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 Zu Lidai Tong Zai 佛祖歷代通載
Scroll 13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佛祖歷代通載卷第十三嘉興路大中祥符禪寺 住持華亭念常集
[0588b17] 唐
[0588b18] (一 庚戌) 睿宗旦改景雲 (高宗第八子。初封豫王。武后廢中宗而立為帝者。七年而廢封
相王。壽五十五。立隆基為太子。任宋璟姚崇為政。帝妹太平公主恃功專橫。在位三年) 。
[0588b20] (壬子) 初改太極又改廷和又改先天 (七月傳位太子) 。
[0588b21] (二) 先天元年。三十三祖惠能大師示寂。姓盧 氏。其先范陽人。父行瑫。武德中左官于南 海之新州。遂占籍焉。三歲喪父其母守志
掬養。及長家貧。師樵采以給。一日負薪 至市中。聞客讀金剛經。悚然問客曰。此何 法。得於何人。客曰。此名金剛經。得於黃梅
忍大師。歸告於母以為法尋師直抵黃梅。 忍大師一見默識之。後傳衣法令隱于懷 集四會之間。儀鳳元年正月八日屆于南 海。及返曹溪雨大法雨。一日示眾曰。諸善
知識各各淨心聽吾說法。汝等諸人自心 是佛。更莫狐疑。外無一物而能建立。皆是 本心生萬種法。故經云。心生種種法生。心
滅種種法滅。若欲成就種智。須達一相三 昧一行三昧。若於一切處而不住相。於諸 法中不生憎愛。亦無取舍。不念利益成壞
等事。安閒恬靜虛融淡泊。此名一相三昧。 若於一切處行住坐臥純一直心。不動道 場即成淨土。名一行三昧。若人具二三昧。 如地有種能含藏長養成就其實。一相一
行亦復如是。我今說法猶如時雨普潤大 地。汝等佛性譬如種子遇茲沾洽悉得發 生承吾言者決獲菩提。依吾行者定證妙 果。師說法度人。往來學者嘗逾千數。明年
七月辭歸新州故宅國恩寺。其徒泣曰。師 歸當復來不。師曰。葉落歸根來時無口。又 問。師之法眼何人傳受。師曰。有道者得無
心者通。至國恩寺。以八月三日示眾曰。吾 受忍大師衣法。今為汝等說法不付其衣。 蓋女等信根已熟決定無疑。堪任大事。聽
吾偈曰。心地含諸種。普雨悉皆萌。頓悟 花情已。菩提果自成。復謂眾曰。其法無二。 其心亦然。其道清淨亦無諸相。女等不用
觀靜及空其心。此心本淨無可取舍各自努 力隨緣好去。吾涅槃時至珍重。即跏趺而 逝。於是山林變白鳥獸哀鳴。綵雲香霧連 日不開。既時廣州都督韋據率韶新二郡
官吏。迎奉全身歸于曹溪寶林寺建塔。真 身今尚存焉。舊唐史曰則天聞神秀名詔 至都。肩輿入殿親加跪禮。勅當陽山剏度 門寺以旌其德。時王公已下及京城士庶。
聞風爭來謁見。望塵拜伏日以萬數。初神 秀與惠能同師弘忍。而行業相埒。及忍卒 能住韶州廣果寺。韶陽山中舊多虎豹。一
夕去盡。遠近驚歎咸歸伏焉。秀嘗奏則天。 請召能赴闕。能固辭。秀復自作書重邀之。 能謂使者曰。吾形貌矬陋。北土見之恐不
敬吾法。又先師以吾南中有緣。亦不可違。 及中宗召之。竟不度嶺而卒。天下散傳其 法。謂秀為北宗。能為南宗。
[0589a13] (三 癸丑) 玄宗隆基改開元 (睿宗第三子。嬖楊貴妃。為道士。曰太真。帝初用姚崇
宋璟為相治平。晚年耽湎淫佚。用李林甫楊國忠為相。安祿山為將致亂。幾致亡國。二十九即位。壽至 七十八歲。至上元元年崩。葬泰陵) 。
[0589a16] (四 甲寅) 二年十月十七日。永嘉玄覺禪師示寂。 姓戴氏。丱歲出家。博貫三藏精天台止觀 圓妙法門。與東陽策禪師偕謁六祖。師至
振錫繞祖三匝。祖曰。夫沙門者具三千威儀 八萬細行。大德自何方而來生大我慢。師 曰。生死事大無常迅速。祖曰。何不體取無
生了無速乎。師曰。體即無生了本無速。祖 曰。如是如是。師乃具威儀參禮。須臾告辭。 祖曰。返太速乎。師曰。本自無動。豈有速
耶。祖曰。誰知非動。師曰。仁者自生分別。 祖曰。女甚明得無生之意。師曰。無生豈有 意耶。祖曰。無意誰當分別。曰分別亦非意。
祖曰。善哉善哉。少留一宿。時謂一宿覺。及 回學徒奔萃。著證道歌一篇。梵僧傳歸天 竺。彼皆欽仰目為東土大乘經。又著禪宗
悟修圓旨十篇及觀心十門。並盛傳于世。
[0589b03] (五 乙卯) 三月八日。玄宗遣禮部郎中張洽。齎詔 詣當陽山。起沙門一行赴闕。行以再命不 許辭赴之。有旨安置光泰殿。帝數訪以安
國撫民之要。行啟陳無隱。未幾永穆公主 出降。詔依太平公主故事優厚發遣。行諫 以為高宗末年唯有一女。所以特加優禮。 而太平竟以驕 僭
得罪。不應引以為例。帝 納其言。遽追勅但依常禮。其忠諫多類此。 或謂行優於憶誦。帝一日命出宮籍示之。 行閱畢。令內侍執本對帝復之。不差一字。
帝驚異顧謂左右曰。聖人也。自是頻召咨 質佛心之要。行雍容啟沃聖眷日隆。天下 之人。以帝從之問道。稱為天師焉。
[0589b16] (六 丙辰) 嵩嶽元珪禪師示寂。師居嶽之龐塢。一 日有異人。峨冠盛服擁衛而至。珪曰。善來
仁者。胡為而至。彼厲聲曰。師寧識我耶。珪 曰。吾觀佛與眾生等吾一目之。豈分別耶。 曰我此嶽神也。能生殺於人。師安得一目
我哉。珪曰。吾本不生。汝安能殺。吾視身與 空等。視吾與汝等。汝能壞空與汝乎。使果 能之。吾則不生不滅也。況汝不能。焉能生
殺我耶。神稽首曰。我聰明正直過於餘神。 詎知師有廣大智慧。願授以正戒令我度 世。珪曰。汝既乞戒。即既戒矣。所以者何。
戒外無戒。又奚戒哉。神曰。此理也我聞茫 昧。止求師戒。我身願為門弟子。珪即張座 秉爐正几曰。付汝五戒。若能即曰能。不爾
即曰否。神曰。謹奉教。曰汝能不婬乎。神 曰。亦娶也。曰非謂此也。謂無羅欲也。神 曰能。曰汝能不盜乎。神曰。無乏我也。安有
盜取哉。曰非謂此也。謂饗而福淫不供而 禍善。神曰能。曰汝能不殺乎。神曰。實司其 柄。焉得不殺。曰非謂此也。謂有濫誤疑混
也。神曰能。曰汝能不妄乎。神曰。我惟正直。 焉有妄哉。曰非謂此也。謂先後不合天心 也。神曰能。曰汝不遭酒敗乎。曰能。曰如上
是為佛戒也。以有心奉持而無心拘執。以 有心為物而無心想身。能如是則先天地 生而不為精。後天地死而不為老。終日變 化而不為動。畢竟寂滅而不為休。悟此則
雖娶非妻也。雖饗非取也。雖柄非權也。雖 作非故也。雖醉非惛也。是謂無心而已。無 心則無戒。無戒則無心。無佛無眾生。無汝
亦無我。無汝則孰為戒哉。神曰。我神通去 佛幾何。曰汝神通則十句五不能。佛則十 句七能三不能。神竦然辟席曰。可得聞
乎。珪曰。汝能戾上帝東天行而西七曜乎。 曰弗能也。珪曰。汝能奪地祇融五嶽而結 四海乎。曰弗能也。珪曰。是謂五不能也。佛
能空一切相成萬法智。而不能即滅定業。 佛能知群有性窮億劫事。而不能化導無 緣。佛能度無量有情。而不能盡眾生界。是 謂三不能也。然定業亦不牢久。無緣亦謂
一期。眾生界本無增 減 。廓無一人能主有 法。有法無主是謂無法。無法無主是謂無 心。如我解佛。亦無神通也。但能以無心通
達一切法耳。神曰。我誠淺昧。未聞空義。師 所授戒我當奉行。今願報慈德効我所能。 師曰。吾觀身無物。觀法無常。了然更有何
欲。神曰。師必命我為世間事展我神功。使 已發心未發心信心不信心等人目我神蹤 知有佛有神有能有不能有自然有非自然
者。師曰。吾無用是為。曰佛亦使龍神護法。 師寧墮叛佛耶。第隨意示誨。師不得已曰。 東岩寺之障。莾然無樹。北岫有之。然而背
非屏擁。汝能移北樹於東嶺乎。神曰。既聞 命矣。恐昏夜必有喧動。願師無駭。即作禮 辭去。使門人送而且觀之。見儀衛逶迤如
王者之狀。嵐靄煙霞紛綸間錯。幢幡環佩 凌空隱沒。是夕果有暴風迅雷奔雲震電。 棟宇搖蕩宿鳥驚呼。師謂眾曰。無怖神與 我契矣拂旦和霽則北山之松盡移東嶺。
森然行植焉。師誡其徒曰。吾沒後無令外 知。若為口實人將妖我矣。師伊闕人。姓李 氏。幼歲出家具戒得法于老安國師。壽七 十有三云。
[0590a21] 論曰。荊國王文公嘗問張文定公曰。去孔 子百年而有孟。軻此後迨孔孟者為。誰何 吾道之寥寥乎。文定沈吟久之曰。有人第
恐過之耳。曰誰耶。文定曰。南嶽讓嵩山珪 馬祖石頭丹霞無業。若此類。孔孟之教轡 勒不住。故歸釋氏矣。文公深肯之。其後張
公無盡聞之歎曰。達人之論也。然嵩山蓋 祖庭之旁出者也。其感應超絕說法沛然 如此。則南嶽而下的傳正續宗師。世教轡 勒不住。端可見矣。二三公之讜論。渠不信
夫。
[0590b03] (七) 是歲天竺三藏法師無畏至京師。帝嗣位 之初。一夕夢梵僧謁見。風度環異。及寤追 憶不已。因追畫工授以形段。圖于殿壁。及
畏至入對。帝熟視蓋夢中所見僧也。竦然 異之。舘于西明寺。寧薛諸王皆降禮欽重。 其後秋旱。帝廉知無畏能致龍。遣內使傳
詔請雨。畏難之。奏以旱數當然若苦召龍 恐暴物。帝再遣諭旨。人苦秋暑。雖暴風疾 雨適足快意。畏諾之。有司設壇儀華綵光
麗。畏笑曰。是可以致雨耶。命撤去之。獨持 滿鉢水。以小刀攪之。誦呪語百餘番。即有 微物如蚪龍。從鉢矯首水面。頃之復沈。畏
呪遣之。白氣自鉢騰涌。語詔使曰。速歸雨 即至矣。詔使馳出回顧有雲如練。自講堂 盤旋而上。頃刻風雷震電。詔使趨入奏御。
衣巾已透濕。於是震風凌雨。飄蕩廬舍。士 民悚懼。彌日而息。又嘗霖霪逾時。詔畏 止之。畏於寺揑泥媼五軀。向之作梵語。若
斥罵者即刻而霽。其神驗類如此。帝敬之 若神。未幾通華言。譯虛空藏毘盧遮那蘇 悉地羯羅等經十餘部。禪師一行三藏寶 月等參預其事。畏性簡靜好禪觀。每勸學
者習之。累表求還。帝堅留不許。
[0590b26] (八) 是歲廣州節度宋璟入曹溪禮祖塔。誓 曰。弟子願畢世外護大法。祈一祥瑞表信。 言訖微風飄香氤氳襲人。俄而甘雨傾注。
唯遍一寺之內。璟忻躍而去。未幾召入。與 姚元崇相繼執政。世稱姚宋為中興賢相。
[0590c02] (九 辛酉) 朝廷以麟德曆署日蝕比不驗。詔禪師 一行改撰新曆。行受詔推大衍數立術以 應之。較經史所書。氣朔日名度數可考者。
皆合而著之。久之道士邢和璞謂太史令 尹愔曰。一行其聖人乎。昔洛下閎造太初 曆。嘗記曰。八百年後當差一日。必有聖人 出世糾正之。今年期差滿。而一行推大衍
數。以糾數家之謬。閎之言不誣矣。愔亦以 為然。行復欲知黃道進退。而太史無黃道 儀。表請剏置之。制可。
[0590c12] (十 壬戌) 帝注孝經并製序。
[0590c13] 是歲沙門智昇。上釋教經律論目錄凡二 十卷。銓次大藏經典及聖賢論譔。凡五千 四十八卷。自是遂為定數。
[0590c16] (十一 癸亥) 十一年十月癸酉。禪師一行製黃道儀 成。帝自為之銘。詔安武成殿庭以示百官。 其儀準圓天之像。具列宿赤道及周天度
數。注水激輪令其自轉。一晝夜而天運周 外絡二輪。綴以日月令得運行。每天東行 一周。日西行一度。月行十三度。以十九分 度之二十九轉日有餘日月會。三百六十
五轉而日周天。以木匱為地平。令儀半在 地下晦明朔望遲速有準。立木人二於地 平。其一前置鼓以候刻。至一刻則自擊之。 其一前置鍾以候辰。至一辰亦自撞之。皆
於地中略施輪軸。關鎖交錯相持。當時稱 其妙以為神功。無幾銅鐵漸澁不能自轉。 遂藏之於集賢院。
[0591a01] 是歲改政事堂曰中書門下省。
[0591a02] (十二) ○有登州文登縣郭行妻王氏。生女鶴 喙。將喪自言。酬先世甞齋之報以此示人。
[0591a04] (甲子 五七) 沙門牛雲者少不慧。因詣臺山禮文 殊。初至東臺見老人問曰。胡為而來。曰願 見大聖求聰慧耳。老人曰。文殊居北臺爾
往見之。雲奉教趨北臺。老人亦在彼矣。雲 意其即文殊也。遂拜之。老人曰。汝沙門也。 不應禮俗士。雲拜不已。老人憐之。為入定
觀雲前身蓋牛也。以嘗馳經故獲比丘報。 老人起定為雲言之。復云。汝性昏迷胸中 有淤肉在。當為汝 钁 去之。因戒雲閉目無 輒開。雲如約。頗覺老人以
钁 鋤其胸。然不 甚楚。少頃心懷開豁頓異往時。及開眸見 老人現身為文殊妙相端嚴。謂雲曰。與汝 聰明竟。雲喜躍作禮及起身而文殊隱。雲
自是總持辨悟為時導師。以夙因故牛雲 稱焉。
[0591a19] (十四 丙寅) 日本國沙門。榮叡普照等至于揚州。奉 僧伽黎十領。其上綴以山川異物之狀。蓋 其國主附之以施中國高行沙門。于時律
師鑒真受其衣。歎外國人有佛種性。欲往 化之。會叡照等亦勸請遂附舶而東。為惡 風飄入魚蛇等海。以真律行高皆脫禍。既 至日本。彼王預知枉駕迎勞。舘于毘盧遮
那殿。未幾請真授歸戒。夫人群臣皆以次 稟授。日本自是始有律教。
[0591a28] (十五 丁卯) 三藏菩提流志卒。春秋一百五十有六。流 志南印土國王之子。以讓位出家。高宗聞
名有詔要之。以垂拱中至京師。凡四十年。 如華嚴寶積經等。皆出其手。帝及重臣敬 之如生佛。葬日特給鹵簿羽儀。塔于龍門 之西原。賜 諡
曰開元一切遍知三藏。名德 之盛古未有焉。
[0591b06] (十六) 時嵩山破竈墮和上者。不稱名氏言行 叵測。初見老安國師。契悟心要隱居嵩山。 山有廟靈甚。殿中唯安一竈。遠近祭祀烹
宰無虛日。師領徒入廟。以杖擊竈三下云。 咄此竈泥瓦合成。聖從何來。靈從何起。恁 麼烹宰物命。又擊三下。竈乃傾破墮落。須
臾有一人青衣峨冠。設拜師前曰。我本廟 竈神。久受業報。今蒙師說無生法。得說此 處當生天上。特來禮謝。師曰。是汝本有之
性。非吾強言。神再拜而去。少遷徒眾問師。 某等久在和上左右。未蒙指示。竈神得何 徑旨。便得生天。師曰。我只向伊道是泥瓦
合成。別無道理為伊。眾無語。師良久云。 會麼。眾云。不會。師曰。本有之性為什麼不 會。眾僧乃禮拜。師曰。破也破也。墮也墮
也。於是其眾皆悟玄旨。後有義豐禪師。舉 問安國師。國師歎曰。此子會盡物我一如。 可謂如朗月處空無不見者。只是難湊伊
語脈。豐曰。未審什麼人湊他語脈。安曰。不 知者。又僧問。物物無形時如何。師曰。禮即 唯汝非我。不禮即唯我非汝。其僧禮謝。師
曰。本有之物物非物也。所以道若能轉物 即同如來。有僧從牛頭處來。師曰。來自何 人法會。僧進前叉手繞師一匝而出。師曰。
牛頭會下不可有此人。僧乃回上邊叉手 而立。師云。果然果然。僧却問。應物不由他 時如何。師曰。爭得不由他。僧云。恁麼即順
正歸原去也。師曰。歸原何順。曰若非和上 幾錯招愆。師曰。猶是未見四祖時道理。見 後道將來。僧乃繞師一匝而出。師曰。順正
之道今古如然。又僧侍立次。師曰祖祖佛 佛只說如人本性本心。此外別無道理。會 取會取。僧禮謝。師以拂子打之曰。一處如 是千處亦然。師後不知終。
[0591c11] (十七) 是年十一月己丑。禪師一行寢疾于華 嚴寺。舊唐史云。帝一夕夢游其寺見一室 繩床竹窓氣象蕭索。及旦行以疾聞。帝遣
中使候問。使還奏行居處之狀。與所夢冥 合。帝歎久之。有旨命京城十大德為行結 壇祈福。既而行疾少間。詔陪駕幸新豐。未
幾行疾革。帝親