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Chronicle of Buddhism in China 佛祖統紀
Scroll 28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佛祖統紀卷第二十八宋景定四明東湖沙門志磐撰
淨土立教志第十二之三
往生高尼傳
[0281c20] 法盛。居金陵道場寺習十六觀想。一夕禮 像。遇病假寐。見大士乘雜華雲出寶色 光前來相迎。時諸尼欵門問疾。咸見光明
迸溢。盛曰。佛及菩薩放光度我。言竟而 絕。
[0281c25] 道爰。丹陽人。先於諸寺造大像七軀。務極 精麗。又冶金銅造無量壽佛像。忽於眉 間放大光明。地皆金色。像與爰記曰。汝舍
此身必生我國。即於像前端坐而化。
[0281c29] 法藏。居金陵勤志念佛。夜間見佛菩薩求 慰問光明照寺奄然遷化。
[0282a02] 淨真。居長安積善寺納衣乞食。誦金剛經 十萬遍。專志念佛。語弟子曰。五月內十度 見佛。兩度見淨土寶蓮花上童子遊戲。吾
已得上品生言訖加趺而化祥光滿寺。
[0282a06] 悟性。居廬山念佛願求往生忽聞空中音 樂。謂左右曰。我已得中品生。見同志念佛 精進者。皆有蓮華生寶池中以待其生。言 畢而逝。
[0282a10] 能奉。錢唐人。專修淨業。常夢佛光照身。或 聞諸尼善言開發。一日無疾告其徒曰吾 往生時至。少頃聞奉誦佛聲厲。奔往視之。
則合掌面西坐逝矣。異香滿室樂音西邁。
[0282a14] 慧安。居四明。下水大魁姚頴之屬也。住小 溪楊氏菴專業西方。誦金剛般若寒暑不 易節。常於室中佛光下燭。一日示疾。端坐
以手搖曳。戒眾人勿諠。移時曰佛至矣。 令眾念佛倏然脫去。壽九十六。
往生雜眾傳
[0282a20] 隋汶水二沙彌。同志念佛。經五年大者先 亡。得生淨土。見佛欣慶即白佛言。有小沙 彌與我同修。不識可得生不。佛言。汝本無
心念佛。由彼勸汝。汝今宜還益勤淨業。 三年後可同來此。至期佛與眾聖自西來 迎。大地震動天華飄舞。是二沙彌一時俱 化。
[0282a27] 魏師贊。雍州人。為僧童年十四。念佛不絕。 遇疾而亡。忽再蘇白父母曰。阿彌陀佛來 此兒當隨行。隣人見空中寶臺五色異光向 西而沒。
[0282b02] 何曇遠。錢唐人。持菩薩戒修淨土業。夜中 念佛忽謂師曰。見佛身金色旛華滿空異 香盈室。俄忽化去。
[0282b05] 越大善寺童行。常隨師善輝念佛禮拜。一夕 夢婦人持數珠賣。童曰。欲得一串恨無錢 買。婦曰。我當與汝。汝可開口。即以數珠
投口中。童以告師。輝曰。此是大勢至菩薩 授汝念佛三昧也。過數日童見二大士持 華座與之。曰七日當乘此來生淨土。童逢
人即說。我七日當往生也。至期忽自唱曰。 菩薩來矣。即座而化。
[0282b13] 倪道者。仁和人。棄家作道者。建小菴專意 念佛。欲焚身代一切受苦眾生供養諸佛。 久之有朱藤三窠生臥榻前。謂眾曰。此藤
若焦我當西去。臨終半月。集眾念佛。至於 萬人。焚身前一夕。其地忽有光明金色。高 半尺許。以手掬之隨浮掌上。又謂眾曰。我
焚身時。必有紫雲青雲從東北過西南。是 我往生之相。乃四面發炬。端坐其中。果有 二色雲瑞。
往生公卿傳 (居士附)
[0282b23] 白居易號香山居士。官太子太傅。初勸一百 四十八人結上生會。行念慈氏名。坐想慈 氏容。願當來世必生兜率。晚歲風痺。遂專
志西方祈生安養。畫西方變相一軸。為之 願曰。極樂世界清淨土。無諸惡道及眾苦。 願如我身病苦者。同生無量壽佛所。一夕 念佛坐榻上。倏然而逝 (唐)
。
[0282c01] 韋文晉。位觀察使。建西方道場念佛發願。 一日正念佛中。忽面西加趺而化。異香滿室 (唐) 。
[0282c04] 張抗。仕石晉為翰林學士。課大悲呪十萬 遍。願生西方。一日寢疾唯念佛號忽謂 家人曰。西方淨土秖在堂屋西邊。阿彌陀佛
坐蓮華上。見翁兒在蓮華池金沙地上禮 拜嬉戲。良久念佛而化翁兒抗之孫也。
[0282c09] 鍾離瑾。會稽人。位至少師。幼事母任夫人。 夫人精修淨業。年九十八起居如常。忽戒 瑾曰。人人有箇彌陀。奈何拋去。念念無非
極樂。不解歸來。翌日予將行矣。及晨起焚 香誦佛過於常課。合掌而化。瑾日課利益 二十事。後宰吉水置一妾。從其女嫁審 之。則舊令之女。報所親緩納采。擬先遣
前令女。所親復書曰。公安得獨為高誼。予 有猶子。請平分奩具俾同親迎。公從之。忽 夢舊令來謝曰。賤息荷收錄。已告之上帝。
當十世有土。然公更一紀應生淨土。尋為 浙西憲。與慈雲懺主論往生指要。清修彌 篤。自夫人有栴檀佛像。常頂戴行道。公繼
其志。像眉間忽迸出舍利數粒。未幾知開 封府。忽夜半起謂家人曰。夫人報我往生之 期至矣。即加趺而逝。前一日舉家夢公乘青
蓮華座。仙樂異香。海眾迎之西去。計其年 正一紀 (宋) 。
[0282c27] 鍾離景融。少師第七子。官朝請大夫。常誦 觀經念佛不輟。挂冠棄仕結茅儀真東園 側。嘗曰。識得彌陀。彌陀彌陀。不識彌陀。奈
何奈何。不識彌陀。彌陀更在西方外。識得 彌陀彌陀秖在自己家。一夕命僧妙應誦 普賢行願品。炷香敬聽畢。兩手作印而化。
自任氏少師大夫。三世得生淨土。曾孫松 居於婺。乾道中奉祠吳郡。與寶積實師東 平呂洎等。結社念佛。無所疾忽端坐西向合 掌而化。
[0283a08] 楊傑字次公。無為人。官尚書主客。遍歷禪 林參尋知識。晚年畫西方佛像隨行觀念。 舍壽之日感佛來迎。端坐而化。
[0283a11] 馬亮。官侍郎守杭。詣靈山學淨土業。慈雲 為撰淨土行願法門淨土往生略傳。臨終念 佛而逝。
[0283a14] 子玕朝奉。又依十疑論用心。在官閱教藏。 誦經念佛皆有常課。忽一日易衣念佛端坐 而化。有氣如青蓋。出戶騰空西去。几筵時 現瑞光。
[0283a18] 玗之子永逸。官宣義。每習十六觀歷三十 年。忽見三聖來迎。結印而化。頂熱有異 香。
[0283a21] 玗之妻王氏。修十念法持破地獄真言。嘗 夢地獄主者。謝以持偈呪之賜。後因寢疾 念佛而亡。親戚侍妾咸夢。王氏言得生淨 土。
[0283a25] 胡闉。官宣義侍郎。胡則之子。晚年致仕笑傲 西湖。與清照律師相善。一日有疾問律師 曰。一稱佛名能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何
也。師曰。佛大威德眾生一稱其名罪垢自消 如赫日正中。霜露何有。闉大感悟一心。念 佛請僧為之助一日律師至。闉曰。荷二大
士降臨甚久。師為懺悔發願。忽厲聲念佛安 坐而化。
[0283b04] 葛繁。澄江人。少登科第官至朝散。凡官居 私舍。必餙淨室安設佛像。每入室禮誦。 舍利從空而下。普勸道俗同修淨業。皆服
其化。有僧定中遊淨土。見繁與王古侍郎 同遊寶池行樹之間。俄聞繁無疾而化。
[0283b09] 王古。儀真人。官禮部侍部。與晦堂楊岐為 禪侶。嘗作直指淨土決疑集。楊傑為序。又 增補往生淨土傳。皆行於世。平時志在往
生西方。臨終無所苦。忽滿室光明端坐而 化。有夢古乘蓮華西去者。
[0283b14] 江公望。釣臺人。官司諫。少年登科蔬食清修。 述菩提文念佛方便文。以勸道俗。有子蚤 亡。託夢舅氏曰。欲稟大人。乞就天寧寺
看寶積經。庶得生善處。大人修行功業已 成。冥府有金字牌云。嚴州江公望。身居言 貴志慕苦空。躬事熏修心無愛染。動靜 不忘於佛法。言談罔失於宗風。名預脫於
幽關。身必歸於淨土。宣和末知廣德軍。一 旦無疾。面西端坐而化。
[0283b23] 王衷。居錢唐孤山。即林和靖之故迹。隱居自 適。政和間舉隱逸。朝廷旌以處士。後官至 朝散大夫。潛心淨業有大感悟。日誦彌陀
經七過。佛號萬聲。十九年未嘗間絕。一日 無疾。沐浴面西加趺而化。
[0283b28] 張迪。居錢唐。官助教。從圓淨律師授菩薩 戒。咨問淨業法門。然臂香以為誓。每念佛 揚聲勇猛。至失音猶不已。一日謂圓淨
曰。弟子近於靜室見白色頻伽飛舞於前。 又觀想中見嬰孩綠髮合掌問訊。後三年念 佛西望而化。
[0283c05] 賈純仁。霅川人。官至郢倅。潛心淨業長齋 念佛。因微疾西向宴坐而逝。頂上白光圓 相。異香滿室。
[0283c08] 梅汝能。常熟人。仕至縣令。嘗有志淨業。忽 夢僧授紙百幅鑿破為二八字。以問東靈 照師。師曰。二八十六也。豈十六觀經之謂乎。
適一僧以經與之。忽不見。自是誦經念佛。 取名為往生。以見志。因邑中破山道生師 造丈六彌陀像。汝能施財百萬。為之敉餙。
設齋慶懺。殿前池中生雙頭白蓮一朵。其花 百葉。當年冬汝能無疾而終。未幾道生亦 亡。
[0283c17] 憑檝遂寧人。號不動居士。由太學登第。初 訪道禪林。晚年專崇淨業。作西方禮文彌 陀懺儀。歸鄉郡作淨土會。感香爐中白光
亘天舍利應現。靖康兵厄名山藏經多燬。 檝積俸資造大藏經四十八藏。小藏四大 部者亦四十八藏。造栴檀像彌陀九品化生。 隨身奉供。後以給事中出帥瀘南。率道俗
作繫念會。及鎮長沙。於廳事設高座。著 僧衣登座。謝官吏橫柱杖於膝上而化。
[0283c26] 吳秉信。四明人。築菴城南坐禪。製一棺夜 臥其中。至五更令童子擊棺而歌曰。吳 信叟歸去來。三界無家不可住。西方淨土
有蓮胎。歸去來。聞唱即起禪誦。檜相亡。召 為禮部侍郎。後被召至蕭山驛令。家人靜 聽空中聞天樂之聲。即曰。清淨界中失念
來此。金臺既至吾當有行。言訖而逝。
[0284a04] 錢象祖天台居號止菴。守金陵日。問道於 保寧全無用。尤以淨土真修為念。嘗於鄉 州建接待十處。皆以淨土極樂等名之。創
止菴高僧寮。為延僧談道之所。自左相辭 歸。益進淨業。嘉定四年二月微疾。書偈曰。 菡萏香從佛國來。琉璃地上絕纖埃。我心
清淨超於彼。今日遙知一朵開。後三日僧有 問疾者。公曰。我不貪生不怖死。不生天 不為人。唯求生淨土耳。言訖加趺而逝。時
天鼓震響異香芬郁。未終之前。子侄郡人同 夢。空中有云錢丞相當生西方蓮宮為慈 濟菩薩王仲回。無為人。官司士參軍。因楊
傑為說淨土之法。念佛益進。未亡前七日。預 別故舊。端坐而化。時傑守丹陽。夢仲回來 謝云。向蒙指示今得往生。再拜而去。已而 訃至。
[0284a20] 庾詵。新野人。蔬食布衣不事產業。少與梁 武帝善。詔為黃門侍郎不赴。宅內立道場。 六時禮懺誦法華經。忽後夜見一道人自
稱願公。容止甚異。呼詵為上行先生。授香 而去。後寢病驚覺曰。願公復來不可久住。 舉室咸聞空中唱上行先生。已生彌陀淨 土。詔 諡 貞節處士。
[0284a27] 王日休。龍舒人。為國學進士。著六經訓傳 數十萬言。一旦捐之曰。是皆業習非究竟 法。吾其為西方之歸。即布衣蔬食惟佛是念。
日課千拜夜分乃寢。嘗為淨土文十卷。簡 易明白覽者無不信服。一夕厲聲念佛。久 之忽曰。佛來接我也。屹然立化。邦人夢二 青童引之西去。
[0284b05] 房翥。暴亡入冥府。王曰。據善簿。君曾勸一 老人念佛。彼已得生淨土。君乘此福亦合 得生。翥曰。尚欲誦金剛經萬卷。既而放還。
後卒償其願。臨終異相。不違先報。
[0284b09] 孫抃。武林人。號無諍居士 (母龔氏別有傳) 幼學易。因 曰。易所以窮理盡性。何必區區為進取計。
掩關晦迹居絕俗務。沙門守寧與之交。謂 曰。白樂天以儒修身。以釋治性。君聞之乎。 抃深契僧語。日閱華嚴金剛彌陀經。嘗夢
至蓮池與清照亨律師同立其側。又夢一 人持書金字梵體。讀之不解。人曰。請十三 日齋耳。十二月十三日忽得疾。請妙光律
師欲為祈禱。抃曰。生死已定何必禱之。乃 與開導往生淨土之旨。即加趺作印西向坐 化。翌日清照至為入龕歸菴。三日亦坐亡。 應同立蓮池之讖。
[0284b21] 王闐。四明慈溪人。號無功叟。凡禪林宗旨天 台教門無不洞達。著淨土自信錄。以明三 身四土之旨。晚年專心念佛。西向加趺而化。
異香滿室。焚龕獲舍利。如菽者百八粒。
[0284b25] 孫忠。四明人。蔬食持戒蚤慕西方。於郡城 東築菴。鑿二池種白蓮。臨池建閣。月集 道俗念佛。期以三日。後於病中請道俗百
人鑿念。忽仰視虛空合掌問訊。手結雙印 怡然而化。闔城皆聞天樂異香漸向西沒。 二子相繼念佛坐化。嘗因念佛見佛身現 空中。即白佛言。惟願我佛少駐。使我二子
同獲瞻禮。即走外尋二子歸。佛為駐立良 久。後人因名其地曰駐佛巷 (又有事迹見久法華傳) 。
[0284c05] 咎定國號省齋。為州學諭。常念佛讀淨土 諸經。結西歸社以勸人。嘉泰初於小江慧 光建淨土院。結石塔於池心。為鄉民火焚
藏骨之所。印施念佛圖。月二八集僧俗。就 淨土院。諷觀經念佛以為常。嘉定四年夢 青童告曰。佛令召君。三日當生彼國。至日 沐浴更衣。端坐念佛而化。
[0284c12] 樓汾。四明晝錦名門也。因兄寶洲究明佛 理。每與沙門談道。汾必從旁樂聽。年二十 二。忽得疾。乃一志西歸。謂父母曰。但得
生淨土見佛。此道最高。仍令請僧說法開 導諷觀經設像 幀 對臥床。喜曰。真我師 也。復請僧念佛千聲。即曰。吾已身在西方。 乃瞑目面西念佛而化。
[0284c19] 往生庶士傳
[0284c20] 宋滿。隋時恒州人。念佛以小豆記數。滿三 十石。設齋慶讚。佛二大士化作三僧。至會 乞食。滿曰。弟子願生西方師來赴食。深副
本心。事畢即見天花異香乘空而行。未久 滿遂面西坐化。
[0284c25] 高浩象。東平人。杜門靜坐專誦無量壽經。 觀中汎紅蕖於玉沼。初未見佛。乃即華上 傾心致敬。遙睇佛之金容光輝遠映。一夕
見眾菩薩來迎。奄忽而化。
[0284c29] 并州汾陽老人。於法忍山借房止宿。念佛 忽大光遍照。人見其登蓮臺而去。
[0285a02] 鄭牧卿。滎陽人。舉家念佛。唐開元中病篤。 有勸進魚肉者。確乎不許。手執香爐求 願往生。忽異香蔚充。奄然長逝。舅尚書蘇頲
夢寶池蓮開。牧卿坐其上。
[0285a06] 張元祥。長安人。常念佛不輟。一日催家人 云。西方聖人待我齋畢同往淨土。及事訖。 果索香火。加趺面西而化。
[0285a09] 李知遙。長安人。率眾為五會念佛 (唐大歷中。法 照師於衡州開五會念佛。今李知遙為五會。應是師法於照。五會者。當是五日為一會也)
忽出堂 向空頂禮。空中有聲云。報汝李知遙功成果 自招。引君往淨土同汝上金橋。即就床端 坐而化。天香郁然。
[0285a14] 元子平依京口觀音寺念佛誦經。忽聞空中 音樂。即西向坐化。異香數日不絕。
[0285a16] 左伸。天台人。從神照授菩薩戒。刻三聖像。 誦法華三千四百部。金剛二萬過。後臥疾。 命男沙門淨圓。唱法華首題。增受菩薩戒。
夢三偉人立江臯召伸登舟。復請僧誦彌 陀經。遽曰。我已見佛光。即端坐作印而 逝。
[0285a22] 范儼。家武林。讀法華經念彌陀佛常日不 廢。忽見普賢菩薩來報當生淨土。越一夕 佛菩薩來迎。家人聞其謙謝云。儼是何人實
為難當。就座合掌而化。
[0285a26] 孫良。家錢唐。隱居閱大藏。尤得華嚴之旨。 嘗依大智律師受菩薩戒。日課佛萬聲。二 十年不輟。忽語家人令請僧念佛以助往
生。方半日望空合掌云。世尊菩薩已荷降 臨。即退坐而化。
[0285b02] 姚約。家霅川仙潭。潛心內典。有僧來謁。必 遜居東道。謂不當以俗先僧也。覺海友師 勸里人結淨業社。約實主其事。忽告友曰。
久厭浮生不日西去。師可助我繫念。友遂 日與持誦。一日就座而化。既而夢於友曰。 約已往生師之力也。友曰。欲從公遊可乎。
約曰。師世壽未盡。寺中景懿行當先至。閱 月果終。懿蓋同社友也。
[0285b10] 梅福。松江人。誦經持戒繫念淨土。臨終預 知。即絕食飲水念勢至菩薩。至七日澡浴 更衣。端坐告眾曰。勢至菩薩今來迎我。即 座化去。
[0285b14] 胡暠。家霅川。平時多作佛事。忽夢佛呼曰。 汝可造屋迎我。暠乃往明因。建彌陀閣。以 協此夢。臨終之夕忽云。佛放光照我。言訖 而化。
[0285b18] 唐世良。會稽人。持戒茹素念佛禮拜。年老疾 病猶不就枕。誦彌陀經十萬過。謂家人 云。佛來接我。言訖作禮即便坐逝。欲別利
行人。時在道味山。夜夢西方異光旛華天樂。 空中聲云。唐世良已歸淨土。
[0285b23] 陸偉。錢唐人。為州都掾。中年厭世念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