大涅 槃。即是住不思議解脫也。是知自利實行。利
他權門。若師若弟。若教若觀。終不出眾生心 數法門。一一同歸宗鏡。乃至一切言說義理。 行位進修。悉皆是心。無不收盡。以一切語言。
由覺觀心。一切諸行。由於思心。一切義理。由 於慧心故。又心王即佛寶。心數。即僧寶。所緣 實際。無王無數。即法寶。善入實際。王數之功
力用足矣。心心數法不行。故名行般若波羅 蜜。普賢觀云。觀心無心。法不住法。我心自 空。罪福無主。即是無心無數。名為正觀。是心
數塵勞若不盡者。觀則不訖。故經言。眾生不 度。我不成正覺。即此意也。若能如是解者。無 一佛菩薩名。及一法門。不於正觀心中現。故
法華經云。若有人信汝所說。則為見我。亦見 於汝。及比丘僧。并諸菩薩。何者。聞經心信無 疑。覺此信心明淨。即是見佛。慧數分明。是見
身子。諸數分明。是見眾比丘。慈悲心淨。是見 菩薩。黃蘗和尚云。諸佛與一切眾生。唯是一 心。更無別法。覺心即是。唯此一心即是佛。見
此心即是見佛。佛即是心。心即是眾生。眾生 即是佛。佛即是心。為眾生時。此心亦不減。為 佛時。此心亦不添。但悟一心。更無少法可得。
此即真佛。文殊當真空無礙之理。普賢當離 相無盡之行。諸大菩薩所表。人皆有之。不離 一心。悟之即是。但能無心。便是究竟。學道人。
不直下無心。累劫修行。終不成道。不如言下 自認取本法。此法即心。心外無法。絕諸思量。 故曰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此心是本原清淨
佛。蠢動畜生。與佛菩薩一體。只為妄想分別。 造種種業果。本佛上實無一物。虛通寂靜。明 妙安樂而已。但於見聞覺知認取本心。然本
心不屬見聞覺知。亦不離見聞覺知。但莫於 見聞覺知上起解。亦不離見聞覺知覓心。不 即不離。不住不著。世人聞道。諸佛皆傳心法。
將謂心上別有一法可證可取。遂將心覓法。 不知心即是法。法即是心。不可將心更求於 心。歷千劫終無得日。不如當下無心。便是本
法。乃至出家。皆不出一念心地。故香嚴和尚 偈云。從來求出家。未詳出家稱。起坐只尋常。 更無少殊勝。以心外更無別出家法。有何勝
境可求所以淨名經云。無利無功德。是名出 家。則阿難未悟斯宗。但觀如來勝相求身出 家。遂懺悔云。我身雖出家。心不入道。台教云。
觀一念心。淨若虛空。不為二邊桎梏所礙。平 等大慧。無住無著。即名出家。以中觀自資活 法身慧命。名為乞士。觀五住煩惱。即是菩提。
是名破惡。一切諸邊顛倒。無非中道。即是怖 魔。天台拾得頌云。無瞋是持戒。心淨是出家。 我性與汝合。一切法無差。夫出塵之人。心不
依物故。經云。出家放曠。猶若虛空。志公歌云。 言下不求無處所。暫時喚作出家人。所以先 德云。汝若悟此事了。但隨時著衣喫飯。任運
騰騰。故知此事。唯自己知。別無方便。故云一 飲一啄。各自有分。豈非悟心出家。非從事得。 又云。觀一一心中。皆具王數。為成觀故。王數
相扶而取開悟。或於想數入道。或於欲數入 道。隨所宜者。心王心數而共攻之。化取塵勞 諸心。而作佛事。作此觀未悟。觀行。如乳。若發
無漏觀行。如酪。若破塵沙。如生熟酥。若破無 明觀。如醍醐。至醍醐時。王數功畢。大寶積經 偈云。如來觀眾生。於法建立者。以心能知心。
彼則真佛子。故云從佛口生。從法化生。以知 心故。一切法門如在掌中。為未知者方便解 釋。皆令信入。此宗鏡內。則無有一法而非佛
事。飲食為佛事者。淨名疏云。於法等者於食 亦等。如大品經云。一切法趣味。是趣不過。味 尚不可得。云何當有趣非趣。今言。一切法趣
味。味即是食。當知食即是不思議法界。以食 中含受一切法。一切法不出食法界也。食若 是有。一切法是有。食若是無。一切法皆無。今
食不可思議故。尚不見是有。云何當有趣。尚 不見是無。云何當有非趣。若觀食不見趣非 趣。即是中道三昧。名真法喜禪悅之食。而能
通達趣非趣法。即雙照二諦。得二諦三昧法 喜禪悅之食。是名食等。諸法亦等者。一切諸 法趣陰入界。乃至一切種智。陰入界。一切種
智不可得故。云何當有趣非趣。而宛然具足 趣非趣者。則一切諸法皆有三諦之理。如智 度論明。一剎那中。有生住滅三相之喻也。又
如香積佛國之香飯。經云。無盡戒定慧。解脫。 解脫知見。功德具足者。所食之餘。終不可盡。 以一心真如無盡之理。五分法身資熏之功。
自體性空無作妙用。豈有盡乎。又云。若未發 大乘意食此飯者。至發意乃消。已發意食此 飯者。得無生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